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宋代名句练习答案
高中语文-宋词鉴赏100例及答案——唐多令

高中语文-宋词鉴赏100例及答案——唐多令邓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鸟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词人简介
邓剡(1232-1303)又名光荐,字中甫,又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景定三年进士,为文天祥门友。
剡以诗名世,江万里屡荐不就,后随天祥赞募勤王。
宋末,元兵至,携家入闽。
端宗即位,广东制置使赵潽晋辟为斡办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
祥兴元年六月,从驾至硅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
宋亡,投海者再,元兵打捞之,不得死。
元将张弘范礼致之,与文天祥同押北上,舟中唱和。
有诗集名《东海集》,天祥为序。
至建康以病留,天祥赋诗别之。
久之,得放归。
1.飞透窗纱中的飞透二字极具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
(5分)
2.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飞透二字写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透窗而入。
(2分)这两个字极具力量,带有夸张的意味,既写出了浓郁的秋意,又强烈暗示出诗人内心在改朝换代、沦落天涯之时的悲凉伤感。
(3分)(意思对即可)
2.雁这一意象的特点:①因季节变化从自己的家园北方南迁;②寒夜里无处可栖,只能伴着清冷的明月,栖于瑟瑟的芦花之上。
(4分)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乱离中有着不幸处境的人民(也包括自己)的无限同情和慨叹。
(2分)(意思对即可)。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C.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D.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D(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
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
【解析】【分析】(1)D项,“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故选D。
(2)此题可根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
【4宋代名句练习答案】

【4宋代名句练习答案】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稱《村行》)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3、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4、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戏答元珍》)5、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9、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1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 2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2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2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3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32、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 33、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根据情境填写古诗名句(含答案)

4、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5、毕业典礼后,我将离开自己的母校。六年来,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根据情境填写古诗名句
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2、我们学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国开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2)形考任务1-4

国开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 (2)形考任务一题目顺序不一,CTRL+F 搜索答案试题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宋代诗人黄庭坚《_____》一诗中的名句。
选择一项:A. 寄黄几复B.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C. 登快阁D. 戏呈孔毅父正确答案是:寄黄几复试题2关怀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主要题材之一,下列苏轼作品中属于此类题材的是《_____》。
选择一项:A. 荔枝叹B. 赠刘景文C.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D. 新城道中正确答案是:荔枝叹试题3下列词作中不属于苏轼作品的是_____。
选择一项:A.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B. 《洞仙歌》(冰肌玉骨)C.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D.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正确答案是:《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试题4宋代诗人_____作诗既善于用典,又擅长比喻,如“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用古代仁人志士比喻竹子的高风亮节。
选择一项:A. 黄庭坚B. 杨万里C. 朱敦儒D. 陈师道正确答案是:黄庭坚试题5_____,天容海色本澄清。
选择一项:A. 日暮北风吹雨去B. 卷地风来忽吹散C. 岭上晴云披絮帽D. 云散月明谁点缀正确答案是:云散月明谁点缀试题6楼船夜雪瓜州渡,_____。
选择一项:A. 中原北望气如山B. 夜归急雪满貂裘C. 八千仞岳上摩天D. 铁马秋风大散关正确答案是:铁马秋风大散关试题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宋代诗人_____《临安春雨初霁》诗中的句子。
选择一项:A. 戴复古B. 陆游C. 谢翱D. 谢枋得正确答案是:陆游试题8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是宋代词人_____的代表作。
选择一项:A. 周密B. 吴文英C. 周邦彦D. 姜夔正确答案是:姜夔试题9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选择一项:A. 数亩荒池净水花B. 一水护田将绿绕C. 扫地开窗置书几D. 一阕声长听不尽正确答案是:一水护田将绿绕试题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宋代作家_____感慨人生短暂的名句。
宋词题库及参考答案

宋词测试题一、填空题1234、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56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0、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11、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32429、词的句式大多不整齐,长长短短,所以词又称长短句3031、32、“柳三变”是指柳永。
33、辛弃疾《摸鱼儿》被梁启超评为“回肠荡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
34、北宋的晏殊被称为富贵词人353637、“六一居士”是指欧阳修38、《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3940、宋代的中秋词,可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媲美的是张孝祥的《过洞庭》。
二、选择题1、“红杏尚书”是指( D )A、欧阳修B、柳永C、周邦彦D、宋祁2、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全对的一组是( b )A、缥缈孤鸿影鸿:大雁。
有恨无人省省:理解。
B、今宵剩把银釭照剩:同“侭”,只管。
一一风荷举举:全。
C、贺兰山缺缺:山口。
自度此曲度:创制。
D、可怜无数山可怜:可惜。
爱上层楼层楼:高楼3、陆游给前妻唐琬的《钗头凤》是写在( A )A、墙壁上B、手帕上C、信笺上D、诗笺上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征帆去棹(zhào)低绮(yí)户B、羽扇纶(guān)巾笑靥(yè)C、滂(pāng)沱憔(jiāo)悴损D、荠麦(jì)怆然(pò))5、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D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纵豆蔻辞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④⑤/②③⑥6、对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宝马雕车香满路”描述了有钱人家的奢侈糜烂、寻欢作乐的生活。
小学宋词填空20道题(附答案)(4)

当然可以,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20道小学宋词填空题以及答案:1.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____。
”下句是“沉醉不知归路。
”答案:沉醉不知归路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____。
”下句是“更吹落、星如雨。
”答案:更吹落、星如雨3.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上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答案:童孙未解供耕织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____。
”下句是“把酒问青天。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
”下句是“往事知多少。
”答案:往事知多少6.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____,凄凄惨惨戚戚。
”下句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答案:冷冷清清7. 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____。
”下句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答案:波心荡、冷月无声8.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
”下句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答案:蓦然回首9.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知否,知否?____。
”下句是“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应是绿肥红瘦10. 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____。
”下句是“竟无语凝噎。
”答案:竟无语凝噎11.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____。
”下句是“浓睡不消残酒。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1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笑语盈盈暗香去。
”上句是“蛾儿雪柳黄金缕。
”答案:蛾儿雪柳黄金缕13.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上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答案:童孙未解供耕织1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转朱阁,____,照无眠。
”下句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答案:低绮户15. 李煜的《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
高考古诗词优选鉴赏专题训练包括答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1)~(2)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注]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存心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夕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翠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暮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1)本诗颔联描绘精妙,请试作剖析。
答:(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对比,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联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剖析。
答:答案: (1)颔联运用拟人、对照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情与风韵。
“存心十分开晓露”正确写出清早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兴绽开的风韵;“无情一饷敛夕阳”生动再现荷-花在夕阳的余晖中敛起花瓣艳丽隆重的神态。
(2)同样点: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叹之情,而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固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狼狈为奸的高洁理想。
不一样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来往穿越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2.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1)~(2)题。
眉峰碧无名氏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① 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②!黄昏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①镇日:成天,从早到晚。
②只:孤单的。
(1)“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既形象,又充满感情。
请联合词句作简要剖析。
答:(2)请简要剖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
答:答案: (1)“窗外芭蕉”和“窗里人”本无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窗里人经过联想把芭蕉和自己联系在一同,与后句的雨水“心头”“滴”组合在一同。
“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表达出了特别激烈的感情。
详细说就是:雨水滴在叶上,也滴在心头。
可更进一步理解为,愁绪像雨水滴在叶上同样不住地涌上心头。
作者用详细可感的雨水,将心中不停涌起的愁绪十分生动、形象、激烈地表现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诗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稱《村行》)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3、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4、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戏答元珍》)5、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9、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1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2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2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2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2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3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3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33、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示子》)3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5、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3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3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3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4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4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45、暖风熏得游人醉,错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4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4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4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5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俞文豹《清夜录》)5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52、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宋词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6、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1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11、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1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1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5、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1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19、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2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2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2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2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2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28、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2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3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3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3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3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3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35、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36、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37、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3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3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南造口壁》)41、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4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4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4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49、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50、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51、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52、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53、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宋文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亭记》)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盛衰之事,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伶官传序》)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8、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1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苏洵《六国论》)1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1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15、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1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1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