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考纲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校本资料

考试资料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校本资料(诗歌鉴赏)2006年元月8日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答:(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2、阅读下列唐诗,完成(1)—(2)题。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塞上听吹笛(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
两首诗都写了和,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答: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2)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考试资料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卷

江苏省黄桥中学2008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页,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四、五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选历史的考生要做加试题,共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
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3.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必须用书写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A、薄.弱/薄.片重.逢/慎重.攒.动/积攒.方兴未艾./自怨自艾.B、磨蹭./赠.送调.动/调.拨和.谐/应和.将.错就错/将.功折罪C、差.别/差.劲砧.板/破绽.解.囊/解.甲光明磊落./落.落大方D、参.拜/参.差可恶./厌恶.辍.学/阔绰.强.词夺理/强.颜欢笑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的瑰宝,很多参观者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
B、平时如有什么思考,应该及时地把它写出来,不能只是在口头上与人交谈,如果述而不作....,时间一长,先前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就会忘掉了。
C、四川大地震后,如何帮助生还的人们摆脱灾难的心理阴影;如何清理废墟、收拾满目疮痍....的山河……种种通往未来的课题,还在等待着我们一一破解。
D、“要想坐在堂上,就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上”,这是共产党人的位置观,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牢不可破....的执政道理。
3、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黄桥烧饼节”经过多年的积累,黄桥已从单一的旅游美食到集歌舞、经贸、文化交流于一体,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
B.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全解全析一、语言文宁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1、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异形字、形近音异字的读音。
作答字音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同。
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字分辨。
B项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分别是cháo/zháo,dī/tí,lǜ/lù。
A项每对读音分别是shí/zhì,mó/mú,bō。
C项每对读音分别是jiān,rú,guǎng/kuàng。
D项每对读音分别是tuān/zhuì,huì/weǐ, k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2、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
江苏省黄桥中学~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黄桥中学2008~2009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尹继东审阅人:黄克恭鲁毅 2008年10月4日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准考证号等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或横线上,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3.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4.所有选择题(包括选做题中的选择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拗.断/执拗.复辟./精辟.混.蛋/混.乱着.重/着.手B、奔.跑/奔.向当.权/得当.刚劲./劲.敌应.允/应.对C、狙.击/阻.止沏.茶/休戚.创.伤/悲怆.对峙./仗恃.D、模.具/膜拜角.色/矫.正镌.刻/隽.永沼.气/迢.迢1、D(A、ǎo/niù bì/pì hún/hùn 都读zhuó B、bēn/bèn dāng/dàng 都读jìng yīngh/yìng C、 jū/zǔ都读qī/ qī chuāng/ chuàng zhì/shì D、mú/m ó jué/jiǎo juān/juàn zhǎo/tiá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

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人教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载.歌载舞载.誉归来怨声载.道风雪载.途B、强.人所难强.词夺理强.弩之末强.颜欢笑C、螳臂当.车安步当.车典当.衣物当.头棒喝D、字里行间.间.不容发亲密无间.间.接传染2、下列各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报复挟嫌报复克服克服困难B、风声谈笑风生径庭不胫而走C、边陲功败垂成侦察立案侦察D、灌注心血灌注贯注全神贯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电子手”,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C、当上级决定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了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D、经过整改,这个单位的人员安排、生产计划和科室人员的配置,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喜欢用一些奇特的字句,这在年轻人是无可避免,无可厚非....的。
B、李刚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患病住院,家里十分困难。
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帮他渡过难关。
C、李老师在山区干了多年,有人劝他另找工作,他却说:“就是一辈子我也做老师!”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D、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三倒四....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禀.告傧.相摒.弃秉.公执法彪炳.史册B、鞭笞.魑.魅桎.梏痴.心妄想不辨妍嗤.C、麻痹.辅弼.裨.益鞭辟.人里惩前毖.后D、瑰.丽硅.谷皈.依大家闺.秀奉为圭.臬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阵角殚精竭虑一鳞半爪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嫡亲察言观色绵里藏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告罄初见端倪再接再厉一言既出,四马难追D、诀窍雕虫小技渊远流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卫生组织称,到10月20日,在越南共有9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41人死亡,成为最大受害国。
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内部复习测试

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平时测试1月7日甲、必考内容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蹄兰的告别林清玄我在乡下度假,和几位可爱的小朋友在莺歌的尖山上放风筝,初春的东风吹得太猛,系在强韧钓鱼线上的风筝突然挣断了它的束缚,往更远的西边的山头飞去,它一直往高处往远处飞,飞离了我们痴望的视线。
那时已是黄昏,天边有多彩的云霞,那一只有各种色彩的蝴蝶风筝,在我们渺茫的视线里,依稀飞进了彩霞之中。
“林大哥,那只风筝会飞到哪里呢?”小朋友问我。
“我不知道,你们以为它会飞到哪里?”“我想它是飞到大海里了,因为大海最远。
”一位小朋友说。
“不是,它一定飞到一朵最大的花里了,因为它是一只蝴蝶嘛!”另一位说。
“不是不是,它会飞到太空,然后在无始无终的太空里,永不消失,永不坠落。
”最后一位说。
然后我们就坐在山头上想着那只风筝,直到夕阳都落到群山的怀抱,我们才踏着山路,沿着愈来愈暗的小径,回到我临时的住处。
我打开起居室的灯,发现我的桌子上平放着一张从台北打来的电报,上面写着我的一位好友已经过世了,第二天早上将为他举行追思礼拜。
我跌坐在宽大的座椅上出神,落地窗外已经几乎全黑了,只能模糊的看到远方迷离的山头。
那一只我刚刚放着飞走的风筝,以及小朋友讨论风筝去处的言语像小灯一样,在我的心头一闪一闪,它是飞到大海里了,因为大海最远;它一定飞到最大的一朵花里了,因为它是一只蝴蝶嘛;或者它会飞到太空里,永不消失,永不坠落,于是我把电报小心的折好,放进上衣的口袋里。
朋友生前是一个沉默的人,他的消失也采取了沉默的方式,他事先一点也没有消失的迹象,就在夜里读着一册书,扭熄了床头的小灯,就再也不醒了。
好像是胡适说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他采取的是另一条路:宁默而死,不鸣而生,因为他是那样的沉默,更让我感觉到他在春天里离去的忧伤。
夜里,我躺在床上读史坦贝克的小说《伊甸园东》,讨论的是旧约里的一个章节,该隐杀死了他的兄弟亚伯,他背着忧伤见到了上帝,上帝对他说:“你可以辖制罪。
2008年江苏省一二模语文试卷11套各大市试题试卷_7

江苏省连云港、徐州、淮安、宿迁四市联考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惹事项:1.本试卷由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写作三部分组成。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7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颤.动/打颤.商贾./余勇可贾.暴露./泄露.天机B.折.腾/折.耗停泊./水泊.梁山牵累./连篇累.牍C.靓.妆/靓.丽蔓.延/顺蔓.摸瓜肥胖./心广体胖.D.拓.片/开拓.伺.候/伺.机而动菲薄./日薄.西山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
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有效净化音像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和新闻出版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盗版贺岁影片和“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活动。
B.春节期问,很多地方举办了以祭天礼、祭祖礼为内容的“过传统春节,行中华礼仪”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新亮点。
C.2008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3260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2019.91,转轴拨弦三两声,。
(自居易《琵琶行》) 2,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4,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5,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6,日月忽其不淹兮,。
(《诗经》)7,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8,夫君予之行,,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9,下面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忆的数量(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1)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是(不超过20字(2)针对这一规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10,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从“春”“夏”“秋”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句话。
冬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虽默默无语,却思想深邃,在冷峻的思考中,静静地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
测试题答案1, 未成曲调先有情2, 吟鞭东指即天涯3, 覆杯水于草堂之上4, 巧言乱德5,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6, 春与秋其代序7, 玉盘珍馐直万钱8, 静以修身9,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及时反复10, 【参考示例】春天像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虽懵懂幼稚,却活力四射,在温暖的呵护下,尽情地展现生命的多彩绚烂。
夏天像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虽充满激情,却变化无常,在风雨的洗礼中,淋漓的描绘着人生的跌宕起伏。
秋天像一位饱尝风雨的成功者,虽硕果累累,却含蓄深沉,在丰收的喜悦中,默默地演绎着感人的奉献之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和修辞。
句式基本一致,修辞运用得当即可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新考纲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完成1-4题:浮冰上的两者哈夫·B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
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
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
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
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
”诺尼想。
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
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
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
尼玛克看着他。
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
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拨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
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
“来,尼玛克。
”他轻声叫犬。
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
”诺尼叫道。
尼玛克走上前来。
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
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
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
他咀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
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
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
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
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
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
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
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
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
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诺尼睁开眼睛。
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
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
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
怎么,还有两个黑影?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
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
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1、从第2段至第10段,作者描述了诺尼哪些心理活动,请简要概括。
(4分)答:_1. 写了诺尼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认为狗是忠实的却又对它心存戒备;真切地爱狗却又极力克制自己;以种种借口来自我安慰却又痛恨自己。
(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两点给3分)2、在本文粗字体的段落中,作者为什么频繁更换谓“犬”“尼玛克”“畜性”?(4分)答:2. 通过称谓的变化,反映出“我”看对方的心态变化,营造了人狗对峙的紧张氛围。
(1分)称“犬”就把它当作一种动物,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
称“尼玛克”就把它当朋友看待,人与狗关系亲密。
称“畜牲”就把它当敌人,突出了狗兽性的一面,与下文尼玛克忍饿护主形成对比。
(3分,每点1分)3、请答要分析文中两次提到“太阳光折射”的作用?(4分)答:3、推动情人节发展前后照应。
4、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开头结尾颇有特点。
(8分)(1)请简要分析本文第一段的特点及妙处。
答:(1)这篇小说开头简洁,短短两行字清楚地交代故事的环境、人物。
(2分)妙处:①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
②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③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出2点即可给2分)(2)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何深意?答:(2)这样的结尾很巧合,极富有戏剧性。
(2分)含蓄耐人寻味,恰是诺尼扔掉的小刀,救了他一命;升华主题,昭示了真诚、真挚善待生命的人自然也会得到善的回报。
(2分,每点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
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
既至,敝不可处。
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
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
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
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
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然后追求颜氏之氏,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
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
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
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
③睎:仰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B、旦则复出营职..营职:谋求职业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贫窭:贫穷D、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自得:自已感到得意舒适5. B(营职:料理工作)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⑥6. C(①郡吏答应我的请求②我的疲倦情况⑥我对自己不能免于罪责情况的分析)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
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休之所。
B、作者由东轩联想到年少读《论语》时,对颜渊行事难以理解,今日来筠州,无一日之休,欲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不得,方才顿悟颜渊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禄害学道。
C、文章中作者阐发了学道的三重境界:未闻大道者,“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这是德者;“惟其所遇,无所不可”,这是达者。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7. D(“写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应改为“抒发归休田里的情怀”)8、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敝不可处。
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译(1)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部官员的官府来居处。
(采分点:“敝”“乃”“假”“以”各1分,句意1分)(2)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译:)晚上归来,我已筋疲力尽,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
(3)然后追求颜氏之氏,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
译:(3)这样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的原因了,原来是他不肯为了求得一点点俸禄而供给自己过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碍的原故。
(采分点:“然后”1分,“所以”1分,“以”1分,“害于学”1分,句意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未展芭蕉钱羽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9有人说“芳心犹卷怯春寒,”中“怯”字极妙,试联系诗句简析之。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咏物诗一般要有所寄托,你认为这首诗有首怎样的寄托?请谈谈自己你的看法。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该句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的内心律动,芭蕉未展,并非不想与奇花异草争春,而是有些担忧畏怯早春的寒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就把未展芭蕉娇怯羞涩宛若少女的神情给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10、这里是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镂刻,创造了一个情窦初开而又娇怯含羞的少女比形象,希望她在爱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胆,而不要半藏半掩。
诗意含蓄、深沉,感情挚着而热烈,形象新奇迷人。
钱珝(xǔ许),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
钱起曾孙。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举进士,累迁尚书郎。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由宰相王抟举荐,擢为知制诰,又升任中书舍人。
兴化三年(900),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
后不知所终。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一卷。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通过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镂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首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从外在形状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状,像一支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
一个“冷”字,写出了未展芭蕉外表的冷峻;“无烟”二字写出了其外表的平静端严;而“绿蜡干”则突现了其亭亭玉立的娴雅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