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期末复习绪论-1-3章作业

合集下载

安徽大学期末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试题及答案.doc

安徽大学期末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试题及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

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3、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答案解析】:答案选A。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50。

4、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

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5、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51。

6、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

A、道德理想B、社会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参见教材P51。

7、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至三章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至三章复习思考题

绪论、第一至三章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第一章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其能动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4、指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8、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简要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如何理解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4、试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解析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
1。

马原1到3章复习题1.doc

马原1到3章复习题1.doc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题(1_3)1、 当人类即将迈入21 lit 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 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 )A 休谟B 爱因斯坦C 马克思D 康德2、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 )A 马克思创立的学说B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 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 徳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 )A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 康徳和黑格尔C 康德和费尔巴哈D 谢林和费希特 5、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B )A 威廉・配笫和亚当・斯密B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 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 亚当•斯密和凯恩斯 6、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 )B 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们特・欧文C 德国的罗们特•欧文、昂利・圣四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7、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人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 )A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 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 劳动价值论 和剩余价值学说D 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 克思主义最重要的(A )A 理论品质B 理论方式C 实践品质D 实践方式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理论联系工作C 理论联系学习D 理论联系思想1()、世界观是(D ) A 人们对世界的科学看法 B 人们对哲学的科学看法C 人们对整个哲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乂是方法论 又是方法论 又是科学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乂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论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标准是如何冋答(C )A 法国的昂利・圣四门、 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D 德国的昂利・圣西门、 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1、 哲学是(B ) A 系统化、B 系统化、C 科学化、D 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理论化的世界观, 理论化的世界观, 科学化的世界观,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14、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A 客观存在的B 人的意识创造的C 山神或客观楷神创造出來的D 山物质和楷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15、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 个人•群众的关系问题D 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关系问题16、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A)A 批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 世界的木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 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 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1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真实性B 客观性C 物质性D 客观实在性1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试复习 第一章~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试复习 第一章~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复习第一章1.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世界观是自发的、零乱的、不系统的,只有经过提炼和概括,使其理论化、系统化,才是哲学。

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就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

哲学是各种文化形态精神的凝结,又是贯穿各种文化形态的主线。

它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传统,一种内在凝聚力,一种人生境界,并且表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何为第一性,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认识,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精神现象。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它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是一种直观的猜测。

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机械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现象。

二是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看成是孤立静止的,否认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是不彻底性,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试卷结构(-)单选题:25题x2分二50分;(没有多项选择题!)(二)简答题:5题x6分二30分;(三)论述题:2题xlθ分二20分(三选二作答!)二、内容分布:绪论部分;哲学(1-3^):政治经济学(4-5章);科学社会主义(6-7章),复习重点放在卜5章,各种题型均会涉及,其中1/4/5章是重中之重;6-7$以选择砸居多且题燃不多,根据历年真题,两章一般会有一道大题三、复习及答题注意事项:1、复习参考资料: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抓住选择题选择题共50分,好好准备很有把握得高分3、认真准备简答和论述题简答和论述题的复习重点主要在1-5章I❶看清题目,切忌粗心看错,答非所问'❷重视答题思路,在理解基础上答题,部分题目有固定答题思路,学会i 举一反三I❸答题时思路明确、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条理序号列清楚❹花时同记忆背诵不可少,功夫不负有心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包含在简答和论述之中,此处不再重复)1、三次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人起义、英国人民宪单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堆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地12、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I注意人物及观阑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❷政治经济学一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殊图;❸科学社会主义一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4、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斯剩余价史学说为余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吸收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学说:细胞学说、能削: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❶哲学一世界观方法论;❷政治经济学一理论基础:❸科学社会主义一核心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性一一以实践为思础的理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卖阙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点和归宿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一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一一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1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惜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一般原理在普遍原理)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一一理论联系实际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2017.10)答:(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俐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是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2017.4)答:(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还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姑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木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和7取,在本质上和∙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O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016. 10)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不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4、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创新(2018.4)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⑵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质,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包含在简答和论述之中,此处不再重复)1、世界观,是人们对推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系统化、虱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基本问题:(两大方面)(1)第一方面,顾郎∏丽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据此可以把哲学分为两大根本对立的派别一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一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一一世界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文献是:A.《共产党宣言》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C.《反杜林论》 D.《哲学的贫困》2.马克思主义是由: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B.马克思和列宁创立的C.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D.列宁和毛泽东创立的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思想和认识相统一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D.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4.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的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 威廉·配弟D.弗朗斯瓦·魁奈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著作是:A.《反杜林论》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6.“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一论断来自:A.《哥达纲领批判》B.《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C.《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D.《共产党宣言》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B.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的问世C.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8. 创立帝国主义论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9.列宁主义创立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新论断的提出B.《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发表C.十月革命胜利D.《国家与革命》的发表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E.欧洲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9.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1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1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1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1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7.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同一性1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 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四、材料分析题1.[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材料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

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

但结论在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2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2.[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个个别的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