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规则性_政策态势及其稳定效应_贾俊雪

合集下载

我国税收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及其效力分析

我国税收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及其效力分析
二 、 收 自动 稳 定 器 的 功 能 税
1 税 收 自动稳 定 器及 其 功 能 、
税收是财政政 策的一个很重要 的工具 , 而财政 制度本身就 存在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 。财政 制度 的自动稳定功 能是通过收支两方面来实现的 。从财政收 入方面来看 , 财政政 策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 自动调节 的。除 了税收之外 , 财政制 度的 自动稳定器功能还表现在其他方 面。从财政支 出方面 看 ,


文 献 回顾
内在稳定 器 , 或称为 内在 稳定因素 , 由凯恩斯 主义新 古 是
典综合派代表人物提出来的 , 其主 要思想是依靠财政 支出和税
从 以上分析可 知 , 多学者通过使 用线性回归模型 等方法 很 对税收 自动稳 定器功能 的大小进行了分析 , 得出税收 自动 稳定
收的 自 调节作用对经济的发展进行调节 。美国经济学家 P _ 动 - A 萨缪尔森认为 , 一种好 的税收政 策应该是政府利用税收和 财政 支出来减 轻经 济周期波动的政策。萨缪尔森把这种财税政策称 之为“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或经济的“ 自动稳定器” 美 国经济学家 。 c- 麦 克康纳在其提 出的 “ R. 非选择性 货币政策 ” , 中 把税 收 、 财 政赤 字 、 盈余等都 称之为毋需政 府作 出政 策调整 的“ 财政 内在 稳定因素” 。在有 的资产阶级财政学 中 , 也把随着 经济 的变化而 自动变化的税收和预算支 出称之 为“ 自动稳定器 ”认为虽然这 , 些稳定器会使政府财政发生赤字 , 但它却是私人购 买力的一种 缓冲器 。 随着 我国经济 的高速发展 , 波动也会 随之增 加 , 经济 财政 政 策作为一种抗 周期性波动 的力量对 经济发展 的稳定性 发挥 着重要作用 。而税收作 为财政政 策的主要工具 , 自动稳定器 其 功能对经 济波动所 产生 的效 力 ,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 的重 点。 B l(02在 其文 章中提到 , ea20 ) l 财政 自动稳定器功能 的效力的发 挥取 决于很 多因素 , 其中最 重要的因素是政府部门 的规模 , 而 政府 部1 的规模是 以财政 支出 占 G ' ] DP的比重来衡量的 。刘华 等(05在中国财政 内在稳 定机 制的效率分析一文 中 , 20) 通过使 用一系列指标 , 建立了线性 回归模型 , 了财 政 内在 稳定器 分析 对平抑经济 周期的作用 , 出的结论是 , 得 财政 自动稳 定器的稳 定功能的确存 在 ,即便 是在中国这样一个 以间接税 为主体 , 而 且支出结构 不尽合理 的国家同样成 立 , 在 当前 , 国财政 自 但 我 动稳定器功能并不明显 。张洁颖 、 郭晓峰 等(07在对财政 自 20 ) 动稳定器及其在经济波动中的效力分析一文 中指 出 , 自动 财政 稳定器的效力发挥取决于很多因素 , 且通过货 币化指标 来对 并 自动稳定器的效力进行分析 , 出税收 作为 自动稳定器 的代 表 得 并没用调节 城 乡收入 差距 、 地区收入 差距 , 并没用缓 解收入 分

我国税收收入情况简述

我国税收收入情况简述

13月我国税收收入情况简述提示:2010年1-3月我国税收收入情况简述一、1-3月份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2010年1-3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完成17702.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9%,同比增收4678.97亿元。

2010年1-3月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数很低。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1-3月份税收总收入仅完成13023.58亿元,同比下降10.3%,今年1-3月份税收收入相应较快增长。

二是经济增长明显加快。

2010年以来,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外贸进出口加快恢复,企业利润大幅回升。

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6.4%和17.9%,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长5.2%,外贸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4.6%和28.7%,房屋和汽车销售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9.7%,这些带动营业税、消费税、进口环节税、关税和企业所得税较快增长。

三是去年消费税增收政策调整翘尾影响,以及今年车购税等政策调整的增收作用显现。

去年实行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养路费,相应增加消费税,实际增收从3月份以后才体现,今年一季度消费税收入相应增长较多。

今年以来调高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车购税税率,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的征免税期限,限售股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政策调整相应增加一些收入。

今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很低,从而增长幅度较大。

但如与2008年一季度比较,并折算成两年年均增长只有10%左右,表明今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带有恢复性增长特征。

二、主体税种收入的增长情况(一)国内增值税实现恢复性增长1-3月,国内增值税完成5084.15亿元,同比增长11.3%.国内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8.7%。

分行业看,增值税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成品油、原油和交通运输设备三个行业上。

这三个行业增值税同比分别增长200.7%、76.7%和50.8%。

为什么税收收入也被称为国家的“血液”?

为什么税收收入也被称为国家的“血液”?

为什么税收收入也被称为国家的“血液”?一、税收收入是国家运行的动力税收收入被称为国家的“血液”,主要是因为它是国家运行的重要动力。

就像血液通过循环系统为人体提供养分和氧气一样,税收收入通过财政预算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1. 程序有序地调动资源税收收入使得国家能够有序地调动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

通过征收税收,国家可以从个人、企业等各方面获取资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2. 维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税收收入的稳定和持续性对于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依靠税收收入来扩大财政支出,促进就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和谐。

二、税收收入是公共服务的保障税收收入被称为国家的“血液”,还因为它是公共服务的保障。

像人体的血液一样,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了资金,使得国家能够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1. 保障基本生活税收收入通过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基本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例如,通过税收收入,国家可以提供低保金、社会救助等福利措施,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活条件。

2. 促进教育和科研税收收入也用于教育和科研领域,为公民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条件。

国家通过税收收入提供教育经费,建设学校和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

同时,税收收入也支持科研项目,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税收收入反映国家治理水平税收收入被称为国家的“血液”,还因为它反映了国家的治理水平。

税收收入的多少、来源和使用方式,都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力。

1. 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国家的税收收入水平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税收收入多少反映了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税收政策的效果。

税收收入的增长可以反映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

2. 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税收收入的使用方式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管理能力。

浅析我国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变化趋势

浅析我国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变化趋势

浅析我国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变化趋势
胡发军;贺智昕;尹水军
【期刊名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S1
【摘要】文章主要利用1997至2003年的税收的相关数据,从我国税收总体情况、所有制、主要税种、三次产业等方面对我国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进行分析。

我国近几年的税收负担不断上升,税收弹性一直大于1。

同时,我国不同所有制、税种、
产业之间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有所差别,呈不均衡现象。

并通过我国的经济形势
和改革趋势从我国税收总体情况、所有制、税种、三次产业角度对我国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进行了简要预测。

【总页数】3页(P8-9)
【关键词】税收负担;税收弹性;国内生产总值
【作者】胡发军;贺智昕;尹水军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2
【相关文献】
1.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的实证分析——以贵州省1978-2011年数据为例 [J], 杨杨;王立;李笑雪
2.我国不同地区税收负担及税收弹性的分析 [J], 贺建军
3.我国税收超重负担的变化趋势、成因及对策 [J], 王筱红
4.我国出版业税收政策与税收负担实证分析 [J], 朱乃平;陆黎玮;高嘉静
5.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税收贡献和税收负担视角 [J], 董华; 陈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的辨析

关于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的辨析

关于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的辨析
倪静石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参考》
【年(卷),期】2003(000)056
【摘要】一、我国税收收入的高幅增长,实际上是现行税制下可实现税收规模的逐步回归 (一)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速无法支撑高速增长的税收。

这几年来,我国税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经济增长因素对税收增收的影响是适当的,有限的,因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一直比较平缓,没有发生大的突发性变化。

1998~2002年,我国的税收收入从8656.6亿元。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倪静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2
【相关文献】
1.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J], 刘娟
2.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的实证 [J], 邓秋柳;罗宏斌
3.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实证分析 [J], 王桂玲
4.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J], 刘娟
5.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超常增长的实证研究 [J], 江克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因素

浅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因素

浅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因素一、概述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情况与国家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为了探究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因素,本文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

影响税收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找出对税收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指标,我们将根据文献阅读和实际经济经验,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物价水平等因素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计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税收的增长速度显著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可能暗示着我国的经济政策体系、政府调控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对税收收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助于我们改善税收现状,并为完善税收政策和经济体制提供参考。

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时,我们将明确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税收收入总额,而解释变量则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物价水平等。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得出各个变量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从而为税收收入的预测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税收收入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关系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

税收收入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如改变税率、调整税目或实行税收优惠等,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进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例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可以激励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则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内需增长。

税收收入对于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财政收入形式,能够确保政府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提供公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以及建设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

这些服务和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税收收入的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的论文

国家税收收入的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的论文

国家税收收入的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的论文1 研究背景从 21 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与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是经济稳定与和谐发展的结果。

税从经济中来,而又作用于经济。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我国税收收入其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方式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实施宏观调控,税收不仅成为了政府筹集到的必要资金,而且还能够重新改变和再次调整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所以它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这样,研究影响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不可或缺之路。

2 研究目标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

只有达到符合税收发展与经济紧密关联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影响税收的各个因素,实现从构成元素上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入透彻的认识,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方法,进而对我们分析税收收入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进行完善和优化税收的组成结构。

虽然国内已然有很多学者对这个主题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但我们相信这个热点主题还是有可以细化和深究的地方。

3 理论分析李卫刚在《税收增长影响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中提到,影响税收增长是多元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税制结构、税收征管水平和价格因素;孙玉栋《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及其数量分析》中认为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因素,也有经济增长,还有物价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税收征管等几个方面;安体富认为,税收收入主要受价格经济结构的变动、经济效应的变动、税收政策的改革、财税制度税收征管和税款虚收的影响。

学者们所描述的上述因素都是从多方面分析的,而经济因素对其影响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的研究结论是: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提供收入的经济税源应占70% ~80%的总收入以上;而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则是影响税收增长最明显的因素,而且物价水平作用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远高过对 GDP 的影响。

税收弹性工作总结报告

税收弹性工作总结报告

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衡量税收制度合理性和经济调控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税收弹性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报告将对我国税收弹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税收弹性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税收弹性现状1.税收弹性总体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国税收弹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67上升到2019年的1.12,表明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逐渐增强。

2.分税种弹性差异较大。

在我国主要税种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弹性较高,而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弹性较低。

3.地区税收弹性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税收弹性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税收弹性相对较低,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等因素有关。

三、税收弹性存在的问题1.税收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脱节。

在实际工作中,税收政策调整往往滞后于经济增长,导致税收弹性不足。

2.税收结构不合理。

我国税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这种结构不利于税收弹性的发挥。

3.税收征管水平有待提高。

税收征管水平与税收弹性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税收征管水平仍有待提高。

四、税收弹性工作建议1.加强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

在制定税收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状况,确保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2.优化税收结构。

调整税收结构,降低直接税比重,提高间接税比重,以增强税收弹性。

3.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技术水平,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4.加强税收弹性研究。

深入研究税收弹性理论,为税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税收弹性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税收弹性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税收弹性存在一定问题。

为提高税收弹性,需加强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并加强税收弹性研究。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税收弹性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第 11 期
中国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规则性 、 政策态势及其稳定效应
贾俊雪
*
内容提要: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一个非常 独特的现象 。 基于 1992 —2009 年间的季度数据, 本文考察了中国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规 则性 、 政策态势及其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 以期对这一重要经济现 1992 年 以 来 税 收 收 入 规 模 变 化 具 有 较 好 的 规 则 性, 象进行深入政策解析 。 研究表明, 但 1998 年 以 来 则 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策态势: 1998 年 以 前 为 积 极 的 和 顺 周 期 态 势, 为消极的和反周期态势, 表明税收政策态势转变, 即更加积极地追求产出稳定特别是政府 债务可持续性 。 这在确保稳健的政府债务状 况 和 产 出 稳 定 方 面 发 挥 了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分析还表明, 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规则性有助于增强政策有效性, 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稳 定; 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 1998 年 以 前 和 2008 年 世 界 金 融 危 机 期 间 出 现 了 明 显 错 配, 1998 —2007 年间则具有很好的协调性 。 关键词: 税收收入规模 税收政策规则函数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稳定
103
贾俊雪: 中国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规则性 、 政策态势及其稳定效应
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内对这一重要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政策 解析和 全面的政策评价; 探究中国税收收入规模( 利用税收收入比率, 即税收收 入 占 GDP 的 比 值 度 量 ) 变 政策态势及其对宏观 经 济 稳 定 ( 包 括 产 出 和 价 格 稳 定 ) 和 政 府 债 务 可 持 续 性 的 影 响, 化的规则性 、 寻求其对未来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和税收政策体系建设的良 好 借 鉴 。 为 此,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我 暂时性的变化, 税收收入规模的系统性变化往 国税收收入规模的系统性变化 。 相对于那些随机的 、 往承载着财税当局的重要政策意图, 也体现了经济结构 、 财税体制等结构性因素对税收自动稳定机 制进而对税收收入规模产生的深刻影响 。 如果我们在论及税收政策时并不仅仅拘泥于相机抉择的
一 、引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伴随着改革 开 放 以 来 规 模 最 大 的 一 轮 财 税 体 制 改 革 ( 即 1994 年 分 税 制 中国经济步入了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时代 。 迄今已持续 15 年之久的 税 收 收 入 高 速 增 改革) 的实施, 长, 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同期 GDP 增长, 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一个非常瞩目 、 非常独特的现 象 。 更为瞩目的是, 无论是财税当局还是学术界对此都一直未 能 给 出 一 个 令 人 信 服 且 能 够 达 成 广 ( 高培勇, 2006 ) 。 泛共识的解释, 中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似乎确实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 — — 因素分解, 综观文献, 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共同的研究范式 — 即试图将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 2002 ; 谢 旭 人, 2006 ; 高 培 勇, 长分解 为 不 同 的 因 素 贡 献, 从 而 给 出 一 个 直 观、 明 了 的 解 释 ( 金 人 庆, 2006 ; 曹广忠等, 2007 ; 吕冰洋 、 2011 ) 。 但这种研究范式至少面临着两大困难 。 一是影响税 郭庆旺, 收收入的因素众多, 国内尚缺乏科学 、 一致的划分标准, 观察角度 、 思维路径不同的研究往往关注的 、 “多因素论 ” 影响因素也大相径庭, 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三因素论” 和“特殊因素 论 ” 等。二 是 各 影 响因素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 例如, 税收努力和征管力度的变化可能会引 发税源 、 税基的变化 。 这使得完全剥离出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变得异常困难, 也就无法令人信服地 澄清中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 。 据此来看, 未能达成广泛共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 意 — —中 国 税 收 料之内 。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研究普遍缺乏对于 这 一 经 济 现 象 更 深 层 次 的 政 策 解 析 — 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体现出决策者怎样的政策意图? 这些政策意图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政府债务 可持续性又具有怎样的影响, 进而对于未来我国税收政策体系建设具有怎样的启迪? 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文的研究重点不在于为中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寻求新的解释 , 而是力
* 贾俊雪,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 政 策 研 究 中 心, 邮 政 编 码: 100872 , 电 子 信 箱: jiajunx@
“新 世 纪 优 秀 人 才 支 持 计 划 资 助 ” ruc. edu. cn 。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0AJY012 ) 、 教育部 和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0904 ) 的阶段性成果 。 非常感谢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 文责自负 。
② 因此, 产出和价格水平才能唯一地确定下来 。 本文进一步考 保理性预期均衡的稳定性和唯一性,
察了我国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以期对我国税收收入规模变化进行更全面的政策评价 。
二 、典型事实与问题提出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可谓是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整个新中国财税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 : 一是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 期 。 在此期间, 集中发生了两件意义重大 、 影响深远的“大事件 ” 二是 1998 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 。 前者实现了我国财税体制的飞跃式发展, 后者则开创了我国反周期财 政政策的先河 。 更为瞩目的是, 中国经济至此步入一个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时代 。 1996 年 形 成 了 一 个 鲜 明 的 分 水 岭: 在 回顾中国税收收入规模的发展 演 变 历 程 可 清 晰 地 发 现, 税收收入规模持续快速下降, 税收收入比率从 1992 年 1 季度的 14. 7% 减少到 1996 年 2 季 此之前, 特别是 1998 年以来, 税 收 收 入 规 模 呈 现 出 持 续 快 速 增 长 态 势, 税收收入比率在 度的 9. 4% ; 此后, 2009 年 4 季度达到了 19. 1% , 2004 年 和 2008 年 左 右 出 现 了 几 次 较 明 显 的 下 其间只是在 2003 年 、
① ②
而自动发挥作用即主要借助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的税收政策 。 义不同, 后者主要是指政策的反周期性和相机抉择性 。
104
2012 年第 11 期
挥了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基 于 马 可 夫 域 变 向 量 自 回 归 模 型 ( Markov Regime-switch Vector Autoregressive ,MSVAR ) 的反事实分析进一步表明, 增强我国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政策规则性有助 于更好地促进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稳定 。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单纯依靠一种调控政策显然无法很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② 后 续 的 研 究 进 一 步 指 出, 财税当局完全忽视了政府债 务 的 可 持 续 性 问 题, 即 非 李 嘉 图 式 的。 着,
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同样是财税当局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 工 具 , 而且根植于财税体制内的自 对于增强宏观 经 济 内 在 稳 定 性 至 关 重 要; 因 此, 一个 动稳定器引发的税收收入规模的系统性变化, 合理的税收政策规则函数不仅应捕捉到财税当局的债务稳定动 机 , 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产出稳定动 机, 主张将税收收入比率设定为政府债务缺口和产出缺口( 现实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 ) 的函 数( Taylor ,2000a ,2000b ; Mitchell et al. ,2000 ; Ballabriga and Martinez ,2002 ; Favero ,2002 ; Favero and Monacelli ,2003 ,2005 ; Peter ,2005 ; Annicchiarico et al. ,2006 ) 。 依据税收收入比率对 产出波动的反应程度, 这些研究将税收政 策 进 一 步 划 分 为 反 周 期 的 ( 即 稳 定 的 ) 和 顺 周 期 的 ( 即 非 稳定的) 。 遵循上述研究的做法, 本文以税收收入比率作为税收政策工具, 综合考虑财税当局的双重政策 构 建 一 个 简 单 的 税 收 政 策 规 则 函 数, 识别出我国税 目标( 即确保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和 产 出 稳 定 ) , 收收入规模的系统性变化, 揭示税收收入规模变化的政策规则性和政策态势 。 基于 1992 —2009 年 1992 年 以 来 我 国 税 收 收 入 规 模 变 化 具 有 较 好 的 政 策 规 则 间季度数据的广义矩估计( GMM ) 表 明, 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策态势: 1992 年 1 季度至 1998 年 2 季度间, 表现为积极的和顺周 性, 1998 年 3 季 度 以 来 则 转 变 为 消 极 的 和 反 周 期 态 期态势, 忽略了政府债务的可持续 性 和 产 出 稳 定, 税收政策态势转变( 即 更 加 积 极 地 追 求 产 出 稳 定 特 别 是 政 府 债 务 可 持 续 性 ) 在 20 世 势 。 这表明, 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中以及在确保稳 健 的 政 府 债 务 状 况 和 产 出 稳 定 方 面 发
① 20 世 纪 90 年 代 兴 起 的 价 格 水 平 的 财 政 决 定 理 论 ( Fiscal 还需要其他调控政策 的 协 调 与 配 合 。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FTPL ) 指出,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往往特指税收政 策) 的有效配合: 只有在积极的( 或消极的) 货币政策与消极的( 或积极的) 税收政策组合下, 才能确
① 那么税收收入规模 而将税收自动稳定器也视为一种税收政策即自动稳定的税收政策 , 税收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