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合集下载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二Ο一三年十一月本简本内容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并经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建设单位: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根据市场需求相应调整产品结构,将生产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转为以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为主,公司通过技术改进、产品结构调整,在原有生产装备不增加、生产原理及工艺路线等不变的前提下,太阳能级多晶硅年产能可达到5.4万吨/年。

本产能替代技改项目2013年8月22日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发改办产业[2013]2058号)。

鉴于此,建设单位拟投资194844万元,在现有厂区内建设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最终形成全厂年产5.4万吨硅烷法颗粒硅产能,其中,90%为太阳能级多晶硅,10%为电子级多晶硅。

生产规模:在原有生产装备进行技改的基础上,新建生产能力为5.4万吨/年颗粒硅流化床及与之配套的硅烷气制备装置。

另外,为了满足5.4万吨/年颗粒硅的需要,通过对现有三期项目氯氢化装置、精馏装置进行技改(技改在建项目拟替代拆除装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协鑫大道66号,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有地块内,不需新征土地。

1.2产能替代技改项目工程概况1.2.1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行业类别及投资总额项目名称: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平均节支率
14.5%
同比增长:400.0%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0 日 生成
1/19
近 3 年(2020-09~2023-08):
35.8
购项目竞争性谈判成交结果公告 司
[项目编号:JSZC-320390-...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2-06 2022-11-22
(4)农业服务(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1.4.1 重点项目
(1)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1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黄山街道、 江 苏 方 正 环 保 集 团 东环街道、金山桥街道、金龙湖 有限公司 街道拟收储地块污染场地初步调
120.0
2023-06-21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0 日 生成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 察院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污染现 状调查服务
江苏方正环保集团 有限公司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污染现 状调查服务二标段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污染现 状调查服务一标段
江苏方正环保集团 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 设计研究院集团股 份公司
TOP7 TOP8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 污染现状调查服务竞争性磋商成 交结果公告[项目编号:JSZC-3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州益百辰机械环境保护企业自查评估报告全文公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徐州益百辰机械环境保护企业自查评估报告全文公示..

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环境保护企业自查评估报告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关于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的环保承诺函我公司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刘湾工业园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年产钻杆500根。

按照2015年10月20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发文件《关于全面清理整治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通知》(苏环委办[2015]26号)和2015年11月17日徐州市环境委员会下发文件《关于做好全面清理整治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徐环委办[2015]9号)的要求,我公司已组织开展了环保评估,并编制了《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环境保护企业自查评估报告》。

现就相关内容,郑重承诺如下:一、我公司已经完全知悉与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等各项环境管理要求,理解并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二、本次自评估报告系针对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建设规模、生产工艺等所得出的结论,如果该项目运营规模、产品结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应由建设单位按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另行申报。

三、我公司对提交的与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相关的各项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负完全责任。

附:1、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自查评估报告2、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相关附图3、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相关附件(建设单位盖章)年月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企业自查评估报告1、企业基本情况及自查报告由来1.1、企业基本情况1.2、自查报告由来徐州益百辰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17日,经营范围为机械设备及配件制造、销售、维修;钢材、建材、电气设备销售;土石方工程施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或技术除外);建筑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原注册地址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街道办事处孟家沟第二工业园30号,现已搬迁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刘湾工业园内,营业执照登记地址没有变更。

徐州经济开发区城市设计

徐州经济开发区城市设计
宅、国际公寓 乃至省域的中高阶层
120公顷
商住混合—
初期为产业园区内部 高管人员和创业人士 80公顷
第十一页,共45页。
主要功能要素规模
区域承载发展人口的规模要素: 住宅:开发区及中心城区需求 :2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写字楼:高铁客流及开发区需求: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商业:高铁客流,开发区居住人口,中心城区特定需求: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酒店:高铁客流及开发区企业 样展中心:开发区企业及苏北其他地区机械制造企业
核心区 重点空间1
第三十八页,共45页。
核心区 重点空间1
第三十九页,共45页。
核心区 重点空间1
第四十页,共45页。
核心区 重点空间2
第四十一页,共45页。
核心区 重点空间2
第四十二页,共45页。
核心区 重点空间2
第四十三页,共45页。
核心区 重点空间2
第四十四页,共45页。
谢谢!
推荐方案 控制指标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推荐方案 风貌设计导则
第二十四页,共45页。
核心区初步设计
核心区初步设计
CORE AREA DESIGN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核心区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核心区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核心区 依山傍水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核心区 交流互动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10公顷
商业广场—站前大型 复合型商业设施
区域购物中心 旅游服务商业
满足开发区居民购物、餐饮、 休闲娱乐消费需求的综合性 20公顷 区域商业服务中心
大型购物商场、体验型商业、
折扣店、特色市场、风情街、 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多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07.11.01•【字号】苏环管[2007]238号•【施行日期】2007.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管〔2007〕238号)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你单位报批的《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技术评估意见、徐州市环保局预审意见均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根据报告书结论、技术评估意见及预审意见,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总体上具有环境可行性,本批复及报告书可作为开发区规划建设和开展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之一。

鉴于报告书所列规划范围已超出省政府批复的徐州经济开发区范围,因此超出范围的开发建设还需得到有关政府及部门的正式批准。

二、原则同意徐州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

你委须认真落实报告书及预审意见提出的环保要求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明确开发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发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实现区域产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区建设须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按照ISO14000标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将开发区建成生态型工业开发区。

鼓励与扶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副产品与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2、优化区内产业结构,严格入区项目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报告书提出的产业定位,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

开发区工业用地主要发展光伏(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产业、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械加工与制造业(不含电镀)、特种汽车工业,禁止化工、印染、电镀等非产业定位方向的项目入区建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一、规划编制的背景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

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

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XX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XX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 项目背景 (3)1.2 评价目的 (5)1.3 编制依据 (6)1.4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1.5环境影响识别 (10)1.6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13)1.7 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5)1.8 评价范围、评价时段 (16)1.9区域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17)1.10区域环境保护重点 (18)1.11评价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19)第二章规划方案概述 (22)2.1 规划范围 (22)2.2 规划时限 (22)2.3 开发区规划方案 (22)2.4 开发区产业规划 (24)2.5 开发区规划内容 (25)2.6环境保护规划及保护对策 (37)第三章开发区回顾性评价 (40)3.1开发过程回顾 (40). 3.2现有产业结构 (40)3.3人口及土地利用情况 (45)3.4开发区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46)第四章开发区及周边环境概况 (49)4.1 自然环境概况 (49)4.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58)4.3 生态环境 (60)4.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1)4.5评价区域环境特点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71)第五章开发区规划方案分析 (72)5.1 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 (72)5.2 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 (93)5.3环境功能合理性分析 (102)5.4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107)5.5 现状制约因素分析 (114)第六章开发区污染源分析 (116)6.1水污染源分析 (116)6.2大气污染源分析 (118)6.3声环境污染源 (122)6.4 固体废物污染源 (125)6.5 危险废物 (127)第七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9)7.1零规划方案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129)7.2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29)第八章开发区环境承载力分析 (159)8.1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159)8.2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163)8.3固体废弃物承载力分析 (165)8.4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165)8.5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166)8.6总量控制 (167)8.7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68)第九章公众参与 (172)9.1 公众参与工作目的 (172)9.2 公众参与对象 (172)9.3 公众参与方法 (172)9.4 公众参与过程 (173)9.5结果分析 (174)9.6 公众参与意见反馈 (181)9.7 公众参与处理结果 (182)第十章规划综合论证与规划调整建议 (183)10.1开发区规划综合论证 (183)10.2 开发区规划调整建议 (188)第十一章开发区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92)11.1水环境保护措施 (192)11.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94)11.3 声环境保护措施 (197)11.4 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措施 (199)11.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1)11.6 环境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203)11.7征地拆迁 (209)11.8环境保护措施清单 (209)第十二章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212)12.1循环经济水平分析 (212)12.2 清洁生产分析 (216)12.3 开发区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216)12.4工业企业准入原则 (218)第十三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21)13.1开发区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方案 (221)13.2 环境监测计划 (225)13.3 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计划 (230)13.4 简化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230)13.5 环境管理建议 (231)第十四章结论和建议 (234)14.1 规划背景 (234)14.2 规划目标 (235)14.3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236)14.4 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236)14.5 开发区开发现状 (237)14.6 环境影响预测 (237)14.7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 (240)14.8 公众参与的主要意见和处理结果 (242)14.9规划的合理性 (243)14.10规划调整建议 (243)14.11困难与不确定性 (244)14.12总体评价结论 (244)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XX县地处XX省中南部,XX平原腹地,东经112˚35΄-113˚19΄,北纬29˚26΄-30˚12΄,西与江陵,石首傍江接壤、北与潜江、仙桃夹河相邻,东与洪湖连壤交界,南与湖南的华容、岳阳隔江相望。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徐州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开发区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临时或永久性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管线、设施建设必须遵守本意见。

制定和实施开发区规划,在开发区辖区范围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意见。

第三条开发区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开发区总体规划中划定;开发区规划建设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服务。

第四条开发区规划建设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引导、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开发区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和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二)负责编制开发区的规划,并负责组织和监督规划的实施;(三)负责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各项规划许可、规划监察、施工许可、施工监察以及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四)负责开发区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五)负责建筑市场、建筑队伍的管理;(六)负责规划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负责建立完备的空间资料和地下管线数据库;(七)负责建设统计、建设档案管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二章规划建设管理第六条开发区规划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编制。

开发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徐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第七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已经批准的开发区规划。

确需修改时,由管委会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并报原审批单位审批。

建设用地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范围。

如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范围,必须在获得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报国土主管部门批准,国土主管部门完善用地手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论1.1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原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

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1995年9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199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区内建立了“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一区两园”构成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成为徐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

2001年6月调整区划后,面积扩大至25.9平方公里。

徐政发[2005]84号“市政府关于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管辖的通知”规定将鼓楼区大黄山镇、大庙镇的人、财、物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

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辖区面积由25.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6.8万人,成为徐州市市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2004年对开发区一期环评进行了批复。

开发区一期面积为19.8km2,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扬山、老龙潭山脊线,东界引线河,产业定位为高新机械、电子、轻工、新型建材和信息、生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2007年徐州市政府决定在原开发区一期19.8km2的基础上,扩区建设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区二期大至范围为: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开发区一期西边界,南至规划路,东至大庙居住组团(安然山以南),面积为60km2,产业定位为:光伏特(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与制造、特种汽车工业。

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评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于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

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开发区环境管理水平的工作方案》(苏环管〔2008〕56号)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徐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性评价面积为整个开发区一期、二期规划的79.8 km2,并于2010年5月获得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国办函[2010]52号),国务院同意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较一期、二期新增面积19.06km2,即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陇海铁路南侧的高铁国际商务区,则此次规划总面积为98.86km2,新增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两部分,分别编制了《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项目概念规划设计》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中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位于开发区西北部,京杭运河以北,京福高速以东,与开发区一期、二期一河之隔,规划总面积约4.59 km2。

高铁国际商务区规划区位于开发区南侧,位于京福高速公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西接京沪高铁站区和新城区,南临吕梁山风景区,规划面积18.6km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对规划进行了详细分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当地相关部门收集了资料,并对环评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内容与重点1.2.1评价内容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如下:(1)规划内容概述和规划分析,包括规划方案分析、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相符性分析;(2)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二期回顾性评价,一、二期开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商务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已开发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4)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规划的主要因素。

(5)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预测,特别是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环境功能区目标可达性的影响评价;(6)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7)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8)公众参与状况;(9)制定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

1.2.2评价重点(1)分析徐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区区域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产业结构;(2)分析开发区一、二期存在环境问题,并提出其对策措施;(3)分析开发区排水去向及可行性分析;(4)论证规划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规划选址的可行性,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方案调整建议;(5)提出降低和减缓规划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3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1.3.1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3km的范围。

(2)地表水环境京杭运河为徐州段蔺家坝断面至解台闸断面;房亭河为(上游段又名荆山引河)荆山引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断面至房亭河刘集闸断面;荆马河为荆马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断面至荆马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断面;三八河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断面至三八河与房亭河交汇处断面;不老河为不老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上游5km断面至交汇处断面。

(3)地下水环境以开发区周边京杭运河、故黄河等地表河流为边界围成的区域,与边界以外区域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4)声环境开发区规划范围及周围200m噪声敏感区。

(5)生态环境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1km的范围。

(6)社会环境整个徐州市范围。

表1.3-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3.2评价时段评价时段与规划期限相同,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2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2.1开发区规划概述开发区一期面积19.8km2,于2004年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开发区二期面积为60km2,于2007年11月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

开发区一期、二期目前开发势头良好。

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较一期、二期新增面积19.06km2,即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陇海铁路南侧的高铁国际商务区,则此次规划总面积为98.86km2,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2.1.1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北起京杭大运河、荆山北,南临吕梁山风景区,东至大庙镇、大黄山镇,西至104国道、杨山、珠山、京沪高铁,规划总面积98.86km2。

开发区规划目标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淮海经济区及东陇海产业带的制造业中心、能源中心、物流中心,徐州都市区内有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的产业主导型城市综合新区。

本规划以2011年为基准年,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

2.1.2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规划开发区产业主要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配套发展特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和港口物流产业,同时开拓发展以创新研发、商务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规划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形成3类10个功能片区:生活居住片区:在大黄山镇区和现状金山桥居住集中区为基础各形成一个生活居住片区;产业功能片区:在京福高速公路以西(原开发区一期范围)形成综合产业片区,在运河北岸形成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在京福高速公路以东、城东大道以北形成新能源产业园,在徐贾快速通道以东、城东大道和陇海铁路之间形成光电产业园,在京杭运河、不老河沿岸区域形成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商务功能片区:利用京杭高铁徐州站的集聚效应,形成高铁商务区、总部经济园和高铁国际商务区三处商务片区。

2.1.3用地布局规划开发区总规划面积98.86k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9.57km2,占总规划面积的90.6%。

工业用地面积29.55 km2,占规划面积的29.9%;居住用地面积12.48 km2,占规划面积的14.6%;物流仓储用地面积5.63 km2,占规划面积的5.7%;绿化用地面积14.0 km2,占规划面积的14.2%。

2.1.4基础设施规划2.1.4.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现有城市地面水厂1座,即刘湾水厂,供水能力为20万m3/d。

浑水输水干管1条,管径为DN1600MM;清水输水干管1条,管径1200MM。

刘湾水厂的取水口,目前位于南四湖小沿河上。

规划扩建刘湾地面城市水厂,在京杭运河周庄涵洞处新建一个取水口(规模为20万m3/d),使总规模达到40万m3/d。

开发区内现有地下水厂一个,即金山桥自来水厂,有地下水供水水源点3处,总供水量约为3万m3/d。

规划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供水来自金山桥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

本评价建议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不得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新增用水主要依托刘湾水厂供水。

2.1.4.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区内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以自排为主,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

2、雨水留蓄与排放加强雨水入渗,提高渗透铺装、增加绿地比例;推广雨水蓄积,屋面雨水收集、下凹式绿地;增强雨水蓄滞。

雨水管道建设适当提高建设标准,重现期一般地区按1-2年一遇。

3、污水处理徐州经济开发区内及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区内的生产生活污水主要排入这4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中3座位于开发区内,分别是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1座位于开发区外,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

同时,在运河北岸新建一座规模为0.6万m3/d的运河污水处理厂。

新增加的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拟接入规划运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高铁国际商务区的废水拟接入大庙污水处理厂处理。

2.1.4.3综合交通规划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网络:区域轨道交通横向利用陇海铁路和徐连客专,纵向利用京沪高铁;高速公路利用京福高速(G2513)、连霍高速(G30)以及未来的徐临高速。

与徐州市区交通联系网络:向东依托三环北路东延、城东大道、和平路、彭祖大道等联系新庄新镇和陇海新城;向南依托三环东路、长安大道、彭祖大道、昆仑大道、丽水路及金贾大道等联系徐州新城和张集组团;向西依托三环北路、桃山路、杨山路、城东大道、和平路等联系徐州主城区;向北依托新104国道联系茅村,凤凰大道联系青山泉,徐贾路和金贾大道联系大吴新镇和贾汪新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