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内容和任务.ppt
社会医学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
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别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3、社会医学性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选背)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5、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高度概括。
是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高度哲学概括,核心是医学观,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并完善,指导医学实践、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与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科学技术、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它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2、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普遍提高和多样化以及医学的社会化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现代医学模式的形式:1、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1、恢复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2、更加准确地肯定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3、全方位地探求影响人类健康因果关系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P28、(P29看一下)1、消极健康观(仅是认为没有疾病)2、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社会医学概论ppt课件

十六、十七世纪后,工业化、都市化、居住拥挤、生 态破坏、环境污染和人口流动性大幅度增加,导致传 染性疾病的流行、职业病的出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 上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因而逐渐受到了业主和政府的 重视。
盖林(Jules Guerin, 1801-1886)于1846年首次提 出了“社会医学”这一术语,并把它分成四个部分, 即①社会生理学,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身体和精神状 况与其法律、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的内在联系;② 社会病理学,研究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社会问题;③社 会卫生学,研究采取各种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措施; ④社会治疗学,制订治疗措施来对付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学科
Liang Zhou, MD, Ph.D
社会医学的性质和特点
The Nature and features of Social Medicine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
临床医学以“个体(individual)”为主要工作对象 预防医学以“群体(population)”为主要工作对象 社会医学以“社会(society)”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
主要研究内容:
•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 影响(interaction)
•社区分层与社会不平等
•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 •社会理论
Liang Zhou, MD, Ph.D
社会与文化人类学
定义:
将人作为文化的产物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解释人类文化行为的相同处和相异处 描述不同文化的特征 描述文化稳定、发展、变化的过程
社会医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来源于社会科 学(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 差异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绪论一、社会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二、盖林:法国,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他把社会医学分为四个部分: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三、格罗蒂扬:德国,提出了社会卫生学的一整套理论和概念。
四、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五、社会医学的作用:六、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七、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八、心理健康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九、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一、医学模式转变的各个阶段: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二、机械论医学模式: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极其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三、模式:是指从事物中抽象出某些特征。
构成关于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并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成为总结各种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四、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时间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五、生物医学模式及其缺点: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缺点:它把人从社会全体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只是生命活动在结构、功能和信息统一基础生命整体,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
社会医学 全套课件

WHO: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of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身体健康
■ 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产生背景 代表观点:
笛卡尔:《动物是机器》 拉美特里:《人是机器》 主要贡献: 哈唯:血液循环 魏尔啸:细胞病理学 存在问题
4、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
产生背景 代表观点:
还原论 心身二元论 单因单果学说 流行病学三角模式和轮状病因模型 贡献 局限
■ physical fitness
● Muscular strength ● Flexibility ● Muscular endurance ● Body composition ●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10
心理健康:
●智力正常 ●情绪愉快: 体温正常——生理健康
医学仍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 群众医学知识的缺乏 医疗需求与供给的差距(无法购买昂贵的医疗服务) 较强的心理安慰作用 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作用 文化继承与侵袭的长时间性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景 代表观点:
“四体液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三、现代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四个扩大
治疗——预防 生理——心理 院内——院外 技术——社会
《社会医学》课件

社会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绪论•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社会医学实践与应用•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01绪论1社会医学的定义23社会医学是一门涉及社会学、医学、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它研究的是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和卫生服务来促进和维护人们的健康。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来研究医学问题和卫生保健问题的一门学科。
0320世纪末,全球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始重视社会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并将其纳入到卫生保健政策和规划中。
社会医学的发展背景01社会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由于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02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对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更加关注。
社会医学认为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受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医学注重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健康问题,不仅关注个体健康,还考虑群体健康和社区健康。
社会医学主张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和措施来促进和维护人们的健康,包括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卫生服务、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等。
社会医学强调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
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0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人口数量、质量、密度、分布等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行为与生活方式研究吸烟、酗酒、饮食习惯、运动等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职业环境研究空气、水质、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职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流行状况研究疾病的流行趋势、发病因素、传播途径等,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卫生保健服务研究卫生服务的需求、利用、效果和评价,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卫生政策与投入研究卫生政策、投入与产出等,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卫生效益提供依据。
社会医学绪论第一讲课件

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内容、任务
1、学科性质:
社会医学:属于医学分支, 属医学范畴,它综合了生物 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 质。
2、研究对象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 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
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 的关系。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随着社会 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变化,社会医学 研究重点有什么样的变化?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什么,社会医学研究对于促 进健康有什么作用?
印巴地区发现超 级病菌 抗生素对 它毫无作用 : NDM-1
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性质: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
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科学 医学科学
一、基本概念
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 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 从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 群健康水平的一门科学,具有交 叉学科的性质。
(3)、德国医学家诺尔曼和魏尔啸: 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
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
(4).法国医师盖林(Guerin):
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并且把社会医学分
为四个部分:
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与社会治疗学。 社会生理学:研究人群健康与社会制度、法律及生活
习惯之间的关系;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是否能 够化解医患纠纷,医患纠纷背后 的社会问题……..
医师道德、患者信任度、法律制度、卫生体制
三、社会医学的发展史
1、三次卫生革命历程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 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是国 家制订卫生措施,研究有效疫苗,推广广泛免 疫接种计划,推行消、杀、灭等综合性卫生措 施,使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 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延长。
社会医学

第一章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包括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人群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
2.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3.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4.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
5.常见病的社会防治。
6.促进人群健康。
7.加强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章医学模式:指在不停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各种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1.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
2.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
3.医学模式作用的广泛性。
4.医学模式发展的动态性。
医学模式的作用:1.推进医学理论的发展。
2.指引医学实践的改进。
3.促进医学教育的革新。
五种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古希腊“四体液”、印度“三元素”、中国“阴阳五行”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德国施旺发现动物细胞,魏尔啸提出细胞病理学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
外科手术的三大难题:疼痛、感染、失血。
生物医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从生物学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机能,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及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作用;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病,就是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出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产生的原因: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
2.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3.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
社会医学的概念

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
社会医学的性质、内容与任务: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
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社会病因分析)2.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社会医学诊断)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寄生虫、传染病、地方病措施:消毒、灭菌、预防药物第二次卫生革命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措施:改变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健康教育第三次卫生革命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4、制订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5、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反应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观点6 、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大卫生观” 卫生系统必需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配合协作,动员和规定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进一步社会化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收入、居住条件、营养、居住条件、营养、文化程度、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