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

3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 音mó 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休:停止。
⑦坐断:占据、割据。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 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 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感谢下载
4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
南
乡 子
登 京
口
北
固
亭辛
有弃
怀疾
感谢下载
1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感谢下载
2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 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西临长 江。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 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感谢下载
。
感谢下载
7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 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 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 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 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 仲谋。”
感谢下载
8
下片 运用典故,借对青年孙 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 ,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 江南的不满 。同时也表达自己 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感谢下载
9
主题
它写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 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个像孙权那 样有雄才有胆略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帝来领导抗金 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感谢下载
1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1]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82106be1e650e53ea9935.png)
南
乡辛 子弃
登疾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
北固山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 山壁陡峭,形势 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盛赞。 雄居山巅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 传说和遗迹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
镇江北固山全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3
甘 露 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4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2
下阕 运用典故,借对青年孙权英雄 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委婉地暗 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 。同 时也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 故入词,借古讽今, 寄情委婉深沉, 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8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 光北固楼。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 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 光。然而,却沦陷金人 之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9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远不从 也知古 流道到 不,今 尽就, 。像有
长多 江少 的国 滚家 滚兴 东亡 流大 ,事 永 呢10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 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7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 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休:停止。
⑦坐断:占据、割据。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 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 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乡辛 子弃
登疾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
北固山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 山壁陡峭,形势 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盛赞。 雄居山巅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 传说和遗迹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
镇江北固山全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3
甘 露 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4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2
下阕 运用典故,借对青年孙权英雄 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委婉地暗 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 。同 时也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 故入词,借古讽今, 寄情委婉深沉, 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8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 光北固楼。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 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 光。然而,却沦陷金人 之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9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远不从 也知古 流道到 不,今 尽就, 。像有
长多 江少 的国 滚家 滚兴 东亡 流大 ,事 永 呢10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 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7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 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休:停止。
⑦坐断:占据、割据。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 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 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生 子 当 如 孙 仲 谋。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析读诗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动作李描永写强 。由眼前美 景引发家国之思。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 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诵读指导]上片整体情感沉郁悲怆,要读出作者深沉而悲慨的语气;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 情; 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
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建功立
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
爱国思想,但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统治
下片:用典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赏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有志
析 之士要求奋发图强,收复中原的强烈呼声。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三问三答
一问江山,怀念故国 二问兴亡,哀伤时事 三问英雄,借古讽今
曹操帅大军南下,见孙权军队军容整肃,感慨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析读诗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动作李描永写强 。由眼前美 景引发家国之思。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 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诵读指导]上片整体情感沉郁悲怆,要读出作者深沉而悲慨的语气;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 情; 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
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建功立
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
爱国思想,但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统治
下片:用典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赏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有志
析 之士要求奋发图强,收复中原的强烈呼声。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三问三答
一问江山,怀念故国 二问兴亡,哀伤时事 三问英雄,借古讽今
曹操帅大军南下,见孙权军队军容整肃,感慨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优秀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用意: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 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写作手法
用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典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
用意:词人如此颂扬孙权,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 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 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作
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
背
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感慨自己报国
景
无门。登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
内容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望神州何 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作者登临京 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 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故而发问。
写作手法
用
3、“生子当如孙仲谋。”
典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
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
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
若豚犬耳!”
用意:是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年轻有为,暗示了对 南宋朝廷的不满。
写作手法
借古讽今
本词怀想英雄孙权,歌颂他不惧强敌, 年轻有为,来讽刺当时苟且偷安的南宋 朝廷,也流露出作者强烈的郁愤不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优质课件

2. 体会本词熔经铸史、借古讽今的写作 特点。(难点)
3.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情。 (重点)
背景链接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旧历六月被 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 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 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 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 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 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连绵不尽的样子。
占据。
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这无 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当年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坚持抗战, 没有停止。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一问 中原大地今何在?(答:沦落敌手。)
通过一问一答,写词人登临远望,由眼前美景引发 家国之思,表达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显示了孙权非凡的胆识和气魄,表现了词人对他的赞颂之情。
这句话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兵多将 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 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 宋政权相似。词人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 当时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3.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情。 (重点)
背景链接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旧历六月被 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 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 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 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 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 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连绵不尽的样子。
占据。
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这无 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当年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坚持抗战, 没有停止。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一问 中原大地今何在?(答:沦落敌手。)
通过一问一答,写词人登临远望,由眼前美景引发 家国之思,表达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显示了孙权非凡的胆识和气魄,表现了词人对他的赞颂之情。
这句话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兵多将 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 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 宋政权相似。词人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 当时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第24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印象<南乡子>”之诗词素描
1.作者速写:姓名?字?号?所属创作流派?地位? 辛__弃__疾__,__字__“__幼__安__”__,__号__“__稼__轩__”__,__南__宋__豪__放__词__代__表__人_ 物。 2.内容素描:结合注释,读懂诗词内容大意。 这__首__词__通__过__对__古__代__英__雄__人__物__的__歌__颂__,__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渴__望__为_ 国效力 的__壮__烈__情__怀__,__但__也__流__露__出__报__国__无__门__的__深__沉__感__慨__。_______ 3.初读点评:围绕阅读时的感触与思考,进行读后微点评。 一__阕__《__南__乡__子__》__,__道__不__尽__他__身__居__江__湖__,__心__在__庙__堂__的__落__寞_ ,
项目一:素读感知,定做诗词“吟诵录”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首古诗词,便“打”开了一个 书香墨韵的浩瀚世界。那么,从哪里开始呢?我们将通 过素读感知,了解诗词概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吟 唱,定做一本专属“吟诵录”,开启这次古典诗词探索 之旅。
知识卡片:“朗读”与“吟唱” 古诗词是最适合诵读的作品,因为它们力求押韵,又讲究 平仄,节奏规整,语调抑扬顿挫,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
中文里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诵读时要做到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因情行调。
标平仄,识吟诵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因情行调。
·
亭《 有南 怀乡 》子 朗
诵 登: 京王 口新 北语 固
·
亭《 有南 怀乡 》子 吟
唱 登: 京倪 口可 北扬 固
“吟诵录”
素读“吟诵”有乾坤
• 平长仄短,知吟诵。 • 抑扬顿挫,有起伏。 • 依字行腔,定基调。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教学优秀课件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诗的两部分
咏雪:瀚海雪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领 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Nhomakorabea边
塞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之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奇
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描写雪的这样一 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那大家知道这句诗的出处吗?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便是这句诗句的来 源。其实这首诗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边塞 诗表现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 的豪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入岑参诗中 的世界。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诗的两部分
送别:风雪送客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诗的两部分
咏雪:瀚海雪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领 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Nhomakorabea边
塞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之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奇
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描写雪的这样一 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那大家知道这句诗的出处吗?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便是这句诗句的来 源。其实这首诗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边塞 诗表现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 的豪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入岑参诗中 的世界。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诗的两部分
送别:风雪送客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导读:背景简介
作者在公元1203年六月被起用为绍兴 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 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 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 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 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 写成的。
初读感知
品词析情:再读解义
三问三答,贯穿全文,以此理解词的内容: 一问: “何处望神州? ” 答曰: “ 满眼风光北固楼。 ”
读懂问答中的弦外之音:山河色变,中原已非己有! 二问: “ 千古兴亡多少事? ” 答曰: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悠悠”二字? ” 答曰: “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为有康
辛
霍
弃
去
疾
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学习目标
1.反复揣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体会领悟咏史怀古词中借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 3.把握诗歌内容,领悟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
导读: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 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 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借曹操之言表达心声: 发奋图强啊!收复河山啊!
品词析情:理解感怀
读悟全词,理解作者的情感。 (概括上下阕内容) 上阕写景:望神州,北固楼,长江流。(按示例,写下联)
京口,英雄用武、建功立业之地,与金人对垒的防线,登临北 固亭,触景伤情,是对中原故土挥之不去的忧伤,这是“为国伤怀 ”的情怀。
下阕怀古: 万兜鍪,战未休,孙仲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後人為紀念辛棄疾,清末在大明湖的遐園西側建了「辛棄疾
紀念祠」,三進院落清幽僻靜,一雙楹聯卻是中氣十足,入骨
三分:「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隨鴻雁南飛」,令來者挑眉復黯然。
2020/4/4
LCY
4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 興亡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1. 作者身處何方?做些什麼? 2. 作者問了那兩個問題? 3. 眼前的風光和長江流水引起了作者什
2020/4/4
LCY
3
在濟南還有一位與李清照等量齊觀的詞人,那就是豪放派詞人 -辛棄疾。辛棄疾字幼安,是歷城人士,身逢北宋末年的亂世, 懷著滿腔熱血奔向南宋,準備金戈鐵馬把金人逐出家園。幼安 的詞風慷慨激昂,豪放氣魄,是宋代文名遠播的才子,與李清 照(號易安)號為「濟南雙安」,為泉城增添無限風采。
2020/4/4
LCY
13
辛棄疾在他的詞作中,便到處充滿了幾項特色:(一) 因志切恢復中原而躍然紙上的壯健奮發之氣。(二) 對南宋君臣偏安心裏的批評和諷諭。(三)關心百姓 的生活。綜合以上三點,辛棄疾的詞作便顯得無所不 寫,體裁和形式對他而言都是多餘的,就這一點來說, 比諸蘇軾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要對辛棄疾和蘇
LCY
12
永遇樂 (千古江山)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軾這二位不世的詞人作一簡單的分別,我們可以說蘇 軾的詞是文人之詞,辛棄疾的詞是英雄之詞, 文人之詞以優雅沖和為要旨,英雄之詞以豪邁 壯闊為特色。所以這兩位詞家雖然在詞壇上齊名,
其實還是各自擁有有不同的風格,不可一概而論。
2020/4/4
LCY
14
2020/4/4
LCY
10
表面上讚美孫權,實際上借古 諷今,指南宋朝廷只懂向外族 割地賠款求一時安寧,不若孫 權發憤圖強,不甘蟄伏江東一 帶。
2020/4/4
LCY
11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 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020/4/4
LCY
7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 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 伸謀。
1. 作者刻劃了那一個英雄人物? 2. 作者借那英雄發揮人什麼議論?
2020/4/4
LCY
8
解˙生子當如孫仲謀 建安十八年正月(西元213年),號稱四十萬的 曹軍進攻濡須口,頭陣先擊破孫權江西陣營,生擒 了都督公孫陽,孫權率七萬軍團抵抗,相拒月餘, 曹操遠遠望見權軍,見到武器、船艦,不禁贊嘆其 治軍嚴明、軍容整肅。也在其間某場戰役中,見到 孫權軍威,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 兒子若豚犬耳!」
此為歇後語的運用。
2020/4/4
LCY
9
1. 作者描繪孫權的英雄形象----由外 表(「年少萬兜鍪」)和權勢(「坐斷東
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
如孫伸謀。 」)兩個角度描繪。
2. 作者以孫權未滿三十已統領萬軍, 無懼曹劉等英雄事績,以諷刺宋室 掌權者,無一能與之相比,未能興 兵北伐,收復失地。
《南鄉子》
2020/4/4LCY1 南乡 子登 京
口
北
固
亭辛
有弃 怀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 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 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 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 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 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 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 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 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 作戰准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 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 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佗侘冑當 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2020/4/4
LCY
6
4.「千古」三句,由山川滿目,聯想到千 古興亡,朝代更替,都成歷史陳跡,只 有眼前長江水奔流不息,不理人間世事。 歷史發展的洪流,人是無法阻止。作者 借江水之東流,表現壯志難酬的傷感。
作者將眼前所見的景象(北固樓的風光) 及感觸(悲憤),擴展至歷史興亡,人的 渺小。
2020/4/4
麼想法? 4. 他的心情如何?
2020/4/4
LCY
5
1. 作者身處北固樓,憑高遠眺滿眼風 光,景色大好。
2. 他問了「何處望神州? 」、「千 古興亡事? 」兩個問題。
3. 「何處」兩句,登樓遠望,思念淪 陷的國土,問得深遠,答得沉痛。
北固樓本是收復失地的基地,但因執政 者壓制,作者不能北伐,只能望江慨 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