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法学考试资料补修

合集下载

最新电大补修民法网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补修民法网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民法学补修课网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分;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仅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中,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甲、(1999-2-4) 村民甲(18周岁)路过村民乙家门口时,用一块石头向乙家所养且卧在乙家门口的狗打去,该狗立即扑向甲,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狗咬伤了甲旁边的行人丙。

丙因躲避,将路边丁叫卖的西瓜踩碎三个。

丙因治伤支付医药费60元。

丁的三个西瓜价值16元。

对丙、丁损失应由谁赔偿?(D丙、丁的损失均由甲赔偿)2.《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一解释属于(C立法解释)。

3.1990年春天甲收购站与乙梨园签订预购梨8万斤的合同。

签订合同时,乙方考虑到梨的生长受气候的影响很大,主张在合同中加附“梨收成达七成以上时才供应8万斤梨”的条款。

甲方对此亦表同意。

这种加附条款属于(A附肯定的延缓条件)。

4.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中止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D最后6个月内)5.B6.保证人在(C保证的有效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

7.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行为追认时,该代理关系(C自始有效)。

8.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本应由被继承人子女继承的遗产,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

这种继承称为(A代位继承)。

9.被继承人死亡之后至遗产分割之前,继承人没有做出任何表示的,应当(B视为接受继承)。

10.不能作为物权客体的是(B行为)。

11.C12.财产继承人继承遗产后,应以(D继承的遗产)为限来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负的债务。

13.财产所有权的客体是(A物)。

14.陈某死亡时,立遗嘱指定遗产由其母甲、妻乙和两个孩子丙、丁继承。

当时乙已经怀孕,遗嘱还为胎儿保留8000元。

胎儿出生10小时后死亡,这8000元应当如何处理?(A.应由乙继承)15.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看,债的主体(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特定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复习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复习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民法. 电大民法学复习资料民法学(1)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3.监护,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而由特定公民或组织对其予以监督和保护的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6.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7.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8.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入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9.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10.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退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11.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分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12.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4.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电大法学本科补修课《民法学》网上作业答案

电大法学本科补修课《民法学》网上作业答案

民法学#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1. B. 正确2. A. 错误3. A. 错误4. B. 正确5. B. 正确6. B. 正确7. B. 正确8. B. 正确9. A. 错误10. A. 错误11. B. 正确12. B. 正确13. B. 正确14. A. 错误15. A. 错误1). 该案涉及的法律依据可以有哪些?A.《民法通则》B.《合同法》C.《侵权责任法》D.《民事诉讼法》2). 原被告买卖奶牛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A. 无效民事行为B. 有效民事行为C. 效力未定民事行为D. 可撤销民事行为3). 该案的诉讼时效期限是几年?A. 一年B. 两年C. 十年D. 二十年4). 若案中奶牛已怀孕揣犊,则揣犊和奶牛的在物的关系上应是怎样的?A. 孳息与原物B. 从物与主物C. 动产与不动产D. 利息和本金5). 对此案,人民法院应作如怎样处理?A. 判决原告与被告买卖奶牛的民事行为无效B. 原告马泰将奶牛返还被告,被告赵宝山退回原告的3000元价款C. 被告赵宝山赔偿原告马泰饲养期间的草料费60元D. 被告赵宝山向原告马泰支付合同价款20%的法定违约金形成性考核二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1. 复代理是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效果归于被代理人。

A. 错误B. 正确2. 公共汽车、股票、电脑、矿产都属于动产。

A. 错误B. 正确3. 物权的优先效力包括两方面: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同一物上有数个物权并存时,先设立的物权优先于后设立的物权。

A. 错误B. 正确4. 牧马者错把他人走失的马误认为是自己的马来管理,此为善意占有。

A. 错误B. 正确5. 果树结下的果实是法定孳息。

A. 错误B. 正确6. 依据租赁关系所收取的租金是法定孳息。

A. 错误B. 正确7. 消费粮食、燃料是事实上的处分。

A. 错误B. 正确8. 表见代理的效力为待被代理人追认。

四川开大补修课《民法学》

四川开大补修课《民法学》

四川开大补修课《民法学》民法学补修课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某甲在生前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了希望工程,这是一项属于()的民事法律行为。

A。

诺成性法律行为B。

要式法律形式C。

双务法律行为D。

有偿法律行为2.如果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取得财产,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起算应该从()开始计算。

A。

合同签订时B。

合同生效时C。

财产约定交付时D。

财产实际交付时3.某甲将一台彩电赠送给某乙,这是一项属于()的民事法律行为。

A。

实践性法律行为B。

要式法律行为C。

单务法律行为D。

单方法律行为4.创业法人应该以()来承担民事责任。

A。

创立人的财产B。

国家的财产C。

法人的财产D。

全体成员的财产5.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

A。

无效的民事行为B。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D。

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如果自行为成立时期超过了(),当事人才请求撤销,人民法院就不予保护。

A。

半年B。

一年C。

二年D。

三年7.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属于()。

A。

国家B。

城市C。

集体D。

个人8.下列案件中,哪个适用返还原物?A。

于某借了XXX的手表并把它卖给XXX,XXX以为是于某自己的手表而买了下来,XXX要求XXX返还。

B。

XXX偷了XXX的金项链送给女友XXX,XXX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了下来,XXX获悉,要XXX返还。

C。

XXX借了XXX一支金笔,不慎丢失,XXX要求XXX返还。

D。

公民甲向公民乙购买两只羊,公民乙将羊付给公民甲后,公民甲将羊杀了卖肉但迟迟没有付款,公民乙要求公民甲返还两只羊。

9.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但仍然进行代理活动,那么由()承担责任。

A。

代理人B。

被代理人C。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子责任D。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均不承担责任10.如果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那么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A。

一年B。

二年C。

四年D。

五年11.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以将其区分为()。

国开电大民法学#(广东)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民法学#(广东)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二参考答案

·题目、
《民法总则》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

·选项、
进行产权变更登记
提前通知
政府批准备案
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答案】
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题目、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选项、
受益人必须进行经济补偿
侵权人需要给予适当补偿
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答案】
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题目、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时生效。

·选项、
相对人听到,传递给相对人
相对人听清对话,相对人知道内容
相对人知道其内容,到达相对人
到达相对人,相对人获悉
【答案】
相对人知道其内容,到达相对人。

国开电大民法学#(广东)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一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民法学#(广东)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一参考答案
·题目、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 )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选项、
清算义务人
利害关系人
主管单位
登记机关
【答案】
清算义务人
·题目、
《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
·选项、
合法合理原则
公序良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行政法规
【答案】
公序良俗
·题目、
《民法总则》规定了( )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选项、
自然人
自然人
公民
公民与法人
【答案】
自然人
·题目、
《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 ),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选项、
其近亲属或者有关组织
其法定监护人或者有关组织
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有关组织
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
【答案】
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
·题目、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选项、
民事行为能力
人格尊严
民事法律能力
民事责任能力
【答案】
民事行为能力
·选项、
法人或者单位
个人或者组织
单位或者组织
个人或者单位
【答案】
个人或者组织
·题目、
《民法总则》规定,( )在民事活动中的( )一律平等。
·选项、
民事主体,法律地位

电大民法补修课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民法补修课考试复习资料

民法学补修课网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分;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仅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中,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共有人对共有关系的性质发生争议无法查明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按(B共同共有)处理。

2、某甲在上班路上拾到提包一个,因当时找不到失主,又急于上班,甲就将提包带到单位,存放于办公室,并当即贴出招领启事。

至甲下午下班时,仍无人认领,甲就锁上办公室回家。

次日,甲上班时发现办公室被盗,拾得的提包也被盗走,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三天,失主发现招领启事后,就找到甲索要提包,甲将详情告诉了失主,失主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不当得利。

法院应判(D甲不予返还或赔偿)。

3、《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一解释属于(C立法解释)。

4、连带债务的债权人(D可以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或部分债务)。

5、1990年春天甲收购站与乙梨园签订预购梨8万斤的合同。

签订合同时,乙方考虑到梨的生长受气候的影响很大,主张在合同中加附“梨收成达七成以上时才供应8万斤梨”的条款。

甲方对此亦表同意。

这种加附条款属于(A附肯定的延缓条件)。

6、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B有效)7、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上看,债的主体(D双方都是特定的)8、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A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9、诉讼时效延长,只适用于具有特殊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B已经届满的)10、遗嘱继承人的范围是(A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相同)11、继承开始的时间就是继承发生效力的时间,继承开始的时间应是(B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12、民事赔偿金应该(B补偿受害人的损失)13、下列那个机构是某公司的法人机关:(C公司董事会)。

14、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 A每个具体的集体组织)15、对无效合同的正确判断是(A无效合同是自始无效的合同)16、下列命题中属于错误的是(A公民所享有的人格权属于遗产范围)17、收受定金的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债务的,应当(B双倍返还定金)18、关于复代理的表述中属于正确的是(D复代理人的代理权不得超过原代理人的权限)1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职务侵权行为的主体是(C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下列情形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B收取对方因计算错误多支付的货款)21、以下权利中不属于人身权的是(D继承权)22、人民法院宣告某公民死亡后,其死亡日期为(D判决中确定的死亡日期)23、下列命题中属于错误的是(C人身明显受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从确诊之时起算)24、根据我国的民事法律和司法实践,民事主体不包括(C胎儿)25、下列对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中属于债权保护方法的是(C请求赔偿损失)26、宣告失踪引起的主要法律后果是(B为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设立代管)27、依《民法通则》的规定,申请宣告失踪的法定期间为自公民音讯消失之次日起(A 2年)28、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性的法律行为的是(A借用)29、下列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是(A房屋典权)30、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中止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D最后6个月内)31、如果自然人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其失踪的法定期间应当自(D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8638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

8638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

《民法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物权答: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民事法律事实答:民事法律事实是根据民法的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

3、民事法律行为答: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

4、加工承揽合同答:是指承揽方按照定作方的要求完成一定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定作方,定作方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约定报酬的协议。

5、提存答: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

6、混合过错答:是指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形。

二、选择题1、王某14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王某(C)A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被撤销死亡宣告者的配偶再婚后配偶死亡的,双方的夫妻关系(B)A自行恢复B不得认定自行恢复C视配偶意见决定是否自行恢复D视被撤销死亡宣告者的意见决定是否自行恢复3、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对该行为应由(B)承担责任。

A 本人B 他人C相对第三人D本人与他人4、甲乙丙3人各出资5000元,合伙开办一旅馆,甲因急需钱,他有权(B)。

A将该旅馆出售给丁B经乙丙同意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丁C将旅馆抵押给丁D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丁5、公民出生的时间以(D)证明为准。

A医院的出生B两个以上的人C单位的D户籍6、下列情形中,(AD)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B遗失财物C延期支付货款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7、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ABD)。

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推定形式D默示形式8、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补修) 2012-06-05 16:02:36| 分类:开本形成性考核册《民法学》(1)(2)补修课作业评讲(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的总称。

A.财产关系B.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2、( A )首次将诚实信用原则提升到了民法基本原则的地位,从而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

A.1907年《瑞士民法典》B.1908年《瑞士民法典》C.1804年《法国民法典》D.1805年《法国民法典》3、( A )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A.平等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4、( D )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力必须正当善意,不得专以损害他人和社会为目的。

A.公序良俗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公平原则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5、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称为( B )。

A.民事法律事件B.民事法律事实C.民事法律行为D.民事法律后果6、跟谁缔结合同,缔结什么样的合同第三人都不得干涉,这体现的是( B )。

A.公平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禁止权利滥用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7、签订合同时如实告知对方对其不利的事项,提醒对方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体现的是( A )。

A.诚实信用原则B.公平原则C.公序良俗原则D.意思自治原则8、我国的民商事法律体系以( A )为基础。

A.《民法通则》B.《侵权责任法》C.《合同法》D.《物权法》9、罗马法指的是从公元前罗马国家产生时至公元后( B )以前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

A.4世纪B.5世纪C.6世纪D.7世纪10、人身关系指的是( C )。

A.人格关系B.身份关系C.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D.人格关系或身份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题,共20分)1、以下关于民法涵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民法是私法B.民法是实体法C.民法是权利法D.民法是义务法2、法国民法典确立了19世纪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BCD )。

A.诚实信用B.所有权绝对C.契约自由D.过错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BD )。

A.主体B.客体C.权利D.容4、在现代社会中,以下属于财产的是( ABC )。

A.土地B.矿藏C.知识产权D.劳动力5、以下属于自然人人格的包括( ABCD )。

A.身体B.生命C.健康D.肖像三、简答题1、简述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区别。

答:(1)财产关系以财产为客体;人身关系以主体的人身为其发生和存在的基础。

(2)财产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容;人身关系则具有非财产性,其人格与身份不能估价。

(3)财产关系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可以与特定主体相分离(劳动力除外)。

人身关系所体现的人身利益却具有专属性,即人身利益只能由其主体享有,不能转让也不能继承。

2、简述法律事实出现产生的法律后果。

答:(1)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2)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3)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是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3、简述公平原则的具体容答: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机会平等;2、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3、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

四、论述题论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1)平等原则。

这是民法最基础、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即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资格平等、平等的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

(2)意思自治原则。

即民事行为须是当事人自愿为之,一切行为由当事人自己安排决定,并自行承担其意思决定的后果和责任。

(3)公平原则。

即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4)诚实信用原则。

即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使得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处于平衡状态。

(5)公序良俗原则。

即要求行为人参与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国家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和起码的伦理要求。

(6)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即权利人行使权利必须正当善意,不得专以损害他人和社会为目的。

五、案例分析题1、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

为了上班方便,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

7月份,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某还是买了下来。

同年10月,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

随后,其父找到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1)此买卖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1)此买卖合同完全有效。

因为合同成立时某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以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

某患上精神病丧失行为能力是在合同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2)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某和某。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彩电。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容:某有向某交付购买彩电的价款500元的义务,及取得彩电的权利;某有收取某500元价款的权利和向某交付彩电的义务。

2、原告,钱某,女;被告,王某,男。

钱某与王某于1987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孩。

王某自1990年外出打工回来后,经常整天在外吃喝玩乐,甚至与其他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对钱某母女不尽任何家庭义务。

1993年2月,王某再次外出打工,但此后再也没有回来,也未跟家中有任何联系。

1996年4月,钱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与王某离婚。

案件审理期间,王某经公告传唤仍未到庭参加诉讼。

(1)法院能否宣布王某为失踪人?(2)法院应否判决钱某与王某离婚?答:(1)《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根据本条规定,非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宣告失踪。

本案中,虽然王某已经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但其配偶钱某只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没有申请宣告失踪,王某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也没有申请,因此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宣告王某为失踪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提到,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已满两年,且经过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可以判决准予离婚。

该案中,王某离家出走已有三年多,完全符合上述规定;而且从钱某与王某间的关系来看,王某长期不尽夫妻义务,不珍惜夫妻感情,放弃对子女的养育,现在钱某提出离婚,显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民法学》(1)(2)补修课作业评讲(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B )。

A.始于18岁,终于死亡B.始于出生,终于死亡C.始于出生,终于16岁D.始于出生,终于18岁2、以下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两方面的资格B.根据个人意志取得C.等同于民事权利D.每个人取得的具体民事权利一样3、我国对生理死亡的认定以( D )为标准。

A.脑死亡B.法院宣告C.是否存在知觉D.心脏停止跳动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 A )。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B.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C.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B )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A.未成年人的祖父母B.未成年人的父母C.未成年人的兄、姐D.未成年人的外祖父母6、宣告自然人失踪需要自然人下落不明( B )。

A.1年B.2年C.3年D.4年7、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 D )可以宣告死亡。

A.1年B.2年C.3年D.4年8、以法人设立的目的及所依据的法律不同,可以将法人分为( B )。

A.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B.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C.公法人与私法人D.企业法人与机关法人9、以下关于法人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人是血肉体B.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相同C.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同D.法人是民事主体10、( D )是法人的立足地,是法人的根基。

A.名称B.住所C.组织D.财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题,共20分)1、自然人包括( ABC )。

A.本国公民B.外国公民C.无国籍人D.法人2、死亡包括( AB )A.生理死亡B.宣告死亡C.因病死亡D.被害死亡3、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C )。

A.年满18周岁以上的精神健康者B.年满16周岁以上的精神健康者C.虽未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D.虽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4、以下属于法人的构成要素的是( ABCD )。

A.财产B.章程C.名称D.组织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分类包括( ABCD )。

A.社会团体法人B.企业法人C.机关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三、简答题1、简述监护关系终止的事项。

答:(1)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自被监护人成年之日起,监护关系自然终止;(2)对于精神病人的监护,只有当精神病人痊愈,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其监护的裁决时,监护关系才终止;(3)监护人不宜继续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经查明事实,撤销监护人资格,监护关系终止;(4)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或者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关系终止。

2、简述法人的涵。

答:(1)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体;(2)法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3)法人能独立承担责任;(4)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3、简述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答:(1)被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2)婚姻关系自然解除;(3)个人合法财产变成遗产开始发生继承;(4)夫妻的另一方可以自己决定送养子女给他人。

四、论述题论述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答:(1)法人是组织体,自然人是血肉体。

法人作为“人”是法律为了特定目的拟制的产物。

(2)法人权利能力不同于自然人的权利能力。

首先二者权利能力起止时间不一样,自然人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