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PDF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PDF版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PDF版

2017届上学期江西省寻乌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试卷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7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图所示,分别在M、N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和-q(Q>q),以MN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D四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B.A点场强等于B点场强C.将某正电荷从C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负功D.将某正电荷从O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m2,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带电小球,分别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已知:q1>q2,m1>m2,两球静止平衡时的图可能是()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A、B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A.A灯和B灯都变亮B.A灯和B灯都变暗C.A灯变亮,B灯变暗D.A灯变暗,B灯变亮5、A、B两导体板平行放置,在t=0时将电子从A板附近由静止释放。

则在A、B两板间加上下列哪个电压时,有可能使电子到不了B 板()6、如图所示,电阻R 1=20Ω,电动机线圈电阻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当电键S 闭合后,电动机转起来,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电流表显示的电流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应是()A .I =1.5AB .I >1.5AC .P =15WD .P <15W7、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 、B 、C ,A 带电量7Q ,B 带电量-Q ,C 不带电,将A 、B 固定,相距r ,然后让C 球反复与A 、B 球多次接触,最后移去C 球,试问A 、B 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A .17 B.27 C.47 D.578、如图1所示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有一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静止开始由B 点运动到A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带负电B.电荷由B 点到A 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电荷经过A 点时的电势能大于经过B 点时的电势能D.电荷经过A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经过B 点时的电势能9、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A 、B 为该匀强电场的两个等势面.现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等量正电荷的小球a 、b 、c ,从等势面A 上的某点同时以相同速率v 0向不同方向开始运动,其中a 的初速度方向垂直指向等势面B ;b 的初速度方向平行于等势面;c 的初速度方向与a 相反.经过一段时间,三个小球先后通过等势面B ,已知三个小球始终在该匀强电场中运动,不计重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等势面A 的电势高于等势面B 的电势B .a 、c 两小球通过等势面B 时的速度相同C .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a 、b 两小球的动能总是相同D .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三个小球电势能总是相等10、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二物理测试题带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二物理测试题带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二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会使物体总电量变少B.失去电子的物体带负电C.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D.物体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参考答案:D2. (单选)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相隔一定距离r,相互作用力为F。

若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4倍,为要保持原来的作用力大小不变,则两个电荷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A. 4 B. 1 C.2 D.8参考答案:C3. 如图所示是粒子速度选择器的原理图, 如果粒子的重力不计,所具有的速率v=E/B,那么有( )A.带正电粒子必须沿ab方向从左侧进入场区,才能沿直线通过B.带负电粒子必须沿ba方向从右侧进入场区,才能沿直线通过C.不论粒子电性如何,沿ab方向从左侧进入场区,都能沿直线通过D.不论粒子电性如何,沿ba方向从右侧进入场区,都能沿直线通过参考答案:AC 4. (单选)一个正方形闭合线圈,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参考答案:D5. (单选)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即将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a.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m。

b.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m。

c.氦原子的质量约为_________kg。

d.一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J。

e.在标准状态下,1cm3 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_。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至6题为单选,7至10题为多选)1.下面有关静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接触起电的实质是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C.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D.摩擦起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分别创造了正电荷与负电荷2.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试探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A.E pA=-W,φA=-WqB.E pA=W,φA=-WqC.E pA=W,φA=WqD.E pA=-W,φA=Wq3.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r,若将的电荷量增加为原来的3倍,并将两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在前、后两种情况下,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之比为()A.1:16 B.12:1 C. D.1:124.如图所示是某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在该电场中有A、B 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小B.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C.将同一点电荷分别放在A、B 两点,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在A 点比在B 点大D.因为A、B 两点没有电场线通过,所以电荷放在这两点不会受静电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图中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虚线同心圆是该点电荷电场中球形等势面的横截面图.一个带电的粒子经过该电场,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P、M、N、O、F都是轨迹上的点.不计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由此可以判断()A.此粒子和点电荷Q带同种电荷B.此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F点的动能C.若PM两点间的距离和MN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从P到M和从M到N,电场力做功相等D.带电粒子从P运动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6.如图两段等长细线将质量分别为2m、m的小球A、B悬挂在O点并处于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A、B带电量分别为+4q、-q,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可能出现的状态是7.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第三中学 高二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第三中学 高二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第三中学高二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纸面内放有一磁铁和一圆线圈,下列情况中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 )A.将磁铁在纸面内向上平移B.将磁铁在纸面内向右平移C.将磁铁绕垂直纸面的轴转动D.将磁铁的N极转向纸外,S极转向纸内参考答案:D2. 1932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参考答案:AB3. 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做功 B. 挡板对球的弹力做负功C. 斜面对球的弹力做负功D. 合力做正功参考答案:B【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明确各力的方向,再分析小球的运动方向,根据功的公式即可判断各力做功情况,根据动能定理可分析合力做功情况.【详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面对它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挡板对它水平向右的弹力,而小球位移方向水平向左,则可知档板对球的弹力做负功,而斜面对球的弹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力不做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动能定理以及功的计算,要注意明确正功和负功的意义,能正确利用公式进行分析求解.4. 如图所示ABC是一个足够大的直角棱镜主截面的一部分,A为直角。

今有一细束单色光PO以和BA成30°角的方向入射在AB侧面上的O点,要使此束光线经AB和AC两界面折射后最终能从AC面射出,棱镜介质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应当小于 ( )A. B. C. D.1.5参考答案:C5. (单选)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的电势能较大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大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大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在+Q形成的电场中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把A、B分开,则A______电,B______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A______电,B______电.参考答案:7.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和B ,相距20cm ,A的电量Q A= +4.0×10?10C 。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数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ABC ∆中,,,a b c 是角,,A B C 的对边,若,,a b c 成等比数列,045A =,则s i n b Bc=( )A .12 B C D .34【答案】C考点: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等比中项的概念,正余弦定理.已知于,,a b c 成等比数列,根据等比中项的概念就有2b ac =,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则有2b a c =+.由正弦定理,有2sin ,2sin b R B a R A ==,所以2b ac =可转化为sin sin b B c A =,再把它转化成要求的式子就可以.在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称性. 2.设1,2a b >>且2ab a b =+,则a b +的最小值为( )A ..1 C .2D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2ab a b=+,得22211a b a a ==+--,22213311a b a a a a +=++=-++≥--,当且仅当21,11a a a -==-时等号成立.考点:基本不等式.3.数列{}n a 满足1(1)1n n a a +-=,82a =,则1a =( ) A .12 B .2 C .13D .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有()877111,2a a a -==,()76611,1a a a -==-,()65511,2a a a -==,由此可知周期为3,故14712a a a ===. 考点:递推数列.4.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n n S n =+,则51a =( ) A .56 B .65 C .130D .30 【答案】D考点:已知n S 求n a .5.如下图,,A B 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为了测量,A B 两点间的距离,选取一条基线CD ,测得:200CD m =,30ADB ACB ∠=∠=,60CBD ∠=,则AB =( )AB. C. D .数据不够,无法计算【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90CBD ACB ∠+∠=,所以90ADB CAD ∠+∠=,故60CAD CBD ∠=∠=,又因为30ADB ACB ∠=∠=,故ABCD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故BD 是圆的直径,AC BD ⊥,所以AB BC =,在R t B C D ∆中,3200t a n B C B D m =∠. 考点:解三角形应用问题.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a 不一定平行于直线bB .若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则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 .若平面α⊥平面β,则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D .若平面α⊥平面v ,平面β⊥平面v ,l αβ=,则l 一定垂直于平面v【答案】C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 7.以下四个命题中:①在回归分析中,可用相关指数2R 的值判断的拟合效果,2R 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 ③若数据123,,,,n x x x x 的方差为1,则1232,2,2,,2n x x x x 的方差为2;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的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判断“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相关指数和相关系数的概念可知①②正确.对③,由于()2DX D X DX===,故错误.对于④k越大约有把握,故错误.所以一共两个命题1,224为真命题.考点:回归分析.+++++++++的是()8.下列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12345678910【答案】D考点:算法与程序框图.9.如图是2015年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环节中,七位评委为某考生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依次为()A.85,84 B.84,85 C.86,84 D.84,8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原来数据为79,84,84,86,93,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84,84,86,平均为85,众数是84.考点:平均数、众数、茎叶图.10.如图所示程序框图中,输出S ()A.45 B.-55 C.-66 D.66【答案】B考点:算法与程序框图.11.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P 在线段1BD 上,且112BP PD =,M 为线段11B C 上的动点,则三棱锥M PBC -的体积为( ) A .1 B .32 C .92D .与M 点的位置有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193322BCM S ∆=⋅⋅=为定值,P 到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高为1,故体积为定值1931322⋅⋅=. 考点:立体几何求几何体体积.【思路点晴】画图立体几何图象如下图所示,由于P 是靠近B 的三等分点,故P 到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正方形边长的三分之一,即高为1.由图可知,由于M 在''B C 上运动,M 到BC 的距离是定值,这个值是正方形的边长为3,由此可以知道,193322BCM S ∆=⋅⋅=为定值.这样的化,三棱锥M PBC -的底面积为定值,高也是定值.A'12.一个球体经过切割后,剩下部分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剩下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76π B .67π C .43πD.3 4【答案】A考点:三视图.【思路点晴】(一)主视图和左视图如果都是三角形的必然是椎体,要么是棱锥要么是圆锥.还有两种特殊的情况:1、是棱锥和半圆锥的组合体.2、就是半圆锥.到底如何如确定就是通过俯视图观察.(1)若俯视图是三角形时,就是三棱锥.(2)若俯视图是多边形时,就是多棱锥.(3)若俯视图是半圆和三角形时,就是是棱锥和半圆锥的组合体.(4)若俯视图是半圆时,就是半圆锥.(5)注意虚线和实线的意义,虚线代表的是看不到的线,实线代表的是能看的见得都是一种平行投影所创造出来的.(二)三视图求体积时候,先观察主视图和侧视图,注意主视图和侧视图的高一定都是一样的,并且肯定是立体图形的高,先通过观察判定图形到底是什么立体图形,看看到底是棱锥,棱柱,还是组合体,通常的组合体都是较为简单的组合体,无需过多考虑.(1)如果是棱锥的话,就看俯视图是什么图形,判定后算出俯视图的面积即可,应用体积公式.(2)如果是棱柱的话,同样看俯视图的图形,求出面积,应用公式即可.(3)如果是组合体,要分辨出是哪两种规则图形的组合,分别算出体积相加即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满分30分.)13.把38化为二进制数为 .【答案】100110考点: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1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42x y x y y -≥-⎧⎪+≤⎨⎪≥⎩,则目标函数24z x y =+的最大值为 .【答案】13 【解析】试题分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目标函数24z x y =+在点()1.5,2.5A 处取得最大值为13考点:线性规划.15.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 与销售额y (单位:百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则其线性回归方程是 .【答案】^133522y x =+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回归方程系数公式1221,ni ii nii x y nx yb a y bx xnx==-⋅==--∑∑,计算5,50x y ==,11320n i i i x y ==∑, 21145ni i x ==∑,代入公式,可求得1335,22b a ==,故回归直线方程为^133522y x =+. 考点:回归分析.16.已知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1,0,4,x ,7,14,中位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答案】2243考点:样本均值与方差.17.直线1l 和2l 是圆222x y +=的两条切线,若1l 和2l 的交点为(1,3),则1l 和2l 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 . 【答案】43【解析】试题分析: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OB AB ⊥,AB =,1tan2BAO∠==,故214tan tan23112A BOA=∠==⎛⎫-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二倍角正切公式.首先我们根据意义画出图象,由于直线和圆相切,半径就和切线垂直,这样就构造了直角三角形ABO,在这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点的坐标和勾股定理计算1tan2BAO∠==,然后利用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就能求出所要求的值.18.已知函数()(1)()f x ax x b=--,如果不等式()0f x>的解集是(1,3)-,则不等式()0f x-<的解集是 .【答案】(,3)(1,)-∞-+∞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题目给定的函数()f x 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a ,我们需要对a 进行分类讨论.首先当0a =时,对应的函数是一次函数,不合题意. 当0a ≠时,方程()0f x =的两个根,这两个根可以从解集里面得出来,分别是1,3-,由此可以求得,a b 的值,也即函数()f x 的表达式,进而求得()()()13f x x x -=---,再解不等式就可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小题满分12分)(1)用辗转相除法求228与1995的最大公约数;(2)用秦九昭算法求多项式53()3285f x x x x =+-+在2x =时的值.【答案】(1)57;(2)101.试题解析:(1)解:199********=⨯+,228171157=⨯+,171573=⨯因此57是1995与228的最大公约数.(2)解:53()3285((((30)2)0)8)5f x x x x x x x x x =+-+=+++-+ 03v =,1326v =⨯=,262214v =⨯+=,314228v =⨯=4282848v =⨯-=,54825101v =⨯+=所以,当2x =时,多项式的值是101.考点:辗转相除法,秦九昭算法.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对人们的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的列联表;(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2)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性别与休闲方式有关系?【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2)有97.5%的把握认为性别与休闲方式有关系.【解析】⨯的列联表;(2)试题分析:(1)阅读题目,两个分类变量是性别是休闲方式,可填写出22 k≈>,即有97.5%的把握认为“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计算 6.201 5.024试题解析:⨯的列联表解:(1)22考点:独立性检验.21.(本小题满分12分)∆所在的平面交于CD,AE⊥平面CDE,且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CDEAB AE=.2AB平面CDE;(1)求证://(2)求证:平面ABCD⊥平面ADE.【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2)∵AE ⊥平面CDE ,且CD ⊂平面CDE ,∴AE CD ⊥,又正方形ABCD 中,CD AD ⊥,且AEAD A =,AE ⊂平面ADE ,AD ⊂平面ADE ,∴CD ⊥平面ADE .又CD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ADE .考点:立体几何证明平行与垂直.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D 是ABC ∆中A ∠的角平分线,且cos 25cos 2A A +=,ADC ∆与ADB ∆的面积之比为1:2.(1)求sin A ∠的值;(2)求sin ADC ∠的值.【答案】(1)sin 2A ∠=;(2)sin 2ADC ∠=. 【解析】 试题分析:(1)化简题目给定的式子cos 25cos 2A A +=得22cos 15cos 2A A -+=,解得1cos 2A =,所以sin 2A ∠=;(2)因为AD 是ABC ∆中A ∠的角平分线,由角平分线定理有12AC AB =,设CD m =,AC n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60CB AC AB AC AB =+-∙∙即得:n =,再由正弦定理求得sin 2ADC ∠=. 试题解析:(1)∵2cos22cos 1A A =-,∴由cos 25cos 2A A +=,解得1cos 2A =或cos 3A =-(舍去)∴sin 2A ∠=考点: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方法点晴】题目所给已知条件式子cos 25cos 2A A +=中,一个是二倍角,一个是单倍角,可以利用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化简为单倍角的余弦,由此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得cos A 的值,进而求得sin A 的值.第二问要用到角平分线定理,这个定理在初中有证明,高中用得比较少,故不少同学已经忘记了.由于ADC ∆与ADB ∆有相同的边AD ,故面积的比就等于边长的比,这个比正好是角平分线定理的两条边.23.(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43100l x y ++=,半径为2的圆C 与l 相切,圆心C 在x 轴上且在直线l 的右上方.(1)求圆的方程;(2)若直线过点(1,0)M 且与圆C 交于,A B 两点(A 在x 轴上方,B 在x 轴下方),问在x 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 ,使得x 轴平分ANB ∠?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4x y +=;(2)存在,且(4,0)N .试题解析:(1)设圆心(,0)C a 5()2a >-,则|410|205a a +=⇒=或5a =-(舍),所以圆22:4C x y +=.(2)当直线AB x ⊥轴时,x 轴平分ANB ∠,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y k x =-,(,0)N t ,1122(,),(,)A x y B x y ,由224(1)x y y k x ⎧+=⎨=-⎩ 得:2222(1)240k x k x k +-+-=,∴212221k x x k +=+,212241k x x k -=+, 若x 轴平分ANB ∠,则AN BN k k =-12120y y x t x t ⇒+=--1212(1)(1)0k x k x x t x t--⇒+=--12122(1)()20x x t x x t ⇒-+++=22222(4)2(1)20411k k t t t k k -+⇒-+=⇒=++, 所以当点(4,0)N 时,能使得ANM BNM ∠=∠总成立.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方法点晴】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于题目给定条件为直线与圆相切,且圆心在x 轴上,故可以设出圆心的坐标,然后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出方程,就可以求出圆心的坐标,进而求得圆的标准方程.本题第二问由于直线过定点且与圆相交于两点,我们就可以先假设出直线的方程,联立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写出根与系数关系.将题目“x 轴平分ANB ∠”这个条件转化为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将坐标和根与系数关系代入化简后可以求得点的坐标.。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高二物理试卷命题人: 定南中学: 审题人: 寻乌中学: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其中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B .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C .在直流电源对外供电的过程中,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D .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2.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A .6.2×10﹣19CB .6.4×10﹣19C C .6.6×10﹣19CD .6.8×10﹣19C3.如图1所示,金属球壳A 带有正电,其上方有一小孔a ,静电计B 的金属球b 用导线与金属小球c 相连,以下操作所发生的现象正确的是( )A .将c 移近A ,但不与A 接触,B 会张开一定角度B .将c 与A 外表面接触后移开A ,B 不会张开一定角度C .将c 与A 内表面接触时,B 不会张开角度D .将c 从导线上解下,然后用绝缘细绳吊着从A 中小孔置入A 内, 并 与其内壁接触,再提出空腔,与b 接触,B 会张开一定角度4.如图2所示,匀强电场中的△PAB 平面平行于电场方向,C 点为AB 的中点,D 点为PB 的中点。

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P 点移动到A 点,电场力做功W PA =1.6×10-8J ;将该粒子从P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W PB =3.2×10-8J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线PC 为等势线B .若将该粒子从P 点移动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W PC =2.4×10-8JC .电场强度方向与AD 平行D .点P 的电势高于点A 的电势5.用电器离电源L 米,线路上的电流为I ,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最新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最新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6题单选题,7-10题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共40分)1.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产生了电子和质子的过程B。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使金属导体的电子和质子分离且反向移动的过程C.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玻璃棒因为电子数少于质子数而现实带正电D. 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个数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荷.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荷。

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详解】A、摩擦起电现象使电子转移,而不是产生,故A错误;B、质子处在原子核内部,在摩擦中不可能使质子发生移动;故B错误;C、丝绸摩擦玻璃棒摩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在摩擦中,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相互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故C正确;D、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都可以移动,正负离子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电解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同时做定向移动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应明确摩擦起电的本质;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都电子发生了转移,只是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在真空中某点固定一个带负电荷的金属小球A,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量Q=1.0×10—5 C,在离它10cm处放置另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B,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

A 中所有电子所带电量之和为-1。

0×10-5 CB. B 所在的位置电场强度大小E =9.0×106 N/C,方向与电荷B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背离A C 。

江西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d= mm;(2)用欧姆表“×1”挡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指针所指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丝的阻值约为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器(3)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材有。

(只填器材对应的序号)(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 )A.电流表A1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为0.1Ω)2(量程:3V、内阻约为6kΩ)C.电压表V1D.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约为30kΩ )2(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5A)E.滑动变阻器R1(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 )F.滑动变阻器R2G.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约为1Ω)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用伏安法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根据表中的数据,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请你在图丙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4)请根据改组同学测得的数据,在图丁中作出该电阻的U-I图线,并根据你作出的U-I图像得到该金属丝的阻=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值Rx2.用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总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质量为m 1的钢球A 用细线悬挂于O 点,质量为m 2的钢球B 放在小支柱N 上,使悬线在A 球静止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A 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好与B 球正碰,碰撞后,A 球把轻质指示针OC 推移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处,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 ,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 球的落地点. (1)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______(2)写出验证总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______.二、计算题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0.5s 后的波形图,若简谐波周期T 大于0.3s ,则这列波传播的速度可能是多少?三、选择题1.一质点以坐标原点为中心位置在y 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线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 /s .此质点从t =0开始振动,经过0.3s 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则在t =0.4s 时刻,波形图将是下图中的(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 、B 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B 中通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流,设t =0时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所示).对于线圈A ,在t 1~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B. 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C. 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D. 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3.图为用电源、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绿灯泡、小电铃、半导体热敏电阻、开关、导线等组成的一个高温报警器电路图,要求是:正常情况绿灯亮,有险情时电铃报警,则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A.小电铃、半导体热敏电阻、绿灯泡B.半导体热敏电阻、小电铃、绿灯泡C.绿灯泡、小电铃、半导体热敏电阻D.半导体热敏电阻、绿灯泡、小电铃4.如图所示为某一线圈交流电的电流-时间图象(前半周期为正弦波长为),则一周期内该电流的有效值为()A. I0B.I0C.I0D.I0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由一个初级线圈和两个次级线圈组成,当此变压器工作时,初级和次级线圈的匝数、电流、电压均在图中标出,则下列几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B.C.n1I1+n3I3=n2I2D.,6.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起跳,经过时间t,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离开地面时速度为v在时间t内()A.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gB.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C.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g -)D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 (g + )7.两球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 A =1kg ,m B =2kg ,v A =6m /s ,v B =2m /s .当A 追上B 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 、B 速度的可能值是( ) A. v A ′=5m /s ,v B ′=2m /s B. v A ′=2m /s ,v B ′=4m /s C. v A ′=-4m /s ,v B ′=7m /s D. v A ′=7m /s ,v B ′=1.5m /s四、多选题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就是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B .机械波的传播伴随着振动能量的传递C .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质点并不随波迁移D .波不但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2.质量为2m 的物体A 以速度υ0碰撞静止的物体B ,B 的质量为m ,则碰撞后B 的速度可能为( ) A .υ0B .2υ0C .υ0D .υ0五、简答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和质量均为M 的两辆小车A 、B 处在一直线上,人以速度v 0跳上小车A ,为了避免A 、B 相撞,人随即由A 车跳上B 车,问人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从A 车跳向B 车才能避免相撞?2.如图所示,质量M=9kg 的长平板小车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m =0.9kg 的木块A (可视为质点)紧靠弹簧放置并处于静止状态,A 与弹簧不栓接,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木块A 右侧车表面光滑,木块A 左侧车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0.8.一颗质量m 0=0.1kg 的子弹以v 0=120m /s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飞来,瞬间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如果最后木块A 刚好不从小车左端掉下来.求: (1)小车最后的速度(2)最初木块A 到小车左端的距离.3.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L 的金属导轨MN 和PQ ,电阻不计,左端弯曲部分光滑,水平部分导轨与导体棒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导轨左端有宽度为d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Ⅰ,右端有另一磁场Ⅱ,其宽度也为d ,但方向竖直向下,两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均为B 0,相隔的距离也为d .有两根质量为m 、电阻均为R 的金属棒a 和b 与导轨垂直放置,b 棒置于磁场Ⅱ中点C 、D 处.现将a 棒从弯曲导轨上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并沿导轨运动下去. (1)当a 棒在磁场Ⅰ中运动时,若要使b 棒在导轨上保持静止,则a 棒刚释放时的高度应小于某一值h 0,求h 0的大小;(2)若将a 棒从弯曲导轨上高度为h (h <h 0)处由静止释放,a 棒恰好能运动到磁场Ⅱ的左边界处停止,求a 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3)若将a 棒仍从弯曲导轨上高度为h (h <h 0)处由静止释放,为使a 棒通过磁场Ⅰ时恰好无感应电流,可让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而变化,将a 棒刚进入磁场Ⅰ的时刻记为t =0,此时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为B 0,试求出在a 棒通过磁场Ⅰ的这段时间里,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江西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实验题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d= mm;(2)用欧姆表“×1”挡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指针所指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丝的阻值约为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器(3)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材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1)v(2)tO 2016-2017学年江西寻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命题:路瑶审核:荣志颖2016.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相隔一定的距离(可视为点电荷),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小为F ,今用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两个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A.18F B.14F C.38F D.34F 2.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负电的点电荷。

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 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A.带正电B.在c 点受力最大C.在b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 点的电势能D.由a 点到b 点的动能变化小于由b 点到c 点的动能变化3、有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相连后悬起,并置于水平方向匀强电场中.当两小球都处于平衡时其可能位置是图中的哪一个?(两小球间的电场力忽略不计)()A.B.C.D.4、a 、b 是某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如图(1)所示。

一带负电的质点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沿电场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在这个过程中,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比较a 、b 两点电势的高低φa 和φb 以及场强E a 和E b 的大小,正确的是()A.φa >φb ,E a <E b B.φa >φb ,E a =E b C.φa <φb ,E a >E bD.φa <φb,E a =E b5、如图所示,a、b 两个带正电的比荷相同的粒子,以不同的速度先后垂直于电场线从同一点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后,a 粒子打在B 板的a ʹ点,b 粒子打在B板的bʹ点,若不计重力,则()A.a的电荷量一定大于b的电荷量B.b的质量一定大于a的质量C.a的速度一定大于b的速度D.b的速度一定大于a的速度6、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R=0.1m的圆,P为圆周上的一点,O、P两点连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若空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100v/m,则O、P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10sinθ(V)A.UopB.U=10sinθ(V)op=﹣10cosθ(V)C.UopD.U=10cosθ(V)op7、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粒子带负电荷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R,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L,顶点C恰好位于圆周最低点,CD是AB边的中垂线.在A、B两顶点上放置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现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圆弧的最高点M处静止释放,到最低点C时速度为v.不计+Q对原电场的影响,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静电力常量为k,则()A.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B.C点电势比D点电势高2﹣2mgR)C.M点电势为(mvD.小球对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大小为mg+m+k9、如图所示,在x轴上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一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每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z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B.b、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C.四个点中c 点处的电势最低D.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a 点移至c 点,+q 的电势能减小10、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φ随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 轴上x 2到O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O 到x 3之间的电场强度B.x 轴上x 2到O 之间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O 到x 3之间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C.正电荷沿x 轴从x 1运动到O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D.负电荷沿x 轴从O 运动到x 3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1、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 和B,A 球放在可移动的绝座上,B 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 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电荷量不变,使A 球从远处逐渐向B 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而增大.历史上法国学者库仑..通过更精确的实验探究总结出两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两点电荷的电荷量、间距的定量关系.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12、将一个电荷量q=﹣3×10﹣6C 的负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J,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9×10﹣4J.(1)则AB 间电势差U AB =、AC 间的电势差U AC =;(2)将一个电子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电子伏特。

13、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 两点,OM=ON=2R.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三、计算题(应有一定的过程和步骤)14、(12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两块平行金属板M、N 与电源相连,电键S 闭合后,M、N 间有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从M 板边缘射入电场,恰打在N 板中央.若不计重力,求:为了使粒子能刚好飞出电场,N 板应向下移动多少?15、(15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xOy 直角坐标系,Oy 表示竖直向上的方向。

已知该平面内存在沿x 轴负方向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现有一个质量为0.05Kg,带电量为2.5×10-4C 的小球从坐标原点O 沿y 轴正方向以8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它到达的最高点位置为图中的Q 点,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1)求小球从原点0运动到Q 点的时间;(2)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3)求小球从O 点抛出到落回x 轴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x/m1.6V 0Q3.24.8 6.41.63.2y/m16、(15分)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的AB区域宽度为d,带正电、电量为q的小滑块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从A点进入AB区域,当滑块运动至区域的中点C时,速度大小为0C3vv ,从此刻起在AB区域内加上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保持不变,并且区域外始终不存在电场.(1)绝缘水平面与小滑块间的摩擦力;(2)若加电场后小滑块受到的电场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滑块离开AB区域时的速度.(3)要使小滑块在AB区域内运动的时间到达最长,电场强度E应满足什么条件?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1、A2、C3、A4、B5、D6、A7、AB8、CD9、BCD10、AD11、减小增加控制变量法12、(1)200V -100V (2)10013、﹣E14、解:由于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从M 边缘射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恰好打在N 板中央,设极板间的电压为U、极板间的宽度为d、极板的长度为L,粒子的初速度为v 0.所以水平方向:2l =v 0t ①竖直方向:d=at 2=12qu dmt 2②由②解得:d 2=t 2③为使粒子刚好能飞出电场,则水平方向:L=v 0t 2④由①④两式解得:t 2=2t⑤此过程保持电键闭合状态,即上面公式中电压U 不变,由③⑤两式可知当时间由t 变为2t 时,d变为2d,即极板宽度变为原来的两倍,N 板向下移动d.15、解:(1)小球带负电小球在y 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在x 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最高点Q 的坐标为(1.6m, 3.2m)由221gt y =得,t=0.8s (2)C N q ma E /101/3⨯==(3)由于上下运动时间相等,所以从O 点抛出,回到X 轴的时间为st T 6.12==可解得x 方向发生的位移为m mqET aT X 4.622122===JEqX W 6.1==16、解:(1)设滑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滑块从A 点运动至C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①解得:(2)假设最后滑块从B 点离开AB 区域,则滑块从C 点运动至B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②将和代入解得:③由于滑块运动至B 点时还有动能,因此滑块从B 点离开AB 区域,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3)要使小滑块在AB 区域内运动的时间到达最长,必须使滑块运动至B 点停下,然后再向左加速运动,最后从A 点离开AB 区域.滑块从C 点运动至B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④由①④两式可得电场强度: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