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扩展语句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 1.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秋夜 风声 窗外 落叶 【答案】 风是秋夜的精灵,风声便是最美的天籁之音。窗外,那陪伴我家好久的树上飞下了好多金蝴蝶,那是被风的指尖抚下的落叶。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联词扩展型题目。审题时需要弄清给出的词语间有什么联系,进而确定一个表达中心,再围绕这个中心来组合所给词语,使语意明确。可以根据所给词语的词性来选择修辞手法,名词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如本题中的“落叶”就可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落叶的形状;“风声”同样可以,如“像鬼号一样的风声”。三个相互联系的名词放在一起,可以考虑排比手法;如果都不行,则可以考虑最容易运用的修辞手法——设问(反问)。 故答案为:风是秋夜的精灵,风声便是最美的天籁之音。窗外,那陪伴我家好久的树上飞下了好多金蝴蝶,那是被风的指尖抚下的落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扩展语段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做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所做答案必须包含题目要求的所有内容;其次,写作时要抓住材料的要点;最后依靠平时积累组织答案。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①________。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②________ ,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③________ , 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答案】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 【点评】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仿照例句,描写春天的一个景物。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案】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最后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注意拟人得体,比喻喻体的选用符合所选“春天景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
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2.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蝴蝶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答案】在春天的田野上,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一只蝴蝶悠闲地停在花丛中,她看见后,不顾一切地跑了上去,肆无忌惮地用小手去抓,蝴蝶却飞快地朝远方飞去.她懊恼地叹着气,默默地站在花草中,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她想:“我不应该用手去抓,也许是蝴蝶受到了惊吓。
”于是,她只是看着蝴蝶,静静地欣赏。
这时候,蝴蝶翩然飞起,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感到莫名的惊讶和前所未有的满足。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把诗歌的内容转化为散文性质的语言,注意场面的设置,第三人称和心理描写,即通过一定的场面反应一定的心态,同时要以“蝴蝶”为描述对象,以“捕捉蝴蝶”作为主要的场景。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陆游晚年居家山阴时作的一首小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柳桥晚眺陆游(南宋)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答案】我站在小溪旁边,能够听到水中鱼儿的声音,身旁是纵横交错的树林,郁郁葱葱,长得非常茂盛,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白鹤的到来。
天上正好有几片闲云在悠悠地漂浮着,可是却难以汇集成雨,只是在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地飞行,好像在向我招手。
【解析】【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绝句,诗人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且写得非常直白,朗朗上口,一读便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抓住“小浦”“鱼跃”“横林”“鹤”等分析,通过对于小溪,以及树木和白鹤的描写,立马使得这首诗生动了起来,充满了意境。
,诗人把乡里的风光,描写的非常传神,读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抓住“闲云”分析,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以“闲云”自喻,“故傍碧山飞”,是出于不得已,曲折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哀思。
注意题干要求“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运用合理的想象,结合意象内容,描绘诗歌画面即可。
故答案为:我站在小溪旁边,能够听到水中鱼儿的声音,身旁是纵横交错的树林,郁郁葱葱,长得非常茂盛,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白鹤的到来。
天上正好有几片闲云在悠悠地漂浮着,可是却难以汇集成雨,只是在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地飞行,好像在向我招手。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2018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于12月14日在台北揭晓,“望”字以511871票最终当选今年两岸年度汉字。
最新高考扩展语段专项练习详细答案50

最新高考扩展语段专项练习详细答案50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常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如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①送新婚夫妇②送合作伙伴【答案】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筷子,来理解其寓意。
举的例子是,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因为两根筷子一样长,所以送友人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如果送给新婚夫妇,因为“筷子”谐音“快子”,所以送新人可寓意早生贵子之。
又因为筷子外形成双成对,还可以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
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故答案为: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点评】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写出相应的寓意并说明理由,首先要明确和“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相关的筷子特点,可以从外形、谐音、用法等方面来考虑;然后用语准确,表达注意逻辑。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人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良好的情绪既是维护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机能的前提,①________。
研究表明,健康的精神状态是祛病延年抗衰老的要素,只有良好的情绪,才可能延缓衰老的过程。
②________,如苦闷、沮丧、愤怒、忧愁、焦虑、抑郁、担心、多疑、忧思、悲伤、恐惧等,均可以导致气滞血瘀,阴阳失衡,脏腑不和。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的综合复习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画面优美、情思隽永的语句。
请从以下四句中任选一句,对句中的画面进行描写。
要求:做到情景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①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答案】选③句。
描写:窗前的梧桐又飘下了几片枯叶。
夜幕沉沉,寒气阵阵,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老天也在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不仅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解析】【分析】该题要求考生从四句写景的诗句中任选一句加以扩写,显性要求是要做好情景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字数80字左右。
隐性要求就是把握好各诗句体现的感情色彩,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如第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考生在扩写的时候就要注意该句诗歌当中蕴含的是伤感无尽的愁绪,描写要将这种愁绪与梧桐、小雨交融在一起。
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选③句。
描写:窗前的梧桐又飘下了几片枯叶。
夜幕沉沉,寒气阵阵,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老天也在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不仅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点评】此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扩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即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型。
2.“洪荒之力”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该词源于电视剧《花千骨》,即妖神之力,后泛指强大之力。
经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之口快速走红网络,并入选《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流行语”。
请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出洪荒之力的强大。
不超过80字。
【答案】洪荒之力是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它不是吹灰之力而是拔山超海之力;它不是缚鸡之力而是扭转乾坤的神力;它不是绵薄之力而是开天辟地之力。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 1.仿照例句,描写春天的一个景物。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案】 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最后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注意拟人得体,比喻喻体的选用符合所选“春天景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和煦的春风里,细雨濛濛,雨丝随风扭动着腰肢,又调皮地相互嬉戏着,就好像天上垂落的丝绦,又像是牵绊你我心弦的珠串,更像是搅动心扉的情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2.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答案】 (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竹露滴清响”需要注意季节特征,一定要找出扩写的重点,重点描写的对象有“竹子”“露珠”“发出的响声”,注意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点评】本题考查扩写语句的能力。这道题属于情景式扩展,命题者设定情景或给出关键词语,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或这几个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

高考语文扩展语段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答案】(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竹露滴清响”需要注意季节特征,一定要找出扩写的重点,重点描写的对象有“竹子”“露珠”“发出的响声”,注意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点评】本题考查扩写语句的能力。
这道题属于情景式扩展,命题者设定情景或给出关键词语,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或这几个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声调是指发音时贯穿于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
不同的声调分别具有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特点,①________。
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②________。
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
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声带先紧后松,③________。
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形成不同的音高,从而构成不同的声调。
【答案】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
或:这种变化主要是看音高的变化;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
或:和控制声带的松紧有关。
;声音确定就由高变低【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语句扩展专题练习

1.【2015年高考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面对万民翘盼,。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2.【2013年高考卷】请从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菲波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容充实;③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3.【2012年高考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1.【2016届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晴空星月落池塘”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字。
2.下面两题请你任选一题,写一段话,要求语言准确、生动。
(不超过100字)(1)请以“时代是一棵树”为起句,围绕“真抓实干”这个话题写一段话。
时代是一棵树,(2)请以“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为起句,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话题写一段话。
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3.【2016届省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使用下面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不少于60字且意思完整的话。
词语:节俭幸福行动务实中国梦4.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话均不少于50个字。
(1)运用描述性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北雁南飞,(2)运用议论性语言并蕴含一定的哲理。
北雁南飞,5.【2016届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月考】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
①腊梅坚忍大②莲花高洁淤泥6.阅读《秋冷了月光》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天微凉,一路斜斜的夕阳,街道上景色被染黄。
画面很温暖,开心的模样,那笑声如一串铃铛。
故事里,说书人语调很缓慢,孩子们在台下轻轻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练习题及答案
题组一、串词成句型(9分)
1.(2015·浙江十二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傍晚,雪,天地,美不胜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宁波三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
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70字左右)(5分)
马蹄,花朵,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诗意素描型(11分)
3.(2015·广东茂名二模)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颔联“漠漠水
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展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请
展开想象,对该联加以描写,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要求:至
少使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马鞍山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
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
过60字。(5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
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补写续写型(6分)
5.(2015·南昌模拟)《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
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之辞的开头,请根据文意,
续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6分)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是你,《散文诗》,
题组四、句意丰富型(4分)
6.(2015·西安二模)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形象。(100字左右)(4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五、其他类型(21分)
7.(2015·南宁二模)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
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个字。(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
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
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请你设
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不少于200字。(15
分)
1.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
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
收。(四个词语全用给1分,两种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
达流畅给1分)
2.黄昏的脚步已经走近,路边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欢快了一天后
也疲惫下来,演奏的萧伯纳的名曲像马蹄声般时而紧促,时而轻缓,
连旁边的小动物也被吸引了,坐下来倾心聆听。
3.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姿态是
那样娴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
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积雨天气,整个山野物我相惬,
画意盎然。
4.菊花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还留在昨
日记忆里,今天竟已枯黄。时光飞逝,却带不走三千丈愁思!
5.与我结伴,一路牵手同行;是你,《散文诗》,为散文诗的爱
好者默默地奉献;是你,《散文诗》,为文人墨客提供了用武之地。
6.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梅花,俏皮而含羞地
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含羞的花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
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梅的墨客,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
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
7.冷风穿窗而入,枕席生凉,薄薄的被衾,难敌寒意。诗人披衣
坐起,喟然长叹,瘦削的身影像一幅孤寂的剪贴画,长夜漫漫……
8.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天气异常寒冷。人们用围巾、棉衣紧紧
地裹着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匆匆忙忙地赶路。有一位衣衫褴褛而
又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坐在天桥下乞讨。他布满皱纹的脸被冻得发紫,
目光呆滞,端着搪瓷碗的双手颤巍巍的,口中含混不清地说:“行
行好……我两天没吃东西了……”迎面走来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
他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脚下踩着一双锃亮的皮鞋。他用鄙视
的眼光横了一眼老人,皱了皱眉头,嘴里还嘀咕着:“糟老头,真
是影响市容!”天色慢慢暗下来,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可怜的老
人……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