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 扩展句子(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扩展语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1.请把“生命、季节、年轮”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2.请以“山水”和“文章”两个词为中心扩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70字。

3.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30字左右。

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象雾倾听(1)表现“欢快”:(2)表现“忧愁”:4.请从诸葛亮、文天祥或谭嗣同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与人物有关的一句诗;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忠诚是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

5.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话均不少于50个字。

(1)运用描述性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北雁南飞,(2)运用议论性语言并蕴含一定的哲理。

北雁南飞,6.请以下段文字的首句为论点,按照要求补写一个事例。

要求:①请从达尔文、巴金、苏武中任选一人续写;②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事迹;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7.按照以下思路概括说明:“中国的统一大业一定要实现。

”①台湾的历史地位。

②多数国家的表态。

③两岸人民的心愿。

④中国的决心、能力。

(文字应简明、准确,字数不超过120个)__ ,中国的统一大业一定要实现。

8.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个字。

9.将下列语句扩展成借事言理的200字左右的语段。

一串葡萄,有人挑好的先吃,有人则把好的留在后面吃,两种吃法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10.请对下面一组画面加以想象创造,进行解说,使之成为恰当的画外音。

注意:解说时,注意主体和陪衬物、背景的关系,注意顺序,要给人很强的可视性。

画面:①FLASH动画——蒲公英老了;②小蒲公英问妈妈,有什么遗产;③妈妈默默地给每一个孩子带上一把远飞的小伞;④孩子高兴地在大地的怀抱里戏耍。

高三语文总复习学案10 扩展语句

高三语文总复习学案10  扩展语句

高三语文总复习学案10 扩展语句一、学习目标: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词)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原句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简单结构复杂化,单纯语意更加具体、详尽、丰富。

二、学习交流:★常见命题类型:( 7、8单独讲析)1、将关键词或话题扩展为语段2、根据规定的情境展开描写3、根据简单的资料进行介绍4、将古代诗句改写为现代散文5、将未完成的段落补写完整6、给出物象,拟写咏物诗7、对图表加以评述8、据一定的要求拟写公益广告、对联、串台词等★扩展语句的形式1、组词成句:这类题一般是提供三五个词语,要求将这些词语或短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一般有字数要求。

(给出的词语必须在句中出现)(可适当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例1、用下面这几个词构织一种现象,语句连贯,字数50字左右。

毁骂赞美置之不理欣然【参考答案】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

例2、依据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这几个词组成一段不少于30字的生动的话。

候鸟游船稀薄【参考答案】早来的候鸟常常一群群落在浮水上,像乘载游船,欣赏着日渐稀薄的冬意。

例3、将“人生、文字、坟墓、感叹号”这四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句话。

要求:1、扩展后的句子必须保留这四个词语。

2、内容上要有联系,四句话组成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人生如一首诗,奋斗的脚印便是文字,虽然人生的尽头总是那座凄凉的坟墓,但刻满诗歌的墓碑便是一个巨大的感叹号。

例4、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参考答案】歌声从毕业典礼的会场上飞出,那歌声有的低缓,有的高亢;有的婉转,有的悠扬;有的是对高中生活的回顾,有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倾诉。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参考答案】高考前夕,我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不禁哼起了那首熟悉的信天游小调:“我抬头,望睛空……”歌声高亢,像长了翅膀,带着我的心飞越山冈,飘向我日思夜想的故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获奖学案扩展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获奖学案扩展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获奖学案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获奖学案扩展语句纠错点睛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风〞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背景一:冬天,早晨,风;背景二:夏日,傍晚,风。

答:。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所规定的情景的不同;其次要围绕和突出描述对象;同时,还要使自己所扩展的语句尽可能地富有意蕴。

关键是扩展时必须展开联想或想象,着力写出“冬天早晨之风〞与“夏日傍晚之风〞的不同。

冬天的早晨,凛冽的北风夹裹着颗粒状的雪花,吹打着在狂风中行进的人们的脸,似乎在向晨起上班的人们宣告它们的威力。

夏日的傍晚,炎热渐渐地退去,习习的凉风吹拂着人们的衣衫,为场院里、大树下乘凉的人们拂去了一天的劳累与疲倦.2、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使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雅人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①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答:本题所要扩写的①句,与前面两个句子“有庄子的……〞、“有曹孟德的……〞构成并列分句,举例阐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各有千秋〞的潇洒;所要扩写的②句,又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形成一个“总-—分—总〞式的语段。

①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或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3、〔经典题〕扩写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跳拨刺鸣。

〞中的首句,要求能够描绘出这句话的意境。

答: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氛围,扩展时,要突出这一意境特点。

描写时可以从形、色、光、神四方面入手,所写的句子是否有意蕴关系到扩展的好坏,语言要生动且有文采。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扩展语句学案10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扩展语句学案10

学案10 扩展语句学案目标1.掌握扩展语句的要求,了解扩展语句的常用技巧。

2.掌握扩展语句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解决扩展语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考点要求“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考点样题诗词素描型1.(2010·湖北卷,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扩展型2.(2010·四川卷,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词扩展型3.(2009·江西卷,21)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

(50个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写补充型4.(2008·安徽卷,20)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一、教案主题:高考语文扩展语句考点复习二、教学目标:1. 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能够独立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 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引入背景、描绘细节、展开论述、提出问题等。

3. 扩展语句的步骤: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扩展方向、逐步展开、审查修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展示扩展语句的效果,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技巧和步骤。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在练习中独立进行扩展语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六、教案主题:高考语文扩展语句考点复习——引入背景七、教学目标:1. 理解引入背景在扩展语句中的作用。

2. 掌握引入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正确运用引入背景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

八、教学内容:1. 引入背景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入背景的方法:描述环境、介绍人物、阐述背景知识等。

3. 引入背景的技巧:运用描绘、议论、抒情等手法。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背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引入背景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扩展语句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引入背景在扩展语句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引入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正确运用引入背景,进行扩展语句的编写。

十一、教案主题:高考语文扩展语句考点复习——描绘细节十二、教学目标:1. 理解描绘细节在扩展语句中的作用。

2. 掌握描绘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正确运用描绘细节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以便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二、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的概念和定义2. 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扩展语句的实践练习4. 扩展语句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高考语文考试中扩展语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扩展语句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理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情况,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展语句的能力。

3. 考试测评: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关注学生在扩展语句部分的得分情况,以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扩展语句的概念和方法。

2. 实例素材:收集一些扩展语句的实例,用于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课后作业:准备一些扩展语句的练习题目,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高考语文扩展语句题目,让学生了解考试要求和解题思路。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七、扩展语句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1. 词语扩展:给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进行扩展,如给出“阳光”扩展为一段描述性的语言。

2. 句子扩展:给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进行扩展,如给出“春天来了”扩展为一段议论性的语言。

3. 段落扩展:给出一些段落,要求学生进行扩展,如给出“大海广阔无垠”扩展为一段描绘性的语言。

八、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提高1. 课堂练习:每节课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让学生现场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扩展语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扩展语句(含答案)

专题七扩展语句训练一情形演绎式扩展1.依据以下两种情形,以“笑”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话许多于30 字。

情形一:碰到朋友,他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形二:听到彩票中奖,他俩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别康桥》中诗人选用了“云彩”“金柳”“斜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边供给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述出一个优美的境界。

(许多于 50 字 )小河柳树斜阳青草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下边供给的情境,按要求扩展语句。

墙角一棵树。

①郁闷者眼中的 (运用拟人手法描绘,3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快乐者眼中的 (运用比喻手法描绘,3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从以下 7 个词语中任选 4 个,写一段话。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句式 复习讲解 课题 扩展语句3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句式 复习讲解 课题 扩展语句3学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句式复习讲解课题扩展语句(教师版)【学习目标】1、能记住《考试说明》对此项内容考查的要求及概念。

2、能说出考查的几种类型。

3、会分辨扩展语句的几种考查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考查的几种方式。

难点:会分辨扩展语句的几种考查类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

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D。

2、概念:“扩展语句”,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或词语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增加分句,使句子结构更复杂,文意更丰富、更详尽的一种造句形式。

3、“扩展语句”的四种考查方式:①情景演绎式扩展: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②拓展式扩展:提供一句话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扩展。

③补写式扩展: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④添加式扩展: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富。

二、基础自测请指出下列题目分别属于“扩展语句”的哪一种考查方式。

(A、情景演绎式扩展B、拓展式扩展C、补写式扩展D、添加式扩展)(D)①对“她在上海南京路购物”这句话进行扩展,使其生动形象,不超过30个字。

(A)②以“黄昏我海风”中的“海风”为重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情景描写。

(B)③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正反论证法加以拓展。

(C)④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

”语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扩展句子(教师版)
2018年语文考纲在语言运用一栏中特别规定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几项必考内容。

这是一道综合性非常强的语言运用题,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它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修辞手法、扩展出的句子还必须达到简明、准确、连贯等要求。

近几年全国卷没有单独考查扩充句子,但是地方卷时有考查。

2017年浙江卷考查了)扩展语句,
出题形式是依据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地方卷考查扩展句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考查的形式多为主
观题;2.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3.题型有串词成句型、诗意描画型、补写续写型、句意丰富型等;
4.考题特点主要体现综合性强的特
点,常与仿写、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整合,有的直接要求写成小作文,还有的与修辞手法结合,与图
文转换结合。

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试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场景,并且要有人物“他”的心理描写。

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是: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

人物是“我”,但在描写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他”。

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

人物的心理主要是“数回一个童年”。

结合以上几点,写一段连贯的话即可。

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包含一定的哲理意蕴;③不少于60字。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但每个人的生命之河都是不同的:清醒者流得清澈,昏聩者流得芜杂;智慧者流得深沉,浅薄者流得肤浅;慈爱者流得温和,阴险者流得晦暗;勇敢者流得激越,怯懦者流得惶恐……在生命的长河中,我努力做到:在狂热与冷静的波动里求得统一,在理智与冒险的落差中获得平衡。

【解析】作答这类题目,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扩写的语句的特点和扩写的具体要求。

题干给出的语句本身在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等)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同时在表述的内容、对象上也有其特点,具体解题时要关注这些方面。

此外,还要关注题干的具体要求,比如修辞、字数、扩写的方向等。

就这道题而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形象地表述了人生的特点。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河流。

扩写时,可以想象人生的长河是怎样的。

自我检测
1.以“炊烟”为话题,展开一段景物描写。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生动,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示例)那缕缕升起的炊烟,是家的呼唤,是童年的歌谣。

小时候,我时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听柴火的爆裂声,看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秋天,落叶满地。

那么多杨树叶,泛着金黄的颜色,那清晰的叶脉,如鸟的翅膀,进了火灶,就扑棱棱地飞了,最终变成了空中飘舞的袅袅炊烟。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话题的特点,对于本题来说,就要把握“炊烟”的特点;二是把握题干的具体要求,这道题要求描写景物,并且语言要准确、生动,100字左右。

拟写答案时,可以首先想象“炊烟”的样子,比如炊烟的外部特征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最好看,炊烟让人联想到什么等。

然后要体现某种感情,比如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牵挂与思念等。

描写炊烟时,注意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具有君子品格。

请任选一个为描述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体现该对象的特点,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案】(示例)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花。

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不因错过美丽的春天而懊恼,不因没有蝴蝶伴舞而沮丧,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扩展的“主题词”,即“松”“竹”“梅”的“君子品格”。

然后围绕此中心,进行相应的扩展即可。

如选择梅花,写梅花的凌寒不凋、坚贞不屈、清新脱俗、高洁、不媚俗、不随波逐流等。

3.有人说:“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

”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写一段文字。

要求:中心明确,语言通顺,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示例)河南小伙子魏青刚在滔天白浪中拼死救人,让国人为之感动;河北农妇林孝贞多年义务赡养六位孤寡老人,更是善行善举。

我们青年学子也应深知:学习很重要,做人更重要;学识很重要,人品更重要。

【解析】扩展的核心是“善良”,而且阐述的道理或举出的例证都要表达“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这一层意思。

4.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其中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
面对万民翘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示例)女娲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天的裂痕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最后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住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
【解析】题目要求根据首尾语句展开想象,补写句子。

首句“苍天有裂”“苍生有苦”表明社会混乱,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尾句“人们载歌载舞”表明社会安定,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中间补写的内容可以是治理社会的措施或过程。

要注意语言风格的协调一致。

真题演练
1.[2015·湖南省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
面对万民翘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1.【答案】(示例)女娲端坐于云间,双手合十,凝神静气,聚天地万物之正气,凝结五彩之石以补苍天,顿时山呼地应,熊咆龙吟,正气升腾,逆气下沉,彩石凝结。

正气凝结愈快,苍天裂痕愈大,最后关头,女娲用银河之心堵住裂口,天地澄澈。

【解析】补写时要联系上下文提供的情景,上文是女娲补天的原因,下文是女娲补天的结果,要补写的部分应该是女娲补天的过程。

表述时,语言要连贯得体,与上下文风格一致,注意字数限制,想象合理。

此外,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个要求,即“有创意地补写”,不能平铺直叙,简单介绍。

2.[2015·天津市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案】“火”字形如一堆燃烧的篝火,“火”加“人”是“伙伴”的“伙”。

“火”在中华文化中总是跟燃烧、兴旺、热烈有着密切的关系。

“红红火火”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美满幸福,“日出江花红胜火”描摹了春天到来时百花盛开、春光烂漫的景色。

【解析】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把握示例的内容和特点。

示例以汉字“月”为例,先从“月”的字形方面说明了其意义,然后介绍“月”与“日”组合后的字义,接着解释“月”在传统文化中的意蕴,并列举了一个词语、一句诗歌来解说。

仿写时,注意这些内容,任选一个汉字,注意字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