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大考物理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3次大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南康三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大考地理试卷(2017.10。
30)命题人:钟朝福审题人:刘璐平、明良生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读下左图完成下列1-2题.1.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 ①B。
②C。
③ D. ④2. 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
0。
05 km2B。
0。
5 km2 C. 5 km2 D. 50 km2【答案】1. D 2. A1。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从图中看出,④处等高线距离近,相对密集,所以坡度陡.选D。
2。
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位于本区的东北部,大致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长度约为3个比例尺单位,也就是450米(即0。
45km),宽度约为1。
5个比例尺单位,也就是225米(即0.225k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约为(0。
45×0.225)/2=0.050625 km2。
选A.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3-4题。
3。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C。
距海较远D。
植被较好4。
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
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B。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 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
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答案】3。
B 4. B3. 读图,根据纬度,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低,位于热带,B对。
海拔较高有一定影响,不是主要原因,A错。
距海远近,植被条件不是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因素,C、D错。
4。
甲地位于南半球,5—8月是冬季,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对。
不受盛行西风影响,A错。
不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C错。
不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D错。
下图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
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 南北走向B。
东西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6。
【化学】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1. 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B. 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实验C. 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①中的铁和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 错误;B.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C.实验②溶解主要是物理变化、③水解是复分解,两者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③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体系,所以不全为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2. 向含有c(FeCl3)=0.3 mol·L-1、c(FeCl2)=0.1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 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C. 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D.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Fe2O3是红棕色物质,不是黑色,故错误;B、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Fe3O4是黑色晶体,且是Fe2+和Fe3+组成复杂的化合物,故正确;C、直径是9.3nm,在1nm~100nm之间,此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不带电,故错误;D、此分散系是胶体,提纯胶体常采用渗析的方法,故错误。
考点:考查铁氧化物、胶体等知识。
3.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 漂白粉的水溶液可能大量存在Fe2+、Cl-、Ca2+、Na+B. 滴加石蕊呈红色的溶液可能大量存在K+、NH4+、Cl-、S2﹣C. 与Al反应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K+、NO、SOD.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漂白粉的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Fe2+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滴加石蕊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S2—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亚铁离子能被硝酸根氧化,在碱性溶液中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正确,答案选D。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理

6
62
3
设 ABC
的周长为 l ,则 l
2
43 3
sin
B
sin
2 3
B
=2
4
cos
B
3
…
11 分
B
3
3
,
3
l
4,
6…………12
分
18.{m | m 3或1 m 2} .
试题解析:当
2x y 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上,则 z x2 y2 2x 1的最
x y 3 0
小值为(
A. 1
)
1
B.
5
C. 4
4
D.
5
12.已知可导函数 f x的导函数为 f x,若对任意的 x R ,都有 f x f x 2 , 且 f x 2019 为奇函数,则不等式 f x 2017ex 2 的解集为( )
20.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已知 a2 7 , a3 为整数,且 Sn 的最大值为 S5 .
(Ⅰ)求 an的通项公式;
(Ⅱ)设 bn
an 2n
,求数列
bn
的前 n 项和 Tn .
21. 已知函数 f (x) 2 ln x 3x2 11x . (1)求函数 y f (x) 的单调区间; (2)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f (x) (a 3)x2 (2a 13)x 1 恒成立,证明: a 0 且 2 ln a 3 1
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14.用中子轰击铝2713Al,产生钠2411Na和X粒子,钠2411Na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12Mg,则X 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A.质子α衰变 B.α粒子β衰变 C.电子α衰变 D.正电子β衰变15.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2,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 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合力增大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C.A所受的摩擦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未加沙子前,A与斜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16.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D上,a球置于C点正下方的地面上时,轻绳Cb恰好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现将b 球由静止释放,当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现把细杆D水平移动少许,让b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释放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会离开地面B.若细杆D水平向右移动少许,则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会离开地面C.无论细杆D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都不会离开地面D.无论细杆D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都会离开地面17.某赤道平面内的卫星自西向东飞行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该卫星离地高度为h(h的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赤道上某人通过观测,前后两次出现在人的正上方最小时间间隔为t ,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0,地球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知地球的半径为A. B.﹣hC.D.﹣h18.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现将物块拉到A 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最低点B ,图中B 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一定在O 点左下方B .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可能在O 点左下方C .从A 到B 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一定减少D .从A 到B 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机械能一定等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9. 某理想自耦变压器接入电路中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其输入电压u 的变化规律。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2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丑与喜剧喜剧与丑有着不解之缘。
在喜剧发展史上,丑始终被作为喜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喜剧进程中。
这是基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
正像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相比较而存在,孤立的、纯粹的丑无疑并不具备审美价值,而当它以无害的感性形式进入喜剧世界,即被赋予积极的审美价值。
这是因为喜剧是以笑的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丑,褒扬美的艺术,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的,其中包括恶的丑和善的丑。
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愚蠢的字眼……都会产生滑稽感,赢得笑声,激起喜剧愉悦。
喜剧的“主角”是丑,这在传统喜剧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秋江》中的老艄公,开的是“螃蟹脸”,笑纹如网;《十五贯》中娄阿鼠的鼻子上涂成白色小鼠,两片膏药皮挂在太阳穴上。
丑而有趣,丑而滑稽。
喜剧主角的丑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内在外在都丑的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例如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等等。
喜剧并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而是将其置于可笑的历史“小丑”的位置上,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
艺术家在勾勒其丑态时是嘲笑、鞭挞、讥刺他们。
这些丑类不唯因了艺术刻划而成为审美的对象,而且其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愚蠢的妄想破灭,也从另一面证实了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
人类得以“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一类是外在、表面丑,而内在美。
丑的表象使其本质的美更加楚楚动人。
《巴黎圣母院》中面目难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真诚地同情受难的姑娘。
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三次大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三次大考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 加速度、功率P=W/t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C. 克、米、秒都是基本单位D. 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答案】B【解析】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需要控制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控制外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故用到了控制变化量法,A正确;公式是加速度的决定式,不是比值法定义,B错误;g、m、s为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如“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等,D正确.2. 如图甲,笔记本电脑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不变D.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答案】C【解析】笔记本电脑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①②A、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角度θ减小,根据①式,支持力N增加,A错误;B、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角度θ减小,根据②式,静摩擦力减小,故B错误;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是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始终是不变的,C正确;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的矢量和与重力平衡,但大小的和是变化的,D错误;故选C。
3.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成功将其驱离。
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大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7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D.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C.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5m/sD.在4~6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发生了改变5.一个质点沿一条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在前100m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 m/s,在紧接着的100m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0 m/s,则质点在这200m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6 m/s B.7.5 m/s C.8 m/s D.12 m/s6.物体受共点力F 1、F 2、F 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A .3N 、6N 、4NB .15N 、5N 、6NC .1N 、2N 、10ND .1N 、6N 、3N7.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2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此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等于零B .大小为mg 21,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mg 23,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下 8.如图所示,把一个光滑圆球放在两块挡板AB 和AC 之间,AB 竖直,AB 与AC 之间的夹角为30°.现将AC 板固定,而使AB 板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90°,则在此过程中( )A .球对AB 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B .球对AB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C .球对AC 板的压力逐渐减小D .球对AC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10.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sm v b /10=B. v c = 3 m/sC. de = 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1.(8分)小明同学利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斜面上有a、b、c、d 四点,ab = bc = cd 。
从a点正上方O点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点。
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AA.b与c之间某一点 B.c点C.c与d之间某一点 D.d点参考答案:A2.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C.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参考答案: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测出了静电力常量,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符合物理学史实。
3. (多选)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l的平行光滑导轨ab与cd,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a、c端相连,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可沿导轨自由滑动.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导体棒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现若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物块不会触地,且导体棒不脱离导轨),用h表示物块下落的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其他电阻不计,则()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cB.物体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gC.若h足够大,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D.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参考答案:解:A、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由右手定则可知,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c到a,故A错误.B、设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的加速度a=,当F=0,即刚释放导体棒时,a最大,最大值为g.故B错误.C、物块和滑杆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最大,则有mg=F,而F=BIl,I=,解得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v=.故C正确.D、通过电阻R的电量q===.故D正确.故选:CD.4. 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ABC,该三角形平面与电场线平行,O为三条中线AE、BF、CD的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大
考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加速度、功率P=W/t 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C.千克、米、秒都是基本单位
D.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2. 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
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
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
3.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盗快艇在0~66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B.海盗快艇在96s末开始调头逃离
C.海盗快艇在66s末离商船最近
D.海盗快艇在96s~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4. 某同学采用以下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1
的
标准物A的前后粘贴有质量均为m
2
的两个拉力传感器,待测质量的物体B通过轻质水平细线连接在后传感器上,在某一外力作用下一起沿桌面向前运动,如
图所示.稳定后标准物A前后两个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
1、F
2
,由此可知
待测物体B的质量为()
A.
B.
C.
D.
5.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的小球,小
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
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B.小球开始向左运动,且
C.小球开始向左运动,且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为零
6. 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50m的河,河水流速为4m/s,则
A.这只船过河位移不可能为50m
B.这只船过河时间不可能为10s
C.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一定不变
D.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一定不变
二、多选题
7. 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
7v,所用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B.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
C.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D.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作用于时,、、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对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B.对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C.对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D.地对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9.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静止一质量为m1的小滑块,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大的水平力F,满足F=kt(k为常量,t代表时间),长木板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小滑块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时间内,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增大
B.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C.m1与m2之比为1:3
D.当小滑块从长木板上脱离时,其速度比长木板小0.5m/s
三、实验题
10. (1)如图所示,在“验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形,图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用两只弹簧秤或用一只弹簧秤时,都
将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拉到O点,其中力_____(选填F
3或F
4
)是实验直接测
得的合力.
(2)某同学认为在此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要相等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尽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要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
11.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mm.
(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________填“t2-F”“ -F”或“-F”图象.
四、解答题
12. 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时,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把斜面倾角变为θ=60°,为使该木块仍能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应沿水平方向给木块一个推力
A.(g=10m/s2)求:
(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F应为多大?
13.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7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m/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某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4s。
问:
(1)这位司机打算加速前进,车头能否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2)若司机反应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采取立即刹车。
通过计算分析车头在绿灯熄灭后是否会越过停车线?
14. 地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跑道,高为h 的平台边缘上的P 点在地面上P′点的正上方,P′与跑道圆心O 的距离为L(L>R),如图所示.跑道上停有一辆小车,现从P 点水平抛出小沙袋,使其落入小车中(沙袋所受空气阻力
不计).问:
(1)若小车在跑道上运动,则沙袋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在什么范围内?
(2)若小车沿跑道顺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车恰好经过A 点时,将沙袋抛出,为使沙袋能在B 处落入小车中,小车的速率v应满足什么条件?
15. 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传动装置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
如图所示,已知传送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成37°角,倾角也是37°的光滑斜面轨道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轨道良好对接,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传送带传动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v=4m/s,两轮轴心相距L=5m,B、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现将质量m=1kg的工件放在弹簧上,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传送带上的B点时速度v
=8m/s,AB 间的距离s=1m.工件可视为质
点,g 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
(3)若传送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v 可在v>4m/s的范围内调节,试推导
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
工件滑动到C 点时的速度v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