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过程步骤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过程步骤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过程步骤

实2:我国1978-2001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民生产总值(x )的数据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1978-2001年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试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给出模型t t t u x b b y ++=10的回归报告和正态性检验,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求置信度为95%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3)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包括估计标准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4)若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求2002年财政收入预测值及预测区间(05.0=α)。 参考答案:

(1) t t x y

133561.06844.324?+= =)?(i b s =)?(i

b t 941946.02

=R 056.1065?==σ

SE 30991.0=DW 9607.356=F 133561.0?1

=b ,说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2))?()2(?02/00b s n t b b ?-±=α=±? )?()2(?1

2/11b s n t b b ?-±=α=±? (3)①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0133561.0?1

?=b ,符合经济理论中财政收入随着GNP 增加而增加,表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②估计标准误差评价: 056.1065?==σ

SE ,即估计标准误差为亿元,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亿元。

③拟合优度检验:941946.02

=R ,这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变动中,由解释变量GNP 解释的部分占%,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④参数显著性检验:=)?(1b t ?0739.2)22(025

.0=t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4)6.1035532002=x , 41.141556.103553133561.06844.324?2002=?+=y

根据此表可计算如下结果:

10222

1027.223)47.32735()1()

(?=?=-?=-∑n x x x t

σ

92220021002.5)47.327356.103553()(?=-=-x x ,

10

9

2

22/1027.21002.52411506.10650739.241.14155)()(1

1?)2(???+

+??±=--++??-±∑x x x x n n t y

t f f σα

=

实验内容与数据3:表3给出某地区职工平均消费水平t y ,职工平均收入t x 1和生活费用价格指数t x 2,试根据模型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作回归分析报告。

表3 某地区职工收入、消费和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年份 t

y t

x 1

t

x 2 年份

t

y

t

x 1

t

x

1985

1991

1986

1992

1987

1993

1

1

988994

1

989

1

995

1

990

1

996

参考答案:

(1)

t

t

t

x

x

y

2

1

963759

.8

634817

.0

45741

.

10

?-

+

=

=

)?(

i

b

s

=

)?(

i

b

t

980321

.0

2=

R975948

.0

2=

R5572

.

208

?=

SE1705

.

224

=

F

(2) ①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1

6348

.0

?

1

?

=

?b,符合经济理论中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l之间,表明职工平均收入每增加100元,职工消费水平平均增加元。0

964

.8

?

2

?

-

=

b,符合经济意义,表明职工消费水平随着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提高而下降,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每提高1单位时,职工消费水平将下降个单位。

②估计标准误差评价:5572

.

208

?=

SE,即估计标准误差为单位,它代表职工平均消费水平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单位。

③拟合优度检验:975948

.0

2=

R,这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它代表职工平均消费水平变动中,由解释变量职工平均收入解释的部分占%,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④F检验:1705

.

224

=

F26

.4

)1

2

12

,2(

)1

,

(=

-

-

=

-

-

?

α

α

F

k

n

k

F,表明总体回归

方程显著,即职工平均收入和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对职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⑤t 检验:=)?(1b t ?262.2)9(025

.0=t ,说明职工平均收入对职工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664608.1)?(2

b t 262.2)9(025.0=t ,说明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对职工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实验内容与数据4:某地区统计了机电行业的销售额y (万元)和汽车产量1x (万辆)以及建筑业产值2x (千万元)的数据如表4所示。试按照下面要求建立该地区机电行业的销售额和汽车产量以及建筑业产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05.0=α)。

表4 某地区机电行业的销售额、汽车产量与建筑业产值数据

(1)根据上面的数据建立对数模型:

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ln ln ln (1)

(2)所估计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用p 值回答这个问题。 (3)解释回归系数的意义。

(4)根据上面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 (2)

(5)比较模型(1)、(2)的2

R 值。

(6)如果模型(1)、(2)的结论不同,你将选择哪一个回归模型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回归结果

t t t x x y

21ln 56847.0ln 387929.0734902.3?++= =)?(i b s =)?(i

b t 934467

.02

=R

925105

.02=R

097431.0?==σ

SE 81632.99=F

(2) t 检验:=)?(1b t ?145.2)14(025.0=t ,05.00138.01?=p ,说明汽车产量对机电行业销售额的影响是显著的;=)?(2b t ?145.2)14(025.0=t ,05.00000.02

?=p ,说明建筑业产值对机电行业销售额的影响是显著的。

F 检验:81632.99=F 74.3)1217,2()1,(=--=--?ααF k n k F ,05.00000.0?=p 表明总体回归方程显著,即汽车产量、建筑业产值对机电行业销售额的影响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3)387929.0?1

=b ,说明汽车产量每增加1%,机电行业的销售额将平均增加%;56847.0?2

=b ,说明建筑业产值每增加1%,机电行业的销售额将平均增加%。 (4)回归结果

t t t x x y

2193339.1170558.4545496.57?++-= =)?(i b s =)?(i

b t 903899.02

=R 89017.02

=R 08261.64?==σ

SE 83991.65=F

(5) 模型(1)的934467.02

=R 、925105.02

=R ,模型(2)的903899.02

=R 、

89017.02=R 。因此,模型(1)的拟合优度大于模型(2)的拟合优度。

(6)从两个模型的参数估计标准误差、、t 、F 、2

R 统计量可以看出,模型(1)优于模型(2),应选择模型(1)。

实验内容与数据5:表5给出了一个钢厂在不同年度的钢产量。找出表示产量和年度之间关系的方程:bx

ae y =,并预测2002年的产量。

表5 某钢厂1991-2001年钢产量 (单位:千吨)

年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千吨

t t x y

1167.0307562.2?ln += =)?(i b s =)?(i

b t 993128.02

=R 033937.0=SE DW= F=

122002=x ,707958.3121167.0307562.2?ln 2002=?+=y

,77.40?707958.32002==e y

实验二: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多重共线性检验(3课时)

实验内容与数据6:试根据表6中消费(y )与收入(x )的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估计回归模型:t t t u x b b y ++=10;(2)检验异方差性(可用怀特检验、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3)选用适当的方法修正异方差性。

表6 消费与收入数据

y

x

y

x

y

x

55 80

152 220 95 1

40 65 100 144 210 108 1

45 70 85 175 245 113 1

50 81

1

2

1

1

145

240

90 125 178 2

65 130

185 98

130

191

2

70

参考答案:(1)首先将x 排序,其次根据表2数据估计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t t x y

63797.0157515.9?+= s = t =

9463.02=R = DW= F=

(2)检验异方差:①怀特检验:99.5)2(57.102

05.02=?=χnr ,模型存在异方差;

②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将样本x 数据排序,n=60,154/==n c ,取c=16,从中间去掉16个数据,确定子样1(1-22),求出4138.6301=RSS ;确定子样2(39-60),求出

840.24952=RSS ,计算出959.34138

.63084

.249512===

RSS RSS F ,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查12.2)20,20(05.0=F ,得:αF F ?,所以模型存在异方差。

(3)在方程窗口,取)(/1resid abs w =,得回归结果:

t t x y

6334278.01511.10?+= s = t =

999995.02

=R = DW= F=

用怀特检验判断:

99.5)2(425945.02

05.02=?=χnr ,模型已不存在异方差(从p 值也容易得出此结论)

实验内容与数据7:某地区1978—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总额的数据资料见表7,其中x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y 表示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做下列工作:

(1)试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t t t u x b b y ++=10

(2)模型是否存在一阶段自相关如果存在,请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

表7 某地区1978—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总额的数据资料

o bs x

y

o bs x

y

1978

1989

1979

1990

1980

1991

1981

1992

1982

1993

1983

1994

1

984

1

995

1

985

1

996

1

986

1

997

1

987

1

998

1

988

参考答案:(1)回归结果

(2)自相关检验:由DW=,给定显著性水平05

.0

=

α查Durbin-Watson统计表,n=21,k=1,得下限临界值221

.1

=

L

d和上限临界值420

.1

=

U

d,因为DW=?221

.1

=

L

d,根据判断区域可知,这时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3)自相关的修正:用科克伦—奥克特(Cochrane—Orcutt)迭代法,在命令窗口直接键入:LS y c x AR(1) 得如下回归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时DW=,查n =20,k =1,05.0=α的DW 统计量表,得

414.1,201.1==U L d d ?DW=1. 633755?4-U d =,这表明,模型已不存在自相关。此时,

回归方程为

t t x y

161603.07522.664?+-= t =

910711.02=R DW=

[ AR(1) = ]

t =

也可以利用对数线性回归修正自相关,回归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时DW=,查n=20,k=1,05.0=α的DW 统计量表,得

414.1,201.1==U L d d ?DW=?U d =,这表明,模型已不存在自相关。从LM(1)= LM(2)=也

可以看出,模型已不存在1阶、2阶自相关。此时,回归方程为

t t x y

ln 017195.07931.479?ln += t =

990950.0991903

.022==R R DW= LM(1)= LM(2)= F=

实验内容与数据8:表8给出了美国1971-1986年期间的年数据。

表8 美国1971~1986年有关数据

1985 11039 107150 1986 11450

109597

其中,y:售出新客车的数量(千辆);x1:新车,消费者价格指数,1967=100;x2:所有物品所有居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1967=100;x3: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10亿美元);x4:利率;x5:城市就业劳动力(千人)。考虑下面的客车需求函数:

t t t t t t t u x b x b x b x b x b b y ++++++=55443322110ln ln ln ln ln ln

(1)用OLS 法估计样本回归方程;

(2)如果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试估计各辅助回归方程,找出哪些变量是高度共线性的。 (3)在除去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后,最终的客车需求函数是什么这个模型在哪些方面好于包括所有解释变量的原始模型。

(4)还有哪些变量可以更好地解释美国的汽车需求 参考答案:(1)回归结果

t t t t t t x x x x x y

54321ln 2778.0ln 030.0ln 127.2ln 109.4ln 790.1255.3?ln +-+-+= t =

7822.08548

.022==R R DW= F=

(2)相关系数矩阵检验:

辅助回归模型检验

被解释

变量

2

R F F值是否

显著

Lnx1是

Lnx2是

Lnx3是

Lnx4是

Lnx5是

(n=16,k=5,05

.0

=

α)

由上表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都是高度共线的。

(3)由于x1(新价格指数)与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趋于一致,可舍去其中之一;由于x3(个人可支配收入)与x5(城市就业劳动力)变化趋于一致,可舍去其中之一。

(4)下列两个模型较为合适:

t

t

t

t

x

x

x

y

5

4

1

ln

2439

.3

ln

2949

.0

ln

0378

.1

1037

.

22

?

ln+

-

-

-

=

t =

6061

.0

2=

R DW= F=

t t t t x x x y

542ln 7028.3ln 2429.0ln 9218.07996.22?ln +---= t =

7364.02=R DW= F=

与原模型相比,经上两模型中的所有系数符号正确且都在统计上显著。 (5)还有汽车消费税、汽车保险费率、汽油价格等。

实验三:虚拟变量的设置与应用、滞后变量模型的估计(3课时)

实验内容与数据9:表9给出了1993年至1996年期间服装季度销售额的原始数据(单位:百万元):

表9 服装季度销售额数据 年份 1

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1993 4190 4927 6843 6912 1994 4521 5522 5350 7204 1995 4902 5912 5972 7987 1996

5458

6359

6501

8607

现考虑如下模型:

t t t t t u D b D b D b b S ++++=4433221

其中,2D =l :第二季度;3D =1:第三季度;4D =l :第四季度;S =销售额。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估计此模型;(2)解释4321,,,b b b b ;(3)如何消除数据的季节性 参考答案:(1)

t

t t t D D D S 43275.290975.139825.91275.4767?+++= s = t =

778998.02=R 723747.02=R = DW= F=

(2)75.4767?1

=b 表示第一季度的平均销售额为百万元;75.2909?,75.1398?,25.912?4

32===b b b 依次表示第二、三、四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平均高出75.2909,75.1398,25.912百万元。

(3)为消除数据的季节性,只需将每季度中的原始数据减去相应季度虚拟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即可。

实验内容与数据11:表11给出了美国1970-1987年间个人消费支出(C )与个人可支配收入(I )的数据(单位:10亿美元,1982年为基期)

表11 美国1970-1987年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数据

考虑如下模型:

t t t u I a a C ++=ln ln 21 t t t t u C b I b b C +++=-1321ln ln ln

(1)估计以上两模型;(2)估计个人消费支出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弹性系数。 参考答案:(1)

t

t I C ln 102538.1885464.0?ln +-=……(1) s = t =

99606.02=R DW= LM(1)= LM(2)= F=

1

ln 015275.0ln 131706.1994922.0?ln --+-=t t t C I C ……(2) s = t =

99564.02=R DW= LM(1)= LM(2)= F=

94453)

?(1)21(1=--

=b nD n

DW h ,96.1025.02/==h h α,025.0h h ?,不存在一阶自相

关。由LM(1)=、 LM(2)= 可知,模型不存在1阶、2阶自相关。

(2) 由(1)得:收入弹性1025.1=I E ;由(2)得:短期收入弹性1317.1=I E ,长期收入弹性114673.1015275

.011317

.1=-=

I E

数据库上机实验题目和答案

试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检索王丽同学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no ,Cname from c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from sc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sname='王丽' ))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 where sex='男' and age>23 3.检索‘c01’课程中一门课程的女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ex='女'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c01') 4.检索s01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cno from c where cno not in (select cno from sc where sno ='s01') 5.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sc.sno from s,sc where s.sno=sc.sno group by sc.sno having count(https://www.360docs.net/doc/0312218458.html,o)>=2 6.每个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 解法一: select so.sno sno,https://www.360docs.net/doc/0312218458.html,ount,s.sname from(select sc.sno sno,count(sc.sno) ccount from sc,s where s.sno=sc.sno group by sc.sno ) so,s where s.sno=so.sno 解法二: select sc.sno sno,s.sname,count(sc.sno) ccount from sc,s where s.sno=sc.sno group by sc.sno,sname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过程步骤

实2:我国1978-2001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民生产总值(x )的数据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1978-2001年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试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给出模型t t t u x b b y ++=10的回归报告和正态性检验,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求置信度为95%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3)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包括估计标准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4)若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求2002年财政收入预测值及预测区间(05.0=α)。 参考答案:

(1) t t x y 133561.06844.324?+= =)?(i b s =)?(i b t 941946.02 =R 056.1065?==σ SE 30991.0=DW 9607.356=F 133561.0?1 =b ,说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2))?()2(?02/00b s n t b b ?-±=α=±? )?()2(?1 2/11b s n t b b ?-±=α=±? (3)①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0133561.0?1 ?=b ,符合经济理论中财政收入随着GNP 增加而增加,表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②估计标准误差评价: 056.1065?==σ SE ,即估计标准误差为亿元,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亿元。 ③拟合优度检验:941946.02 =R ,这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变动中,由解释变量GNP 解释的部分占%,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④参数显著性检验:=)?(1b t ?0739.2)22(025 .0=t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4)6.1035532002=x , 41.141556.103553133561.06844.324?2002=?+=y

C语言上机综合实验一及答案

1、编制程序,输入n 个整数(n 从键盘输入,n>0),输出它们的偶数和。 2、 编程,输入n 后:输入n 个数,根据下式计算并输出y 值。 3、输入一行字符,统计并输出其中英文字母、数字字符和其他字符的个数。 4、编写程序,输入一个正整数n ,计算并输出下列算式的值。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total(n)计算1+1/2+1/3+……+1/n ,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是double 。 5、输入一个正整数n ,求1+1/2!+1/3!+……1/n!的值,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fact(n)计算n 的阶乘,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是单精度浮点型。 答案: 程序1、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n,i,x,sum=0; while(scanf("%d",&n),n<=0); printf ("请输入%d 个数:", n); for (i=1; i<=n ;i++) { scanf("%d",&x); if(x%2==0) sum+=x; } printf ("sum=%d", sum) ; } 程序2、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i,n; float x,y; scanf(“%d”,&n); for(i=1;i<=n;i++){ scanf(“%f”,&x); if(x<-2) y=x*x-sin(x); else if(x<=2) y=pow(2,x)+x; else y=sqrt(x*x+x+1); printf(“%f \n”,y); } } 程序3、 #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letter,digit,other; ?????>++≤≤-+-<-=2 12222sin 22x x x x x x x x y x 111111...23n k s k n ===++++∑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915-76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 求(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 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讲解.pdf

2015-2016第一学期随机过程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随机过程上机实验,熟悉Monte Carlo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了解随机模拟的原理,熟悉随机过程的编码规律即各种随机过程的实现方 法,加深对随机过程的理解。 上机内容: (1)模拟随机游走。 (2)模拟Brown运动的样本轨道。 (3)模拟Markov过程。 实验步骤: (1)给出随机游走的样本轨道模拟结果,并附带模拟程序。 ①一维情形 %一维简单随机游走 %“从0开始,向前跳一步的概率为p,向后跳一步的概率为1-p” n=50; p=0.5; y=[0 cumsum(2.*(rand(1,n-1)<=p)-1)]; % n步。 plot([0:n-1],y); %画出折线图如下。

%一维随机步长的随机游动 %选取任一零均值的分布为步长, 比如,均匀分布。n=50; x=rand(1,n)-1/2; y=[0 (cumsum(x)-1)]; plot([0:n],y);

②二维情形 %在(u, v)坐标平面上画出点(u(k), v(k)), k=1:n, 其中(u(k))和(v(k)) 是一维随机游动。例 %子程序是用四种不同颜色画了同一随机游动的四条轨 道。 n=100000; colorstr=['b' 'r' 'g' 'y']; for k=1:4 z=2.*(rand(2,n)<0.5)-1; x=[zeros(1,2); cumsum(z')]; col=colorstr(k); plot(x(:,1),x(:,2),col);

hold on end grid ③%三维随机游走ranwalk3d p=0.5; n=10000; colorstr=['b' 'r' 'g' 'y']; for k=1:4 z=2.*(rand(3,n)<=p)-1; x=[zeros(1,3); cumsum(z')]; col=colorstr(k); plot3(x(:,1),x(:,2),x(:,3),col);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答案 实验一: 1、请编写函数int fun(int *a, int *b),函数的功能是判断两个指针a和b所指存储单 元的值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这两个存储单元中的值都不为0。在主函数中输入2个整数、调用函数fun、输出结果。 #include int fun(int *a, int *b) { if (*a*(*b)>0) return(1); else return(0); } main() { int x,y; scanf("%d%d",&x,&y); if (fun(&x,&y))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 } 2、计算1+2+3+……+100,要求用指针进行设计。即设计函数int fun(int *n)实现求 1+2+3+……+*n,在主函数中输入、调用、输出结果。 #include int fun(int *n) { int i,sum=0; for (i=1;i<=*n;i++) sum+=i; return(sum); } main() { int x,sum; scanf("%d",&x); printf("the sum is %d\n",fun(&x)); } 3、函数的功能是求数组a中最大数的位置(位序号)。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

数fun、输出结果。 #define N 10 #include void input(int *a,int n) { int i; for (i=0;i*max) max=a+i; return(max-a); } main() {int a[N],maxi; input(a,N); maxi=fun(a,N); printf("\n the max position is %d\n",maxi); } 4、请编写函数fun(int *a,int n, int *odd, int *even),函数的功能是分别求出数组a 中所有奇数之和和所有偶数之和。形参n给出数组中数据的个数;利用指针odd和even分别返回奇数之和和偶数之和。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数fun、输出结果。 #define N 10 #include void input(int *a,int n) { int i; for (i=0;i

大一C语言上机实验试题和答案

实验一上机操作初步(2学时) 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 二、实验目的: 1、熟悉VC++语言的上机环境及上机操作过程。 2、了解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1、输出入下信息:(实验指导书P79) ************************* Very Good ************************* 2、计算两个整数的和与积。(实验指导书P81) 3、从键盘输入一个角度的弧度值x,计算该角度的余弦值,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屏幕。(书 P3) 4、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文字菜单模样的图案: ================================= 1 输入数据 2 修改数据 3 查询数据 4 打印数据 ================================= 5、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交换这两个整数。 四、实验步骤与过程: 五、实验调试记录: 六、参考答案: 1、#include void main( ) { printf(“********************\n”); printf(“ Very Good\n”); printf(“********************\n”); } 2、#include void main( ) { int a,b,c,d; printf(“Please enter a,b:”); scanf(“%d,%d”,&a,&b); c=a+b; d=a*b; printf(“%d+%d=%d\n”,a,b,c); printf(“%d*%d=%d\n”,a,b,d);

上机实验 11 参考答案

上机实验11 指针与数组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下标、数组名或指针等不同方式引用数组元素; 2. 掌握数组名作函数参数的方法; 3.掌握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和字符处理函数; 4.掌握用指针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1】程序填空:自定义函数del(s), 功能是删除字符串s中的数字字符, 要求使用字符处理函数isdigit()和字符串处理函数strcpy()。在主函数中输入1个字符串,然后调用函数del(), 用于删除其中的数字字符,并输出处理后的字符串。 提示:从字符串s的首字符开始, 到结束符’\0’之前为止,逐个检查第i个字符是否是数字字符,是则删除该字符——使用字符判别函数isdigit(s[i]), 如果s[i]是数字字符,该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 难点:如何删除s的第i个字符?——使用字符串复制函数strcpy(), 将子串s+i+1(从字符s[i+1]开始的子串)复制到给s+i (从字符s[i]开始的子串),即strcpy(s+i, s+i+1)。 #include #include < ctype.h > #include void del( char *s); //line 4 函数声明 void main() { char str[80]; gets( str); //输入字符串str del(str ); //调用函数del(),删除str中的数字 puts(str); //输出字符串str } void del(char *s) //line 12 函数定义 { int i=0; while(s[i]!='\0') if(isdigit(s[i]) ) strcpy( s+i, s+i+1); // 如果字符s[i]是数字,用函数strcpy删除它 else i++; // 否则,继续查看下一个字符 } 运行程序,输入字符串"a1b2 #include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1)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实验一MATLAB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 z1=2*sin(85*pi/200)/(1+exp(2)) z1 = 0.2375 >> x=[2 1+2i;-0.45 5]; >> z2=1/2*log(x+sqrt(1+x^2)) z2 = 0.7120 - 0.0253i 0.8968 + 0.3658i 0.2209 + 0.9343i 1.2041 - 0.0044i 2.9,,2.9, 3.0

>> a=-3.0:0.1:3.0; >> z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 (>> z3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可以验证z3==z33,是否都为1) z3 = Columns 1 through 5 0.7388 + 3.2020i 0.7696 + 3.2020i 0.7871 + 3.2020i 0.7920 + 3.2020i 0.7822 + 3.2020i Columns 6 through 10 0.7602 + 3.2020i 0.7254 + 3.2020i 0.6784 + 3.2020i 0.6206 + 3.2020i 0.5496 + 3.2020i Columns 11 through 20 0.4688 + 3.2020i 0.3780 + 3.2020i 0.2775 + 3.2020i 0.2080 + 3.2020i 0.0497 + 3.2020i

实验三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实验名称线性系统对随机过程的响应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仿真实验了解正态白色噪声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相关函数以及功率谱的变化;培养计算机编程能力。 二、实验平台 MATLAB R2014a 三、实验要求 (1)运用正态分布随机数产生函数产生均值为m=0,根方差σ=1的白色正态分布 序列{u(n)|n=1,2,…,2000},画出噪声u(n)的波形图。 (2)设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x(n)=u(n)-0.36u(n-1)+0.85u(n-2)(n=3,4,…,2000). 画出x(n)的波形图。 (3)随机过程x(n)的理论上的功率谱函数为 在[0,π]范围内对w进行采样,采样间隔0.001π,计算S(i×0.001π) (i=1,2,…,1000);画出波形图。 (4)根据步骤二产生的数据序列x(n)计算相关函数的估计值 与理论值1.1296、-0.666、0.85、0、0、0的差异。 (5)根据相关函数的估计值对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估计 在[0,π]范围内对w进行采样,采样间隔0.001π,计算S(i×0.001π) (i=1,2,…,1000);画出波形图,比较其与理论上的功率谱密度函数S(w)的差异。 (6)依照实验1的方法统计数据x(n)在不同区间出现的概率,计算其理论概率, 观察二者是否基本一致。

四、实验代码及结果 A、运用正态分布随机数产生函数产生均值为m=0,根方差σ=1的白色正态分布序列{u(n)|n=1,2,…,2000},画出噪声u(n)的波形图。 代码实现: 波形图: 分析:运用正态分布随机数产生函数产生均值为0,根方差σ=1的白色噪声样本序列。 B、设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x(n)=u(n)-0.36u(n-1)+0.85u(n-2)(n=3,4,…,2000). 画出x(n)的波形图。 代码实现:

数字信处理上机实验答案全

数字信处理上机实验答 案全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十章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做习题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了六个实验,前五个实验属基础理论实验,第六个属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实验五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实验六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验。建议自学的读者在学习完第一章后作实验一;在学习完第三、四章后作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在。学习完第六章进行;实验五在学习完第七章后进行。实验六综合实验在学习完第七章或者再后些进行;实验六为综合实验,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再进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 n时,系统的输出。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 → 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61213 姓名:刘昊 学号:20162181310 实验时间:2017 年3 月6 号 任课老师:张锐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C 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了解在 程序 C 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 三、实验内容: (1). (2). (3).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 1 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 运行结果2:

程序分析2: 简单的使用printf() 和scanf() 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代码3: 运行结果3:

程序分析3: 使用if 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 和putchar 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相关正态随机过程的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相关正态随机过程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以正态随机过程为例,掌握离散时间随机过程的仿真方法,理解正态分布随机过程与均匀分布随机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等数值特征;培养计算机编程能力。 二、实验内容 相关正态分布离散随机过程的产生 (1)利用计算机语言的[0,1]区间均匀分布随机数产生函数生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序列 {U1(n)|n=1,2,…100000},{U2(n)|n=1,2,…100000} 程序代码: clc; N=100000; u1=rand(1,N); u2=rand(1,N);%----------------在[0,1] 区间用rand函数生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序列 n1=hist(u1,10);%--------------------------hist函数绘制分布直方图 subplot(121);%-----------------------------一行两列中的第一个图 bar(n1); n2=hist(u2,10); subplot(122); bar(n2); 实验结果:

(2)生成均值为m=0,根方差σ=1的白色正态分布序列 {e(n)|n=1,2, (100000) [][]m n u n u n +=)(2cos )(ln 2-)(e 21πσ 程序代码: clc; N=100000; u1=rand(1,N); u2=rand(1,N);%---------------在[0,1] 区间用rand 函数生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序列 en=sqrt(-2*log(u1)).*cos(2*pi*u2);%--------定义白色正态分布e(n) n=hist(en,100);%--------------------------hist 函数绘制分布直方图 bar(n); 实验结果: (3)假设离散随机过程x(n)服从均值为x m =0、根方差为2x =σ、相关函数为||2)(r k x x k ασ= )6.0(=α 功率谱函数为

华南农业大学C语言实验上机实验第四版参考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 参考答案(第四版) (学生改编) 实验 1 C语言程序初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在线评判系统。 二、实验内容 1. 运行第一个C程序 [题目:The first C Program] 将下列程序输入visual c++ ,编译、连接和运行该程序。 #include"stdio.h" main() { printf("The first C Program\n"); } [具体操作步骤] (1)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 (2)保存程序,取名为 a1.c。 (3)按照第一章中介绍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按照第三章介绍的方法,将代码提交到在线评判系统,系统返回“通过”,则该题完成。

2. 在在线评判系统中提交实现了计算a+b功能的程序 [题目1001:计算a+b] 由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计算并输出两个整数的和。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 b; scanf("%d%d", &a, &b); printf("%d", a + b); } (1)在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 (2)保存程序,取名为 a2.c。 (3)按照前二章中介绍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输入 15 30↙ (↙表示输入回车符) (5)如果看到如下输出结果,则表明15+30 的结果正确,如果得不到如下结果,则需检查并更正程序。 45 (6)按照第三章中介绍的方法进入在线评判系统。 (7)显示题目列表,点击题号为1001,题名为“计算a+b”的题目。 (8)查看完题目要求后,点击页面下端的“sumbit”,参照第二章提交程序的方法提交程序a2.c。 (9)查看评判结果,如果得到“accepted”则该题通过,否则返回第一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3 实验 2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和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2)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3)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 算符的使用。 (4)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变量的定义 [题目 1117:变量定义,按要求完成程序] 下面给出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但是缺少部分语句,请按右边的提示补充完整缺少的语句。#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 b; /*定义整型变量a和b*/

C#上机实验题目和答案8

(1)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在程序中定义一个公共接口IMyInterface,该接口中包含两个方法,一个是DoSomething(),另一个是DoSomethingElse();另外再定义一个类MyClass,该类实现了接口IMyInterface,在DoSomething()方法中向控制台输出“Do something.”,在DoSomethingElse()方法中向控制台输出“Do something else.”在Program类中的Main()方法中实例化MyClass 的对象和定义一个接口变量,通过对象和接口变量来访问这两个方法。 (2)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在程序中定义了一个接口IIfc1,该接口包含一个无返回值,且带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参数的方法PrintOut();在程序中定义了另一个接口IIfc2,该接口中也包含一个无返回值,且带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参数的方法PrintOut();程序中还定义了一个类MyClass,该类以类级别和显式接口成员两种方式实现了这两个接口。在Program类的Main()方法中分别以类对象的引用和两个接口对象的引用来调用PrintOut()方法。 (3)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求一个方阵的对角元之和。 1.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public interface IMyInterface { void DoSomething(); void DoSomethingElse(); } class MyClass : IMyInterface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Console.WriteLine("Do Something.");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Else() { Console.WriteLine("Do Something Else."); }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Class MC = new MyClass(); MC.DoSomething();

随机实验报告

随机信号实验报告 课程:随机信号 实验题目:随机过程的模拟与特征估计 学院: 学生名称:

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MATLAB模拟产生各类随即序列。 2.熟悉和掌握随机信号数字特征估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1.模拟产生各种随即序列,并画出信号和波形。 (1)白噪声(高斯分布,正弦分布)。 (2)随相正弦波。 (3)白噪声中的多个正弦分布。 (4)二元随机信号。 (5)自然信号:语音,图形(选做)。 2.随机信号数字特征的估计 (1)估计上诉随机信号的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 (2)各估计量性能分析(选做) 实验仪器: PC机一台 MATLAB软件 实验原理:

随机变量常用到的数字特征是数字期望值、方差、自相关函数等。相应地,随机过程常用到的数字特征是数字期望值、方差、相关函数等。它们是由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推广而来,但是一般不再是确定的数值,而是确定的时间函数。 1.均值:m x(t)=E[X(t)]=;式中,p(x,t)是X(t)的 一维概率密度。m x(t)是随机过程X(t)的所有样本函数在 时刻t的函数值的均值。在matlab中用mea()函数求均值。 2.方差:(t)=D[X(t)]=E[];(t)是t的确定 函数,它描述了随机过程诸样本函数围绕数学期望m x(t) 的分散程度。若X(t)表示噪声电压,则方差(t)则 表示瞬时交流功率的统计平均值。在matlab中用var()函 数求均值。 3.自相关函数:Rx(t1,t2)=E[X(t1)X(t2)];自相关函数就是用来描 述随机过程任意两个不同时刻状态之间相关性的重要数 字特征。在matlab中用xcorr()来求自相关函数。 4.在matlab中可用函数rand、randn、normr、random即可生成 满足各种需要的近似的独立随机序列。 实验步骤: (一)大体实验步骤 (1)利用MATLAB编写程序。 (2)调试程序。

华南农业大学C语言实验上机实验第四版参考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C语言实验上机实验第四版参考答案 (4)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实验教学与练习 参考答案(第4版) 实验1 C语言程序初步1、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2)了解如何在系统上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C程序(3)通过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在线评价系统 2,实验内容 1。运行第一个C程序 [标题:第一个C程序] 将下列程序输入visual c++,编译、连接并运行该程序# include \ main(){ printf(\ } [具体操作步骤] (1)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2)保存程序,命名为a1.c (3)根据第1章中描述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按照第3章描述的方法将代码提交到在线评估系统,系统返回“通过”,问题完成

2。在线测评系统中提交了一个程序 [话题1001:计算a+b] ,实现了计算a+b的功能。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计算并输出两个整数的和。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include \main() { int a,b; scanf(\ printf(\ } (1))在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2)保存程序,命名为a2.c (3)根据前两章描述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4)在程序操作过程中,输入1530 ↙ (?表示输入回车) (5)如果看到以下输出结果,则表明15+30的结果是正确的。如果您无法获得以下结果,您需要检查并更正程序45 (6)根据第3章介绍的方法进入在线评估系统。 (7)显示主题列表,点击标题为1001且标题为“计算a+b”的主题 (8)查看主题要求后,点击页面底部的“sumbit”,参照第二章提交程序的方法提交程序a2.c。 (9)检查判断结果,如果获得”接受”,则问题通过,否则返回第一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3 实验2基本数据类型、运算和表达式1、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整数和实变量,以及如何给它们赋值(2)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分配规律 (3)学会使用C的相关算术运算符和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尤

大学大一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室上机题全部代码答案实验报告

C语言实验报告 实验1-1: hello world程序: 源代码: #include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system(pause); } 实验1-2: 完成3个数据的输入、求和并输出计算结果的程序:源代码: #include main() { int i,j,k,sum; scanf(%d%d%d,&i,&j,&k); sum=i+j+k; printf(sum=%d,sum); system(pause); 实验1-3: 在屏幕上输出如下图形: A BBB CCCCC 源代码: #include main() { printf( A\n); printf( BBB\n); printf( CCCCC\n); system(pause); } 实验2-1: 计算由键盘输入的任何两个双精度数据的平均值

源代码: #include main() { double a,b; scanf(%lf%lf,&a,&b); printf(%.1lf\n,(a+b)/2); system(pause); } 实验2-2: 写一个输入7个数据的程序,把输入的数据代入a + b * (c – d ) / e * f –g 表达式进行运算源代码: #include main() { float a,b,c,d,e,f,g,x; scanf(%f%f%f%f%f%f%f,&a,&b,&c,&d,&e,&f,&g); x=a + b * (c - d ) / e * f - g; 牰湩晴尨?春??※ system(pause); } 实验2-3: 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测试下列各表达式: i, j i + 1 , j + 1 i++ , j++ ++i , ++j i+++++j 源代码: #include main() { int i=1,j=1; printf(%d %d\n,i+1,j+1); printf(%d %d\n,i++,j++); printf(%d %d\n,++i,++j); printf(%d\n,(i++)+(++j)); system(pause); } 实验2-4: 输入存款金额money,存期year和年利率rate,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存款到期时的利息interest(税

java上机实验答案与解析

JAVA上机实验题答案与解析 实验一 Java程序编程 1.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输出容为Hello!。 注:文件位置位于e:\2:\Hello.java 编译:(1)e:(2)cd 2 (3)javac Hello.java(4)java Hello 2.编写一个Java小应用程序,输出容为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学Java。 第一步编写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pplet.*; public class MyApplet extends Applet{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g.drawString("我一边听音乐,我一边做java",25,25); } } 第二步在DOS环境中编译(....javac MyApplet.java) 第三步使用记事本编写 第四步将记事本文件名命名为MyApplet.html 第五步打开MyApplet.html 实验二类的定义 1.编写Java应用程序,自定义Point类,类中有两个描述坐标位置的double 变量x,y,利用构造方法,实现对Point 对象p1,p2初始化,p1和p2对应坐标分别为(15,20),(10,30);定义方法getX(),getY()分别获得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定义方法setX(),setY()分别获得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且把p1和p2输出; public class Point { double x,y; Point(double x,double y){ this.x=x; this.y=y; } double getX(){ return x; } double getY(){ return y; } void setX(double x){ this.x=x;

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华中科技大学--HUST

随机实验报告 班级:通信1301班姓名:郭世康 学号:U201313639 指导教师:卢正新

一、模块功能描述 CMYRand类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产生各种随机数据供后面的类使用。可以产生伪随机序列、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等多种随机数据。 CRandomDlg类是数据的采集处理类。它可以将CMYRand产生的随机数据处理分析,再送入CScope等类进行模拟示波器显示。 CScope等类是有关示波器显示的类。 二、模块间的关系 CRandomDlg类在整个程序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调用CMYRand中的函数来产生符合所需分布的随机序列,再将产生的结果统计分析,送到CScope类中的函数进行模拟示波器显示。CMYRand为整个程序的核心,就是这个类产生所需分布的随机序列。CAboutDlg是模拟示波器界面上的有关按钮选项的类。我们在示波器界面上点击一个按钮,它就会执行这个按钮所对应功能,比如点击正态分布,它就会调用CRandomDlg中的对应函数,在调用CMYRand中的产生正态分布的函数,再将结果送到CScope类中进行显示,最后我们可以在示波器上看到图形。 三、数据结构 在本次随机试验中所填写的代码部分并没有用到有关于结构体等数据结构的东西。 四、功能函数 1、 /* 函数功能,采用线性同余法,根据输入的种子数产生一个伪随机数. 如果种子不变,则将可以重复调用产生一个伪随机序列。 利用CMyRand类中定义的全局变量:S, K, N, Y。 其中K和N为算法参数,S用于保存种子数,Y为产生的随机数 */ unsigned int CMyRand::MyRand(unsigned int seed) { //添加伪随机数产生代码 if(S==se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