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概述(PPT 48页)
合集下载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优秀课件

④
运量由大到小 ③ ① ② ④ 速度由快到慢 ④ ① ② ③
①
②③
运输方式、标准
交通线、站的选择
运输网的密度
2、适度超前 在设计标准和运输能力上留有余地
P85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 从国际看,我国与世界交流联系密切 我国经济发展超出专家预测
标准过高,造成积压、浪费 标准过低,造成频繁改造
6、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平衡地区发展、国防需要…
川藏铁路带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
以桥代路,是高铁的特色
通往边疆的铁路、公路,考虑国防需要
任务三 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发展不均衡,需求差异大
需求量大的点、线等级
综合性运输
衔接、效率
需求增长特点 决定布局变化
大连—沈阳 大连—丹东
未来改、扩建的义乌机场
如今的义乌机场
金华市没有机场,管辖的义乌有? 义乌机场不断扩建?
任务一
线路+站点
交通运输网路
交通运输布局
概念、目的及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 地质、水文
客流+货流
分配引导
实现:区域运输合理化,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间的联系
人文因素 经济、技术 社会、环境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中国十大机场 世界百强机场
历史名城 龙游石窟
浙江省 11个地级市 7处民航机场
金华县级市 世界超市
群岛建市、鱼都 佛教圣地普陀山
副省级,15强市 海上丝绸路始发港
路桥区物流中心 五金、水暖小商品
经济形式家庭化 改革开放全民皆商
90年代的义乌机场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复习ppt课件

• [例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 图(下图),完成(1)~(2)题。
•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高速公路和过境干道的布局 条件。
• [答案] (1)C
(2)B
• 考点二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 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 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图:
• 1.求同存异构ຫໍສະໝຸດ 思维线索• 求同——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区位选择都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 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位因素。
• 存异——根据交通运输线、点区位选择的不同要求,构建相应的区
位分析微观模型,如港口区位分析应重点考察航运条件 ( 港阔水 深 )、停泊条件 (风浪较小 )、筑港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 )、腹地条件
• [灵犀一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① 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聚落沿江、河、湖、海分布,呈紧凑的带状; ②近代表现为以公路、铁路为主,聚落形态呈星状;③现代高速 公路、高速铁路又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PPT

【案例1】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20世界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 荣,原因是__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______ 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泉;河流
(2)20世界20年代后, 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 带,原因是________, 说明城市的分布向___ _______的位置移动。
3、图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 的影响
【案例1】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20世界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 荣,原因是__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______ 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界20年代后, 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 带,原因是________, 说明城市的分布向___ _______的位置移动。
(6)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 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这种发展趋势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高铁沿线实现道口全立交和 线路全封闭的好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速化;提高速度、缩短时 间、增加通行能力;既方便 沿线群众、车辆通行,又可 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
首要区位因素是: D
A. 技术自主创新 B. 平原地区 C. 沿海的海陆位置 D. 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三:京沪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如下图)
(2)京沪铁路沿线旅游资源丰 富。下列旅游景点的组合位于 该铁路沿线的是:
A. 五台山、故宫 B. 泰山、少林寺 C. 寒山寺、雨花台 D. 庐山、明孝陵
材料三:京沪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如下图)
运量小,耗 能多,成本 高,运费较 贵
适合运输的货物
大宗、笨重、 长途运输,如 矿石、金属、 粮食等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完美ppt推荐人教版

•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 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 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 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
上海虹桥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平面示意
现代交
通运输 方式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 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 特点
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较大,交通运输布局需重 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
因此,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 市。我国规划未来5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通高速铁路。
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 运输需求。例如北京和天津之间,就建设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公路和铁路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包括新的交通线、站建设,原有交通 线、站的改建或废弃、不同的运输方式衔接以及适应运输专业化、快速化而 建设的专用线、站等的改善。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 趋向完善、优化。
交通运输布局的 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京沪高铁的修建,是因为沿线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对运输方式、 运时等要求高。
为什么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为什 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下辖义乌 却有?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 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成为我国乃 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 对航空需求迅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 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 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教学课件

河流水运的起 点和终点;
两条河流的汇 合处;
河口
扬州的变迁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 “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 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 南第一大都会。到了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 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比较
方式 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 影响 投资
铁路
公路
小
最强
水运
最大 最慢 最低
差 大 最低
航空
小 最快 最高
差 大 高
管道
最差 最强 最小
高
例题:选择正确的运输方式
人或物的 从哈尔位滨移到广州参
加贸易洽谈会
从重庆到武汉
要求
次日必须报到
沿途观赏 三峡风光
从密云水库运2 吨活鱼到北京市
• ---I was in my bedroom. • 1b.—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 --I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 1c.---What was he /she doing when the
将下面故事排序
• A. Mary got up at seven o’clock. • B. And then she was doing her homework while
her mom was cleaning the room. • C. After breakfast, she began to study for the
Z xxk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27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 阜阳成为重要的 铁路枢纽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 河东 工业 区和 仓库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 交通因素对 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的 影响。
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变迁 的影响。由材料及图可知图示范围内河流、铁路等地 理事物的分布;城区由①~④的扩展是逐步向南、向 东扩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并 分析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 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 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 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 (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 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 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4
②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为原则。 区位选择: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市区 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5
6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1】(晋江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公路、 水运、铁路、航空的客运、货运周转量百分比变化示 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继续保持安静
9
【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我国 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故为甲;公路运输运货少、运客较多,目前是客运的 主要方式,且比1985年增长较多,对应图中乙;水 运货运量大,而客运量小,为丙;航空运输客运量大 于货运量,且发展较快,为丁。第(2)题,考查交通 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中途运输中,铁路速度快且运费低。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 阜阳成为重要的 铁路枢纽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 河东 工业 区和 仓库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 交通因素对 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的 影响。
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变迁 的影响。由材料及图可知图示范围内河流、铁路等地 理事物的分布;城区由①~④的扩展是逐步向南、向 东扩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并 分析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 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 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 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 (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 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 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4
②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为原则。 区位选择: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市区 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5
6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1】(晋江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公路、 水运、铁路、航空的客运、货运周转量百分比变化示 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继续保持安静
9
【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我国 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故为甲;公路运输运货少、运客较多,目前是客运的 主要方式,且比1985年增长较多,对应图中乙;水 运货运量大,而客运量小,为丙;航空运输客运量大 于货运量,且发展较快,为丁。第(2)题,考查交通 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中途运输中,铁路速度快且运费低。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铁路: ③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 柳线、京九线相连接(3分) ; 其他: ④并有公路、航空第等34与页/共其73他页 地区相联系(2分)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 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河闸 南防波堤 利于江海联运;
天津港略图
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
门户,经济腹地广阔;
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3分)
不利条件: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 冬季封冻,不利通航。(2分)
第22页/共73页
典型题例 (1)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水陆交 通枢纽,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河流名称:a 长江 , b 汉水 . (2)图中铁路名称:c 京九线, d 京广线 .
第10页/共73页
速度最快运量
下图为海运、河运、航空、铁路、公路五种基本运输方最式小的为比航空较和选择。
灵活性最好 为公路运输
速度最慢 为河运 运量仅次于 海运为铁路
D 运量最大运价
最低灵活性最 差为海运
第11页/共73页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第12页/共73页
第14页/共73页
网络化——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
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合, 层次从低级到高级。第15页/共73页
拓 展
资料:21世纪理想的交通工具
•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 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
第8页/共73页
课堂检测: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 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河闸 南防波堤 利于江海联运;
天津港略图
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
门户,经济腹地广阔;
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3分)
不利条件: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 冬季封冻,不利通航。(2分)
第22页/共73页
典型题例 (1)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水陆交 通枢纽,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河流名称:a 长江 , b 汉水 . (2)图中铁路名称:c 京九线, d 京广线 .
第10页/共73页
速度最快运量
下图为海运、河运、航空、铁路、公路五种基本运输方最式小的为比航空较和选择。
灵活性最好 为公路运输
速度最慢 为河运 运量仅次于 海运为铁路
D 运量最大运价
最低灵活性最 差为海运
第11页/共73页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第12页/共73页
第14页/共73页
网络化——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
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合, 层次从低级到高级。第15页/共73页
拓 展
资料:21世纪理想的交通工具
•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 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
第8页/共73页
课堂检测: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教学课件

③社会关系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 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 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30
• 2)经济上:
• ①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 ②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 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 ③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 困难。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运量
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投资
由大到小: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
运费
由高到低: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速度
又快到慢: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灵活性 由大到小: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生产效率 由高到低: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 1、概念: 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 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 门的纽带。
3、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4、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 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 高速化、网络化、全方位。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
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
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
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20
天 皇 (傀 儡)
等级森严 幕府统治下
将军
的日本社会分 为士、农、工、
士 大名
商四个等级, 武士阶级是统
治阶级。
武士
身份等级世
代相继,不能
农工商
逾越。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 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30
• 2)经济上:
• ①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 ②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 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 ③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 困难。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运量
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投资
由大到小: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
运费
由高到低: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速度
又快到慢: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灵活性 由大到小: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生产效率 由高到低: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 1、概念: 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 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 门的纽带。
3、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4、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 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 高速化、网络化、全方位。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
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
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
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20
天 皇 (傀 儡)
等级森严 幕府统治下
将军
的日本社会分 为士、农、工、
士 大名
商四个等级, 武士阶级是统
治阶级。
武士
身份等级世
代相继,不能
农工商
逾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铁路的修建可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我国一些 铁路的影响 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在铁路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交通运输变 会给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时间段
交通运输方式
聚落分布
古代
水运 陆运
沿江河湖泊分布 交点发展为城市
60年代初 工业发展,城市呈松散状
70年代后 公路发展,城市沿公路、大河伸展
结论: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城的兴衰变化
唐宋:因京杭大运河兴盛,扬州成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
元代后:因运河淤塞和海运兴起,扬州迅速衰落
结论: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方式
影响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 铁路、公路、水运、 人们衣、食、住、行
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航空和管道等
和各种产业活动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 聚落的形成
规律: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 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实例:在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有利 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 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 成为潮流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综合分析与判读
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 生着改变。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 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交通运输与 聚落空间布
局
古代: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多 临水分布
近代: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北方地区: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河运与城市 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乡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改善、私家车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 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 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近代
铁路、公路
沿铁路、公路分布
现代
综合运输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聚落形态变化
条带状 团块状
沿交通轴发展, 聚落多呈星状形态
多方向分散扩展, 形态更多、更灵活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浙江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唐宋 明清 1909年后
城市成团块状形态 河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发展 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延展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
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
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右图所示。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
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 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 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 货物周转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 运输距离的乘积。下图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 图”和“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 意图”。读图,完成1~2题。
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微专题二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
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综合分析与判读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 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 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 兴盛。右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 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 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 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 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 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步步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 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理解交通运输形态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 学会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重点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
价及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
微专题一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
作用
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
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 由若干个商店组成
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对交 区位
通运输要求高
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 原因
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
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交通运输变 会给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时间段
交通运输方式
聚落分布
古代
水运 陆运
沿江河湖泊分布 交点发展为城市
60年代初 工业发展,城市呈松散状
70年代后 公路发展,城市沿公路、大河伸展
结论: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城的兴衰变化
唐宋:因京杭大运河兴盛,扬州成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
元代后:因运河淤塞和海运兴起,扬州迅速衰落
结论: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方式
影响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 铁路、公路、水运、 人们衣、食、住、行
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航空和管道等
和各种产业活动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 聚落的形成
规律: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 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实例:在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有利 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 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 成为潮流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综合分析与判读
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 生着改变。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 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交通运输与 聚落空间布
局
古代: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多 临水分布
近代: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北方地区: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河运与城市 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乡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改善、私家车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 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 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近代
铁路、公路
沿铁路、公路分布
现代
综合运输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聚落形态变化
条带状 团块状
沿交通轴发展, 聚落多呈星状形态
多方向分散扩展, 形态更多、更灵活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浙江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唐宋 明清 1909年后
城市成团块状形态 河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发展 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延展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
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
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右图所示。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
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 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 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 货物周转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 运输距离的乘积。下图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 图”和“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 意图”。读图,完成1~2题。
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微专题二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
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综合分析与判读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 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 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 兴盛。右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 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 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 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 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 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步步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 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理解交通运输形态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 学会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重点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
价及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
微专题一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
作用
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
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 由若干个商店组成
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对交 区位
通运输要求高
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 原因
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
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