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1--6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安排知识分享
小学生1至6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指南

小学生1-6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指南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1-6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和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
新学期来了,家长快把这些好习惯养成要点一览表收藏!
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很多,上面的习惯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习惯,在孩子12岁以前养成,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长要有耐心,坚持做下去,这样孩子上了初中后就会很省心了。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序列细目

4、做作业和考试时积极动脑,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和试卷。
5、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老师处理。
自
信
自
强
1、对自己有信心。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尽力自己克服,解决不了时再请老师、家长、同学帮助,战胜困难。
2、发生矛盾要主动做自我批评。对别人有意冒犯自己时,只要他认识了错误,应不记仇,学会宽容、忍让。
2、敢于对不同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时,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见解,听取别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3、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4、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
五、六年级
一
级
指
标
二
级
指
标
行为训练点
做
人
习
惯
礼
貌
待
人
1、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和老师意见有分歧时,以尊重的态度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
4、收看电视、广播时能征求家长意见,看内容健康的节目,多收看少儿频道、教育频道的节目。
5、认真上体育课,做好广播体操。大课间活动与同学合群合作。
做
事
习
惯
遵
规
守纪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队歌、校歌。
2、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随便说话,不搞小动作。
3、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主
动
学
习
1、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个略高于自己现状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2、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提问。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经过独立思考,再去请教别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友善待人
⒈尊重他人:不说脏话,不恶作剧,不欺负他人,不侮辱他人,不霸凌他人。
⒉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则,不违反纪律,不违背道德。
⒊关心他人:主动帮助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体贴关心他人
的感受。
二、自律能力
⒈守时: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加活动。
⒉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不拖延做事。
⒊爱护公物:妥善使用学校和家中的设施、器具和书籍。
三、良好卫生习惯
⒈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洗手、刷牙,保持整洁的衣着和仪表。
⒉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和公共场所的整洁,不乱丢
垃圾。
四、良好学习习惯
⒈认真听讲:上课期间专心听老师讲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⒉主动完成作业:及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⒊多读书:培养阅读兴趣,多阅读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⒈遵守秩序:在集体活动中保持秩序,听从指挥和安排。
⒉热心参与: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展现个人才艺和特长。
附件:
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奖惩制度
⒉学校行为规范手册
⒊家庭行为习惯养成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纪律:指学校或家庭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⒉遵守:指服从、听从并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
⒊霸凌:指以欺凌、恶意嘲笑、威胁、排挤等方式对待他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细则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细则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细则一、文明礼仪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一)学校礼仪1、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时神态庄重,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听国旗下的演讲时要专注,并适时适度鼓掌。
2、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
3、进老师办公室时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
4、和老师谈话时,站姿要正确,眼睛注视老师,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语。
5、团结同学,不骂人,不打架,不叫绰号。
对残疾同学不嘲笑,主动帮助。
6、不乱翻别人的东西,需要借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
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7、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见)。
8、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
发言时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9、出入教室不拥挤。
在楼道内,楼道间行走,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10、不在室内外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要讲秩序、懂谦让。
(二)家庭礼仪1、爱爸爸、妈妈和其它亲人,对父母、长辈要以“您”称呼,不直呼其姓名。
2、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不任性,与长辈意见不同时要多沟通。
3、进长辈房间要先敲门,出门要向家人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人打招呼。
4、就餐时先请长辈入座,大家起筷时才能动筷。
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
饭后对长辈说声:“谢谢您,我吃好了~”5、有客人来家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三)社会礼仪1、会使用“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2、接听电话时使用文明语言。
3、外出活动要遵守秩序,需购票时主动买票。
4、观看演出时,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走动。
5、爱护公物,不折花,不践踏草坪,不穿越绿化带,不乱扔垃圾,能随手捡起纸屑杂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一)学校礼仪1、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安排

周三
4、守时惜时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周四
5、懂得感恩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尊重他人的劳动。
周四
10、讲究卫生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小摊小贩的不洁食品。7、到校后主动开窗通风。
单
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周一
2、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4、不说谎话,有错就改。
周二
3、尊重他人
1、耐心、专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3、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4、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5、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周五
6、勤俭节约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日常生活习惯
⒈定时起床:建立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⒉清洁卫生:培养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的习惯,保持身体
清洁。
⒊穿戴整齐:学会整理衣物,将衣物规整地放置或挂起。
⒋饮食规律:在定时定量进食的基础上,要注重饮食平衡,多
食用蔬菜水果。
二、学习习惯
⒈完成作业:养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避免拖延和偷懒。
⒉认真听讲:课堂上做到专心听讲,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与
互动。
⒊主动思考: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做好笔记:课堂上要做好笔记,整理课堂知识,便于复习和
记忆。
三、交往习惯
⒈尊重他人: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包括尊重师长和同学。
⒉合作共享:学会合作,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分享自己的知识
和经验。
⒊团队精神: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团队精神,帮助他人,建立良
好的友谊。
四、安全习惯
⒈遵守交通规则:学会正确过马路,不横穿马路,使用斑马线。
⒉安全饮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乱吃零食,养成饮食习惯。
⒊防止意外伤害:学会正确使用文具、刀具等,避免意外事故
的发生。
附件:行为习惯养成评价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范,用于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共利益。
⒉注释:注释是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说明,用于帮助人们理解
和适用法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着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1. 守时:培养学生准时到校、准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培养时间观念和责任感。
2. 自律: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自律自助的好习惯。
3. 整洁:引导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和校园环境整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 有序:培养学生有序排队、有序讲话、有序行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秩序习惯。
5. 尊重:教育学生尊重师长、尊重他人,培养礼貌待人、守规矩的态度。
倡导正确的行为习惯1. 乐于助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习惯,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公益活动。
2.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注重团队协作、相互支持,培养团队精神。
3. 勤俭节约: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提倡节约粮食,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
4. 爱护环境: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利用,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心。
5. 积极健康: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身体健康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认真听讲: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做到听课不走神,提高学习效果。
2.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查找资料:指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善于运用各种学习资源。
4. 完成作业:引导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5. 多样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其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序列化内容

的 习 惯 动笔
1、对写话感兴趣。 2、写自己想说的话。 3、写想象中的事物。 4、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5、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6、自觉用线段或符号把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 1、充分读题。 审题 2、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断句。 3、读题后,用着重号标出关键句子。 1、打好硬笔的写字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 获取信息 实践创新 2、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铅笔字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3、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在老师、家长帮助下,尝试通过借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渠道浏览信息。 1、勇于提出不同看法。 2、积极了解、接触新鲜事物,要勇于亲自实践。 1、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独立思考 2、独立完成作业。 3、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再去请教别人。 1、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时间安排 2、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习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3、充分利用零散时间。 4、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 头正、肩平、挺胸、直背、腿并拢、手下垂。 头正、肩平、挺胸、背正、腿并拢、脚放平,身体自然坐直。 头正、肩平、身不歪和“三个一”,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 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面握住笔杆,无名指和 小拇指支住中指。笔杆要握的不松不紧,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呈: 握笔方法 45 度角。
与 生 理 相 关 的 习 惯
站立姿势 坐姿 写字姿势
读书姿势 与 生 理 相 关 的 习 惯 用脑卫生 用眼卫生
在坐着或站立读书时,坐姿、站姿要端正,双臂微屈拿书,视线与书本平面垂直,保持 一尺距离。 1、不在强光下读书。 2、不在灯光昏暗的地方读书。 3、不在移动的车上读书。 4、在长时间看书后,要远眺或做眼保健操。 5、不在躺卧时看书。 1、上课时双手轻握拳,增加注意力。 2、早晨起床后,到第一节课之前,尽量不讲话,尤其不要争吵。 3、学习 20 分钟后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不同学科交替进行学习,避免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1--6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具体内容安排如下:一年级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自己起床,自己吃饭。
(2)自己整理自己的课桌、书包等。
(3)自己做作业。
(4)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主题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1)勤洗手,勤剪指甲。
(2)勤洗澡,勤换衣服和袜子。
(3)注意口腔卫生。
(4)爱护环境卫生。
(5)主题活动:“干净每一天”。
3.按规则行动。
(1)限时看电视,玩电脑。
(2)遵守学校纪律和学生守则。
(3)遵守交通等社会规则。
(4)遵守游戏规则。
(5)主题活动:“按规则行动”。
4.讲文明、讲礼貌。
1)主动问好。
2)说到做到。
3)注意社交仪表。
4)不乱动别人东西,不给别人添麻烦。
5)主题活动:“讲文明,讲礼貌”。
5.勤俭节约。
(1)不浪费食物。
(2)爱惜文具。
(3)不乱花钱。
(4)节约资源。
(5)主题活动:“勤俭节约”。
6.兴趣浓、爱学习。
(1)背诵、朗读与复述。
(2)认真写字。
(3)细致观察。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
(5)主题活动:“我们爱学习”。
1.自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固定摆放物品。
(2)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
(3)爱惜公物。
(4)用完公共物品应该放回原位。
(5)主题活动:“东西不乱放”。
2.乐于助人。
(1)及时感谢他人帮助。
(2)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定期参与公益活动。
(4)爱护小动物。
(5)主题活动:“助人为乐数第一”。
3.今日事今日毕。
(1)不浪费时间。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3)每天有计划。
(4)专心致志做好每件事。
(5)主题活动:《明日歌》、《今日诗》、《昨日谣》。
4.言必行,行必果。
(1)为自己找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
(2)不随意许诺。
(3)遵守和他人的约定。
(4)遵守关于时间的约定。
(5)主题活动:“诚信歌”。
5.孝敬父母。
(1)认真听父母的话。
(2)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
(3)体谅父母的难处。
(4)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父母送上祝福。
(5)主题活动:“孝悌故事会”。
6.热爱学习求上进。
(1)课前做好准备。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独立完成作业。
(4)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主题活动:“爱学习故事会”。
1.尊重他人。
(1)耐心倾听别人说话。
(2)微笑待人,帮助他人,快乐无穷。
(3)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4)与动物和谐相处。
(5)主题活动:“诚挚待人”。
2.主动参与竞争。
(1)在游戏中竞争。
(2)在家庭中和父母比赛(3)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竞选。
(4)设定竞争目标,敢于面对失败。
(5)主题活动:“主动竞争”。
3.敢于承担责任。
(1)学会自我服务,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
(2)多为班级和集体考虑。
(3)为父母分忧。
(4)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5)主题活动:“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4.自我保护。
(1)遵守交通规则。
(2)不做危险游戏,不逞能。
(3)注意用电安全,不玩火。
(4)牢记各种报警电话。
(5)主题活动:“自护常在心中”。
5.做事有始有终。
(1)克服懒惰。
(2)按计划做事。
(3)有耐心,不半途而废。
(4)带着责任心做事。
(5)主题活动:“做事有始有终”。
6.主动学习。
(1)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
(2)主动挑战学习中的困难。
(3)正确对待别人的帮助。
(4)正确自我评价,及时调节学习目标。
(5)主题活动:“善于学习”。
1.自信。
(1)写下自己的优点,经常暗示自己是优秀的。
(2)确定合适的小目标,不断体验小成功。
(3)做一些挑战自我的事,在陌生人前展示才华。
(4)积极地看待失败。
(5)主题活动:“我能行”。
2.创新。
(1)敢于怀疑,勇于提出不同看法。
(2)善于观察,广泛探索。
(3)积极了解,接触新鲜事物。
(4)不迷信,不崇拜权威;多角度看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5)主题活动:“进步源于创新”。
3.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1)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与父母和朋友友好相处。
(3)情绪不佳时适当宣泄。
(4)不任性,不抱怨,不苛求完美。
(5)主题活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1)克服胆怯心理,要大胆联系。
(2)在讨论中提出问题。
(3)每天留一点时间思考。
(4)课堂上提问的方法。
(5)主题活动:“学与问”。
5.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相信“我能行”。
(2)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
(3)为自己做决定,不依赖他人。
(4)积极应对挫折。
(5)主题活动:“学会独立”。
6.持久专注地学习。
(1)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2)不打疲劳战,劳逸结合。
(3)在适合的环境中学习。
(4)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5)主题活动:“学习要持久专注”。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按时起床按时睡眠,保持良好的姿势。
(2)用眼卫生、用脑卫生,不沉迷于电脑游戏。
(3)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不说笑打闹。
(4)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5)主题活动:“健康生活每一天”。
2.做事有计划。
(1)要事第一。
(2)详细分解计划步骤。
(3)今日事今日毕,每日小结。
(4)根据情况调整节奏。
(5)主题活动:“今日事今日毕”。
3.善于合作。
(1)学会和他人协调配合。
(2)在家中和父母合作。
(3)平等待人,助人为乐。
(4)团结互助,友善待人。
(5)主题活动:“有合作才有成功”。
4.科学合理消费。
(1)不盲目攀比、炫耀。
(2)有计划地用钱,少买零食,珍惜财物。
(3)适度消费不浪费。
(4)理智消费不轻信广告。
(5)主题活动:“科学消费”。
5.尊重隐私。
(1)学会分辨隐私。
(2)不随意暴露个人和家庭隐私。
(3)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4)不打探、窥视别人的隐私,更不传播别人的隐私。
(5)主题活动:“不能随便打开的盒子”。
6.科学利用和管理信息。
(1)记好各种笔记。
(2)充分利用图书馆,勤查工具书。
(3)有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
(4)增加交流,和他人分享信息。
(5)主题活动:“利用管理好信息”。
1.积极选择。
(1)有执着的信念。
(2)客观判断,对错误事情敢于说“No!”。
(3)立即行动,不拖延。
(4)拒绝抱怨,不害怕失败。
(5)主题活动:“积极与消极”。
2.学会独立。
(1)学习、生活不依赖他人。
(2)热爱劳动。
(3)学习理财。
(4)独立思考。
(5)主题活动:“学会独立”。
3.保护我们的地球。
(1)常见的污染。
(2)农业环境污染。
(3)古今贤文环保篇。
(4)制作环保小报。
(5)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
4.善于总结反思。
(1)做好读书笔记,整理好错题。
(2)善于提问并创新思考。
(3)善于总结学习中的得失。
(4)主题活动:“善于复习”。
5.追求效益。
(1)善于制定计划。
(2)按规律办事。
(3)善于接受和利用新事物。
(4)主题活动:“有效学习”。
6.学会统筹,有效复习。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1.从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开始宁少勿多,宁易勿难;注重行为细节,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2.先做后知,重在实践。
好习惯是养(天天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可以不明白,但必须去做。
3.严格要求,坚持就是胜利严格要求:养成贵在严格,没有严格就难养成,所以,身教为先,耐心细致;绝不姑息纵容,决不敷衍。
坚持就是胜利:不断重复,养成好习惯的秘诀就是重复,好习惯不在难,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但要不断地重复。
持之以恒,永不放弃。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好习惯在坚持中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