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公开课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
苇叶纷下,芜杆迁黄。
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
离人频顾,羁客成伤。
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
.。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P271,文汇出版社)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今天,我们的任务一是背诵这篇千古名篇;二要学写一段文言。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新奇的任务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一般只要求学生读懂、会背,进行文言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似乎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恰恰如此,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解题1、关于本文的写作《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滕王阁序》全文;(2)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王勃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情、乡愁的真挚情感;(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滕王阁序》全文2. 教学重点:(1)文中生僻字词的解释;(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3)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滕王阁序》,解决生僻字词问题;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体会友情、乡愁的主题;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滕王阁序》;3. 调查身边同学对《滕王阁序》的了解程度,整理成调查报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价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4. 调查报告:评估学生对身边同学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2.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2024年度《滕王阁序》公开课ppt课件

多元文化融合,相得益彰
3
文章在描绘景物和场景的同时,也融入了多元文 化的元素,与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辉映, 相得益彰。
2024/2/2
20
审美价值判断及传承意义
01
审美价值高,影响深远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
值,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技巧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韵味和意境,同时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 含义。
2024/2/2
9
文学手法与修辞技巧运用
用典
文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如“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丰 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加了阅读的难 度。
对偶
全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如“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 阳之浦”,这些对偶句使文章更加整 齐和谐。
文学地位
王勃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 人和文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骈文家。他的诗歌和骈文作品 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2/2
7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骈文形式
全文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 主,对仗工整,声韵和谐 ,节奏鲜明。
王羲之在书写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滕 王阁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充满艺术感染力 的书法作品。
18
绘画美学思想在文中渗透
2024/2/2
构图布局,层次分明
01
文章在构图布局上层次分明,疏密有致,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
中的“经营位置”之美。
色彩运用,相得益彰
02
文中通过描绘不同景物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呼应,使得
滕王阁序教案公开课

滕王阁序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教师姓名:教学经历: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曾多次荣获教学优秀奖项。
1.2 课程背景:《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领略这篇文章的魅力,深入理解其内涵。
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了解《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及其文学地位;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1.3.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意境和思想内涵;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友谊的可贵,珍惜身边的人;学会面对人生的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二章:作者生平介绍2.1 王勃生平简介:王勃(649-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擅长诗文,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王勃与《滕王阁序》:据说,《滕王阁序》是王勃在陪同朋友游览滕王阁时即兴创作的。
文章以其华丽的辞藻、严谨的结构、深刻的哲理受到世人的赞誉。
第三章:文本分析3.1 文章结构:《滕王阁序》分为三个部分:首段描绘滕王阁的景色,中段赞颂滕王李贞观及其宾客,尾段抒发作者的情感。
3.2 关键词语: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云销、彩彻、彭蠡之滨、衡岳之浦等。
3.3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设问等。
第四章:课堂互动4.1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4.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3 教师提问:针对文章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5.1 友谊的可贵:通过分析文章中作者与友人的交往,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体会友谊的珍贵。
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
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借视角旳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 趣,突出了危楼高耸旳壮观。
将静态打破,写滕王阁周围 景物,是近景 。
学习第三段,解释下列词语
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
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 蠡之滨”“衡阳之浦”旳渔歌和雁声。如 此虚实相间地模山范水,既使读者对景物 有详细旳感受,又引导读者开拓视野,展
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句中语气词
V属于,是 lǎo积水 v干,没有
俨骖騑于上路 临帝子之长洲 下临无地 穷岛屿之萦回
通“严”,整齐旳样子 到 面对 极尽
即冈峦之体势
V依附
第二段对滕王阁旳秀丽景色进行正面描写。
不囿于静止旳画面色彩,而着力体现水光山色旳色彩变幻;上 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旳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 物旳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川泽纡其骇瞩 ❖ 舸舰弥津 ❖ 云销雨霁 ❖ 彩彻区明
意动,对······感到惊骇 满
通“销” 雨过天晴 日光 天空
第三段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构 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旳全景图。
写山峦、平原旳广阔和川流、湖泽旳迂 回,是中景。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
❖ 1、
,烟光凝而暮山紫。
❖ 2、鹤汀凫渚,
。
《滕王阁序》教案(通用8篇)

《滕王阁序》教案《滕王阁序》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滕王阁序》教案篇1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学习重点: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教具学具:Ic课件讲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通读课下注释并思考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
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
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
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
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
”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
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
”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滕王阁序》教案 4篇

《滕王阁序》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要求学生理解和积累掌握“故、尽、即、胜、幸、且、矣”等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骈文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诵读指导使学生熟读成诵,通过学生研读和讨论,疏通文字,把握文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感情,初步感受骈体文的文采和音韵之美,理解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和不平及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意义和用法,体悟辞采典雅华美的特点并能熟读成诵当为重点,同时理解把握作者失意而不失志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典故的作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调动认知、情趣导入在江南,有中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三首诗描写的分别是哪座名楼?出示诗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今天,我们就来一睹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的风采二、指导诵读,初步感受朗读是学习感悟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语感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节奏教师提示:1、疑难字音2、节奏划分示例: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如,豫章/古郡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阎公/之雅望三、自主探究,积累理解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研读探讨归纳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教师边巡视边解答疑难字句1、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流星一样飞驰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飞阁翔丹,下临无地: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飞起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四美具,二难并:美、难,形容词作名词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使动用法,使……委屈、使……逃匿2、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3、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故、尽、即、胜、数、幸、且、矣等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第一段:写地理风貌,引宴会人物第二、三段:摹万千气象,状周围景观第四、五段:绘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第六、七段:述身世际遇,叹盛宴难再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课后让学生翻译全文并写在作业本上教学说明:一、《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语言华丽典雅,辞采华美,句式整齐而不失灵活,对仗典故的运用显得简练而又含蓄内容上,作者借登高览胜之会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伤失意,同时含蓄表达了渴望进仕济世,积极有所为的抱负情怀学习此文,当引导学生领会把握二、学习过程当以整体——部分——整体为宜,本教学设计在整体诵读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积累文言字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而后归纳总结写作特色三、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本文第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诵读,培养语感,整体认知;同时,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掌握文言字句、文言现象从而感知文章思想内容四、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者叙事、写景、抒情,尤其是用典的学习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复杂情怀五、课后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习得的能力得到迁延与提升《滕王阁序》教案12教学目标:1.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唐王勃】获奖《滕王阁序》公开课课件 (33张PPT)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文体知识
序 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
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 体例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 代写。
1、翼轸( yì zhěn)
3、鹤汀( tīng ) 5、川泽纡( yū )
写自然景物(雨后景色) 、生活之乐和候鸟之歌
第三部分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
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 笔。
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迅速飞腾。清脆的排箫 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的飘动 。(今日的盛宴好比西汉梁孝王)睢园竹林的聚会,(文士们饮酒
7、樽( zūn ) 9、盛筵( yán )
11、襜( chān )帷 13、瓯( ōu )越 15、睇眄( dì miǎn ) 17、披绣闼( tà ) 19、遄( chuán )飞
2、襟( jīn) 三江
4、凫( fú)渚(zhŭ ) 6、孤鹜(wù )
8、迥( jiŏng ) 10、梓( zĭ )泽 12、睢( suī )园 14、骖騑( cān fēi) 16、棨戟( qǐ jǐ ) 18、叨( tāo )陪鲤对 20、命运多舛( chuǎn)
由古及今,道出历史久远 ;
由天而地,道出地域广 阔;
然后地理位置,道出地势宏伟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
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
尽东南之美。
雾、星 名作状,像雾
“下”动词
一样,像星一样
物的精华,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射向斗、牛二星的 区域;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 能够)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雄伟的州郡像雾一样涌起 ,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飞驰。南昌城处在瓯越与中原 接壤的地方,(来赴这次宴会的)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 地区的俊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揽山洞 ;天雨庭 下,月 风波, 光撼衡 ,气岳 堪蒸云 称,, 独 巫
岳 阳 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日芳晴白黄此昔黄 波暮草川云鹤地人鹤 江乡萋历千一空已楼 上关萋历载去余乘 使何鹦汉空不黄黄 人处鹉阳悠复鹤鹤唐 愁是洲树悠返楼去崔 颢 。 ?。,。 。,
·
黄 鹤 楼
滕 王 阁 图 赏
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是指我国唐 代初期四位 文学家王勃、 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 的合称,简 称“王杨卢 骆”。
诗圣杜甫评初唐四杰之诗
戏为六绝句
唐·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晒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王勃作。滕 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 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 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 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 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 言语华丽。
滕王阁诗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序》是初唐时王勃所写,是词赋中的名篇, 《滕王阁序》末尾所附的《滕王阁诗》则是唐诗中的精 品,且诗中手法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 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 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 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 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 道王勃的《滕王阁诗》。唐 王 勃滕 王 阁 序·
南昌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 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 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 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 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 《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 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三 大 名 楼 对 联
秋数勃崔 。江序颢 南,诗 文两, 物楼范 ,一相 各阁记 有,, 千 王
王勃其人
王勃(649或 650~676或675 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 河津)人。王勃也 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齐名,齐 称“初唐四杰”, 其中王勃是“初 唐四杰”之冠。
王勃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与君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