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

合集下载

日本推理小说TOP100

日本推理小说TOP100

日本推理小说TOP1001横沟正史:《狱门岛》,南海出版公司20122中井英夫:《献给虚无的供物》,新星出版社20123岛田庄司:《占星术杀人魔法》,新星出版社20124梦野久作:《脑髓地狱》,新星出版社20125宫部美雪:《火车》,南海出版公司20136松本清张:《点与线》,南海出版公司20137绫辻行人:《十角馆事件》,新星出版社20138京极夏彦:《魍魉之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横沟正史:《本阵杀人事件》,南海出版公司201210鲇川哲也:《黑色皮箱》,新星出版社201211连城三纪彦:《一朵桔梗花》,新星出版社201212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南海出版公司201013小栗虫太郎:《黑死馆杀人事件》,新星出版社201214 山口雅也:《活尸之死》,译林出版社201115 泡坂妻夫:《亚爱一郎的狼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16东野圭吾:《白夜行》,南海出版公司201217坂口安吾:《不连续杀人事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8绫辻行人:《钟表馆事件》,新星出版社201419岛田庄司:《斜屋犯罪》,新星出版社201220有栖川有栖:《双头恶魔》,新星出版社201221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2江户川乱步:《两分铜币》,新星出版社201123松本清张:《砂器》,南海出版公司201324江户川乱步:《孤岛之鬼》,新星出版社201225高木彬光:《人偶为何被杀》,新星出版社201526高村薫:《“女王”行动》,译林出版社200127水上勉:《饥饿海峡》,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28高木彬光:《刺青杀人事件》,新星出版社201229鲇川哲也:《紫丁香庄园》,新星出版社201230泡坂妻夫:《失控的玩具》,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31江户川乱步:《阴兽》,新星出版社201132歌野晶午:《想你,在樱树长满绿叶的季节》,群众出版社2011 33松本清张:《零的焦点》,南海出版公司201334泡坂妻夫:《十一张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35横沟正史:《犬神家族》,南海出版公司201336竹本健治:《匣中失乐》,新星出版社201237宫部美雪:《模仿犯》,南海出版公司201238冈本绮堂:《半七捕物帐》,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39桐野夏生:《越界》,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40大泽在昌:《新宿鲛2: 毒猿》,凤凰出版社201241藤原伊织:《恐怖分子的洋伞》,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42京极夏彦:《络新妇之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3驰星周:《不夜城》,新星出版社201344岛田庄司:《奇想天动》,新星出版社201345横山秀夫:《第三时效》,中信出版社201346横山秀夫:《半落》,南海出版公司201347岛田庄司:《异邦骑士》,新星出版社201248横沟正史:《八墓村》,南海出版公司201249宮部美雪:《理由》,南海出版公司201050真保裕一:《夺取》,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51三津田信三:《首无·作祟之物》,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52麻耶雄嵩:《夏与冬的奏鸣曲》,新星出版社201253森博嗣:《全部成为F》,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54大泽在昌:《新宿鲛》,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55贵志祐介:《黑屋吊影》,南海出版公司201456泡坂妻夫《幸福之书》,新星出版社201257久生十兰:《魔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58西泽保彦:《死了七次的男人》,新星出版社201159伊坂幸太郎:《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译林出版社201160横沟正史:《恶魔的彩球歌》,南海出版公司201361麻耶雄嵩:《有翼之暗》,新星出版社201462仁木悦子:《只有猫知道》,新星出版社201263京极夏彦:《铁鼠之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4土屋隆夫:《危险的童话》,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65我孙子武丸:《杀戮之病》,新星出版社201066绫辻行人:《雾越邸杀人事件》,珠海出版社200767中岛罗门:《加大拉的神迹》,新星出版社201368殊能將之:《剪刀男》,新星出版社200969逢坂刚:《卡迪斯红星》,新星出版社201070江户川乱步:《帕诺拉马岛奇谈》,新星出版社201271佐佐木让:《起飞:柏林的指令》,新星出版社201372高野和明:《人类灭绝》,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73有栖川有栖:《孤岛之谜》,新星出版社201274逢坂刚:《百舌呐喊的夜晚》,新星出版社201175冈岛二人:《99%誘拐》,黄山书社200776宫部美雪:《龙眠》,南海出版公司200877天童荒太:《永远是孩子》,群众出版社200478佐佐木让:《急电:北方四岛的呼叫》,新星出版社201279大冈升平:《三角案件》,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80江户川乱步:《D坂杀人事件》,新星出版社201181大薮春彦:《必死的野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2生岛治郎:《觅踪》,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83土屋隆夫:《影子的控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84江户川乱步:《人间椅子》,新星出版社201185陈舜臣:《花叶死亡之日》,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86森村诚一:《高层饭店的死角》,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87笠井洁:《再见,天使》,新星出版社201388井泽元彦:《猿丸幻视行》,新星出版社201589黑岩重吾:《不道德的手术刀》,群众出版社200090夏树静子:《蒸发》,译林出版社201191阿刀田高:《拿破仑狂》,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92高桥克彦:《写乐杀人事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93横沟正史:《蝴蝶杀人事件》,南海出版公司201594浜尾四郎:《日本推理名著选浜尾四郎(卷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95久生十兰:《颚十郎捕物帐》,重庆出版社201596夏树静子:《W的悲剧》,译林出版社201197海渡英祐:《柏林1888》,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98小栗虫太郎:《完全犯罪》,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99大薮春彦:《金狼》,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00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群众出版社2012日本书店大奖注:该书单,为便于读者选购,只选取了最新译本,比如凑佳苗的《告白》、角田光代的《第八日的蝉》都有多个简中译本,且译者不同。

本格系推理

本格系推理

本格系推理
本格系推理,源自日本,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的推理小说流派。

本格,即“正统”或“正宗”之意,强调推理小说应严格遵守逻辑和事实,摒弃过于离奇的情节和纯粹的幻想。

在本格系推理中,读者跟随侦探的脚步,一步步解开案件的谜团,体验逻辑与智慧的较量。

本格系推理注重细节的描绘,对现场、证据、人物心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的剖析。

侦探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推理,逐步排除嫌疑,最终揭示真相。

这种推理过程既严谨又富有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本格系推理中,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一起离奇的案件展开。

侦探们通过搜集证据、分析线索、盘问嫌疑人等手段,逐步接近真相。

而真相往往隐藏在看似普通的细节之中,需要侦探们用心去发现。

除了推理过程,本格系推理还关注人物塑造。

侦探们往往具有独特的性格和卓越的才华,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同时,嫌疑人和被害人也有各自的故事和动机,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

总之,本格系推理是一种注重逻辑、细节和人物塑造的推理小说流派。

它通过严谨的推理过程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无论是对于推理小说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本格系推理都是一种值得一读的文学体裁。

东野圭吾简介

东野圭吾简介

东野圭吾简介东野圭吾(Keigo Higashino),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家,被许多人誉为是推理小说界的顶级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情节曲折,被广大读者喜爱。

东野圭吾于1958年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市立大学工学部。

在大学期间,他的学业并不出色,但却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东野进入了石油开采公司工作,但他对这个工作并不感兴趣,因此在业余时间专注于写作。

东野圭吾的第一本小说《放学后》于1985年出版。

这部小说相对较短,只有10万字左右,但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评为日本年度最佳推理小说,并获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这部作品的成功也奠定了东野作为一名推理小说家的地位。

自《放学后》之后,东野圭吾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作品,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白夜行》和《解忧杂货店》。

《白夜行》被誉为是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两个少年在罪恶的影响下成长的故事,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在日本畅销,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解忧杂货店》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卖杂货的店主如何通过聆听来解决人们心中的烦恼。

东野圭吾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推理能力和复杂的情节而闻名。

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

他的故事往往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让读者猜测、思考,从而更加投入其中。

除了推理小说外,东野圭吾也积极尝试不同类型的写作。

他曾写过科幻小说、恐怖小说以及青春文学等。

无论是哪个类型,东野所展现的才华都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反思。

东野圭吾的作品不仅在日本销量惊人,也受到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也取得了相当高的销售成绩。

他的作品不仅赢得了读者们的赞誉,也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的肯定。

除了作为一名出色的作家,东野圭吾也是一个低调的人。

他不喜欢在公众场合曝光,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日本推理小说TOP100

日本推理小说TOP100

71佐佐木让:《起飞:柏林的指令》,新星出版社2013
72高野和明:《人类灭绝》,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73有栖川有栖:《孤岛之谜》,新星出版社2012
74逢坂刚:《百舌呐喊的夜晚》,新星出版社2011
75冈岛二人:《99%誘拐》,黄山书社2007
76宫部美雪:《龙眠》,南海出版公司2008
5,伊坂幸太郎:《孩子们》,南海出版公司2014
6,角田光代:《对岸的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雫井脩介:《敬告犯人》,新星出版社2011
8,饭嶋和一:《黄金旅风》
9,三浦紫苑:《我所说的他》
10,市川拓司:《等待,只为与你相遇》,青岛出版社2010
【2006】
1,利利·弗兰克:《东京塔:老妈和我,还有老爸》,中信出版社2015
3,柳广司:《代号D机关》,新星出版社2013
4,池上永一:《龙女》
5,百田尚树:《BOX!热血斗阵》
6,贵志祐介:《来自新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7,饭嶋和一:《出星前夜》
8,天童荒太:《哀悼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9,东野圭吾:《流星之绊》,南海出版公司2010
9,京极夏彦:《阴摩罗鬼之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0,矢作俊彦:《ららら科學の子》
【2005】
1,恩田陆:《夜间远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荻原浩:《明日的记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梨木香步:《家守绮谭》,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4,丝山秋子:《死胡同里的男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13小栗虫太郎:《黑死馆杀人事件》,新星出版社2012
14 山口雅也:《活尸之死》,译林出版社2011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与特点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与特点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与特点一、本文概述日本推理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度,占据了世界推理文学的一席之地。

自江户川乱步于20世纪初开创日本推理小说的先河以来,这种以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小说类型,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显著特点,并揭示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我们将从早期推理小说的形成,到战后的变革,再到现代推理小说的多元化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我们也将关注日本推理小说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主题探索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如何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特色。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让读者对日本推理小说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江户时期(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已有一些包含推理元素的短篇故事。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受到西方文学,特别是侦探小说的影响,开始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在初期,日本推理小说主要模仿英国侦探小说的风格,强调逻辑推理和案件的解谜过程。

代表性的作家有横沟正史、江户川乱步等,他们的作品如《本阵杀人事件》《D坡杀人事件》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在解谜过程中,展现出了精细的逻辑推理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奠定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基础。

随着推理小说的发展,日本作家开始尝试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变格派”风格。

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有小酒井不木、梦野久作等,他们的作品在推理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探索和批判。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推理小说迎来了“社会派”的崛起。

这一流派的作家,如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等,他们的作品将推理小说的关注点从单纯的解谜转向了社会问题的揭示,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的深入挖掘,使得推理小说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随着日本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日本推理小说也开始受到国际读者的广泛关注。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黑死馆杀人事件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黑死馆杀人事件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黑死馆杀人事件
简介
《黑死馆杀人事件》是小栗虫太郎创作风格的缩影,可以在这里找到他全部的风格和特点。

这毫无疑问是小栗最伟大的作品,也是小栗浓缩全部心血的集大成之作。

在这部作品的前后,小栗也经常在自己的其他作品中提到《黑死馆杀人事件》。

《黑死馆杀人事件》其实是一部非常本格的作品,但是却带有小栗虫太郎自身的许多特点,因此不熟悉他的人总认为这并非是一个作家在写自己想要的纯本格推理小说。

小栗虫太郎的作品以大量知识堆砌的炫学的成分著称,但炫学的大部分内容都与诡计设计、凶案过程以及推理解答密切相关,那些复杂难解、光怪陆离的反推理成分,都被完全本格的主线运用着,这是《姑获鸟之夏》和《玫瑰之名》所完全不具备的特点。

严格来说,《黑死馆杀人事件》是一部体现小栗虫太郎本格作家身份的最杰出的代表作!
《黑死馆杀人事件》是小栗虫太郎创作风格的缩影,可以在这里找到他全部的风格和特点。

这毫无疑问是小栗最伟大的作品,也是小栗浓缩全部心血的集大成之作。

在这部作品的前后,小栗也经常在自己的其他作品中提到《黑死馆杀人事件》。

《黑死馆杀人事件》其实是一部非常本格的作品,但是却带有小栗虫太郎自身的许多特点,因此不熟悉他的人总认为这并非是一个作家在写自己想要的纯本格推理小说。

小栗虫太郎的作品以大量知识堆砌的炫学的成分著称,但炫学的大部分内容都与诡计设计、凶案过程以及推理解答密切相关,那些复杂难解、光怪陆离的反推理成分,都被完全本格的主线运用着,这是《姑获鸟之夏》和《玫瑰之名》所完全不具备的特点。

严格来说,《黑死馆杀人事件》是一部体现小栗虫太郎本格作家身份的最杰出的代表作!
黑死馆杀人事件.epub (418.77 KB,)。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
所謂“日本推理四大奇書”,是指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四部巨著。這一稱法最早由文學評論家齋藤慎爾與埴谷雄高提出,被歸結為日本文學中“黑色水脈”的四座高峰,之后仿效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明代四大奇書”的提法發展為“日本理四大奇書”的專論。“四大奇書”依發表順序分別為:
1.《黑死館殺人事件》:作者小栗蟲太郎,1934年4月開始在《新青年》雜志上連載,1935年5月由新潮社出版,全書35萬字。本作是記述在一座絢爛豪華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筑樣式之“黑死館”連續發生的遺言殺人事件為經,作者之炫才文章描寫該館精細構造和偵探法水麟太郎為首的各個人物角色,以及超然、異常的殺人方法和推理解謎為緯,因為擁有的本格推理元素和炫學內容太過豐富,被譽為“大推理小說”和“炫學推理的始祖”。
《腦髓地獄》獲得絕對肯定,位列“四大奇書之首”,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其時,戰前作品之重估風氣盛行文壇,深埋已久的《腦髓地獄》終于被挖了出來。1962年,年輕氣銳的文化評論家鶴見俊輔,在《思想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腦髓地獄之世界》,從作品檢討夢野久作之世界觀,將《腦髓地獄》定位為日本戰后文學之埴谷雄高《死靈》、堀田善衛《審判》、武田泰淳《森林與湖畔》等“世界系” 小說的先驅作品,評價很高。之后,很多非推理評論家,從不同角度發表論文,如森秀人從作品的鄉土性、地方性,水澤同從夢野久作與父親的關系(認為夢野作品是一種怨念小說),平岡正明從其作品架構與文體,冢本邦雄從夢野久作與作品的異端性等等,參與討論的評論家不勝枚舉,論文數量超過50篇,但其中純粹的推理評論很少。也因此,《腦髓地獄》成了推理小說中罕見的超越推理小說范疇并得以跨入純文學殿堂的異端文學作品,“足以比肩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夏目漱石的《心》等經典名作”,遂有“超推理小說”之譽。正因為如此,本作已被譯介成法、漢、英等多種語言,一位法國讀者在讀完法譯本后這樣描述道:“我迷失在那如電影畫面般的文字之間無法自拔,真是不同尋常的體驗啊。”《腦髓地獄》還曾于上世紀80年代被導演松本俊夫拍成同名電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东野圭吾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其作品不仅在国内拥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同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他的推理小说独具特色,让人沉浸其中,本文将从情节、角色和推理元素三个方面来解析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特色。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出人意料。

他善于利用扑朔迷离的线索和悬疑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让读者在不断的猜测和推理中跟随故事发展。

例如,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故事开篇便给出了一个谋杀案的线索,然而这个线索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破案关键。

相反,东野圭吾通过引入数学天才石神这个角色,将情节推向了一个高潮,让读者在猜不透结局的同时,也被故事中的情感所打动。

东野圭吾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他的人物性格、背景和心路历程都相当丰富。

这些人物不仅形象立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各自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在《白夜行》中,女主角雪穗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不惜一切代价向上爬,这种坚韧的性格让很多读者深感共鸣。

同时,男主角亮司则为了守护爱人而不断努力,二人的情感也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充满了独特的元素,诡异的场景、神秘的人物、离奇的事件等都是他的标志性特点。

他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故事中,让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

在《恶意》中,作者设置了一个双重人格的角色,通过这个角色的转换,制造出一系列的谜团和悬疑,让读者在深入剖析人物心理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推理带来的快感。

推理小说除了需要解决谜题之外,还需要触动读者的情感。

东野圭吾的作品往往在悬疑推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情感描写,让读者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这种共鸣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同时也可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在《祈祷落幕时》中,作者通过描绘父女之间的深情厚意和成长的痛苦,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故事的悲情色彩,同时也体会到了生活中无奈和坚强。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具有丰富的情节、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推理元素,同时情感描写也十分出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日本推理文学的发展与特点对于当今的日本而言,推理小说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蓬勃,单是本土推理作品的出版数量,已多达每年五百种,翻译欧美等外来作品的年均出版量,也是数以百计,再加上小说以外的周边产品,如电视剧、电影、漫画等,可以说是拥抱着一个极庞大的市场。

究竟日本推理小说是怎样发展起来才有现在的光景呢? 其实正如其他不少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样,日本推理小说也是首先从外来输人本土,然后日本人才逐渐把它发扬光大的。

众所周知,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始祖的,是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

他在1841年发表的《莫格街凶杀案》,为欧美推理小说的起源,而这部作品,却在发表后46年才被翻译成日语,在日本报章出版。

明治初期、公元1870 年前后,日本流行的是一些围绕盗贼毒妇作奸犯科的通俗小说,或是所谓以穷凶极恶罪犯为素材的纪实文学,这些描写犯罪的作品,假如追溯其历史的话,大概可以算是源于17 世纪中叶日本人翻译的中国南宋年间由桂万荣撰写的《棠阴比事》一书。

这部以执法者判案为主题的作品的日文译本,不但广为日本人所接受,在过不久后更被模仿创作出一些相类似的作品,例如井原西鹤的《樱阴比事》、月寻堂的《镰仓比事》等。

后来,以这种“比事”的形式和内容作为基础,日本作家再以名判官大冈越前守遇上犯罪案件的主题,编写成一部《大冈政谈》,在《大冈政谈》中,出现的案件以杀人事件为主,其中情节虽说是取材自真实记事,但实际上却还包含有作者的创作成分在内,而这些以犯罪纪实为名的作品,其中对罪犯的描写,也的确容易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因此在《大冈政谈》之后,日本还出现了其他形形色色的纪实类作品。

19 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的出版创作界开始泛起了另一起波澜,那就是国外小说翻译热潮的涌现,其中与推理小说有莫大关系的,莫过于1877年在《花月新志》连载的《杨牙儿·奇狱》。

这篇《杨牙儿·奇狱》,原本是荷兰的一部以死刑囚为素材的故事集,日本翻译家神田孝平选了其中两篇作译,并改题为《和兰美政》。

录怎料编辑成岛柳北把其中的一篇再修饰一番,还更改标题成《杨牙儿奇谈》发表。

《杨牙儿奇谈》是一篇关于杀人谜团的故事,内容描述大学生杨牙儿在准备回乡前无故失踪,过不久后他的尸体被人发现,死因则属被别人谋杀,并终于在若干年后,由杨牙儿当年的同学追查出真正的杀人凶手。

到了19 世纪80 年代后期,较多的正统欧美推理小说开始被引进日本。

事实上,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推理小说”这个词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论是从国外作品翻译过来的,还是本土作家的创作,全都只是直接采用“侦探小说”这个在国外一直沿用至今的称谓(日文原用词为“探侦小说”)。

1887年初,井上勤首先译介了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的《夫妻》的前半部,继而于同年的1 月和12 月,飨庭篁村接连译介爱伦·坡的《黑猫》和《莫格街凶杀案》并发表于《读卖新闻》。

同年1 月,有美国侦探小说之母之称的安娜·凯瑟琳·格林的作品也由坪内逍遥作译。

所谓万事起头难,当有人踏出了第一步之后,就必定会有别人接下去的,紧随飨庭篁村其后接下一棒的,是同样读英语学校出身、并从事翻译工作的黑岩泪香。

由于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更同时具备小说创作的天分,所以他的成就、他对侦探小说的贡献,比当时把世上“第一篇侦探小说”译成日语的飨庭重村更为重要。

1887 年,黑岩泪香在日本报章《今日新闻》连载翻译一部以双胞兄弟为题材的英国小说《二叶草》,虽然那次的连载因不受读者欢迎而最后不了了之,但这个打击却并没有让黑岩泪香放弃翻译国外小说的理想,相反,他再度作出尝试,终于在1888年1月,同样于《今日新闻》再开始连载另一部由司康威于1584 年出版的《法庭美人》。

其实当时这篇所谓的侦探小说翻译,并不是像今天那样完全按照原文一句不漏地翻译出来,当中不少是翻译者在读毕全书后,按着自己的理解和个人风格,把故事粗略地重新组合再写出来,艰涩难读的外国名字也转成了日本人惯用的名字,尽管如此的做法实属篡改原文,不过由于经刻意修改后的译文比原句翻译较容易阅读,因此当时黑岩泪香的“翻译”小说确实吸引了不少读者,于是就从那一年开始,黑岩泪香接二连三地以同一模式把一些国外奇情侦探小说引进日本,再分别于《今日新闻》、《绘人自由新闻》及其他报章等连载发表,在二三十年间,他个人翻译的作品总数超七十种,虽然这个数字与现在比可算是微不足道,不过在当时的日本来说,就已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对后来推理刁、说在日本的发展,其影响更为重要,而这种译改(日本人称之为“翻案”)方式,在当时也为不少翻译名家所效法。

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大概也是由于黑岩泪香译作大受读者欢迎的缘故,在其他报章上也分别出现国外侦探小说的译文连载,其中较重要的包括1889年在报知新闻开始连载威尔基·柯林斯的《月亮宝石》,1891 年澳大利亚作家歇福克的《两轮马车的秘密》,而福尔摩斯的故事《歪唇男人》更在原文发表的短短三年后,于1894年被译介到日本,在杂志《日本人》上刊登。

1899年,刚从英国返回日本的水田南阳¿更以《不可思议的侦探》为名,开始于《中央新闻》连载《福尔摩斯的冒险》前后全数十二篇,然后于翌1900年再翻译阿瑟·莫里森的故事共八篇。

1908 年,还有三津木春影在押川春浪主编的《冒险世界》中,以《科学探侦奇谈》为标题,译介理查德·奥斯汀·福里弗的桑戴克医生)故事。

就在这些国外小说不断地被引进的同时,日本也开始从翻案、译改的方式,逐渐过渡到忠于原著、完全翻译的模式。

正当翻译国外侦探故事热潮逐渐兴盛的时期,除了译作不断涌现以外,还流行一种以现实犯罪为背景的新闻记事小说。

说起来,当年记事小说的兴起,或多或少都还是与黑岩泪香扯上点关系。

1893 年,由于黑岩泪香离开了《今日新闻》并创立《万朝报》而导致读者亦顺应流失,那时的主编为了与之抗衡,请来了原警视厅的刑事高谷为之,把采访回来的新闻记事作为原材料,润饰一番并撰写成短篇现实故事,并以《探侦丛话》作为标题发表。

怎料这些现实故事大获好评,及后发展到长篇连载共96集的《清水定吉》,甚至被冠以《探侦实话》的名称出版而成为流行一时的小说类型。

当然,同期也还有不少其他作家相继仿效,诸如1896年埋木庵的(大恶僧》、1899年伊原俊郎的《五寸钉寅吉》等类似作品,都以《探侦实话》为名而广为大众所接受。

除国外翻译及《侦探实话》以外,日本的原创天地也同时出现一些风格较为接近欧美推理侦探小说模式的日本本土创作。

首先是1888年,当时主力撰写旧式犯罪小说的须藤南翠,在受到黑岩泪香译作冲击的同时,大概也因应潮流而改变了其一贯的创作路线而尝试了撰写《杀人犯卜一一部描写主角为了帮助杀人疑犯洗脱嫌疑而充当侦探查案的故事。

到了1889年,日本可以说是进人了另一个真正摆脱翻译作品的局限,自行发展具备本土特色作品的重要里程碑时代。

尽管在那之前日本原有的犯罪小说在风格上已出现了一些改变,但要说到真正摆脱当时惯常出现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写案情,预先给读者揭示谁是罪犯,这种旧小说模式,就得要算上黑岩泪香的名作《残忍》(日原名: 《无惨》)。

大概是在翻译国外名作时受了熏陶,“译而优则作”的黑岩泪香作出另一个新尝试,创作了由“谜团”、“推理”及“解谜”三部分组成的一篇侦探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刻意地在结局之前把坏人的真正身份先隐藏起来,而剧情编排也按照典型本格解谜的标准模式展开。

《残忍》共由三个章节所组成,从而描写出案件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章首先叙述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被发现时的情况,第二章再描写侦探对从现场找到的线索进行推理,然后经过对证人的反复查问,到了最尾的第三章,作者终于把罪犯的真面目向读者揭露出来。

这种在现代解谜小说中极为常见的情节结构,在当时的日本却是一项崭新尝试。

另外,“侦探小说”这个名词在日本的出现,也是从这一篇《残忍》开始的,因为在那之前,虽然有围绕执法者对罪案进行剖释和判决的所谓法理小说和裁判小说(例如在1 8 8 8 年末西冈鹭南的《百难锦》、或1 8 8 9 年初冈野硕的《秋暮叹》),但那些作品都并没有冠以侦探小说的名号。

这篇《残忍》虽然在当时也被称为“创新小说”,但在小说序文中却称呼这小说为‘旧本侦探小说的先驱”。

接着,于同年八月黑岩泪香的另一篇法国译作《美人监狱》,就再正式以侦探小说的名义发表。

在欧美侦探作品不断输入日本的背景下,20世纪初期相继有一些原本是纯文学作家也加人了侦探小说的创作行列。

其中一个较著名的例子,就是原本为诗人兼小说家的佐藤春夫。

1918 年,佐藤春夫创作了《指纹》,这是一篇以每个人独有的指纹为素材的故事,内容描写一个染上毒瘾的侦探遇上了奇异事件。

1922年,芥川龙之介写出一部名颂一时的《竹林中》(日原名: 《获内中》,这篇作品后来给改拍成著名电影《罗生门》),描写关于同一件凶案却出现了几名证人、凶手甚至死者复述事件时出现互相矛盾陈述的故事。

虽然这篇作品缺乏最后完满的解答,不过其中的悬念效果确实引人人胜。

在当时的侦探小说创作领域中,能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相提并论,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就得要数文学作家谷崎润一郎。

了。

谷崎润一郎在受到了众多欧美侦探作品的潜移默化之后,1918年发表了《白昼鬼语》这篇明显参考了爱伦·坡《金甲虫》的小说,其中的情节就是从偶然捡到的一张写有密码的纸开始的。

再过两年后的1920 年,谷崎润一郎接着创作以概率完全犯罪为题材、趣味解谜兼备的《途上》。

这篇作品描写一个男人为了杀害自己妻子而想尽千方百计,事后却还是被一名侦探识破其恶意的故事。

《途上》发表后翌年的1 921 年,谷崎润一郎再作出新尝试,发表另一篇名为《私》的特具创意之作。

这篇以描述自己疑被怀疑为窃匪的作品,含有现代的所谓叙述性诡计的风味。

尽管谷崎润一郎的一些作品,其创作灵感或有多少是源自欧美名家(如爱伦·坡和柯南·道尔)的名著,但无可置疑的是,他对后来的日本推理创作起了启示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谷崎润一郎比江户川乱步更早尝试创作出具解谜与趣味兼备的流行侦探小说。

当然,他创作的侦探小说始终不算太多,而且也并非完全专注于这个特定范畴,因此对于侦探小说的贡献,也无法与后来的江户川乱步相比,但无可否认,他的确是日本本土侦探小说创作的一名先驱者。

另外一位不可不提到的,就是虽然创作风格与前面所提及的几人都不大相同,但同样是热爱侦探小说,在日本侦探创作史上仍占有重要席位的冈本绮堂。

由于父亲是外国使馆工作人员,冈本绮堂从小便学习外文,并有机会接触到各色各样的外国原文书籍,其中当然也有读到不少当时还没有被翻译引进日本的欧美侦探小说,而冈本绮堂就因此逐渐对这类小说产生浓厚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