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
(一)全身表现:起病急,体温升高,头 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 (二)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症,腰痛, 压痛,叩痛 (三)尿液变化:血尿,脓尿
2、慢性肾盂肾炎
病程: 半年以上 全身症状:不规则低热、全身乏力、食 欲 减退 泌尿系统症状:腰部酸痛、轻度尿频、尿急, 有时尿混浊,肾小管功能持续性损害
四、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肾乳头坏死 肾盂积水或积脓 肾周围脓肿 败血症
五、常用的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微量: +--++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多显著增加、白细胞 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尿红细胞可增加
2、尿细菌学检查
(1)、 尿标本的收集 (2)、尿细菌定量培养
功能 异常
影象学 检查
两肾大小不等,外形不 两肾缩小对称一致,无 肾盂肾盏变化 平,肾盂肾盏变形
尿路感染与肾结核的鉴别
尿路感染 肾结核
尿路刺激征 经正规抗炎治疗减轻 非抗痨治疗无效 尿沉渣涂片 G+、G-细菌 抗酸杆菌 普通尿培养 (+) (—) 晨尿结核菌培养 (—) (+) 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 (-) (+) IVP 复杂性尿感 虫蚀样破坏(干酪坏死)
(三)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和类型 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
1.急性肾盂肾炎
(1)轻型急性肾盂肾炎 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天 疗程。如用药72小时仍未显效,应按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更改抗菌药 (2)严重的肾盂肾炎 发热超过38.5℃、血白细 胞升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者,患者多 是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多为耐药革兰阴性 杆菌,宜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一般 两种抗菌药物联用; 应尽快确定有无尿路 梗阻;肾功能不全者,避免应用肾毒性抗菌 药物。
尿路感染

X线检查: 肾外形不清;结石影;显影延迟
急性肾盂肾炎
治疗
1、全身治疗 2、抗菌药物治疗 SMZ-TMP、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去甲万古霉素 疗程7-14日,静脉用药者可在体温正常, 临床症状改善、尿培养转阴后改口服 3、对症治疗
二、肾积脓(脓肾)
特 点:上尿路梗阻、感染引起;
肾组织严重破坏; 长期感染或上尿路结石史; 高热、腰部肿块; 尿液中大量白细胞,尿培养阳性。
梗阻、侵袭性操作 (上行感染70%,血行感染30%)
G-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绿
链球菌、葡萄球菌
急性肾盂肾炎
病理
急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
发热 腰痛 膀胱刺激症状
急性肾盂肾炎
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 实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
尿常规:大量白细胞
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 B 检查: 肾皮髓质分界不清
概述
一、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 症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 多由上行感染或血行感染所致 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数倍 女性的发病高峰期:儿童、新婚、妊娠、老年 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造成继发性肾盂 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诱 因: 病 因:
脓杆菌 G+
治 疗:综合治疗
• • • 支持治疗 加强抗菌药物( 2-3 周) 及时纠正原发病和彻底清除病灶
第三节
下尿路感染
概述
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女性多见,25-30%在20-40岁
多由上行感染所致
男性常继发于其它病变
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
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病理
尿路感染

临床诊治
• 临床诊断: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 • 诊疗:3天抗菌疗法 • 如何确诊?是否必须? • 回顾性诊断
• 女,40岁,1年来出现面部浮肿、尿频、排
尿有烧灼感,腰痛,中段尿培养(-)3次, T37.5OC,Ccr90ml/min.
A1接诊此病人时,首先应做的措施是哪些?
• • • • • • • •
抑制细菌增长,避免形成血块。
尿感的治疗
• 抗感染治疗: • 用药原则:1.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抗生素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 3.选用肾毒性小、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4.联合用药 5.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的治疗时间
抗感染治疗
1.急性膀胱炎(年轻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 炎) 注意的问题:中段尿细菌102/ml 单剂量疗法 短疗程:3天疗法
UTI的定位诊断
• 3.慢性肾盂肾炎诊断:除反复发作的尿路感
染病史,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 • (1).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 (2).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 缩窄 • (3).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 具备上述第(1)、(2)条的任何一项再加 第(3)条可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盂肾炎:常有尿路刺激症状,细菌学
检查阳性,影像学表现为双肾不对称缩小。 • 慢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脏受累,肾小球功 能受损较肾小管功能受损突出,有蛋白尿、 血尿及水肿病史。
四、尿路感染的治疗
尿感的治疗
• 一般治疗: • 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 口服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缓解症状,
• • • • • • • • •
1.氨苄青霉素静滴 2.甲硝唑(灭滴灵)静滴 3.地塞米松静滴 4.10%氯化钾静滴 5.膀胱灵口服 6.5%碳酸氢钠静滴 7.10%葡萄糖酸钙静注 8.呋塞米静注 9.降钾树脂口服
尿路感染(内科)

疗程6-12月或更长
(四)肾盂肾炎再发抗感染治疗
1.复发 (1)去除易感因素 (2)另选敏感抗生素,采用6周疗法 (3)必要时可采用低剂量长程抑菌疗法 2.重新感染 (1)遵循首次发作的治疗原则
(2)去除易感因素
(3)增强免疫力
(五)男性尿路感染抗感染治疗
1.前列腺增生所致(多见于50岁↑) (1)采用14天疗法 (2)再发者给予同样的治疗 (3)常再发者可采用低剂量长程抑菌疗法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于50岁↓) (1)采用12-18周疗法
1h内,>105∕ml(女:>102∕ml,男:>103∕ml)
G+球菌分裂速度慢,有凝集倾向,103-104∕ml
3.膀胱冲洗灭菌法尿培养—常用的尿感直接定位诊断法
灭菌后细菌培养阴性,或明显少于灭菌前—下尿路 灭菌后仍为阳性,且菌落数递次上升—上尿路
优点:准确性90%↑;损伤小、痛苦少;无禁忌证
2.非典型临床表现
一 (1)败血症型
以全身急性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
泌尿系症状不明显 易误诊为感冒、伤寒、败血症
(2)急腹症型
以急性腹痛和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为主要表现 泌尿系症状不明显
易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兰尾炎、急性胆囊炎)
(3)轻型 以泌尿系症状为主要表现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易误诊为下尿路感染
(三)慢性肾盂肾炎
(1)常需二类药物联合应用
(2)疗程宜适当延长,通常2-4 周(4-6 周,4 周) (3)长程抗菌治疗
上述疗程后无效或停药后 6 周 内复发时采用
选用敏感药物分为 2-4 组,轮换应用 每组药用一疗程(2-4 周),疗程毕停药3-5天 总疗程2-4月 (4)低剂量长程抑菌治疗 长程抗菌治疗仍无效或停药后常再发时采用 选用一种敏感药物,一次剂量,每晚入睡前排尿后服用
尿路感染鉴别诊断

症状
尿路感染和尿道综合征都可能出现尿频尿 急、尿痛等症状,但尿道综合征可能伴随
其他症状,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尿 道综合征则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心 理治疗、抗过敏治疗等。
案例三:尿路感染与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都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状,但前列腺炎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会阴部疼痛、
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尿路感染可能引起肾盂、输尿管等部位的 炎症,导致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发热
血尿
尿路感染时,细菌在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 ,引起机体发热。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黏膜出血,出现肉眼血 尿或镜下血尿。
辅助检查
01
02
03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 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指 标,有助于尿路感染的诊 断。
状。
根据感染病原体鉴别
01
02
03
04
细菌性尿路感染
主要由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可通过尿液细
菌培养确诊。
病毒性尿路感染
主要由病毒引起,如腺病毒、 水痘病毒等,可通过尿液病毒
分离确诊。
支原体尿路感染
主要由支原体引起,可通过尿 液支原体培养确诊。
衣原体尿路感染
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可通过尿 液衣原体培养确诊。
同时,随着人们对尿路感染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于该病的预 防和治疗也会有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相信在未来,尿路感染 的治疗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更好的 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急、尿痛等症状。
05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肾盂肾炎与膀胱炎的鉴别诊断
总结词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疾病分类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三个类型:①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②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③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
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1-2]发病原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1-2]发病机制1、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播散至尿道。
2、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3、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病理生理1、解剖因素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
女性尿道相对短,肛门距离尿道口近。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杆菌 80%-90%
其次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革兰阳性球菌5%-10%
5
Etiology
Ecoli
变形杆菌
6
Etiology
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细菌的致病力 机体的防御机能 易感因素
8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脏)95% 最常见致病菌 :大肠埃希杆菌 危险因素:性生活、尿流不畅、医源性逆行操作、生殖器 感染等。
3
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
女性:男性约
8:1
妇女一生中50%-60%至少一次尿路感染 未婚女性发病约1%-3% 已婚女性发病率增高至5%
60岁以上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达10%-12%
50岁以上男性约为7%
4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细菌
主要致病菌
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和尿液 男性前列腺液的抗菌作用 尿道括约肌的屏障作用
11
基础疾病/易 感 因 素(一)
尿路有梗阻
尿路器质性梗阻:肾内、肾外 尿 路 功 能 性 梗 阻 : 如 膀 胱 输 尿 管 反 流 (vesicoureteral reflux )、 神经源性膀胱
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 : 多囊肾、移植肾、肾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分类
感染部位:肾盂肾炎、膀胱炎
有无基础疾病/尿路解剖与功能异常:单纯性尿路
感染与 复杂性尿路感染 机体抵抗力低下的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有泌 尿道解剖或功能异常所致尿路梗阻和泌尿系统畸形。
尿路感染-百科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
尿路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病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临床表现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
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1)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血尿;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2)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3.无症状菌尿无症状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要点
• 慢性肾盂肾炎治疗
– 寻找病因、去除易感因素。 – 抗生素治疗: (1)急性发作者: 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抗生素需联合应用, 一般需治疗2~4周。 (2)反复发作者: 长期抑菌疗法。老年病人的无症状型菌尿, 一般没有必要抗感染治疗。
小
结
• 尿路感染多有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多见为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上行感染。 • 急性膀胱炎:主要以膀胱刺激征为典型表现。 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治疗常用药物有: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 • 急性肾盂肾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腰痛,肾 区叩击痛伴膀胱刺激征。尿菌培养是诊断的关 键。治疗常用药物有:同膀胱炎。
尿路感染
学习目标与要求
• 掌握 尿路感染的治疗要点及预防;
• 熟悉 尿路感染定义、辅助检查、 Nhomakorabea床表现;
• 了解 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
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培养的方法、
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内容;
• 难点 尿路感染病人的用药指导。
概
• 尿路感染:
述
–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 慢性炎症。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
– 一周后尿培养阳性(同一种细菌),根据药 敏或服喹诺酮实验再服 14天,再停药一周尿 培养,如仍为阳性,服药6周。
治疗要点
•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 应用抗菌生素: 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病情较重 者应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抗生素的疗程常 为10~14天。 – 碱化尿液: 服用碳酸氢钠。 –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
尿痛、耻骨弓上不适。
– 尿异常:常有白细胞尿 ,
30%有血尿偶可有肉眼血 尿。
• 急性肾盂肾炎
– 全身表现:起病急骤、 畏寒、高热、体温可 达40℃。 – 泌尿系统表现:尿频、 尿急、尿痛及下腹部 不适,腰痛,肾区叩 击痛。
• 慢性肾盂肾炎
– 大多数因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 –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反 复发作。
概
• 病因
大肠杆菌最为多见 • 感染途径
– 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 血行感染 – 淋巴管感染 – 直接感染
述
概
• 肾盂肾炎常见易感因素
– 尿路梗阻
述
– 女性
– 机体抵抗力低下
– 膀胱输尿管反流
– 其他
临床表现
• 急性膀胱炎(60%)
– 全身症状:无或不明显。 – 泌尿道症状:尿频、尿急、
菌落计数≥105/ml为真性菌尿,是确诊的 重要依据。
检查及诊断
尿培养 停抗生素5天或用药前
收集标本
(注意事项 )
尿存留膀胱6-8小时
清晨第一次尿 无菌取中段尿
检查及诊断
– 肾功能检查: 晚期可有持续性肾功 能损害 – 影像学检查: 肾盂造影、肾图、 B 超检查对诊断慢性肾 盂肾炎具有重要价值。
检查及诊断
• 急性肾盂肾炎诊断
– 临床表现
– 尿细菌学检查
慢性肾盂肾炎诊断
– 病程超过半年以上 – 临床表现
– 尿细菌学检查
– 肾结构改变、功能损害
治疗要点 ★
治疗要点
• 急性膀胱炎的治疗
– 复方新诺名、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任选一种 口服3天停药,一周后复查尿培养。 – 一周尿培养阴性, 1 月后尿培养决定是否痊 愈。
• 无症状细菌尿(亦称隐匿性尿感)
– 尿细菌(+), 尿感症状(-)。 – 发 病 率 : 随 年 龄 增 长 而 增 加 ,>60 岁 妇 女 达 10%。
– 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
– 致病菌:大肠杆菌多见。 – 孕妇(5%),不治疗20%会发展为急性肾盂 肾炎。
检查及诊断
检查及诊断
• 检查
– 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中白细胞管型有 助于诊断。 – 血常规: 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 计数可增高。 – 尿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