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进行旋转的运动。

这一运动对地球的地理意义非常重要,它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地理特征以及人类的生活。

影响地球气候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昼夜交替,这对地球的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的差异。

赤道附近地区由于接受到的阳光辐射更为集中,导致了热带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

而极地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较小,导致了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

其次,由于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倾斜的存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在不同季节面临着不同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

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如夏季的长日和冬季的短日。

此外,地球自转也影响了地球上的风向和气候带。

地表的不均匀加热导致了空气的不均匀流动,引起了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

这些大气环流系统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带,如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中纬度地区的温带气候、以及极地地区的寒带气候。

形成地理特征地球自转还对地球上的地形和地貌形成产生了影响,形成了地球上的一些重要地理特征。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表面的等经度线和纬度线。

经度线是连接南北两个极点的曲线,而纬度线则是连接西、东两个半球的曲线。

这些经度线和纬度线帮助我们确定了地球上特定位置的坐标。

其次,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上的日辐射变化,这对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产生了影响,进而塑造了地球上的地理特征。

例如,在河流侵蚀过程中,日照和热量的变化会影响河流的水文循环,进而影响河流的侵蚀活动。

此外,地球自转还帮助形成了地球上的自然界奇观,如极区地区的极光和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

这些地理特征是地球自转形成的结果,给人们带来了美学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影响人类生活地球自转对人类的生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成为人们划分时间的基础。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来进行生活和工作的安排。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决定了人们的起居时间和工作时间,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其次,地球自转对导航和航海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自身沿着地轴线从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生态和人类活动等方面。

地球日夜交替地球自转是我们能够感知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根本原因。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向地球的不同方向照射,从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这种交替也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天气差异和生态环境的差异。

我们利用地球自转的特性,制定了国际标准时间,从而方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时间统一管理。

影响气候和天气地球自转还对大气圈中的大气运动、风、气象、气候和季节等产生很大影响。

地球自转形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基本的风系,风向和风速的不同,形成了地球各种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地球自转的速度也是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因素之一。

海洋水流的影响地球自转还对海洋环流产生了很大影响。

地球的自转使得赤道地区受到一天当中最多的太阳辐射,这个区域的海水受热后变得轻盈而不稳定,上浮出海面形成了热带海洋低压带,这里呈现为多雨的季风区域,而在肯特拉斯西洋中央的海洋高压带,则往往相对干燥。

这些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和温差,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形成了海洋环流,比如北大西洋洋流、赤道洋流、秋风东亚季风等,这些海洋环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全球环境。

地球形状的均匀性虽然地球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规则的球体,但其实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赤道处的地球半径与地球两极之间的半径是存在差异的,这个现象称为“赤道膨胀现象”。

通过测量地球的周长,可以算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这对于地球的地理计算、地形测量和地图制作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总之,地球自转是地球上自然现象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对于地球的气候、环境、生态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不断了解和研究地球自转的特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利用地球,让更多的人类从中受益。

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一、日夜更替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它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日夜更替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24小时。

自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同,从而导致了日夜的变化。

地球自转带来的日夜更替对人类的生活和生物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白天,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给人们提供了光线和热量,使得我们能够看清周围的事物和进行各种活动。

而在夜晚,太阳不再照射地球,天空变得漆黑一片,只有星星和月亮的光芒点缀着夜空。

这个时间段,人们一般会休息和睡觉,动物也会进入休眠状态。

地球自转带来的日夜更替对人类的作息时间和生物的生物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坐标意义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地理意义是确定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

地球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其位置。

而地球的自转使得经度的概念得以产生。

经度是指连接地球北极和南极的一个半圆,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

经度的起点被定义为通过英国伦敦的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分别增加或减少,最大为180度。

通过经度,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东西方向位置。

纬度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一个圆环,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纬度的起点被定义为赤道,也就是0度纬线。

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分别增加或减少,最大为90度。

通过纬度,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南北方向位置。

地球自转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这对地理研究和导航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还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赤道区域与极地区域的温度差异。

赤道区域由于靠近太阳,阳光直射的时间长,热量较多,所以赤道地区的气温较高。

而极地区域由于离太阳较远,阳光直射的时间短,热量较少,所以极地地区的气温较低。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对地理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自转:
1.时间的划分:地球自转约为23小时56分钟4.1秒,因此人们将其划分为24小时一天的时间单位,从而方便生活和工作。

2.日照时差: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日夜变化,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作息习惯有很大影响。

3.气候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主要由太阳照射和地球自转引起的气候变化决定。

如赤道地区因为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较多,因此比较热,而两极地区则由于日照时间较短,因此温度较低。

地球公转:
1.时间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人们以此为基础,划分出了一年的时间单位,方便人们计算和安排活动。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和公转速度的变化,不同季节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气温和降水量等环境因素上的差异。

3.地理位置的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在不同位置相对于太阳的距离不同,这也决定了地球不同时期能看到的星座和行星。

综上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人们的时间计算、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和天文现象的观测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运动包括地球自传和地极移动。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产生地方时间差异,不同经度的地点有不同的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4)地球的形状形成椭球体;(5)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发生变化;(6)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

地球公转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

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

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

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球自转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B
快速记忆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
•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原方向
偏移 方向
南半球
原方向
偏移 方向
北半球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 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旋转一周的角度 = 自转的周期
360°
360°
= 恒星日 = 23时56分4秒

360°
15 °
24时 = 小时
1° = 4分钟
除两极点外,全球相等,皆 约为15 °每小时,极点为零。
二、产生昼夜交替
探究:
1、假设地球会发光发亮,或者地球是透明的, 是否会有昼夜现象?假设地球不自转,昼夜是 否会交替?
2、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有没有区别?
3、晨线和昏线有何区别?它们与太阳光线 什么关系?
4、晨昏线在地表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
探究一:地球上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 太阳照射 昼与夜现象
(一)地方时
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计算方法
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相差1个小时,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经度差 时间差 15° 1小时 1° 4分钟
时间差 1小时 4分钟
经度差 15° 1°
活动:如果知道一个地方的地方时,能不能求 得其他地方的地方时呢?
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间差 =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15
探究四: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 晨昏线与太阳 光线始终是垂 直的关系。
• 由于地球自西 向东转,使地 球表面的晨昏 线不断向西移 动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公式二:到达地点时间=出发时到达地点时间+途经时间
注:东“+”西“-”同时区的计算,这类问题的计算不考虑国 际日期变更线的限制。
[规律方法]
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 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必考的考点,近几年难度有所降低,多是 以某热点事件的发生时间为背景进行考查。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灵犀一点]
(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
中的“早”有所不同。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E的地
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0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考点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 求 E 点的地方时,以 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E 点位于 D 点以东,应 “东加”;若求 F点地方时,以 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F点位于 B点 以西,应“西减”。
考点二
日期变更
1.明确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
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3)日期的范围: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 不同。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则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 天。只有0时经线与日界线(180°经线)相重合时,全球在同一日期, 亦即中时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为20时。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不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分不清他们代表着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或66?34?S。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或70?S。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

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

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

(图解)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

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

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

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地球的自转,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会发生偏转。 使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和纬度有关。物体 运动的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明显。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D )
XJ ·地理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地球自转的地理 意义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昼夜交替现象
【问题导思】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提示】
二者不相同,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
【答案】
A、C、D B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
【问题导思】 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提示】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受该力影响,水平 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2.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哪岸受流水冲刷的更厉 害? 【提示】 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流水向右偏转, 对右(南)岸的冲刷力更厉害。
①甲岸 A.①② C.③④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B.②③ D.①④
课堂小结
一、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1.产生昼夜的原因 2.昼夜交替的原因 3.晨昏线的判读 二、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偏转原因:水平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右南左赤不偏 3.实际应用
1.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 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 之分 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1 个恒星日 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 发展 【解析】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 【提示】 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
部分。 (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 0° ;昼半球太阳高度>0° ,
夜半球太阳高度<0° 。 (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 固定时刻:晨昏线平分赤道,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赤 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赤道与昏线交点所 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夜半球东侧或昼 夜半球西侧或 方位 半球西侧的分界 昼半球东侧的 法 线 分界线
在下面四幅图的 a、b、c、d 四点中(阴影为黑 夜),处于黎明的是________(A、 B、 C、D),处于黄昏的是 ________(A、B、C、D)。
【解析】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顺着地 球的自转方向,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界线为昏线,处在昏线 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为黄昏;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 界线为晨线,处在晨线上的点,将从黑夜进入白天,为黎明。 因此,判断黎明、黄昏的方法是: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然 后判断随着地球的自转,各点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半球,是 前者为黎明,是后者则为黄昏。
【解析】 该题以一幅日照侧视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 了有关晨昏线、地球自转线速度、地方时的换算、地转偏向 力等知识。由图中纬度可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自转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可知全球被分为 12 个部分, 每部分相差 2 个小时, B 点为 6∶00, 且 B 点比 H 点时刻早, 故 H 点时间为 4 点;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 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答案】 (1)略(逆时针) (2)昼
(3)B=H>D=E=F>A=C (4)4 (5)右(西) 左(东)
地球不自转也会存在昼夜交替,周期一年,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答案】
D
3.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 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 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 向。 (2)B 即将进入 ________( 昼 / 夜 ) 半 球。 (3) 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物体由 D 到 C 做水平运动,先向________偏,后 向________偏。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依据 方法 晨线(图中 AB) 顺地球自转 方向,由夜 进入昼的分 界线 昏线(图中BC) 图示
自转 法
顺地球自转方 向,由昼进入 夜的分界线
方法
依据 晨线(图中AB) 昏线(图中BC)
图示
经过赤道上地方 经过赤道上地 时间 时6时的那条昼 方时18时的那 法 夜分界线 条昼夜分界线
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 一半,照亮的一侧为昼,另一侧为夜,即产生昼夜现象;而 昼夜交替是在昼夜产生的基础上, 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1.昼夜交替的产生
成因
周期 1个太阳 日(24小 时)
①昼夜现象(地球不 发光、不透明,同 昼夜 一时间里地球上不 交替 同地方有昼有夜)是 基础 ②地球自转是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