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科的毕业论文选题范例.doc
文科大类毕业设计(论文)实例

格式说明:1.页面设置要求:A4纸,版面上空2.2cm,下空2.2cm,左空2.5cm(包括装订线),右空2.5cm。
2.说明书(论文)装订顺序:封面——诚信声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3.具体写作格式见后面实例说明。
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学院___专业__________ 班级___ 学号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职称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任务及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任务书填写统一用5号宋体或者楷体]目录(居中、黑体、小二、加粗,行距固定值22磅)(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2磅)摘要(黑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2磅,分散对齐) (Ⅰ)Abstract(黑体、小四) (Ⅱ)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黑体,小四)(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2磅) (1)(二)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2)(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 (2)二、云岩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投入社区的资金不足 (3)(二)居民及辖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 (3)(三)居委会干部报酬偏低,后顾之忧严重 (3)(四)居委会干部素质偏低 (4)(五)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重心下移成了任务下移 (4)(六)居委会行政化色彩仍然较强 (4)(七)随着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社区工作产生的新问题 (4)三、夯实管理基础,加强社区建设的设想(一)政府需增加适当的资金投入,以推动社区建设 (5)(二)加深居民及辖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认识 (5)(三)提高居委会干部报酬 (6)(四)提高居委会干部素质 (6)(五)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重心下移 (6)(六)淡化居委会行政色彩 (6)参考文献 (39)致谢 (41)(另起一页)关于贵阳云岩区社区建设的思考(居中、黑体、小二、加粗,可写2行,上下各空一行)摘要:(黑体、小四)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毕业论文任务书万能模板(文科)

毕业论文任务书万能模板(文科)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是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必须要明确的一个环节。
通过选题背景的阐述,旨在让读者了解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方向,并明确研究的意义。
在撰写这部分时,要突出选题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价值,同时要确保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是可行的。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和内容是毕业论文任务书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制定整个研究计划的基础。
在这部分中,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的研究成果。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时,要确保其与选题背景和意义相符,并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毕业论文任务书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部分中,应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并说明其适用性和优势。
同时,还需明确研究的具体步骤和实施计划,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时,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预期成果预期成果部分要明确研究所期望达到的成果和效益。
这包括写作毕业论文的预期成果,以及可能需要进行的实证研究或实验结果。
必要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创新和突破性的预期成果,以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和贡献度。
在确定预期成果时,要有一定的量化和可衡量性,以便评估研究的成果是否达到预期。
五、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毕业论文任务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部分中,要明确整个研究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
确保研究能够按时、按进度进行,避免拖延和任务延误。
同时,要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任务,确保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任务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部分中,要列出研究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以便读者了解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研究的现状。
参考文献的选择要权威和全面,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结语以上是一份针对文科类毕业论文的万能任务书模板,通过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成果、进度计划以及参考文献等关键要素,可以有效地帮助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规划和组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论“革命传奇”小说9论“样板戏”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论“文革”叙述模式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论“朦胧诗”7论“后朦胧诗”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论新历史小说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论“寻根文学”思潮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鲁迅小说创作论2鲁迅散文创作论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郭沫若创作论5茅盾创作思想论6茅盾评论特色论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巴金小说创作论9老舍的平民观探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钱钟书《围城》失探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论方方的小说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论杨绛的《洗澡》24论贾平凹的《废都》25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论刘震云《手机》40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论戴望舒的诗4论徐志摩的诗5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论小叶诗人7论穆旦的诗8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论顾城的诗歌11论多多的诗歌12论海子的诗歌13论郭小川的诗14论冯至《十四行集》15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论刘白羽的散文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论素素的散文12论石娃的散文13论史铁生的随笔14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论巴金的《随想录》16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曹禺《雷雨》周萍论2蘩漪悲剧探3论郭沫若的《屈原》4《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六古代文学篇1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论骈文的艺术美13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杜甫韩愈比较论39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诗经》雅颂诗试论42《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论阮籍的《咏怀》诗52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文笔之辩”之我见54《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李白与民歌62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以文为诗”刍议65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论苏辛词的不同72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董西厢论78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杜十娘形象浅析87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现当代文学方向的论文选题:1、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点。
精选汉语言文学论文选题范例_毕业论文选题_

精选汉语言文学论文选题范例
1 、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
2 、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
3 、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探讨
4 、论新写实小说之“新”
5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
6 、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问题
7 、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
8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一议以左拉的小说创作为例
9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
10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问题
11 、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
12 、日常生活与审美
13 、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
14 、论抒情文学中的意象及其意义
15 、艺术中的意象和意境问题
16 、文学生产特征论
17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
18 、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
19 、从文艺欣赏中的避难就易现象看文艺的娱乐作用
20 、文艺的审美意义与娱乐作用关系谈
21 、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异同论
22 、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各自的特点及其趋近现象
23 、试论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艺术风格
24 、“戏说”的历史剧与历史剧的虚构性问题
25 、历史剧的“戏”说与“非戏”说
26 、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双重轨道上行走的科幻小说
27 、科幻小说审美特征论
28 、“韩风”何以西来?从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双重维度看中
国观众对韩国电视剧的接受
29 、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兼论“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之说的意义及其限度
30 、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关系谈。
论文参考范文文科类

论文参考范文文科类
作为文科类论文的参考范文,本文将以一个统一的格式来呈现,以
确保内容的整洁美观。
全文将采用中文表达,避免使用任何网址链接。
以下是文科类论文的参考范文。
第一部分:引言
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本
文将以一个关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来介绍。
第二部分:文化多样性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从社会科
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多样性如何影响社会和个人。
第三部分: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文化多样性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将讨论文
化冲突、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议题,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这一部分将讨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我们将探讨文化多样性如何促
进创新、增加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性,并提供相关的研究结果。
第五部分: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在本部分,我们将讨论与文化多样性相关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探
讨文化歧视、文化同化等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
结论部分将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这部分,将列出本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请注意,为确保整洁美观,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
文科毕业论文模板

文科毕业论文模板文科毕业论文模板一、引言在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文科学生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入研究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文科毕业论文的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
二、选题与背景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
选题时应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学术前沿。
在背景部分,可以介绍选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现状,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按照时间、学派或主题进行分类,对每个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详细描述自己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
同时,还需要说明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偏差。
五、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证分析可以验证自己的研究假设和提出的观点。
在实证研究中,学生需要详细描述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
同时,还需要展示实证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
六、结论与展望结论部分是毕业论文的总结和归纳,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
在结论中,可以回顾研究目的和问题,总结实证结果,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同时,还可以指出自己的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必备部分,学生需要列出自己引用过的文献和资料。
在列出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排版,例如APA格式或MLA格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尽量选择学术期刊和权威机构发布的文献。
八、致谢致谢部分是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表示感谢的地方。
文学理论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汇总

文理导航论文选题参考汇总含文学理论、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1. 文学活动论2. 文学构成要素论3. 选取本人熟悉的文学理论(或“文学学” 、“文学导论” 、“文学引论” 、“文学原理”等)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谈得失、特点及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等问题。
4. 文艺的功能作用新探5. 现代主义文学和批评研究6. 文学观念史研究(可以是文学整体观念或某一文体或类型演变研究)7. 文学活动的发生学研究8. 试论文学活动的地位9. 试论文学活动的交往对话属性10. 试论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1. 试论英美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2. 试论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3. 试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4. 恩格斯文学理论体系研究15.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16. 论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的关系17. 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兼论“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之说的意义及其限度18. 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及其意义——艺术积累两面观19.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问题研究20. 论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21. 国内叙事研究述评22. 消费时代的叙事策略23. 小说叙事艺术研究(可以具体作品为例)24. 叙事理论研究2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研究26. 论审美距离27. 论审美移情28. 形式美研究29. 自然美研究30. “有意味的形式”研究31. 论审美知觉的特点32. 审美共鸣研究33.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发展34. 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35. 中西文艺批评方法的比较研究36. 文化批评研究37. 文艺批评标准研究38. 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39. 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结合具体作家的欣赏实际)40. 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研究41. 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2. 论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3. 论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4.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研究——以巴尔扎克、左拉的小说创作为例4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言意46. 论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关系47. 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 48. 论抒情文学中意象及其意义49. 文学生产特征论50.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51. 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52. 文艺的审美意义与娱乐作用关系谈53. 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流变54. 文学隐喻研究55. 文学象征研究56. 大众文化(文学)与民间文化(文学)的比较 57. 大众传媒与审美方式的转变58. 审美文化研究59. 文化市场与文艺发展研究60. 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61. 艺术消费研究62. 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学批评研究63. 文化市场研究64. 大众文化理论研究65.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研究66.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征比较67. 中国内地文学现象研究68. 某一文学期刊(如《当代》 、《钟山》、《芙蓉》等)研究 69. 新时期以来美学教材研究70. 审美文化研究71. 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72. 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73. 中国古代风格论(或创作论、欣赏论)研究74. 论“无言之美”或“大音希声” 、或“大象无形” 75.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意境、韵味、滋味、虚静、性灵、妙格、趣味,童心、妙悟等76.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象外之象” 、“神与物游” 、“形神兼备” 、“虚实相生” 、 辨”、“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等 77. 韦勒克《文学理论》比较分析78. 对某种具体的文艺(化)现象的分析研究79.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论80. 论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8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实现及其条件 82. 对当代文学生产活动的文学性与市场性对立统一关系的研究探讨 83. 在文学与非文学的接壤处呈现 ——网络文学作品生成论 84. 当代视野中的“雅文学”与“俗文学”及其关系研究 85. 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86. 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换87. 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88. 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89.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90. “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91. 先秦儒家文论研究92. 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93. 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94. 《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95. 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96. 李渔戏曲理论研究97. 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98. 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99. 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100. 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101. 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102. 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价103.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104. 论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105. 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研究106. 巴赫金文艺思想研究。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论“革命传奇”小说9论“样板戏”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论“文革”叙述模式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论“朦胧诗”7论“后朦胧诗”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论新历史小说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论“寻根文学”思潮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鲁迅小说创作论2鲁迅散文创作论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郭沫若创作论5茅盾创作思想论6茅盾评论特色论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巴金小说创作论9老舍的平民观探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钱钟书《围城》失探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论方方的小说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论杨绛的《洗澡》24论贾平凹的《废都》25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论刘震云《手机》40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论戴望舒的诗4论徐志摩的诗5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论小叶诗人7论穆旦的诗8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论顾城的诗歌11论多多的诗歌12论海子的诗歌13论郭小川的诗14论冯至《十四行集》15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论刘白羽的散文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论素素的散文12论石娃的散文13论史铁生的随笔14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论巴金的《随想录》16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曹禺《雷雨》周萍论2蘩漪悲剧探3论郭沫若的《屈原》4《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六古代文学篇1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论骈文的艺术美13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杜甫韩愈比较论39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诗经》雅颂诗试论42《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论阮籍的《咏怀》诗52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文笔之辩”之我见54《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李白与民歌62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以文为诗”刍议65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论苏辛词的不同72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董西厢论78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杜十娘形象浅析87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现当代文学方向的论文选题:1、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毕业论文选题范例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
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2019-04-07
《从及看唯美主义的特点》
《两宋僧人与僧词》
《对网络时代由视资讯节目定位的冷思考—从微博说起》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肺结核文学》
《从婚恋奇缘看作家的创作心态》
《海明威记者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网络文学现状发展探讨》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关于(小说、戏剧中)女性之死悲剧性的一些想法》
《曹丕与韩愈"文气说"比较》
《浅论启功玉洁的审美特征及时代价值》
《中的女性情感观》
《由篇名的命名关照刘勰的文质观》
《论卡夫卡之"变形"》
《汉赋在中国文学自觉中的地位》
《论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