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管军;马迎新
【期刊名称】《商业观察》
【年(卷),期】2024(10)11
【摘要】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共识,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更是势在必行。
文章梳理了我国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历程,列举了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指出了
现存的挑战,提出推动我国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以加快零售业转型,抢占时代先机,推动我国零售业加速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管军;马迎新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2;F724.6
【相关文献】
1.版权保护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上海农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3.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信息安全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4.
数字经济背景下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5.教育数字化转型背
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零售行业与新型城镇化分析报告

2013年零售行业与新型城镇化分析报告2013年2月目录一、城镇化拉动消费,零售业整体受益 (4)1、城镇人口的增加和购买力的提升将拉动消费总量 (4)(1)人口城镇化空间仍大 (4)(2)购买力提升非无源之水 (5)2、消费习惯改变和消费渠道选择促进零售行业发展 (6)(1)消费习惯改变带动零售行业增长 (6)①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与城镇居民有显著差距 (7)②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有明显差异 (8)③消费习惯改变将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8)(2)消费渠道重新选择同样利好行业 (9)3、零售行业受益城镇化规模测算 (10)二、零售业受益城镇化投资思路:区域+业态组合+渠道下沉能力.. 121、地区差异预示潜力不同 (12)(1)总量:城镇化潜力筛选 (13)①相对城镇化率较低的省份潜力更大 (14)②非户籍人口占比暗示城镇化“内生潜力” (15)(2)总量:购买力提升空间筛选 (16)(3)结构:消费倾向筛选 (17)2、“超市+百货”业态组合模式更优 (19)(1)渠道下沉能力是主要竞争点 (20)(2)销售额占当地社零总额比重 (21)(3)门店分布广泛程度 (21)(4)公司体制也有影响 (22)三、发掘零售业的“小而美” (22)1、“区域+业态组合+下沉能力”选股 (23)(1)区域筛选 (23)(2)业态组合 (24)(3)渠道下沉能力 (25)2、步步高 (25)3、合肥百货 (26)4、文峰股份 (27)一、城镇化拉动消费,零售业整体受益伴随城镇化的过程,消费率将有提升,零售行业整体受益。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本专题的讨论建立在中国城镇化将继续推进的基础之上,而对于城镇化如何继续推进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具体可参考国泰君安宏观和策略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
我们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伴随着城镇化的过程,消费率增加,零售行业将整体受益。
零售行业受益同时来源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1)总量:人口城镇化×购买力提升;(2)结构:消费倾向提高+消费渠道再选择。
零售业全面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商业企业— —上海八佰伴进入 中国 , 截至 20 0 4年 1 0月底 , 外商 在我 国商业 领域的注册 资本金实际投入 8 . 4亿美元 ,投 资约 4 o
1 利 于促进 我 国服务 业 的发展 , 大服务 业在 国民经 济 . 有 扩 中的比重。 目前 我国仍然是 以工业 为主导 的经济结构 , 服务业在 G P中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 为 3 . D 35 %。批 发 、 零售业 、 餐饮业是服务业 中贡献 最 大的行业 , 占服务业增 加值 的 2%(0 2年 )在 总的 G P中 4 20 , D 占 7 %。 . 这种结构与发达国家相 比有很 大的差距 。 8 在发达 国家 , 零售业是一个关键 的经济部门 , 也是最大 的私 营经 济部 门 , 目前 该行业 占发达 国家 G P的 1 %以上 。欧盟 1 D 0 5国零售业增加值 D 9 而制造业 只 占 3%。【 0 l l 国外经验 表明 , 现代零售 度 。在我 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 中 , 关于零售服务 , 国政府 承 占 G P的 3 %, 我 诺在烟草销售不开放 的前提下加入世贸后一年 内允许外商设立 业 的变革与发展改变 了人们购买商品的方式和地点 ,有利于加 我 合营公 司, 从事 除书报杂志 、 药品 、 农药 、 农膜 、 化肥 、 成品油 以外 速经济从生产型经济 向服务型经济的过渡。 国零售业开放后 , 零售业态、 零售技术将加速我国传统 所有进 口和 国产品的零售业务 ,五年 内取 消上述 7种商 品的经 引进国外先进的零售理念、 带动诸如信贷 、 物流 、 、 地产 信息服 营限制 ; 加入世 贸后二年 内允许外商控股 ; 三年 内取消合营公 司 零售业 向现代零售业 的转变 , 数量、 地域、 股权和企业设立方式方面的限制; 五年内除了经营 务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扩大服务业在我 国经济 中 提升其 功能 。 少数重要商 品和仓储式超 市业 态的 3 0家店铺 以上 的连 锁企业 的比重 , 2有利 于提 高我 国零售 业的竞争 力。 售业全面开放后 , . 零 外 仍 由中方控股外 , 取消其他一切限制。 国还承诺加入世贸后允 我 许公司通过特许经 营形式进行营销活动 ,并在三年 内取消特许 国著名零售集团进入我国内地的渠道将更为畅通。国 内零售企
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我国连锁经营是指以某一特定的品牌或商业模式为基础,通过统一的管理和运作,形成一批零售、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连锁经营机构。
近年来,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迅速,成为零售业、餐饮业等领域的主要经营模式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国连锁经营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1. 发展迅速我国连锁经营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餐饮连锁和零售连锁在各大城市大规模扩张,成为城市消费的主要选择。
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餐饮连锁品牌在我国的各个城市都有遍布,成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面临激烈竞争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许多同类型的连锁店在同一区域竞争,价格战和促销活动频繁,导致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
3.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连锁经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体验,对连锁店的品牌形象和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4. 经营管理的不足许多连锁店在扩张过程中,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质量和服务问题频发。
由于连锁经营本身就是基于统一的管理和运作,一家店出现问题很容易会影响整个品牌的形象,对整个连锁经营机构造成负面影响。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品牌形象连锁经营机构应该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只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形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加强管理规范连锁经营机构应该加强对加盟店的管理规范,严格审核加盟店的资质和经营能力,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提升整个连锁经营机构的管理水平。
3. 创新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连锁经营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空间。
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产品,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4. 优化供应链管理连锁经营机构需要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供货的及时性。
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商标 、 商号 、 经营模 式等经营 资源 , 授 历程
约定 在统 一经 营体 系下 从事 经营 活 大致经历 了 3 个阶段 ,分 别是发展 理办法 ( 试行) 。19 》 9 8年 l 8日, 2月
萌芽期、 探索期和推广期。 (9 4 9 2 18 —19 年)
中国连锁 经营 协 会成立 了特 许 经营 实施 俯 业特许经营管理办耗 勘。据 中
行业二十一世纪 许经营的发展主要存在 以下特点 :
达 、 尼卡 等洗 相 专业店 等 , 些 国 柯 这
的主 导模 式 , 是
( ) 发展阶段看 , 国零售业 际特 许 经营 商在 我 国合资 、联 营 开 1从 我
继 百 货 商店 、 连 已经完成 了特许经营的始创路程 。从 店 , 是我 国零售 业特许 经营发展 的萌
和管理的力度 。l 9 9 7年 l 月 1 1 4日,
合同 , 特许人将有权授 予他人使 用的 予被 特许人使用 ; 被特 许人按 照合 同
动 , 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 并
( 我 国零售 业特许 经营发展 理部 门加 大 了对 特 许经 营 发展 引导 二)
零售 业 特许 经营 在 我 国的发 展 国 内贸易部 发布了 ( ( 商业特许 经营管
根 据这一 条的规定 , 特许 经营作
为特 殊 经营模 式 的特征 是特 许人 通
1 我 国特 许 经 营发 展 萌 芽期 委员会 。2 0 、 0 5年 2月 1E, t 我国开始
于 近 2 0年的酝酿 , 加快 的趋 势。截 至 20 04年 6月 , 全国 处 于探索期 , 多 国外海外服装企 业 诸
晓 0 其中一 由直营转 向特许。诸如皮尔 ・ 卡丹 、 鳄 娜 零售业特 许经营 共有特许经营 体系 6 0余个 ,
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新型城镇化致使城镇居民在消费结构中对住房的需求增加。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和新城区的建设,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那些从农村迁徙而来的农民工和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对宽敞舒适的住房有更高的追求,因此住房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消费之一。
这使得城市住房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新型城镇化促使城镇居民对教育和医疗的消费需求增加。
随着城市医疗和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和提高,居民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期望。
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质量,他们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
同样,由于城市医疗技术和服务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在增加,居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
因此,教育和医疗成为城镇居民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城镇居民对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
相比于农村地区,城市的休闲娱乐设施更加丰富多样化。
城市居民有更多的选择,包括电影院、购物中心、游乐场等。
这些娱乐设施不仅为城镇居民提供了舒适度和便利性,也满足了他们各种消遣娱乐的需求。
例如,城市居民更倾向于在周末去商场购物,去电影院观影或者到公园散步。
因此,城镇居民对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在新型城镇化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满足。
最后,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社交圈和就餐方式方面。
城市居民更注重亲朋好友的社交活动,经常组织聚会和聚餐。
这种社交需求使得餐馆、咖啡馆和酒吧等餐饮场所在城市中迅速兴起。
人们更愿意外出就餐,享受与朋友和家人的相聚。
这种就餐方式也促使了餐饮行业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从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基本需求的增加,到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发展,这些变化都在推动着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和多元化。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选题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概念、体验、绿色……营销理论及应用研究2.差异化营销策略实践应用研究----以某两同行公司对比分析为例3.某行业或企业的市场细分与营销策略研究4.某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研究5.某公司品牌营销管理研究6. XX产品市场调查分析——以XXX地区为例7. XX行业服务营销现状水平提升研究——以XX企业为例8.网络与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管理9.网络与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传统渠道改造10. 网络与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广告设计与管理11. 网络与电子商务背景下产品与服务定价策略12. 外资零售商与本土零售商竞争策略研究14. 小型服务事业连锁事业模式与品牌建立的障碍研究案例研究15. XX农民超市创业成功因素研究案例研究16. XX市停车难问题之解决对策研究、XX市停车场产业创业机会与产业发展研究案例研究17. ××产品专卖店与大卖场营销模式的比较18. 商业街的营销策略及发展研究――以XX为例19. ××县域商业圈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20. XX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应对策略21. 市场细分与××公司目标市场选择22. 网络时代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特点-以××企业为例23. “80后”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对营销策略的影响24. 农村零售业业态发展研究--以××地区为例25. 营销渠道设计研究------以XX企业为例26. 连锁经营研究-----以XX企业为例27. XX企业产品市场细分标准及其启示分析28. XX企业产品XX市场竞争环境分析29. XX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分析30. XX产品的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分析31. XX企业XX产品的市场分析与预测32. XXXX商品的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如汽车、房地产33. XXXX企业营销现状诊断34. XXXX企业不同阶段营销策略的比较35. XX大学生网络营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36. XX市领带或当地特色产品、优势产品需求分析与预测37. xx企业xx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38. 金融危机对XX打火机市场的影响39. 论市场渗透策略:以某企业为例40. XX市某区、县某产品或服务居民消费需求调查及分析41. ××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42. 服务产品网上商店的营销策略43. 房地产营销策略:基于XX供求关系分析44. 民营医院服务营销策略分析45. XX汽车市场竞争环境分析或XX汽车市场需求结构分析46. 体验营销在旅游业的应用研究47. 民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与CIS研究48.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方向49. XX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初探50. 市场营销中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以某企业为例51. 关于企业品牌策略的研究—以某企业为例52. 电气行业市场营销特征及对策研究53. 汽车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54. 企业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研究针对特定商品55. XX市大中型零售商业的竞争态势分析与战略选择56. ××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57.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调查研究58. XX或××地零售业发展业态分析59. XX零售集聚消费者行为分析——基于大南门商圈的消费者调查60. XX本土乳制品企业发展现状和营销策略探讨61. ××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个案分析62. XX某企业目标市场选择过程的案例分析63. XX民营企业价格竞争策略评析64. 以××企业为例,评析其渠道管理策略65. 以××企业为例,分析其进入国际市场的动因66. 以××企业为例,评析其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67. 以××企业为例,评析其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68. 以××企业为例,评析其公共关系策略69. 旅游景点均衡游客资源的策略:以××山为例70. XX县开发冬季旅游的策略71. 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以电讯银行、交通、旅游、餐饮、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等产品为例72. 以××企业为例,评价其关系营销的策略73. 以××企业为例,评价其开拓新市场的战略74. 以××企业为例,评价其多元化或专业化战略75. XX航空或旅游市场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76. XX企业多角化战略与竞争优势分析77. 竞争性行业的生存环境与战略对策分析研究—以某XX企业为例78. 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79. 产品促销策划设计80. 连锁企业的营销问题研究81. 某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82. 某行业营销特征分析83. ××产品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或者XX产品定价策略研究84. XX产品市场定位策略研究85. XX产品营销渠道策略研究86. 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87. ××产品营销策略中的广告运用研究88. 国内手机零售业盈利模式研究89. 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分析及其在XX如:百货商场业态中的应用90. ××企业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91.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研究92. 促销活动中的营销伦理分析93.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94. 区域产业竞争策略分析95. 营销“小胜智,大胜德”理念分析结合案例分析96. XX市旅游的品牌营销分析97. XX市旅游产品的营销环境分析98. 区域消费品的市场渗透分析99. 区域儿童消费品的市场开发分析100.感性诉求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101.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102.绿色营销渠道中的建设问题研究103.文化营销在XX市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104.绿色营销在XX市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105. XX市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06.我国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107.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研究108.XX市房地产品牌战略问题研究109.论XX学院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及其市场营销策略110.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111.国际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研究112.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13.绿色壁垒与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114.产业梯度转移对XX招商引资的启示115.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116.行业协会在企业外贸活动中的角色扮演117.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其发展探析118.原产地规则对于出口企业的启示119.关于反倾销预警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120.企业外贸活动中贸易术语的选择问题探讨121.中新自由贸协定对中国外贸的影响122.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研究123.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之消费心理研究124.对XX市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分析125.对XX市××行业“蓝海”经营战略的研究126.对××行业、社会现象等的经济学分析127.我国转型时期城镇失业问题研究128.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研究129.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130.对我国家用轿车进入家庭的实证分析131. XX市旅游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分析141.142.143.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144.我国经济型酒店顾客价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45.服务质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46.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品牌营销策略14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定价决策研究148.地方政府官方旅游网站营销功能实证分析149.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150.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151.股票估值方法比较研究161.定位于区域市场的营销战略与战术162.美国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企业的营销对策163.小企业的风险与防范对策164. ××地方传统食品行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65.资金链断裂频现中的销售方式反思166.定位于区域市场的销售网络的建立167.中小城市农村地区购买力分析168.金融危机下景点旅游消费的调查178.论电子商务与ERP整合194.基于文化视角的XX市旅游营销195. XX古村落旅游联动营销探析196.论假期调整对XX市假日旅游经济的影响197.经济视域下的XX古村落农村居民出游可行性分析198. XX市乡村旅游营销战略研究199.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性研究——以XX市为例200.基于假期调整的XX市客流量变化研究201. XX市旅游经济增长实证研究202. XX市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203.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204.中外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205. XX市房地产市场营销研究206. XX市区超市经营状况分析210.企业客户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研究211.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问题研究212.企业营销渠道网络的开发与管理研究213.企业销售政策的比较研究214.企业营销渠道模式设计与调整问题研究215.企业市场开拓方法、策略研究216.促销手段与沟通技巧研究217.中国企业跨国营销战略研究218.企业产品组合优化有关问题的探讨219.企业品牌策略与管理问题研究220.企业定价策略与销售政策协调研究221.企业定价与其它营销策略的整合研究222.营销的民族文化特征与营销策略运用223.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224. 4C营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25.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问题研究226.广告效果测定方法实证研究227.广告媒体的比较研究及媒体组合问题228.企业广告管理模式研究229.品牌定位与广告策略研究230.现代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231.企业营销研究模式与管理232.企业战略营销问题研究233.企业销售管理模式与管理对策研究234.批发业营销战略、策略研究235.连锁企业的营销问题研究236.超级市场的发展与营销问题研究237.连锁商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研238.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对策239.不同业态的商业企业营销比较研究240.商业规划、布局模型与应用研究241.外国零售商业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242.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243.中国行业市场竞争模型分析244.市场流通新格局与企业发展研究245.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研究247.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营销战略、策略分析250.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发展研究251.流通现代化的特点与对策研究252.非赢利组织的营销问题研究253.宏观市场营销的有关问题研究254.专业市场服务业、餐旅业、技术市场、金融、房地产营销问题研究256.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268.知识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与对策分析269.知识经济的冲击及企业发展对策探讨270.企业营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问题研究271.信息技术对现代商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73.企业营销组织设计有关问题研究274.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有关问题研究275.新型现代化物流中心与管理模式问题研究279.新型企业营销管理者的素质研究298.试论营销沟通的策略与艺术304.现代营销的前沿问题研究305.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07.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营销战略研究309.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310.零售商业企业经营特色塑造研究315.××市场调查后,调查报告的撰写317. XX新产品上市推广策划318.××产品促销策划设计320.联合分析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321.消费者满意度调研报告322. XX区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323. XX制造企业营销渠道建设研究324.XX企业渠道冲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产品市场试销实验产品营销方案市场实验农产品市场产品结构调查家装饰材料产品结构调查中药材市场调查房地产市场调查331.企业业务战略外包问题研究33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个性化营销问题33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334. XX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336.╳╳企业市场调查337.╳╳企业市场发展策划338.╳╳企业产品调研339.中国企业市场营销风险分析341.企业形象调查报告343.××广告策划书346.广告媒体发展趋向研究349.央视、卫视媒体与区域市场广告媒体的有效组合350.互联网媒体研究351.区域市场户外广告媒体应用研究。
现代服务业之零售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支配 收入的增长 ,为零 售业的发 展创 造 了一个 良好 的消费环 境 。因而 ,外资商业 企业非常看 重我国的发 展潜力。随着外
资进 入 我 国零 售 业 在 企 业 设 立 形 式 、 数 量 、地 域 、 股 权 比例
等 方面的限制 陆续取消 ,外 资对 我国零售市场 的拓展速度将 加快 ,零售 业将会形 成外商独 资、中外合资 以及 各种经济成 分共 同竞争的格 局 ,内资零售业 将在更广 的范 围、更深 的层 次上参 与全球市 场的竞争。 因而研 究我 国零售 业如何在这种 竞争激 烈的环境 下生存并强大起 来既有理论 意义又具有现 实
是 世界 增 长最 快 的消 费市 场 。
售商店里 获得 消费品及其 与消费 品有 关的无形服务 的满足的
行 业 。它 直 接 关 系 到 居 民 的 生 活 质 量 和 生 活 方 式 ,是 社 会 资
源分配的一个重要 阶段 ,也是最后阶段 。 2 零 售业的特 点 . ( )规 模经济不大 。与规模经 济较大 的行 业相 比 ,如 1
只有 1 左右 。 %
来了先进 的经营理 念、先进 的管理方 式和 管理技术 ,将 会对 我国传统 商业的经营 理念和 方式带来 冲击。同时 ,国外 先进 的物 流、仓储和 库存服务 技术会使 我国的 商品分销渠道 更加 畅通 ,大大 降低交 易费 用 ,提 高物流环节 的效益 。 2 宏观经济形势 良好 . 改革开 放 以来 ,我国 的经济 一直 处于 高速增 长 的时期 , 长期 以来基本保 持着 1 % 的增长 率 ,即使 自从 1 9 O 9 8年 以来
受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以 及 整 个 世 界 经 济 萎 靡 的 影 响 ,我 国 的 经 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的程度及水平 。比如学者诺瑟姆就
在其学术研究 当中,直接将城镇化发展 过 程 比 喻 为 一条 被 拉 伸 的 “ S ”型 曲 线 ,该 曲线 表明了缓慢发展——快速发
演 变路 径
种生产方式及生 活方 式开始演 变的重
( 一 )新 型城 镇 化 与 零 售 业 态 1 . 城 镇 化 概 述 。城 镇 化 主 要 是 指
【 中图分类号】 F 2 9 1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3 6 X ( 2 0 1 6 ) 1 2 — 0 1 2 9 — 0 3
Ef f e c t o f Ne w Ur b a n i z a t i o n o n Ch i n a ’ S Re t a i l I n d u s t r y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GDP , r e t a i l a g g l o me r a t i o n i s l o w, i n a d e q u a t e n o r ma t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r e t a i l i n d u s t r y i n n e w rb u a n i z a t i o n . Ba s e d o n t h i s , we s h o u l d p r o mo t e t h e i n f o m a r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r e t a i l , i mp r o v e he t r e t a i l i n s ma l l t o wn s , p e r f e c t he t l a w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f r e t a i l
Ke y wo r d s :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r e t a i l t r a d e ; f o r ma t s ; c h a n g e s
一
、
新型城 镇化 背景下零 售业态 的
口数量 当中 ,所 占据 的比重 处于一个 不 断上升 的状态 。因我 国零售 业发展 的影响与对策
邓 虹 ,胡文俊 ,李方明
( 江 西 经 济 管理 干 部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0 0 )
【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零售业态发展的不 同阶段 起到 了 推 动作用 ,其主要作 用力还表现在科 学技术 、经济 、消费者行
为等方 面。G D P的贡献率较低 、零售业 的集聚性低 、发展 的规 范性 不足等 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零售业 变迁存在的 问题 。基 于此 ,可 以从推 动我 国零售业的信息化发展 、中小城镇的零售业发展 、完善零售业发展 的法律规 范等 角度来进行 改进 。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零售业 ;业态;变迁
要表 现。 目前 在学 术领 域中 ,具 体是采 用城市人 口来作 为城镇 化发展水 平的衡
展——缓慢发展 的循环过程 。而结合城
镇化标 准来分析 ,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旦 达 到7 0 %后 ,则表 明城镇的发展正式进
扩 大城 市发展规模 ,促使农村 人 口开始
向城 市人 口转变 ,保证城 市人 口在总人
Ab s t r a c t :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h i n a ’ S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r o mo t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r e t a i l i n d u s t r y i n d i f f e r e n t s t a g e s ma i n l y i n he t a s p e c t s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y , c o n s m p u t i o n . Ho we v e  ̄t h e r e a r e s t i l l p r o b l e ms s u c h a s a l o we r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o f
D e n g Ho n g , H u We n j u n , L i F a n g mi n g
( J i a n g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i c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 Na n c h a n g , J i a n g x i 3 3 0 0 0 0 )
2 0 1 6 年第 1 2 期
改 革 与 战 略
RE F ORMAT 1 0N & S T RAT E GY
N0. 1 2. 2 01 6
第3 2 卷( 总第 2 8 0 期)
VO L . 3 2 ( C u mu l a t i v e l y , NO . 2 8 0 )
D OI : 1 0 . 1 6 3 3 l / j . c n k i . i s s n l 0 0 2 — 7 3 6 x . 2 0 1 6 . 1 2 . 0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