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1细胞膜教案4沪科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3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 3.2 细胞器教案(4)沪科版-沪科版高一第一册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3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 3.2 细胞器教案(4)沪科版-沪科版高一第一册生物教案

第二节细胞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各种细胞器,知道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过程与方法: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描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逐步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课是《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下一章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教学重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细胞器,,学生在初中初步学过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几种细胞器,虽然间隔时间较长,但了解下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前一节课刚刚学过细胞膜以及做了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所以学生对于细胞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章内容——生命的结构基础,较前一章内容——生命的物质基础更为直观,图文并茂,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以及立体模式图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材设计]重点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第四章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一步详细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将在第六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部分进一步阐明。

细胞内的中心体将在细胞增殖部分介绍。

液泡的功能在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中已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是为后面内容细胞代谢与细胞增殖作铺垫,所以首先应让学生准确掌握和识别各种细胞器,因此功能方面不用涉及得太深。

其次,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次件3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次件3沪科版

将氨 基酸 合成 蛋白 质的 场所
与动物 细胞有 丝分裂
有关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bǐjiào)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体积 小

细胞核 液泡染色体 细胞器
无,只有相 无,只 只有核 当于细胞分核布(f有ēnDbNùA):植糖物体 的原核,细无胞、(R动N物A)细胞
结核构膜(jiégòu):泡状结构 有(j真ié核gòu)内含有细胞液 都有
高尔基体
核糖 体
中心体
存在
动植物细 胞
植物细胞特有
动植物细胞
动物细 胞
膜结构
双层膜
单层膜
无膜
功能
与能量代谢有关
有氧呼吸
的主要场 光合作用

的场所
调节 细胞 内环 境, 与渗 透作 用有

运输←
与蛋白质、 脂类、糖类 合成有关, 蛋白质等的
运输通道
蛋白质的 加工← 合成
与动物细 胞分泌物 形成,植 物细胞壁 形成有关
第十八页,共27页。
核糖体
分布: 附着在内质网表面或 游离在细胞质的基质 中。 功能: 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 的场所(chǎnɡ suǒ)。 形态结构: 微小颗粒状
第十九页,共27页。
高尔基体
结构 (jiégòu): 扁平囊状 结构 (jiégòu) 和大小囊 泡
功能: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蛋白质的浓缩和 加工有关(yǒuguān);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yǒuguān)
意义:保证细胞按照 生命活动的需要,主 动(zhǔdòng)地选 择性吸收所需要的营 养物质,排出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
第十页,共27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2细胞核和细胞器教案1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2细胞核和细胞器教案1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2 细胞核和细胞器教案1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2 细胞核和细胞器教案1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2 细胞核和细胞器教案1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课时建议3节,上课2节,实验1节。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细胞器的功能。

3)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会描述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和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关于鉴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细胞是一个整体,体会生命的精确和独特.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课前准备四、教学过程一、细胞核:1、细胞核的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2、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仁、核基质、染色质1)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让物质进出细胞核。

2)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核基质(核液?:含有酶,RNA等物质。

)蛋白质、酶、无机盐和水,与细胞核代谢有关。

4)染色质:主要有DNA与蛋白质组成,丝状交织成网。

(碱性染料染上色)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染色体:有特定的形态、数目、因种而异、与生物性状表现密切相关.)(染色质盘旋折叠、缩短变粗成染色体;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二、细胞器•由核仁的功能引入细胞器的介绍→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课堂小结细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整个区域的一切结构和物质都属于细胞质。

高中生物 3.1《细胞膜》学案 沪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 3.1《细胞膜》学案 沪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 3.1《细胞膜》学案沪科版第一册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2、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

蛋白质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腾出空间。

4、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的相对稳定。

5、细胞膜能控制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细胞分泌的 (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

6、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层,其化学物质主要是和,对植物细胞有和作用。

要点讲解:一、细胞膜的制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①为什么选择动物细胞?②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③怎样才能获得细胞膜?思考:制备细胞膜的时候用鸡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可以吗?为什么?二、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各成分的比例关系如何?2、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和哪种成分有关?例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糖类和蛋白质B、脂质和蛋白质C、糖类和磷脂D、糖类、蛋白质和磷脂例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膜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B、磷脂不同C、蛋白质不同D、水不同三、细胞膜的功能思考: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能否进入细胞?例3、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教案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教案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教案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原生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 组成成分:功能:支持、保护 特点: 细胞膜:(1)组成:(2)结构特点:(3)功能特点:方 式浓 度 载 体 能 量 举 例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 扩散主动运输 (主要方式)胞吞和胞吐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 代表__ ; B 代表_____ _____; D 代表_ 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 ___膜。

(3)B 结构具有_ ____。

(4)在a-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 、 、 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 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 __。

(6)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基质2、细胞器(亚显微结构):填写下列编号的名称并指出它的功能。

12345678910111213123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45678910111213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1、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与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线粒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2、生物体中能形成多糖的场所是()①肝脏②骨骼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氨基酸核糖体(形成多肽)线粒体(供能)1、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B、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细胞的各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三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 3.1 细胞膜导学案 (无答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三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 3.1 细胞膜导学案 (无答案)沪科版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演示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四.学习方法:1.阅读第三章(p40—p43),独立完成导学案;2.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留到课堂解决;3.正课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学案,进行纠错反思。

【阅读自学】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实验原理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________中没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3)实验现象:凹陷____________,细胞体积____________,很快细胞____________,内容物____________。

(4)结论: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涨破能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主要由和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功能有:(1)将细胞与分隔开,保证细胞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细胞,细胞需要的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的或者对细胞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细胞内的等重要成分却不会流失到细胞外;(3)进行细胞间的,在多细胞的生物体内细胞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的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的交换,也有赖于的交流。

4.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作用。

【合作探究】1、思考:从细胞膜成分中,我们可看到蛋白质的哪项功能?2、怎样获得细胞膜?【能力提升】1、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正确的是()A、把细胞放在清水里,胀破细胞B、用针扎破细胞C、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2、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的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1细胞膜课件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1细胞膜课件沪科版
成分是什么?
磷脂双分子(fēnzǐ)层 蛋白质 40% 糖类 10%
50%
主要(zhǔyào) 成分
第三页,共8页。
一、细胞膜的成分(chéng fèn)
第四页,共8页。
第五页,共8页。
物质(wùzhì)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方式
浓度方向 载体
能量
被动 转运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 转运
高----低浓 度
不需要 (xūyào) 需要 (xūyào)
低---高浓度 需要
不需 要
需要
第六页,共8页。
第七页,共8页。
胞吞和胞吐
第八页,共8页。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jīběn)结 构
细胞膜---------系统(xìtǒng)的边 界
第一页,共8页。
细胞膜的功能(gōngnéng)
• 1、保护细胞 • 2、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fēngē)开 • 3、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5、完成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1细胞膜(13)沪科版讲解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3.1细胞膜(13)沪科版讲解

第 1 节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一、教课内容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浓度关系能否耗费细胞能量能否需要蛋白质载体的辅助被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否不需要辅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否需要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是需要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经过对不一样实验及生活现象的研究剖析,获取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其差别;经过独立和小组合作实验,提升实验着手技术,达成察看、测定实验;【过程与方法】:经过生命科学、物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初步养成运用所学各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综合剖析的科学思想的习惯;在实验的察看、对照议论与剖析中,表现较强的经过对照剖析获取实验信息的能力,能教完好地表达研究结果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全班大、小组共同研究的学习活动,学会与别人合作,在合作中相互磋商分工,尊敬别人;经过对细胞膜构造和其功能相互关系的剖析,逐渐形成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相一致的看法。

三、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亲水性物质与疏水性物质进出细胞是经过膜上不一样的构成成分达成的。

四、教课方案本节课经过前一阶段学习过的构成生命化合物引入,并在学习了细胞膜的构成和构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其差别,把细胞膜的构造和功能有机地一致同来,便于学生理解。

在研究的过程中把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小组实验,提升同学们的踊跃性与着手能力,激发同学们的思想,在自己着手实践以及亲自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来研究、思虑细胞膜的构造与其功能是相一致的、细胞与外界物质互换的不一样方式的特色,理解构造与功能的一致性。

五、教课过程我已学了成生命的物基,成生命的物只有有机地合在一同,才能达成正常的生命活,由些物有机合而成的、能达成正常生命活的构和功能位是:胞。

(胞)在胞行生命活的程中,胞与外界境之必要不停行物的交,胞要从外界境汲取胞生命活所需要的各样物,同把胞生命活中生的物排出体外。

物要想出胞,必要的构有:胞膜和胞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一节细胞膜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整个内容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多,内容比较枯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来带动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培养学生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但是在引入科学家发现过程时,也是比较枯燥的,这里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引出课题内容→提出研究方向→科学实验→得出结论→提出新的疑问→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一个连续的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重新回顾科学探索的历程,而且在学习细胞膜结构时,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磷脂和蛋白质排布,让学生动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激发了探讨实验过程的热情,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

(2)理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各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
描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以及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组部感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2)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2、难点
细胞膜上脂质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细胞膜
科幻之旅
如果有“时光机器”,将此刻的你送回19世纪,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细胞膜的结构?
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空气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
尝试画出蛋白质在双层磷脂
分子中的排布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
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
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
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这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大多
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
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附着、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
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
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
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这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大多
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人类对生物膜的研究在继续---------
板书: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扩散:高低
、被动运输:
高低
,细胞却仍在“吸K排Na”。

、如表所示,水生植物丽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