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40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导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导学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学案1、散文整体阅读及感知1、明确散文文体特点;2、整体把握文意和思路层次;3、明确不同类型散文解题。

课时安排:1课时主题素材:富强1、名言(1)民智者,富强之源也。

——严复(2)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桓宽(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谭嗣同(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钱伟长(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2、素材富强,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早在远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

汉代休养生息,让百姓享有更多发展果实,迅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唐宋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盛世。

唐朝“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散文,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

它是一种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笔法灵活、立意深远、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的方式和写作内容,散文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思辨等几类。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在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散文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该根据文本确定不同的阅读侧重点,以便更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本,从而使答题指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考点类型】类型1 写人记事写人记事的散文,大多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

阅读这类文章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弄清基本要素抓住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经过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精选】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精选】

口诀一
将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 象主要是文言文中倒装句。
如: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译: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有什么满足的?
(宾语前置)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学以致用(一)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 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 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 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 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借代
• 译:既没有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官 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
• 常以身翼蔽沛公 比喻
• 译:(项伯)常常用身体 像鸟张开翅膀 那样掩 护刘邦 。
•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互文
• 译:秦 、汉 时 的 明 月 ,秦、汉 时 的 关隘。
口诀二
方法总结
你记住 了吗?
常用借代的词
• 1、桑梓:家乡
11、手足:兄弟
• 2、桃李:学生
12、汗青:史册
• 3、社稷、轩辕:国家 13、伉俪:夫妻
• 4、南冠:囚犯
14、白丁、布衣:百姓
• 5、草野:民间
15、伛偻,黄发:老人
• 6、烽烟:战争
16、桑麻:农事
• 7、巾帼:妇女
17、提携,垂髫:小孩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导学案-人教课标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导学案-人教课标版

一、何容何许人也老舍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

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

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

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

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

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

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

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

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

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的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

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

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

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

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

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

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

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

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

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

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

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教学参考1019 0924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高考目标导航】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终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基础知识梳理】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力。

具体包括: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⑤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⑧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⑨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题型上看,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题型呈现三大类:以简答题为主要类型,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

从测试内容上看,①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文学类文本更重视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因为实用类文本涉及的材料以纪实为主,选取的较之文学作品更加丰富而繁杂,突出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概括中心的能力。

②实用类文本在鉴赏评价方面,主要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实用类文本涉及人物可以分四类: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大家,追求卓越的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的人物。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文学作品类阅读散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022年 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文学文本散文阅读

2022年 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文学文本散文阅读

高三一轮复习文学文本散文阅读导学案制作人李伟校对人李秀华学习目的:1. 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2.文章结构和特殊语段的作用分析知识介绍与方法简说:一: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3、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A.时空连“线〞: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B.因物取“线〞: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D.以情导“线〞: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开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二:作品的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局部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比照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比照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照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衬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三:特殊句段作用1.开始段的作用〔1〕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地点。

〔2〕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

高考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1学会整体阅读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1学会整体阅读导学案(教师版)

2021高考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1.学会整体阅读导学案(教师版)训练目标:一、了解高考的考查要求;二、明确文言文阅读步骤,即读文之“要诀”;三、通过阅读训练,初步学会读懂文言文。

学习过程:【导入学习】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5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3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自主学习】1.题型稳中有变。

分析综合题、翻译题,自2009年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变化。

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2013年及以前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2014年及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至2015年后替换为一道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近三年各题题型及其针对的考点保持一致。

2018年与2019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均出现了实词考查单选题,说明这个考点依然要重点复习。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

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

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

“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2007年至2018年,全国卷中《宋史》选文9篇、《明史》选文6篇、《旧唐书》选文2篇、《新唐书》选文1篇、《北史》选文2篇、《宋书》选文3篇、《后汉书》选文3篇、《新五代史》选文1篇、《晋书》选文1篇。

2020-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文学作品类阅读散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学案40小说考点研读(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的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

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

”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

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

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

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

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

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

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

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

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

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

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

初上来,大家认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

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5.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