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山大学892理论力学考研真题精讲
豆萁中大考研论坛中山大学工学院课件理论力学

约束特点: 一个物体嵌固于另一个物体所构成的约束,这种约 束不仅限制物体在约束处的沿任何方向的移动,而且限制物体 在约束处的沿任何方向的转动.
40
§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常见的其它几种类型的约束:平面固定端约束
A
B MA A B FAy A FAx B
当主动力系为平面力系时,约束力亦为平面力系,通常 简化为一对正交力和一个力偶.
平衡——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特殊形式,是指物体相对惯 性参考系如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 力系的平衡条件-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 的一组力要满足的条件 静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物体的受力分析(2)力 系的简化;(3)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刚体——在外界的任何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始终保持不变 的物体。或者在力的作用下,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一个物体能否视为刚体,不仅取决于变形的大小, 而且和问题本身的要求有关。
3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本书1-14章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辅以习题讨论课 成绩考核:平时作业考勤(20%)期中考试(闭 卷考试、2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60%) 时间安排:学生课内外所用时间之比为1:2 答疑时间:每次课后 奖励:课外与力学有关的研究报告、论文、读后 感,总分加1-5分,但不超过最高分
§1–2 约束和约束力 §1–3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学模型与力学简图
21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 (力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2010年中山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中山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教育学正确答案: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包括: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②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
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教育学的价值可以概括为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以及有效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
2.因材施教正确答案: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教育原则之一,也是德育原则之一。
德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找到能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3.教育目的正确答案: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类。
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4.陶冶正确答案: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010年中山大学895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
三 、简答题 (每 题 10分 ,共 ⒛ 分)
1.城 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 ?它 们各 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它 们应该的密度丿 顷序如何 ?
2.在 大城市中,缓 解交通拥堵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 ?
第 2页
共
3页
四、某路 口红绿灯信号周期为 ω 秒 ,其 中一个方向的绿灯时间为 27秒 ,黄 灯时间为 3秒 。假设 车头时距为 2.在 秒 ,车 辆启动需要 2秒 ,车 辆从启动到越过路 口停车线的排空 时间为 1秒 ,求 该方 向的通行能力 。(n分 )
六、某单向双车道高速公路有-1弘 m路 段 ,路 段两端有一个入 口收费站和 个出 口收费站 ,某天 一 1O点 整有辆车从入 口出发 ,无 停行驶 1O分 钟到达出 口,车 辆行驶时被 5辆 车超过 ,也 超过了 3辆
七、在某观察点进行车速观测 ,发现车速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其 中有 巧%车 辆速度低于 sO咖 1s%的 车辆速度高于 ”咖 。求平均车速和标准方差 。(⒓ 分)
: : :
平均车速约为 (人 )77km/h CB)78km/h(C)791m/h① )gO km/h⑶ 81km/h
:
考试完毕 ,试 题和草稿纸随答题 纸一起交回 。
第 1页
共
3页
6.某 双 向公路的第 30位 最高小时交通量为年平均 日交通量的 ⒛%,方 向不均匀系数为 ⒛%,则
次要方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
五、(aJ车 辆行驶 ⒉m所 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分 别计算时间 平均速度和空间平均速度。(⒓ 分) 空 ⑼ 证明 间平均速度总是低于时间平均速度。(1O分 )
1
2 2 ・
车辆 编号 行驶 时间(分 )
中山大学考研数学分析2010年真题及答案

中山大学2010年数学分析真题题目一、(每小题6分,共48分) (1) 求极限limn→∞1n√(n +1)(n +2)…(2n +1)n;(2) 求不定积分∫max (|x |,1)dx ; (3) 已知f (x )= ∫sintπ−tdt x 0,求定积分∫f(x)dx π0; (4) 求二元函数极限lim(x,y)→(0,0)(x 2+y 2)x2y 2;(5) 求二次积分∫dy 10∫e x 2dx 1y ; (6)计算I =∮xdy−ydx x 2+y 2L,其中L 是一条无重点、分段光滑且不经过原点的连续封闭曲线,L 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7) 讨论函数项级数∑√n+x∞在[0,2]上的一致收敛性;(8)计算∬(x 2+y 2)dS S,其中S 为曲线z =√x 2+y 2与平面z=1所围几何体的表面。
二、单位圆盘中切去圆心角为θ的扇形,余下部分粘合成一锥面,问θ为多少时,该锥面加上底面所围的椎体体积最大。
三、设在f (x )在x=0某邻域内有二阶连续导数,且limx→0f (x )x=0,证明∑f (1n )∞n=1绝对收敛。
四、设f (x,y )={(x 2+y 2)p sin1x 2+y 2,x 2+y 2≠00,x 2+y 2=0,其中p 为正数,试分别确定p 的值,使得如下结论分别成立(1) f (x,y )在点(0,0)处连续 (2) f x (0,0)与f y (0,0)都存在(3) f x (x,y)与f y (x,y)在(0,0)点连续五、计算由曲面(xa +yb )2+(z c )2=1,(x ≥0,y ≥0,z ≥0,a >0,b >0,c >0)所围成几何体之体积,其中a,b,c 为正常数。
六、求幂级数∑n 2+1n!2n ∞n=1x n 的收敛范围,求其和函数。
七、设u =f (x ),其中r =√x 2+y 2+z 2,变换方程∂2uðx 2+∂2uðy 2+∂2uðz 2=0,使其成为关于f (r )的方程。
2010年中山大学考研试题 629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

2、
3、
4、
三、论述题 (每 小题 sO分 ,共 120分 )
1、
为什么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什么影响 ? 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 试述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2、
3、
4、
考试完毕 ,试 题和草稿纸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第 1页
共 1页
中 山 大 学 〓 姗 畔 姗 瓣
科 目代码 : 科 目名称 : 考试 时 间 : Ω9 教育学及运 动训 练 学
考试试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0
J・
1
月
日
上
午
考 生 须 知 : 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 :答 在试题纸上的不得分 !请 用蓝、: :黑 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答题要 : :写 清题号,不 必抄题L。 ¨¨¨¨。 :
:
°・・・
一 、名词解释 (每 小题 10分 ,共 BO分 )
1、
智育 教育学 教学组织形式 形成性评价 竞技体育的公平性 训练规律 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技术
2、
3、
4、
5、
6、
7、
8、
二 、简答题 (每 小题 zs分 ,共 100分 )
1、
怎样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 进行教学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 简述不同类型的运动项 目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 。 简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
中山大学数学分析考研试题(1999-2010

0,
y
0, z
0, a
0, b
0, c
0) 所围
几何体之体积,其中 a, b, c 为正常数.
第 1页
中山大学历年考研试题-数学分析(1999-2010)
六、(16
分)求幂级数
n1
n2 1 n!2n x
n
的收敛范围,并求其和函数.
七、(16 分)设 u f (r) ,其中 r
x2
y2
z2
(4)求 1 x a exdx , a 1 ; 1
(5)设 z uv sin t , u et , v cos t ,求 dz ; dt
(6)设 u (x ( y)) ,其中 、 二阶可微, x 、 y 为自变量,求 d 2u ;
(7)求级数 cosn
n1
x 在收敛域上的和函数;
中山大学 200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 科目代码:650
一、(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1)求 lim(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ln(1 1 )) ;
x
x
x cos t 2
dy
(2)
y
t2 sin u du ,求 dx ; 0u
(3)求
1 ln xdx ; ln2 x
四、(16 分)计算 x2dydz y2dzdx z2dxdy ,其中 为曲面 x2 y2 z2 介于平面 z 0
和 z h(h 0) 之间的部分取下侧.
五、(16 分)设 f (x) 在[1, ) 连续,f (x) 0 ,f (1)=2 ,f (1) 3 . 证明 f (x)=0 在 (1, )
点 P(x, y)(x 0) 处的切线斜率与直线 OP 的斜率之差等于 ax ( a 0 为常数). (1)求曲线 L 的方程; (2)如果 L 与直线 y a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8,确定 a 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0年中山大学892理论力学考研真题精讲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
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
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
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
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
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
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
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
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
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
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
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
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
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考前一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搜集答案了。
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
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
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
最主要的策略——历年试题、笔记、热点问题考研不同于其他的考试,它有着独特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因此复习也应该有相应的方法和节奏。
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分析出题方向和特点,这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
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分析试题这项工作要提早,因为这对你看各种考研书籍和资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不仅要思考,还要动笔,要认认真真把每一道考研题落实到字面上,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
同时,这种训练可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因时间仓促和心理压力带来的表达上的不成熟。
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样真题就更为重要了。
真题不是拿来做完了事的,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
考生复习时,每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其核心期刊总会反映年度热点问题)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
事实证明,考生对专业真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考生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
专业课的真题,要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不要打腹稿(这样有时候感觉自己给分点都答到了,实际上却相差很远),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如果有的话)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历年题是专业课的关键,而融会贯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考研的专业课考题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性质的考题,另一种是理解与应用型的,而且以后一种居多。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绝不能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应该看清条条框框背后所包含的东西,并且加以灵活运用。
在复习时,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然后要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和理解。
由于专业的各门功课之间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如果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无论对于理解还是记忆,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完全可以根据历年的考题,在专业课本中划出历年涉及的重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
针对笔记、真题以及热点问题,下面的提纲可能会比较快速地让考生朋友掌握以上的内容:1专业课笔记一般来说,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都是不开设专业课辅导班的,这一点在05年的招生简章中再次明确。
因此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区考生,也就是那些几乎不可能来某高校听课的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
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
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法宝一定要志在必得。
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
笔记的搜集方法,一般来说,有的专业比较热门,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它的出版物;有的专业笔记在网上也可能搜集到,这需要考生多花一些时间;还有的专业由于相对冷门,那么考生就需要和该专业的同学建立联系,想办法把笔记弄到手。
2专业课历年真题真题是以前的考试题,是专业课的第一手资料,它更是法宝中的法宝。
对于真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
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
因此要尽量去弄到更多的试题,最好能够搜集全最近五年的实考题。
经过严密地分析和研究,以下规律浮出水面: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这是出题人出题的主体思路;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毕竟专业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考生可以结合前面讨论的复习方法来比较和分析;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多多留意;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这也是前面所提及的。
3热点问题和热点论文试题一般由专业课的导师出,至少有部分由导师出(其他可能由题库抽取)。
一般来说,某专业课的学术领导人,在出题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放到考试中去,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公开的秘密。
如果事先未读过相关的论文,其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对于导师的论文,特别是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的文章,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结语总之,从心理到实战,考研对每一个选择它的人都赋予了公平的起点和特别的困难。
当你选择考研时,你要相信自己是勇敢的,与众不同的。
而当你的毅力和努力让你有一天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这个挑战时,你就离胜利不远了。
《育明教育:公共课复习的两个“务必”和两个“坚持”》务必要养成多记忆多分析多总结的习惯,务必要坚持以真题为纲的理念。
要坚持多看几个版本的真题,要坚持选择那些答案解析全面的参考书。
第一个务必:首先,无论英语还是政治,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去记忆的,尤其是政治。
如果能够把基本的知识点记忆牢固,想不得高分都难。
其次,公共课在几年以内基本都是同一批人来出题,即使更换老师,也是循序渐进的;即使是变革性的,那么由于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出题人的知识背景等都很相近,所以在出题思路等各个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换言之,考试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一点也适合专业课。
再次,多总结,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别人讲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距离自己能够灵活运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第二个务必:无论是政治英语,还是专业课,都要坚持做真题。
真题之外的练习题或者模拟题,和真题相比水平差距太大,而且出题没有思路,不适合来练习考研的答题思路。
充其量只适合找答题的感觉和锻炼答题的时间。
第一个坚持:公共课的真题要多选择几个版本的,以四个为佳。
每个老师对真题的理解和分析是不同的,通过对比,我们或许可以形成自己的技巧和方法,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