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湿热测试设备基本知识
光伏组件测试光伏组件测试方法

2.1.6 一小时后挡住组件不受辐射,并验证Isc 不超过IMP的10%. 2.1.7 30 min后,恢复辐照度到 1000 W*m-2.
2.1.8 重复2.1.5 2.1.6.2.1.7五次
四、热班耐久试验
1 实验装置;
1)辐射源1 稳态太阳模拟器或自然阳光,辐照度不低于 700W*m-2,不均匀度不超过±2%,瞬间稳定度在±5%以内。
2)辐射源2,C类或更好的稳态太阳模拟器或自然阳光,辐照度 为1000 W*m-2±10%。 3)组件I—V曲线测试仪
4) 对实验单片太阳电池被遮光的情况,光增强量为5%的一 组不透明盖板. 5)如果需要,加一个适用的温度探测器。
2.1.3同样在步骤2.1.1所规定的辐照度(±3%内)下,完全挡住选定
的电池,检查组件的ISC是否比步骤2.1.1所测定的IMP小。如果这 种情况不发生,人们不能确定是否会在一个电池内产生最大消 耗功率。此时继续完全挡住所选电池.省略步骤2.1.4。
2.1.4 逐渐减少对所选择电池的遮光面积,直到组件的 ISC最 接近IMP,此时在该电池内消耗的功率最大。
以上;
c)在组件边缘和任何一部分电路之间形成连续的气泡或脱 层通道;
d)表面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或工作都受到影 响。
4.2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实验前的5%。 4.3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实验的同样要求。
五、热循环试验
1 实验装置
1.1 热循环实验箱,有自动温度控制,使内部空气循环和避免在实验 过程中水分凝结在组件表面的装置,而且,能容纳一个或多个组件 进行如图1所示的热循环实验。
湿热试验的原理方法、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文看懂湿热试验的原理方法、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一、什么是湿热试验湿热试验技术主要用在:1、探索潮湿环境对产品的影响(开发、设计阶段的研究性试验)。
2、鉴定产品的防潮性能(研制、生产阶段的质量检查或型式试验)。
3、评价产品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安全或可靠性试验)。
试验后判定的主要指标一般是检查产品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也检查某些样品的腐蚀情况。
湿热试验一般有三种类型,其中,恒定湿热试验主要适用于一般电工电子产品,应力严酷度等级较低,试验设备要求也不高。
交变湿热试验适用于环境比较恶劣复杂的产品,军标里的湿热试验其实也是交变湿热,适用于复杂环境或可能将要使用到这类环境的军工产品或通讯产品。
交变湿热或湿热试验对温度、湿度、持续时间和循环周期的要求都比恒定湿热严酷,军标的湿热试验更严酷。
所以,如果一个产品做过交变湿热或军标要求的湿热试验,就没有必要再做恒定湿热试验了。
一般重要关键的产品或军工设备,在制订可靠性试验方案或编写试验大纲时,也不会选择恒定湿热试验。
三种湿热试验严酷度顺序,从低到高为“恒定湿热”小于“交变湿热”小于“(军标的)湿热”。
要注意,严酷度并不是项目越多越好。
表一不同类型湿热试验之间比较二、湿热试验条件的物理现象在湿热试验中,温度和湿度共同作用,会形成一些物理现象并使样品表面或内部受潮。
1、吸附现象:气体分子(在湿热试验中指水蒸气分子)在空间运动时可能碰撞固体物质(样品)的表面,当一定数量的分子连续碰在固体表面,在它重新回到空间之前,要在固体(样品)表面“停留”一定长的时间。
这时,气体在表面上的浓度高于它在空间中的浓度,从而产生凝结。
这种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停留”的现象称之为吸附。
因此,吸附也可以说是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凝结和蒸发的一个中间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气体吸附量与固体物质的性质、温度及平衡时气体的压力三者有关。
温度愈低、压力愈高,则吸附量就愈大。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下函数关系式)物理吸附是由范德华引力引起的,吸附层一般为多分子层。
光伏湿热试验

光伏湿热试验
光伏湿热试验是一种模拟自然环境下的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复杂环境,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进行检测的方法。
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太阳能电池板承受高湿度渗透和高温长期暴露的能力,以确认组件能够承受高温高湿之后随机的零下温度影响,以及对于温度重复变化时引起的衰减和老化。
试验方法是将组件置于有自动温度控制、内部空气循环的气候室内,使组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往复循环,保持一定的恢复时间,监测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短路和断路、外观缺陷、电性能衰减、绝缘电阻等现象,以确定组件承受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的能力。
光伏组件的检验测试(终检)

光伏组件的检验测试(终检)一、终检的内容按照国家标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与定型》(GB/T9535-1998)、《海上用太阳电池组件总规范》(GB/T14008-1992)的规定,光伏组件需要检验测试的基本项目有:1.电性能测试;2.电绝缘性能测试;3.热循环实验;4.湿热-湿冷实验;5.机械载荷实验;6.冰雹实验;7.老化实验。
二、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1.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光伏组件的性能主要是它的“电流-电压”特性,即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
它能够反应出组件的光电转换能力。
反应光伏组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关系的曲线,称为输出特性曲线,也就是“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也可以表示为I-V 特性曲线。
在光伏组件的I-V 特性曲线上,有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点:开路电压、开路电流和峰值功率。
2.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主要有: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峰值电流、峰值电压、峰值功率、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等。
⑴ 短路电流(SC I ):当将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短路,使0U =时,此时的电流就是组件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的单位是A (安培),短路电流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⑵ 开路电压(OC U ):当光伏组件的正负极不接负载时,组件正负极间的电压就是开路电压,开路电压的单位是V (伏特)。
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随电池片串联数量的增减而变化,36片电池片串联的组件开路电压为21V 左右。
⑶ 峰值电流(m I ):峰值电流也叫最大工作电流或最佳工作电流,是指光伏组件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
⑷ 峰值电压(m U ):峰值电压也叫最大工作电压或最佳工作电压,是指太阳能电池片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压,峰值电压的单位也是V (伏特)。
组件的峰值电压随电池片串联数量的增减而变化,如36片电池片串联的组件峰值电压为17~17.5V 。
⑸ 峰值功率(m P ):峰值功率也叫最大输出功率或最佳输出功率,是指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或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峰值电流与峰值电压的乘积:m=Im m P U ⨯。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第2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CNCA/CTSXXXX-2013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XXXX—2013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第2部分:湿热气候条件Terrestrial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in multiple climatesPart 1: Damp-Heat Climate Condition(申请备案稿)2013-XX-XX发布2013-XX-XX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CQC XXXX—2013目录前言............................................................................ I I1 范围和目的 (3)2 引用标准 (3)3 湿热气候条件特点及试验程序 (3)4 样品要求 (5)5 合格判据 (5)6 严重外观缺陷 (5)7 报告 (5)8 重新测试 (6)9 试验项目 (6)9.1 外观检查 (6)9.2 EL检测 (6)9.2.1 目的 (6)9.2.2 程序 (6)9.3 最大功率点确定 (6)9.4 绝缘耐压试验 (6)9.5 湿漏电流试验 (6)9.6 接地连续性试验 (6)9.7 盐雾试验 (6)9.8 PID试验 (7)9.8.1 目的 (7)9.8.2 装置 (7)9.8.3 试验过程 (7)9.8.4 最后试验 (7)9.8.5 要求 (7)9.9 湿热试验 (7)9.9.1 目的 (7)9.9.2 程序 (7)9.9.3 最后试验 (8)9.9.4 试验要求 (8)9.10 机械载荷试验 (8)CQC XXXX—2013前言光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发展对光伏组件提出了性能长期可靠的技术要求。
不同的气候条件与使用条件会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机械性能产生影响,为此需要根据光伏组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的性能要求制定适合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

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光伏组件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标准测试。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条件和要求。
首先,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将光伏组件置于特定的温度环境中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性能表现。
测试条件通常包括高温、低温和温度循环等,以模拟光伏组件在实际环境中的工作状态。
其次,光照条件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发电性能表现直接影响着其实际发电效率。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电性能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能力。
此外,湿热环境条件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直接关系到其在炎热夏季的发电效率。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湿热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机械载荷条件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风雨和冰雹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风压和抗冲击性能直接关系到其在恶劣气候下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机械载荷条件下的抗风压和抗冲击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恶劣气候下的安全可靠性。
最后,光伏组件的长期稳定性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长期运行中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长期稳定性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包括温度特性、光照条件、湿热环境条件、机械载荷条件和长期稳定性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条件的测试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表现,从而确保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达到标准要求。
组件iec标准热循环测试温度及湿度条件

组件iec标准热循环测试温度及湿度条件组件IEC标准热循环测试温度及湿度条件一、热循环测试简介1. 热循环测试的概念热循环测试是指在工作温度和室温之间进行循环测试,以模拟电子元件在实际使用中的热循环情况。
通过热循环测试,可以评估元件在温度变化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热循环测试的重要性热循环测试是评估电子元件在特殊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各种元件都需要经历不断的温度变化,而热循环测试能够帮助产品设计者了解元件在温度变化下的性能表现,从而改进产品设计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 IEC标准下的热循环测试要求1. IEC标准的概述IEC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通用标准,涵盖了各种电气和电子产品以及元件的测试与认证要求。
在IEC标准中,热循环测试被规范为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以确保电子元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IEC标准下的热循环测试温度条件根据IEC标准,热循环测试的温度条件通常包括高温和低温两个特殊条件。
在高温条件下,元件需要暴露在较高的温度下,以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而在低温条件下,元件则需要暴露在较低的温度下,以评估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交替测试,可以全面评估元件的热循环性能。
3. IEC标准下的热循环测试湿度条件除了温度条件外,IEC标准也规定了热循环测试的湿度条件。
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元件可能需要在高温高湿或低温低湿条件下工作,因此在热循环测试中考虑湿度条件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热循环测试,可以全面评估元件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环境,因此热循环测试对于评估元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而在实际的热循环测试中,除了满足IEC标准中的温湿度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元件在长期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更加特殊的温湿度条件。
只有在更加苛刻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才能够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太阳能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报告

太阳能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备受关注。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在长期运行中的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可靠性测试,并编写该测试报告。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评估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
通过模拟典型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应力条件,我们将检测光伏组件在高温、低温、湿度、紫外线辐射等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 温度循环测试:将光伏组件暴露在不同温度下,如高温(70℃)、低温(-40℃)和温度变化情况下,观察其功率输出和外观是否受损。
2. 湿热循环测试:将光伏组件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长时间暴露,评估其耐候性和防潮性能。
3. 紫外辐射测试:通过暴露光伏组件在紫外线下,检测其抗紫外线衰减性能和耐老化能力。
四、测试结果1. 温度循环测试结果:在高温和低温循环条件下,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稳定,无明显减退,且外观未发现损伤。
2. 湿热循环测试结果:经过长时间暴露后,光伏组件保持了良好的电性能,并未受到湿度的影响,并且防潮性能也良好。
3. 紫外辐射测试结果:光伏组件在紫外辐射下,衰减率较低,表现出较好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性能。
五、分析与讨论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太阳能光伏组件在温度循环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耐受性,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2. 湿热循环测试结果显示,光伏组件具有出色的耐候性和防潮性,能够在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运行而不受影响。
3. 紫外辐射测试结果表明,光伏组件具备良好的抗紫外线衰减能力和耐老化性能,能够在长期阳光暴露下保持高效发电性能。
六、结论综上所述,经过可靠性测试,我们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耐温、耐潮、抗紫外线衰减能力和耐老化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光伏组件能够稳定运行,并发挥其高效能源转换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组件湿热测试设备基本知识
一、组件试验方法:
1、热循环试验:空气的循环速度不低于2m·s-1,使组件的温度在-40±2℃和85±2℃之间,最高和最低之间的温度变化速率不超过100℃/h,在每个极端温度下,应保持稳定至少10min。
一次循环不超过6h。
2、湿-冷试验:组件的温度在-40±2℃和85±2℃之间,最高和最低之间的温度变化速率不超过100℃/h或不超过100℃/h,使组件完成10次循环,最高和最低温度应在所设定值的±2℃以内,室温以上各温度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所设定值的±5%以内。
3、湿-热试验:试验温度在85±2℃,相对湿度85%±5%,试验时间为1000个小时。
4、选购配件:单位组件温度监控移动式斜坡平台温度记录仪。
5、满足的试验方法:本产品满足IEC61215、IEC6164
6、IEC61730、GB/T19394-2003、GB/T9535-1998、GB/T6492-1986、GB/T6494、GB/T649
7、SJ/T2196;IEC61345-1998;IEC61646、GB10592—89、GB10586-89等标准。
二、产品详情:
是主要用与光伏行业,及太阳能行业的必备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光伏组件,主要是单晶硅组件,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等一系列的光伏试件进行高温、低温、交
变湿热或恒定湿热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适用于学校,工厂,军工,研位,等单位。
三、满足的试验方法:
本产品满足GB/T19394.-2003试验;GB/T9535.-1998试验;GB/T6492-1986、GB/T6494、GB/T6497、SJ/T2196;IEC61345-1998;IEC61646、IEC61215等国家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要求。
严格按GB10592—89《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10586-89《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进行设计制造,同时符合IEC61215-2005温度,湿热相应标准参数可进行各种高低温湿热交变环境试验。
四、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箱技术参数:
1、温度范围:-40℃~100℃
2、湿度范围:30%~98%R·H(40~90℃)(可控可调)
3、温度波动度:≤±0.5℃
4、温度偏差度:≤±2℃
5、湿度偏差:+2、-3%R·H
6、升降温速率:1.0~3.4℃/min
7、时间范围:0~9999H可调
8、电源:ACø3380V50Hz
9、总功率:12KW
10、工作室尺寸:深*宽*高1000*1000*1500单位:MM
五、满足试验指标:
1、热循环试验:
光伏组件在风速不低于2m·S-1的试验空间内,温度在-40℃±2℃和85℃±2℃之间循环2、湿---冷(冻)试验:
在室温下将光伏组件放入环境试验箱内,完成10次循环。
最高和最低温度应在所设定值的±2℃以内,室温以上各温度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设定值的±5%R·H以内。
六、产品结构:
1、外壳采用优质SECC钢板(t=1.2mm)数控机床加工成型,表面进行喷塑处理,光洁、美观;
2、保温材质:高密度玻璃纤维棉,保温厚度为100mm;
3、搅拌系统:采用长轴风扇电机,耐高低温之不锈钢多翼式叶轮,强度对流垂直扩散循环;
七、加热系统:
1、采用远红外镍合金高速加温(3KW×3)电加热器。
2、高温完全独立系统,不影响低温试验、高温试验及湿热。
八、加湿系统:
1、外置式锅炉蒸汽式加湿器。
2、具有水位自动补偿、缺水报警系统。
3、远红外不锈钢高速加温(0.75KW×4)电加热器。
4、湿度控制均采用P.I.D+S.S.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
九、控制系统:
温湿度显示控制仪表采用全进口超大屏幕画面(5.7寸LED液晶显示器),荧幕操作简单,程式编辑容易,无须按键输入,屏幕直接触摸选项。
精度:0.1℃(显示范围);解析度:±0.1℃。
十、制冷系统:
1、压缩机:全封全封闭泰康或半封闭德国谷轮。
2、制冷方式:双机复叠式制冷;冷凝方式:强制风冷;或循环水冷却。
3、制冷剂:环保冷媒R23;R404A。
4、干燥过滤器、冷媒流量视窗、修理阀、油分离器、电磁阀、贮液筒采用进口原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