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12

合集下载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会医学试题单位学号姓名得分1。

社会医学是研究( B )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A.遗传因素B。

社会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物因素E。

政策因素2。

第三次卫生革命的防治对象是( C )A。

传染病 B.地方病C。

社会病和文明病D。

慢性病E。

糖尿病3。

第三次卫生革命的措施是( D )A.有效疫苗B。

筛检 C.健康教育D.发展社会医学、社区医学和全科医学E.国家卫生措施和卫生工程4。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D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C。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5.社会医学的任务( E )A。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B。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C。

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卫生政策D.开展特殊人群和特殊病种的预防保健工作E.以上都是6.医学模式的核心是( A )A.医学观B。

健康观 C.辩证法D。

科学观E。

发展规律7.蒸汽灭菌是( D )发现的A.1846年B.1847年C.1872年D。

1877年E。

1887年8.希波克拉底在( A )书里提出了医生的职责是维持机体的自然本性。

A。

人和自然 B.人与自然C。

人是机器 D.人与社会 E.人和社会9.( E )把人当作是自己发动的机器,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治疗即是修补和完善。

A.希波克拉底B。

笛卡儿 C.布鲁诺 D.拉美特利E。

B+D1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 E )提出来的A.希波克拉底B。

笛卡儿 C.布鲁诺D。

拉美特利 E.恩格尔11.产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和背景是(E)A。

疾病谱转变B。

健康需求提高C。

医学社会化的影响D.医学学科的外部融合和交叉发展E.以上都是12.第三状态是指(C)A。

疾病B。

患病C。

亚健康 D.健康E。

以上都不是13.利用(E)模式发展医学,使医学发展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和积极组成部分.A.神灵注意医学B。

自然哲学医学 C.生物医学D.健康医学E。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14.下列( C )不是社会因素A.环境B.人口C.细菌D。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家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3.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定国家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提供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推广免疫接种计划,开展消毒、杀虫、灭鼠计划等。

通过综合性卫生措施,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意外伤害和精神疾病等。

通过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及时发现,早期治疗,特别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吸毒酗酒,提倡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大力加强各种促进和健康教育计划,推行综合性社会干预措施,防治慢性非传染病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5.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念;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是人类在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7.综合健康医学模式:8.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DH :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社会医学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医学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医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减寿人年数(PYLL)以下列哪项作为观察终点A、健康B、残疾C、出院D、疾病E、死亡正确答案:E2、下述哪一项属于概率抽样方法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立意抽样D、雪球抽样E、系统抽样正确答案:E3、世纪后叶,欧洲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都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死亡日益突出。

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等生物科学的发展,揭示了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

针对特定病因,通过仪器等物化手段,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改变,建立了有效的、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有力地控制了许多生物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疾病。

这种医学模式是A、机械论的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生物医学模式D、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正确答案:C4、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中不包括:A、每人都能得到内容相同的卫生服务B、提高生活质量C、提高平均期望寿命D、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E、改善国际间和国家内部公平性正确答案:A5、行为生活方式指A、不常见的行为B、不健康的行为C、促进健康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E、促进和危害健康的行为正确答案:E6、以下哪项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A、康复B、人的健康C、老年人、妇女和儿童D、健康教育E、慢性病防治正确答案:B7、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B、卫生服务的价格C、居民的健康观念D、费用的支付方式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效度是指A、测量工具的稳定性B、测量工具的可靠性C、测量工具的准则D、与研究目的的吻合度E、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9、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包括A、人口统计指标B、生长发育统计指标C、疾病统计指标D、死亡统计指标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0、()把人当作是自己发动的机器,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治疗即是修补和完善。

A、布鲁诺B、笛卡儿、拉美特利C、拉美特利D、笛卡儿E、希波克拉底正确答案:B11、1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5岁人口数之比是A、少年人口系数B、老年负担系数C、人口总负担系数D、老年人口系数E、老龄化指数正确答案:B12、以下哪项是生命质量测量的综合指标A、认知功能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活动受限E、一般性感觉正确答案:B13、生命质量评价的主体是A、流行病学家B、测量者C、医生D、护士E、被测量者正确答案:E14、第三次卫生革命的措施是A、健康教育B、有效疫苗C、发展社会医学、社区医学和全科医学D、筛检E、国家卫生措施和卫生工程正确答案:C15、访谈法收集资料的方式A、电话询问B、人户调查C、面询和电话询问D、面询E、抽样调查正确答案:C16、保健行为有A、合理营养B、预防接种C、戒烟D、戒酒E、学会放松正确答案:B17、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不包括A、生活富裕程度B、身体状态C、心理状态D、社会功能状态E、个人对其健康、生活状况正确答案:A18、同年孕产妇死亡数与某年活产总数的比值是A、婴儿死亡率B、孕产妇死亡率C、平均期望寿命D、传染病发病率E、新生儿死亡率正确答案:B19、第三次卫生革命的防治对象是A、慢性病B、传染病C、糖尿病D、社会病和文明病E、地方病正确答案:D20、在生命质量评价中,“角色功能受限”反映病人的A、社会功能状态B、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C、心理状态D、生理状态E、主观判断与满意度正确答案:B21、下列数据哪项在健康危险因素的计算过程中涉及A、危险分数,组合危险分数,存在死亡危险,评价年龄,可达到年龄,危险降低程度B、危险分数,组合危险分数,实际死亡概率,评价年龄,可达到年龄危险降低程度C、危险程度,组合危险概率,存在死亡危险,健康年龄,死亡年龄,危险减低年龄D、危险程度,组合危险分数,存在死亡危险,健康年龄,疾病年龄,危险降低程度E、危险分数,组合危险分数,平均年龄,健康年龄,死亡年龄,减寿年龄正确答案:A22、以下哪项反映生长发育指标A、发育速度评价B、年龄别低身高百分比C、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D、年龄别低体重百分比E、营养指标正确答案:C23、在哪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发表了题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宣言A、第48届B、第49届C、第50届D、第51届E、所有选项都不正确正确答案:D24、生命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于A、慢性病B、急性病C、老年人D、一般人群E、慢性病和其他有一定生命数量基础的人群正确答案:E25、社会功能的测定不包括A、人际关系B、社会交往C、就业情况D、自尊心E、升迁机会正确答案:D26、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某位45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发现其评价年龄为47岁、增长年龄(或可达到年龄)为41岁。

社会医学复习题答案

社会医学复习题答案

社会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社会病:是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2. 自杀: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的(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的)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3. 青少年妊娠:定义为法定结婚年龄以前发生的所有妊娠现象,包括有意怀孕和意外怀孕。

4. DALY、;伤残调整生命年。

指从发病到死亡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

5. QALY6.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 Appraisal)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7. 评价年龄: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的年龄称为评价年龄。

8. 增长年龄:又称可达到年龄,是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按与评价年龄相同步骤计算得到的新的评价年龄。

9. 筛检:(筛查)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10. QOL:生命质量,又称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11. HRQOL:(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

研究对象主要是病人,也包括健康者。

研究内容是个人生活事件(确定因素)与主观健康状态和满意度(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

12. 随机应答技术:是指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特定的随机化装置,使被调查者以一个预定的基础概率P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回答,除被调查者以外的所有人(包括调查者)均不知道被调查者的回答是针对哪一个问题,以便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最后根据概率论的知识计算出敏感问题特征在人群中的真实分布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社会医学第十二章生命质量评价

社会医学第十二章生命质量评价
3
(一)QOL的产生及其发展
(1)研究早期 Quality of life最初是社会学概念
宏观层次 微观层次
美国经济学家J.K.Galbraith 在1958年首先提出。
The Affluent Society
4
(一)QOL的产生及其发展
(2)成熟期 …这些目标不能以银行的结存来衡量,只 可以人民的Quality of life来衡量…
1、以下这此问题都与日常活动有关。您的健康状况是否限制了这些活动?如果
有限制,程度如何?SF-36 (1)重体力活动(比如跑步、举重物、激烈运动) (2)适度运动(如移桌子、扫地、做操等) (3)上几层楼梯 (4)弯腰、曲膝、下蹲 (5)自己洗澡、穿衣
2、在过去4周,有多少时间你的社会活动受到你的生理健康或情感问题的影响 ?SF-36 ①所有时间 ②绝大多数时间 ③ 一些时间 ④一点时间 ⑤没有时间
度,幸福感用来测定病人的整个生命质量水平。
小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A
身体状态
B
心理状态
C
社会功能状态
D
主观判断 和满意度
第三节 生命质量评价方法
(一)生命质量测定方法 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当面访谈或者是电话访
谈,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行为生活方式等。 观察法:由研究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于研究对象的心理
3、在过去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面 WHOQOL-100
所有的 大部分 比较多 一部分 小部分 没有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您感觉紧张吗
○○ ○○

您感到生活充实吗 ○ ○
○○

您感到精疲力竭吗 ○ ○
○○

12.社会医学 -生命质量评价

12.社会医学 -生命质量评价

k状态的年数。
四、生命质量的应用
• 3.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 (1)质量调整生存年-计算
• 例如:某养老院全体老人的平均寿命是71.6岁,其中:健康生活了65.2岁,非卧 床活动受限生活了4.5年(生命质量权重值为0.59),卧床功能丧失又生活了1.9 年(生命质量权重值为0.34),计算质量调整生存年为多少?
2. 满意度与幸福感 (1)满意度:对待事件的满意程度,是人的有意识的判断。 (2)幸福感:对全部生活的综合感觉状态,产生自发的精神愉快和活力感。 在生命质量评价中,满意度用来测定病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幸福感用来测定病人整体生命
质量水平。 • 其他内容
一些针对特殊人群或特定疾病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常常包括反映特殊人群特征或症状等 疾病特异的内容
• 生命质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 生命质量资料的特点 2. 生命质量资料的评价目的 3. 生命质量分值的意义
三、生命质量的测量工具
• 1.通用型量表
(1)良好适应状态指数(QWB) (2)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 (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 (4)欧洲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Q-5D)
四、生命质量的应用
• 3.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 (1)质量调整生存年
• 概念 用生命质量来调整期望寿命或者是生存年数而得到的一个综合反映人群生命 质量和生命数量的新指标。
• 计算公式 计算质量调整生存年,通常用生命质量得分充当一种权重值,计算公式 如下:
E=∑Wk×Yk

其中,E为质量调整生存年,Wk为处于k状态的生命质量权重值,Yk为处于
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
二、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与方法

社会医学复习题库

社会医学复习题库

社会医学复习题库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影响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文化、经济、政策等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社会医学的复习题库,供学生参考:1. 社会医学的定义是什么?社会医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和生物医学知识,研究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学科。

2. 列举社会医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

- 社会结构与健康-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会政策与健康3. 什么是健康不平等?健康不平等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在健康状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通常与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种族等因素有关。

4. 解释“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影响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的社会条件,包括经济状况、教育、住房、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网络等。

5. 简述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社会和公共政策,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减少健康不平等,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6. 列举至少两种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 流行病学研究- 定性研究,如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7. 什么是健康影响评估(HIA)?健康影响评估是一种系统地评估政策、项目或活动对人群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8. 解释社会决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机制。

社会决定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生活条件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其健康状况。

例如,低收入可能导致较差的住房条件和营养状况,从而影响健康。

9. 描述健康不平等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往往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因素,如较差的工作环境、不健康的饮食和较少的医疗资源,这导致他们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和早逝。

10. 简述健康政策在减少健康不平等中的作用。

健康政策通过改善社会条件和提供平等的医疗资源,旨在减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健康差异。

11. 什么是健康促进的五个关键领域?- 个人健康行为- 社区参与- 健康教育- 环境和政策- 健康服务12. 解释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区别。

健康促进侧重于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疾病预防则侧重于预防特定疾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5 21.2 20.3 11.8 8.5 3.2
126.0 116.6 98.2 69.0 45.3 18.1
123.8 111.7 107.1 62.1 44.7 17.1
13.8
8.6 5.2
2.5
1.6 1.0
泌尿生殖系统
内分泌营养和代 谢疾病 肺结核
7.0
6.2 2.9
1.3
1.2 0.6

慢性病的三级 预防
慢性病的筛查 慢性病的社区 卫生服务


一、概 述(Introduction)
(一)慢性病概念(definition)
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征的疾病可视 为慢性病: 1.患病时间长期; 2.病后留下功能障碍; 3.疾病的原因常引起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4.因病情不同需要不同的医疗处置; 5.因病情差异需要不同的康复训练。
3. 应用筛检的原则 principles
拟筛检的疾病应是危害当地人群的重大公共 卫生问题 拟采用的筛检方法和技术应简便、易行、价 格低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易为 群众接受 有较高的筛检效益和临床使用价值 拟筛检出的疾病病史明确、具有较长的可识 别的潜伏期
4. 筛检的方法与技术
methods and technology

(四)筛检结果的处理
Dealing with results
提供全面咨询和支持; 对异常筛检结果作出可能需要的进一步诊断 性检查的建议; 列入随访; 分发与筛检疾病疾病有关的健康教育资料; 根据需要和可能对一些有共性的异常结果实 施临床预防项目。

四、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
hronic
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 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dual strategy)
全人群策略 高危策略 whole population strategy high risk strategy
一级预防的主要手段
main methods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群避免或减少慢性病 危险因素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 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 对暴露于慢性病危险因素的高危易感人群实行特殊 保护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慢性病筛检的主要内容 contents


个人健康史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 --测量身高和体重 --皮肤检查 --乳腺检查 --睾丸检查 --直肠检查 实验室检查
Individual healthy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死亡原因(市)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病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病 内分泌营养和代 谢疾病 泌尿生殖系病 精神障碍
死亡专率
(1/10万)
构成 死亡原因(县)
22.9 21.2 17.9 12.6 8.3 3.3 呼吸系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心脏病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病
死亡专率
(1/10万)
构成
第十二章 慢性病的社会 医学防治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y social medicine
社会医学教研室
内容 contents

慢性病概述

Introduction Three level prevention Screen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o chronic
(三)慢性病的社会危害 Social dangers of chronic
慢性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Endangering public health
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Aggravating economic burden gradually
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ICD-10) 2005
mainly death causes
多数后遗症少,需要单 一的躯体功能康复
符合慢性病特征的疾病包括:
diseases according with chronic nature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代谢性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 慢性肝肾疾病 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

(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Primary Prevention
Tertiary Prevention
三级预防
Three level prevention
• Primary prevention • Secondary prevention • Tertiary prevention
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应用简便快速的测试、体格或实验室 检查等方法,从外表健康的人群中早 期发现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健康缺 陷者及高危个体的一项预防措施。
2、筛检的目的(objective)
早期发现病例 及时发现处于高危因素的人群或个体 早期发现病原携带者 研究疾病的自然史、验证假说或进行流 行病学监测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2/3的肿瘤 都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势在中国已 经开始显现。
肺癌 乳腺癌

lung cancer galactophorec ancer

糖尿病
diabetes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 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 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的第三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居当 今世界死亡原因第5位。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亦称发病前期的预防,为了阻止或延缓疾病 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达到阻止疾病向临床 阶段发展,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防止并发 症的目的。 措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在疾病临床期阶段,为了减少疾病的危 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伤残和促 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降低病死率。 一般由住院治疗(对症治疗)和社区家庭 康复(康复治疗)二个阶段组成。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Disease Onset Suscep tibility Incubation Onset of symptoms Cure Pre-Clinical detectable phase Chronicity Death
Expos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condary Prevention
5、筛检的实施
implementation
高危人群的选择(selection) 筛检的宣传教育和群众动员 (instruction and mobilization) 筛检的记录和数据库的建立(recording) 筛检的质量控制和效果考核 (quality control and effectiveness examination)
(1)根据筛检对象的范围分 整群筛检 (mass screening) 选择性筛检 (selective screening) (2)根据筛检项目的数量分 单项筛检 (single screening)
多项筛检( multinomial screening)
(3)根据筛检的目的分
疾病可疑者筛检 (screening suspect patient) 疾病高危个体筛检 (high risk screening)

支持或解释 告诫或建议 处方 转诊 实验室和医疗专用设备检查 随访 预防



reassurance advice
Prescription Referral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follow up prevention



中国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
CHS of chronic in China
1997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颁布了《全国社 区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试 行)》 在全国建立慢性病社区防治示范社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旗社区成为全国第一 批示范点之一。

小 结 summary



慢性病的概念 三级预防的内容 筛查概念 筛查的原则 周期性健康检查 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 的内容
三、慢性病的筛查
screening
筛查的概念 主要内容 周期性健康检查 异常结果的处理





Definition Main contents Periodical health examination Dealing with abnormal results
(一)筛检的概念
1、概念 definition
神经系病
4.6
0.8
精神障碍
2.3
0.4
二、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Three level prevention

慢性病的预防不仅仅是指 阻止疾病的发生,还包括 疾病发生后阻止或延缓其 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疾 病造成的危害。
The Five D’s
Death Disease Disability Discomfort Dissatisfaction
疾病死亡原因及构成
心脑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主要指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 病、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等。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