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球运动进攻技术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Wilson威尔胜最全面的网球击球类型分析

Wilson威尔胜最全面的网球击球类型分析

Wilson威尔胜最全⾯的⽹球击球类型分析打了这么长时间的⽹球,也不知道有没有⼈问过你:“你是什么击球类型的选⼿”。

即使有⼈问你,你能很准确的给⾃⼰的击球类型做⼀个定位吗?如果到现在你还不知道⾃⼰的击球类型,那么今天这篇⽂章你就要好好读读了。

全场型。

接下来我进攻型、还有全场型⼀般情况下,我们将⽹球选⼿的击球类型分为三类:底线型底线型、进攻型们就对这三种不同类型进⾏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各类型的代表Wilson威尔胜⽹球拍也有说明,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底线型(Baseliner)看到这个击球类型,好多⼈是不是觉得底线型就只是固守底线呀?!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底线型可以⽤⼋个字概括,那就是:“稳”守底线,快速“移动”。

倾向于底线型的选⼿⼀般具有以下⼏个特点:1、其前场击球⽐例在2.5%以下;2、截击和⾼压使⽤率在3%以下;3、抽球切削⽐在8-20及以上;4、中场区域⽐底线区域切削使⽤率⾼,抽球使⽤率低;5、斜线和中路较其他线路多;6、击球落点较浅,在中场深度徘徊;7、结束⼀分所⽤板数较多,属于持久战打法;8、在第三板到第五板的推进中,运动员有⼀部分击球位由中场退回到后场区域;9、抽球使⽤率有升⾼趋势,切削、⾼压、截击的使⽤率则不变或降低。

:底线型代表球员:底线型代表球员锦织圭、斯维图丽娜、哈勒普灵活的步伐、快速的脚程使得他能在底线打出说到底线选⼿,不得不提“亚洲⼀哥”锦织圭。

灵活的步伐、快速的脚程使得他能在底线打出稳定的击球,通过多种线路的组合,调动对⼿,为⾃⼰争取先机。

稳定的击球,通过多种线路的组合,调动对⼿,为⾃⼰争取先机⼥球员⾥哈勒普也是⼀个⾮常优秀的底线型球员。

别看哈勒普⾝⾼不⾼,但是她的底线防守反依靠稳定的底线相持能⼒,再加上很好的变线能⼒,可以保证⾃⼰在与对击能⼒⾮常强。

依靠稳定的底线相持能⼒,再加上很好的变线能⼒,可以保证⾃⼰在与对⼿对攻时不落下风。

在相持中寻找机会,在变化中占得先机。

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第27卷第4期2009年8月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 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 on Vol .27No .4Aug .2009收稿日期5;修回日期6第一作者简介张永斌(6)男,国家藤球队总教练,学士,研究方向为藤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张永斌1,张守忠2(1.哈尔滨铁路局体育馆,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2.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训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 要:传球是藤球运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

在藤球比赛中,由防守转入进攻,主要靠传球来衔接。

传球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并关系到能否获得球权或不会失分的问题。

因此,对现阶段传球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不足,对运动员的进行科学训练和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09)04-0110-03Study on Tra i n i n g M ethods of Pa ssi n g Techn ique i n Sepa k Takra wZHANG Y ong -bin 1,ZHANG Shou -zhong 2(1.Harbin Ra il wayB ureau Stadium ,Harbin 150006,Heil ongjiang China;2.P .E .Dep t .of Ha r bin Engineering Unive rsity,Harbin 150001,Heil ongjiang China)Abstra ct:Passing the ball is an extr eme ly i mportant ba sic skills in Sepak takra w .Fr om defense int o a ttack,passing the ball was ma inly rely on in sepak takr aw ga m e .Passing the ba ll the quality of the compe titi on have a di 2rec t i mpact on the results and affects on the right t o ball and scoring issues .Theref ore,studying on trainingm ethods of passing techniqu a t this stage and finding p r oble m s that have I mportant reference va lue on Scientific training for a thletes and deve l oping a reasonable training p lan f or coaches .Key wor ds:Sepak Takra w;Passing technique;Training m ethods CL Cn u m ber :G849.9 Docu m en t code:A Ar ti c le I D :1008-2808(2009)04-0110-03 藤球运动是一项观赏性、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对藤球的认识500字

对藤球的认识500字

对藤球的认识500字
藤球,又称藤球球艺,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球艺,起源于明代,流传至今。

藤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藤条和丝线。

藤条是由藤本植物的枝干经过处理后制成,具有柔韧性和韧性,不易断裂。

丝线则用来缠绕和固定藤球的各个部分,使其更加牢固。

藤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剪藤、制球、缠线等。

制作出来的藤球形状圆润,质地柔软,手感舒适。

藤球的玩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单人玩、双人对打、团体对抗等。

单人玩时,玩家可以将藤球抛起并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接住,练习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双人对打时,两名玩家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用藤球互相击打,目的是使对方无法接住藤球,增强反应速度和眼手协调能力。

团体对抗时,多名玩家分成两队,通过传球和接球来争夺胜利,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藤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球艺,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还具有文化内涵。

藤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工艺。

藤球的玩法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如“一线牵”,“两只藤球相互碰撞后各自分开”等,寓意着团结、友爱、和谐等价值观。

藤球不仅在中国流行,也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藤球队
曾多次参加国际藤球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藤球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

总的来说,藤球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球艺,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还具有文化内涵。

通过制作和玩耍藤球,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藤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在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藤球基本战术小议

藤球基本战术小议

战 术 运 用 的 好
坏 ,首 先取 决于 该 队 出场 阵容配
备 的针 对 性、 合
理 性和 临场 指 挥
攻 战术 组 成率 之
高 .进 攻 战术 变 化 求 之 多 .以及 适 应能力之强 .
的科 学性 、灵 活
性 下面 就藤 球
进攻 战术 的有 关 情况 ( 包括 个 不
维普资讯
文, 牛建元
进攻战 术 在 拟定 一个 队 的基 本进 攻战 术 时 . 首 先要根据 本方队 员 .特 别是上 场主 力
变化不多,比较单一但由于分工 明确 , 稳 而不乱 .往 往也 能打 出较高 的水平


” 阵容 在组 织战 术过 程 中
攻击 手 ,又 同时 都是 二 传手 =该
பைடு நூலகம்
阵容 队 员基 本功 扎 实 , 各 项 技
术 .特 别是 攻球
进攻 战术 。可 以
说 .在一 定 条件 下 .一个 队 基本
技 术 部 比 较 全
面 ,在 任何 一个 位 置上 都能 接起 发球 ,都 随时 可 以 组织 起进 攻 的 战 术打 法 。其 进
人技术 的战术 运用 从三个 不同 阵容 的 配备 上分 述 如下 : 1


都 是 其他 阵 容所
无法 比拟 的 目
2 “ 、 一 阵 容 二 员中 ,有一名 主攻手、一 名副攻 手和一
前只有 少数水平较 高的 队伍采 用这 一阵
上 进 三 三 ” 阵窖 的进 攻 战 术
三 ”阵容进攻战术真 可谓 :妙 、活 、绝
配 备 .选 用 下 列 方 法 :
守. .就是在 三名 防守队 员中有一 名队员 特点是 :网上 强拦封 线路 .网下卡位补

藤球运动的技术特点

藤球运动的技术特点

藤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吊球技术分析1.藤球运动的技术特点1.1技术动作的复杂性藤球运动场地设置要求和比赛规则要求,决定了其技术组成的复杂性,因为在藤球比赛中,藤球运动员可以运用脚、肩膀、头以及腿接触球,其它其他部位触球视为犯规,虽然多数时候是用脚触球,但又不同于足球,足球是在地上滚动,而藤球是不允许触地的,只能在空中飞行,在不超过三次的传球后就需要即刻将球击回对方场区,因此又称为用脚踢的排球,由于藤球必须维持在空中飞行,而又不允许用手触碰,因此,在必赛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比如倒钩扣球、足底轻吊球等技术。

1.2身体素质要求高标准性因为藤球运动的技术动作较为复杂,不仅对身体的基本体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于身体的柔韧素质和速度素质以及耐力素质的要求也较高,在藤球比赛中藤球运动员如果需要使用倒勾扣球技术,此时对身体的柔韧性就提出了要求,只有身体具备较强的柔韧性素质才能完成这一动作技术,如果使用大力扣球时,不仅需要具有较好的身体柔韧素质,而且还需要藤球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瞬时爆发力。

因此,一名优秀的藤球运动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身体素质,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藤球技术动作。

1.3团队配合的高默契性在现代藤球比赛中,有单组赛、双人赛和团体赛,在本研究中,主要以单组赛为例进行分析,在单组赛中,每支球队队员有五名,三名上场队员,两名替补队员,按其在场上的位置和职责进行划分,中间一位是后卫,负责接球和发球,发球时,一只脚必须站在发球圈内,另一只脚在发球圈外向对方场区击球。

左前方一位队员称为左内卫,右前方一位称为右内卫。

因为比赛双方之间是一道高为1.52米,长为不大于6.11米,宽为0.7米的网,网的两边即为双方场区,在激烈的对抗过程中,战机稍纵即逝,这就需要上场队员加强团队之间的配合,攻防有序,配合默契。

2.藤球吊球技术分析藤球吊球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影响藤球比赛胜负的重要技术,一般与发球技术和扣球技术配合使用,吊球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根据赛场形势迅速作出判断后所使用的一种藤球战术,目的是为了在回击过程中使对手无法接球,从而获取得分。

藤球技术讲解

藤球技术讲解

藤球技术讲解无论什么球类,熟悉它的技术对球技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藤球技术讲解,欢迎阅读!藤球技术讲解:藤球技术:防守:接球、拦网;进攻:发球、传球、扣球场上队员技术分类:前卫队员技术、后卫队员技术传球:脚内侧传球、脚外侧传球、脚背传球、头球、大腿传球发球:发平衡球、发大力球、发轻吊球抛球:高抛慢球、抛低平快球扣球:腾空转体扣球、外侧扣球、头扣球、轻吊扣球、后空翻扣球、单手支撑扣球、脚底踏扣球接球:脚内侧接球、头接球、脚外侧接球、大腿接球、脚背接球拦网:单腿拦网,背向拦网藤球技术的步骤详解:(一)准备姿势和移动1、准备姿势准备姿势是藤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传球、接球、扣球、拦球等各项技术的前提和保障。

根据身体重心可分为半蹲、微蹲、低蹲。

身体基本姿势:下肢:半蹲、微蹲、低蹲。

身体基本姿势:上体挺起,抬球看球。

手位置:双手置于胸前或两侧。

2、移动移动是比赛中队员为改变身体位置、方向、速度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称。

(1)移动:跑步、上步、退步、交叉步。

(2)影响移动速度的因素:准备姿势合理、预测对方未来动作的能力、移动步伐的能力、辨向的能力、启动速度的能力。

(二)发球1·技术要领:一脚站于发球圈内,用另一只脚将内卫抛来的球踢入对方场区的方法。

发球需有两人一人抛球一人踢球。

2·作用:准备而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破坏对方战术。

还可以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摆脱被动。

更可以鼓舞全队士气,振奋精神,扩大战果,从而挫伤对方锐气,打扰对方战略部署,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

发球失误或攻击性不强,将失去直接得分的机会,给本方的传守造成困难。

抛球技术要领:右手持球,右脚前,左脚后,站于1/4圈内,右膝关节稍微弯曲,重心落于左脚,右手持球直臂落下,下垂后置于身体右后方,左手放松置于体侧,上体前倾。

踢发球:发球手一只脚站在发球圈内,用另一只站在罚球圈外的脚将同伴抛来的求踢入对方场区。

浅谈藤球发球手的足底轻吊球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

浅谈藤球发球手的足底轻吊球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



文 0 金 玉珠 张 云 波
旦 鳗 垒 蟹 幽 圆
浅 谈 藤 球 发 球 手 的足 底轻 吊 球 及 其 在 比 赛 巾 的 运用
摘 要 : 文结合近 几年 国 内外藤球 的 比 路 线 ,对 于 这 种 阵 容 配 备 的 队伍 采 用 打 吊 本 结 合 的战 术 最 合 适 不过 ,其 特 点 在于 :使 作 用以 及 运 用轻 吊 的 最 佳 时 机 进 行 分析 , 主攻 手 的 大 部 分 注 意 力 放在 接 发 球 上 ,从 并 以近 几年 国 内外 比 赛的 技 术 统 计 来进 一 而 给 他 在 路 线 的 选 择 上 制造 压 力 ;有 效 的 步说 明足 底 轻 吊球 在 比 赛 中所起 到 的作 用。 消 耗 了 主 攻 手 的 体 力 , 使 其 进 攻 威 力 下 关键 词 :藤球 ; 发球 手 ;轻 吊球 降 ;在 主 攻 手 忙 的 不 可 开交 的 同时 ,二 传 1 前言 . 手 和 后 卫 的 注 意 力 必定 有 所 转 移 ,而 这 时 随 着世 界 藤 球 水 平 的不 断 发 展 ,对 当 正 是 采 取 大 力 球 偷 袭 的 最佳 时 机 。全 场 比 今 运 动 员的技 战 术 水 平 的要 求也 在 不 断 提 赛 天 津 体 育 学 高 。领 导 世 界藤 球 潮 流 的 泰 国队 通 常 以 高 院 队 完 全 贯 彻 点强 攻 的 力量 型 打 法 著 称 , 而且 在 近 几 年 了 教 练 员 的 意 的 比 赛 中 屡 夺 世 界 级 比 赛 冠 军 , 连 以 快 图 ,让 对 方 始 速 、灵 活 为特 点 的 马 来 西亚 队 也 无 法 与 之 终 跟 着 自己 的 瓣 9 抗 衡 ,力量 型打 法 真 的 能 使之 立 于 不 几 之 节奏 。 ( 9 见 图 ) ( 线 为 天津体 育 学 院 队的 大 力球 实 线 为 虚 地 吗 ? 真 的 无懈 可 击 吗 ? 发球 力量 足 、扣 球 力量 大 的确 可 以 使 一 支 队伍 看 上 去 实 力 天津体 育 队打 击 的重点 ) 3. 2 国际足底轻 吊球在 战术 中的运 2. 斐 然 ,让 人 望而 生 畏 ,但 可 以从 达 到 效 果 的 维 度 考虑 发 球 问 题 。 大 力 发球 的 目的 无 用 分 析 在2 0 0 0年 8月 ,泰 国国家队 与天津体 外 乎 就 是破 坏 对 方 一 传 或是 直 接 得 分 ,而 发 球 技 术 中的 足 底 轻 吊球 同样 能 够 达 到这 育 学 院 队 进行 了一 场 对 抗 赛 ,泰 国 队均 为 样 效 果 ,起 到 破 坏 一 传 甚至 直 接 得 分 的 作 现 役 的 国 家 队 队 员 。 由于 泰 国队 通常 采 用 用 ,如能 与大 力 球 结 合运 用 ,其 效 果 会 更 单 主 攻 的 阵容 配备 ,即 两 前 卫 中 一人 为 主 攻 手 、 另 一 人 为二 传 手 ,而 且 二 传手 的 站 加 明显 。 位 比 较 靠 后 , 几 乎 与 后 卫 队 员 的 站 位 平 2. 研 究对象 与方法 行 ,所 以 天津 体 育 学 院 队 教 练 员布 置 了以 2. 研究对象 1 轻 吊球 为 主的 打 吊结 合 的战 术 。 刚开 局 便 藤 球 发 球 手 的足 底轻 吊球 的 运 用 以 一 技上 旋 式 轻 吊球 吊 在对 方 网前 ,随 后 2. 研究方法 2 又 以轻 吊球 得 了一 分 ,球 的 质量 要 高 于 前 文 献 资 料 法 ;观 察 法 ;对 比分 析 法 ; 个 ,虽 然 对 方 主 攻手 做 出反 应 ,采 取 了 数 理 统 计 法 行动 ,但 球 接 的 很 低 ,球 也 很 转 ,最 后 没 3. 研 究结果与 分析 能将 球 传 起 来 ,接 下来 一次 大 力 球 发 给右 3. 1足 底轻 吊球技 术分 析 前 卫 的主 攻 手 ,将 球接 至场 外 。在 针 对 二 在 藤 球 运 动 中 ,发 球 是 比 赛 的 开 始 , 也 是 进 攻 的 开 始 ,发 球 在 一 支队 伍 克 敌 制 传手 的 战 术 打 法 中 ,轻 吊球 也 起 到 了 关键 胜 方面 起 到 关 键性 的 作 用 。 在 发球 技 术 中 性 的 作 用 。导 致 主 攻手 进 攻 不 通 畅 的 主要 除 了足 内 侧 大 力发 球 、足 内 侧轻 打 球 、足 原 因 在 于 轻 吊 球 给 对 方 的 一 传 带 来 了 困 背大 力 球 和足 背轻 打 球 之外 ,还 有 足 底 轻 难 , 迫 使 二 传 不 能 将 球 传 至 最 佳 攻 击 点 。 因此 在 与 采 用单 主 攻 战 术 尤 其 是 二传 队 员 吊球 。足 底轻 吊球 是 指 发球 姿 势 基 本 与 大 力球 的 姿 势相 同 ,但 触 球部 位 不 是 中内 侧 的 部 位 较 靠后 的队 伍 时 ,打 吊结 合 的战 术 或 足 背 ,而是 用 足 底 前 脚掌 蹭 击 球 的 下 部 是 任 何 一 支队 伍 都 应 该 考 虑 的 战 术 之 一 。 3 3 足底轻 吊球在 战术 中的运用 的对 . 或 侧 面 ,使球 过 网 后 立 即下 落 ,落 点 越 靠 以 近 网 ,其效 果 越好 。 根据 触球 部位 的 不 同 , 比分 析 ( 泰 国 与 马 来 西 亚 队 的 比赛 为 例) 足 底 轻 吊球 可 以 为 上旋 式 吊球 、侧 下 旋 式 在2 0 0 0年 的世界 藤球锦标 赛的冠 亚军 吊球 和 回旋 式 吊球 三 种 。根 据 轻 吊球 的 落 点 不 同 , 可以 分 为 前场 轻 吊球 和 后场 轻 吊 决 赛 中 , 由 东 道 主 泰 国 队 对 阵 马 来 西 亚 队 ,这 两 支队 伍 均 为 世 界级 强队 ,可 以 说 球。 他 们 代表 了世 界 藤 球 的 最 高水 平 ,泰 国队 3. 足 底轻 吊球 在战 术中 的运用 2 以 高 点 强攻 的 打 法 为 主 ,马 亚西 亚队 以 灵 3. . 国内足底轻 吊球在战 术中的运 2 1 活多 点的战术为 主 。最 后泰 国队以 2: 0胜 , 用 分 析 在2 0 0 0年 四川成都举行 的全 国藤 球锦 从 下 面的 技 术 统 计 中 我 们 可以 看 出 ,两 支 标 赛 中 ,在 争 夺 第 三名 的 比 赛 中 ,双 方 比 队 伍 的攻 击 能 力 相 当 ,差 距在 于 两 方 发 球 技术水平的高低。 ( 图) 见 赛异 常激 烈 。 天津 体 育 学 院 队碰 到从 未 战 胜过 的对 手 ~ 火车 头 队 ,他 们 是 一批 老队 员 , 比赛 经 验 丰富 。天 津 体 育学 院 队 教 练 员制 定 了 明确 的战 术思 想一 打 吊结 合 , 他 们采 用 的 是 单 主攻 战 术 ,而 且 主攻 手 在 左 内卫 的 位 置 上 ,全 场 的 发球 都是 围绕 对 方 主攻 手 展 开 的 。 因 为左 内 卫 为主 攻 手 ,轻 吊球 不 但 可 以破 坏 对 方 一 传 ,还 可以 同时 \ ■丽 ——函面 。 丽 函 百 消耗 主 攻 手 的体 力 ,在 结 合 对 主攻 手 两 侧 竺 夏 亘二 [ 竺竺 竺 童里 ! ! ! . ! ! 的 大 力球 ,便 能 成 功 的 牵 制 主 攻 手 的 进 !垩 堕 ! ! ! ! : 攻 ,让 他 没 有 足够 的时 间选 择有 利 的 进 攻

体育乒乓球技术与战术分析

体育乒乓球技术与战术分析

体育乒乓球技术与战术分析乒乓球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速度快的体育项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选手们需要有扎实的球技和优秀的战术意识。

本文将从乒乓球的技术和战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乒乓球的比赛特点和策略。

一、乒乓球技术分析1. 正手击球技术:正手击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选手在击球时,通过持拍的角度和力量控制,使球进入对方场地以及制造对方失误。

正手击球可以让选手有更大的攻击空间和进攻优势。

2. 反手击球技术:与正手击球相比,反手击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反手击球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击球的准确性和力量。

优秀的选手应该能够熟练地在比赛中运用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技术,以便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局面。

3. 发球技术: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第一步,关系到整个比赛的主动权。

选手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如侧旋球、上旋球、横旋球等,来制造对手的困扰。

发球时的速度、角度以及旋转方向都会影响到对方的反击准确度和球路掌握。

4. 技巧与配合:除了上述基本技术之外,乒乓球比赛中还有很多技巧和配合技术。

如掌握好乒乓球的弧线轨迹,通过弧线轨迹使得球的落点更难控制;同时,选手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团队配合能够更好地利用对手的失误,迅速攻破对方的防线。

二、乒乓球战术分析1. 主动进攻战术:主动进攻是乒乓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战术手段。

选手通过快速、准确的攻击,迫使对手回球失误或者失去主动权。

在比赛中,选手可以采取攻击型球风,通过频繁的反手或正手击球,给对方制造压力。

2. 防守反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在乒乓球比赛中也非常重要。

对手进攻时,选手需要通过准确的拍面控制和击球技术,将对方的攻势消化,并将球打回对方场地。

防守反击战术的关键在于选手的反应速度和控制能力。

3. 变化战术:乒乓球比赛中,变化战术可以有效地干扰对手的节奏和战术计划。

通过改变球的速度、旋转和角度等参数,选手可以创造出对手不熟悉的击球感觉,并制造对方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月第 期201612151藤球运动进攻技术特征分析张永斌,邵 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藤球运动的进攻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着重以腾空转球扣球与腾空倒钩扣球技术、头球扣球技术、脚踏球技术和轻吊球技术为主进行分析。

研究认为,在原地扣球与起跳扣球进攻中,能否在球的最高点进行扣球尤为重要,最具有威胁性的是转体扣球和倒钩扣球。

关键词:藤球;进攻技术;特征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6)12-021-02投稿日期:2016-10-16作者简介:张永斌(1969—),藤球国家级教练,藤球国家队总教练。

研究方向:藤球教学与训练。

藤球运动融合了很多其他球类运动的特点,例如排球、羽毛球、足球等球类运动特征都融入到藤球运动之中,但是藤球运动和这些球类运动又有很大不同,即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用除手臂之外的头、脚、腿等各个身体部位进行传球扣球,这一点仅和足球运动比较相似。

藤球运动传入我国后发展非常迅速,所以运动员对藤球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熟练。

目前在国际比赛中,藤球运动比赛越来越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藤球运动队在比赛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藤球运动比赛进攻技术的研究尤其显得重要。

因此,本人结合多年训练实践对藤球进攻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藤球运动的发展和训练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藤球的进攻技术状况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2.1 研究内容2.1.1 腾空转球扣球与腾空倒钩扣球技术的特征 在藤球比赛中,扣球基本是由主攻手来进行的,这对每个主攻手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打出的每一个动作都要非常精准到位才能得到得分,每次击打出去的球能否得分是制胜的关键。

腾空转体和倒钩扣球一般都是由主攻手完成,当然有的队伍副攻手像二传也会扣球。

在练习这两个动作扣球时,主攻手要从摆腿开始练习,因为扣球不仅仅是要用脚背去接触球,还需要一定的腿部力量,当然也就需要练习摆腿,一般都是从打靶开始,两个人练习摆腿,摆腿又分为正面摆腿、外侧摆腿、内侧摆腿,这也是腾空转体和倒勾的不同所在了,倒勾属于正面摆腿和外侧摆腿,而转体需要内侧摆腿,所以教练会根据每个队员自己擅长的进攻方式,安排相应的训练,主攻手不管转体还是倒勾,都会有自己所擅长的,只有自己有足够的把握才能达到最后在比赛场上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另外腾空转球扣球和腾空倒钩扣球主要分为3种方式:一种是原地扣球,一种是助跑起跳扣球,另一种是在空中击球。

扣球动作可不是单一的直接扣球,必须以助跑作为前提,要求队员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在球刚好要落的时间第一时间去接球、传球,要求运动员必须技术全面,场上思想转动极快,要求必须具有接球的准确性和判断性。

在场上的队员必须思想集中到一起,对每一个球即将落地的时间、地点都能够做出最快的反应,去接住球传给主攻手,让主攻手进行扣球得分。

一名合格的藤球运动员不仅仅是要练好自己擅长的进攻技术,转体和倒钩是每个人都要擅长的技术,但是也要看自己适合哪一个,看自己的弹跳以及身高,还有自己的协调性是否适合转体或者倒钩,要切合实际。

转体和倒钩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练得出来的,我们还要靠着自己的毅力和自己的坚持来完成。

2.1.2 头球扣球技术的特征 结合藤球的比赛特点,头部扣球在藤球扣球中具有较小的优势,主攻手可根据传球的路线预判空间方位,选择助跑路线和起跳点,依靠摆动惯性使头部正额或侧额充分触球,击向对方场地进而得分,头球进攻在空中发力,能看到对手的防守位置,进行更好的进攻。

头球虽然在比赛中运用少,但是在训练中使用头球还是很多的。

例如,可以用头来传球、用头接球、网上争球 等。

头球进攻主要是用头两侧最硬的部位去击球,靠腰部甩动身体的力量来完成头部击球,击球时要向下,被防守起来的机率很小。

2.1.3 脚踏球技术的特征 脚底踏球是一项灵活的进攻技术,进攻队员通过观察对方的拦网和后排防守情况,改变进攻技术以及攻球的路线、力量,它和头扣球一样,面对网,便于观察对方防守队员的位置,但脚踏球相对头扣球技术又有一定的难度,通常由副攻手协助主攻手完成进攻战术时使用,从而形成藤球运动中进攻技术独特的亮点。

踏球是运用脚掌的前半部分来完成的,而不是整个脚掌,一般脚踏球在比赛中很少用到,机会都是由二传运用,主攻手用的都很少,一般出现在防守反击时,二传自己做球,自己踏,只有球太过于近网了,主攻手来不及起跳扣球,而选择用脚踏球来进行进攻。

脚踏球不仅是主攻和二传使用,在双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11竞技体育技战术分析Sport年 月第 期201612151人比赛时,后卫有时也会使用,这项技术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业余训练中使用的。

2.1.4 吊球扣球技术的特征 吊球技术,就是破坏对方防守节奏,吸引对手做出拦防大力扣球的准备后,突然改变进攻节奏、击球方式、触球部位和击球力量,使对方拦防失败从而得分。

只有在球近网或者主攻手体力透支时,会采用吊球,在日常训练中,教练会让队员定点吊球,以防止对方防守反击,要求吊球一定要活一些,看好对手的防守空位,进行吊球,比赛中运用很少,也会做假动作去吊球,这样比较适合于破坏对方的防守及封网。

2.2 进攻技术使用的分析在比赛中,扣球是进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进攻的方式有很多,然而扣球进攻是最有威胁性的。

队员每一个假的进攻动作都有自己的战术。

比如,在二传的传球到位时,可以使用转体和倒钩扣球,因为对防守方的威胁性较大。

在二传传球接近网时,可以选择最高点击球或者头球网上去争球。

如若球较远一些,队员可以考虑用脚攻去处理球。

进攻有多种多样,例如:头球、脚踏球、腾空扣球、倒钩、吊球等。

在使用方面,扣球的威胁性较大,头球和吊球大多是用于沙滩比赛中,在正规比赛中脚踏球、腾空扣球和倒钩比较适用于室内场地比赛。

作为一名好的主攻手,在进攻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变通能力,球到位时,要用自己擅长的进攻手段进行扣 球,球不到位时,要选择处理球,尽量让对手没有反击的机会,毕竟防守反击球,几乎都是争分球,自己的失误会给对手提供帮助。

作为主攻手,我们不能不考虑进攻,我们要运用自己的进攻优点先去进攻,在自己体力不支时,可以考虑头球进攻或 者脚踏球进攻,也可以让副攻手二传进行进攻。

每个主攻手都有自己最擅长的进攻动作。

例如,腾空转体、倒钩、头球、脚踏球和吊球都在赛场中用,用的很少,一场比赛主攻手进攻的次数不会占到一场比赛的一半,其中有后卫的发球对手接球失误,还有一些处理球,所以主攻手进攻机会也不会太多。

主攻手虽然在赛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自己发挥失常时,教练员也会更改比赛方案或者换替补上,调节运动员赛场上的乏力和进攻实力,一般在正常进攻的情况下,主攻手每一局比赛进攻次数不会很多,打关键球的次数会很多,所以教练会根据真实的情况让主攻手发挥自己的进攻技术。

3 结论与建议3.1 结 论3.1.1 藤球的比赛规则是3局2胜制,对于运动员来说,在比赛时需要一定的体力,在教练的安排下,队员可以通过教练在比赛时叫暂停进行调整,在教练安排新的比赛战术后获得一场比赛胜利。

3.1.2 作为主攻手一定要扣好每一个球,主攻手进攻意识要强,无论是球做到原地或者偏远的地方,主攻手都要移动扣球,也要在球的最高点击球,这样得分率较高,对于对手来说威胁性也很大。

3.1.3 主攻手重点得分的技术是腾空转体扣球和倒钩扣球,在比赛中得分率最高的也是这两个进攻方式,虽然消耗体力,但是主攻手也会竭尽所能完成比赛,这就是藤球运动员的精神所在。

3.1.4 每场比赛对一名藤球队员来说都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候,日常训练的努力都是为了在赛场上展现出来,在赛场上虽然大汗淋淋,但我们绝不把遗憾留在赛 场上,用自己的真正实力去证实自己是最棒的。

3.2 建 议3.2.1 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队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各个部位击球都要熟练,防止球落地,不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去捡球,后卫和二传要练好一传和二传,只有球传得到位,主攻手的进攻才会成功率高。

3.2.2 在藤球比赛中,扣球手可以将各种扣球技巧灵活运用,将单一的大力扣球转变为多样化的扣球,方便看到对手的防守漏洞,自己进攻的主动性可以提高扣球的成功率和危险性。

3.2.3 在藤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也是一个挑战,在运动员精神饱满时,大力扣球是最有效的进攻,在比赛运动量大时,主攻手的体能会下降一些,这时将轻吊球、头球扣球或者脚踏球这几种扣球技术结合运用,可以降低扣球手的体能消耗。

3.2.4 作为一名藤球队员,我们应该做到在比赛时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在平常训练时,我们应该熟练各个部位的颠球,练习一接、二传等,主攻手不仅要练习一接,也要练习突发状况的一接或者自传自扣球,这种情况出现的少,但也要练习。

参考文献:[ 1 ]孙伊.沙滩藤球技战术特征的研究分析 [ J ].德州学院学报,2012(6).[ 2 ]张永斌,张守忠.藤球传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 (4).[ 3 ]张丽珍.藤球运动及其基本技术教学训练[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7).[ 4 ]黄惠祥,王华,陈向阳.对藤球运动技术训练的探讨[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式教育为核心加强高校学生人才身心素质的培养,最终实现高校体育文化下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叶丹.浅谈高校核心竞争力——基于高校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 J ].中国人才,2010(22).[ 2 ]庄政.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J ].贵州体育科技,2008 (1).[ 3 ]王红艳;李林涛.浅谈高校体育文化[ J ].才智,2010(23).[ 4 ]陈瑞祥.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3).[ 5 ]高桂银.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J ].现代教育科学,2008(9).[ 6 ]鲁红.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李钢.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对策[ J ].科技进步,2003(8):159-160.(上接第10页)竞技体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