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具有MPPT功能的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分析

阵列模 型模拟 了光照和温度变化条件下光伏 并 网系统的输 出情况 。仿 真实验表 明 , 该单 级式光伏 并 网发 电系统能
够迅速 、 有效地跟踪到光伏 阵列 的最大功率点 , 在并 网电流的控 制方面 能准确 的跟踪 电网电压相位 , 使逆变 器 的输 出电流 与电网电压 同频 同相 , 保证 了电流输 出波形为正弦且纹波较少 。
0 引 言
光伏 发 电分为独 立 光伏 系 统 和并 网光 伏 系 统 , 独立 光伏 系统 电池 费用 占总费 用 的 2 % L , 本 较 0 2成 ] 高 , 并 网型 光伏 发 电 由于 其 造 价低 , 出 电 能 稳 而 输 定 , 有 广 阔 的 发 展 前 景 _ , 是 未 来 发 展 的 方 具 3 也 J 向 。 因此 , 文 建 立 了单 级 光 伏 并 网系 统 电路 , 本 采用 光伏 阵 列 仿 真 模 型 进 行 了 光 伏 发 电 系 统 仿 真 研究 , 使光 伏 系统输 出电流 相 位跟 踪 电网 电压 相 位
Z HANG e g Zh n
( i i gEetcPw rD s nIs t i , rm q 8 00 , hn ) Xn a l r o e ei tu o U u u i 30 2 C ia jn ci g n itn
Ab t a t T i p p ri t d c st e s u t r n o t l fs g e s g r - o n ce h tv h i y tm s b・ sr c : h s a e n r u e h t cu e a d c n r i l t e g i c n e t d p oo 0 ac s se e t - o r o o n a d— a l h s p o o o ti ra d l n rd— c n e td p oo o a cmo e n i lt ste o t u f r — o n ce i e h tv l c a r y mo e d g i — o n c e h t v h i d l d s s a a a mu ae u p t i c n e t d h o g d— p o o o ac s se wi ec a g fi u n t n a d tmp r t r y p oo o ac ar y mo e .S mu a in e p t h tv h i y tm t t h n e o l mia i n h h l o e e au e b h t v h i ra d 1 i l t x e — o i me ts o h t h ssn l tg r — c n e td p oo o ti y tm u c l n f c iey t c s t e ma i m n h wst a i i ge sa e gi — o n ce h t v l c s s t d a e q ik y a d e e t l r k h x mu v a p w r p i t n p oo o a c a a ,a c r tl r c s t e v l g h s s fr d~ c n e td c re tc n r l s o e on h t v h i r y c u ae y t k h ot e p a e a o i a a o n ce u n o t ,a - o s r s t e o tu u e to v r ra d t e u e h up t r n fi et n h c n e d v l g ft e s me ̄ q e c n h s n u r n e s t e sn — ot e o a a h e u n y a d p a e a d g aa t e h i u
单相光伏并网全系统仿真研究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首先,设计光伏阵列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
光伏阵列的设
计包括阵列排布方式的选择、阵列面积的确定和光伏组件的选型。
对于阵
列排布方式,可以选择固定式、单轴追踪式或双轴追踪式。
固定式阵列适
用于光照条件稳定的地区,而追踪式阵列能够提高光伏阵列的功率输出。
阵列面积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面空间的限制和光伏阵列的总装机容量。
光
伏组件的选型需要考虑其功率输出、效率和耐久性等因素。
最后,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仿真软件包括Matlab/Simulink和PSIM等。
仿真分析可以模
拟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功率输出和电压波动等情况,并评估系统的响
应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进行参数优化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总之,设计一套高效稳定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光伏阵列
的设计、逆变器的选型和系统的仿真分析等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方
面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单级光伏并网系统电流控制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P w rE e t n c o e lc r i s o
Vo .4.No 1 14 .1
No e e 0 0 v mb r2 1
单级光伏并网系统 电流控制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郑 必伟 ,蔡 逢 煌 - . ,王 武 ,苏 先进
Z E G B — e ,C IF n —u n , H N i i A eg h a g’ WA G Wu ,S i —n w N U Xa j ni
( .uhu U i rt ,F zo 5 18 hn ; 1F zo nv s y uh u3 0 0 ,C ia ei
2Na igU i ri eoa tsadA t nui ,N nig2 0 1 ,C ia . n n n esyo rn ̄i n s oa ts ajn 10 6 hn ; j v t fA c r c
3HuzogU i rt o c nead Tcn l y . ah n n esyf S i c n ehoo ,Wu a 3 04,C i ; v i e g hn4 0 7 hn a
中 图 分 类 号 : M6 5 T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IO 2 1 ) 1 0 0 — 3 10 一 O X( 0 0 1 — 0 1 0
Si u a i n a o rm e a s a c n t m l to nd Ex e i nt lRe e r h o he Cur e t Co t o r n nr l o ng e sag i c nn c e f Si l — t e Gr d- o e t d Pho o o t i se t v la c Sy t m
4Z agh uK h a Tcn l o,Ld , h nzo 6 00,C ia .hn zo e u eh o C . t. Z a ̄h u3 3 0 o g y hn )
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04A15)定稿日期:2007-08-22作者简介:任奇(1983-),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
1引言太阳能是公认的技术含量最高、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
它具有储量大、普遍、经济和清洁环保等优点。
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个主要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Matlab7.0下对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同时采用DSP芯片TMS320LF2407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
2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2.1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该系统直接将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伏阵列的输出作为并网逆变器的输入;输出侧通过配电开关并接到电网上,图1示出其结构图。
一般情况下,逆变器配备的主配电开关和重要负载配电开关均闭合。
当交流电网断电时,主配电开关断开;重要负载配电开关仍保持闭合,以便使光伏阵列提供的直流电仍能通过逆变器向重要负载供电。
对银行、医院等重要交流负载而言,系统兼具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edPowerSupply,简称UPS)的作用。
2.2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实现在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是最基本的环节,但其价格相对较高,转换效率只有12%~18%。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必须使其工作在最大功率转换状态[1]。
2.2.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DC侧等效公式考虑到太阳能光照强度百分比及太阳能电池I-U曲线的特征常数、线性因子、额定短路电流、每个电池的开环电压等因素,光伏阵列I-U特征表达式可等效表示为:I(U)=αImax-αImaxexpUbγα+1-!"γUmax-1b#$(1)式中:Umax为在光照强度为100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阵列的额定开路电压;Imax为最大电流,依赖于额定短路电流I(0);U,I(U)为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b为I-U特征指数常数;γ为线性因子,依赖于Umax;α为太阳能光照密度百分比由式(1)得P-U特征等式为:P=UI(U)=αUImax-αUImax・expUbγα+1-!"γUmax-1b%&(2)式中:P为光伏阵列的总输出功率对式(2)取微分得: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任奇,李永晨,唐敏,夏东伟(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摘要:分析了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发布时间:2021-11-19T08:27:13.59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月18期作者:符贵军1 马春艳1[导读] 论文在分析光伏逆变系统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符贵军1 马春艳1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十堰 442002摘要:论文在分析光伏逆变系统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光伏逆变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对直接影响光伏逆变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状态的最大功率点跟[基金项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DC202003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5122)]踪控制、光伏逆变器控制等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
研究一种基于Boost升压变换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并且将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SPWM)应用于逆变器控制。
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搭建了光伏逆变系统的整体模型,完成系统性的实验验证。
关键词:逆变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1 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增长,能源危机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能源危机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长期而严重的问题,它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有着严重的影响。
在多元化的不断推进下,能源耗量最大且污染环境的煤炭基本上早已经被后来的石油所代替,且最近几年天然气的消耗同样是一个持续上升状态,对于清洁无污染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因此深入研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于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Boost升压斩波电路、MPPT控制及 DC/AC逆变控制器等组成。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特性实现光电转化,把多个相同规格的电池单体经过串并联组合起来就能得到太阳能电池板。
Boost升压斩波可以调节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收稿日期:20052092151 叶满园 男 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传动专业;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1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 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叶满园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 要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文介绍了单级光伏系统的拓朴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用电导增量法实现M PPT 的基本原理。
根据光伏阵列的特性,设计了一套新型的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采用单级结构,控制部分采用基于DSP(T MS320LF2407)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和电流跟踪控制策略,实现了与网压同步的正弦电流输出以及高功率因数运行。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中图分类号T M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81(2006)02-0032-04Em ul a ti on of M PPT S i n gle 2St age Photovolt a i c Para llelM a i n sI nverter by Conduct ance I ncrem en tM ethodYe M anyuanAbstract The phot ovoltaic parallel mains generating syste m is a trend of phot ovolta 2ic syste m devel opment .This paper intr oduces the t opol ogy constructi on and operati on p rin 2ci p le of single 2stage phot ovoltaic syste m ,mainly illum inates the basic p rinci p le of MPPT realized by conductance incre ment method .According t o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ot ovoltaic array,a novel phot ov oltaic parallel mains inverter with the functi on of maxi m um power point tracking is designed .The inverter is of single 2stage constructi on and the maxi m 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nd current tracking strategy based on DSP (T MS320LF2407)is ap 2p lied t o the contr oller of it .A s a result,the sine current out put in synchr onis m with mains voltage and operati on at high power fact or are realized .Key words Solar power,phot ovoltaic syste m ,maxi m u m power point tracking,con 2ductance incre ment .0 引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内外近十几年来的热点研究项目,太阳能光伏利用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仿真分析

第 2 0 第 0月 O期 2 6卷 11 0 年 1 文章编号 :6 4 3 1 (00 1— 0 2 0 17 — 84 2 1 )0 0 6 — 4
P w r 电网与清洁能源 nry o e yt n la eg Ss m adCenE e
是指 当电网由于电气故障、误操作或 自 然因素等原 因中断供电时 ,光伏并 网发电系统未能检测 出停电 状态而脱离电网, 仍然向周围的负载供电, 从而形成 个 电力公 司无 法控 制 的 自给 供 电孤 岛[ 5 1 般 而 。一
一
摘要 : 基于单相单级光伏并 网发电系统。 针对传统主动式 频率
JNG Mi 。 I n, NAN Ha— e g, a g y n IGUO Xio riW U h— a g ip n YU Xin — a g , a — u , Z ig n 2
(.inU i r t o eh o g,i n7 0 8 S an i rv c,hn; 1 " n esy f cn l X " 10 , ha x Poi eC ia Xa v i T o y a 4 n
V 16 N . o2 o1 . 0
Oe.201 t 0
中图分类号 : M6 5 T 1
文献标志码 : A
单相光伏并网发 电系统孤 岛检测仿真分析
景 敏 南海鹏 余 向阳 , , , 郭晓蕊 . 武志 岗2
(. 1西安理 工 大学 , 西安 70 4 ; . 林供 电局, 西 榆林 790) 108 2 榆 陕 100
偏移法控制的复杂性 , 采用 了一种新颖的带反馈 的主动式频 率偏移法 。利用M t bs uik 新颖 的带反馈的主动式频 a a/i l 对 l m n 率偏移法进行孤岛检测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 明, 该方 法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46..——
图4光伏电池I—U曲线
图5光伏电池P—U曲线
由图可知,在光照变化的情况下,最大功率点也随之发 生变化。在工程上,通常采用cvr(恒定电压控制)和MPPT (最大功率点控制)两种控制策略来选取系统的功率点。 CVT控制通过将光伏阵列端电压稳定于某一个值的方法,确 定系统功率点。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控制简单,系统稳定性 好。但在光照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CVT控制下的光伏阵
dl/dU+I/U=0
(4)
因此,导纳的增量可以决定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功率点,
从而在该点处停止对工作点的扰动。这就避免了在MPPT左 右振荡,且能做到快速跟踪。如果条件不成立,肘PP丁工作点 扰动方向可以通过比较dl/dU+I/U和0的关系来计算。
实际实现该方法的软件算法如图9所示流程图描述。每 个采样周期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采样, U(k)和,(k)分别为第k个采样点的光伏输出电压和电流, dU=U(&)一U(k一1),dl=,(矗)一,(k—1),却=P(_|}) 一P(%一1),P(k)=U(||})·,(七)。k和矾分别为产生SPWM
packag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different output features眦researched when the insolation a弛chang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system can track the maximuln power point automatically with hish accuracy and transfer active power to咖d with hish efficiency.The reactive power transferred to鲥d is under contr01. KEYWORDS:PV cell;MPPT Grid connected inverter;Reactive power control;Simulation model
围8各级电流波形
载之间加入开关变换电路,利用开关变换电路对阻抗的变换
原理,使得负载的等效阻抗跟随光伏电池的输出阻抗,从而
使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而在本文所采用的仿
真模型中,通过改变输出SPWM脉冲宽度来调节系
统的输出阻抗(即改变与锯齿波比较的参考正弦波
的幅值),使得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图
11)。目前常用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有旧1:1)功率
伏效应是指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由光子激发出的电子一 空穴对经过分离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口J。光伏电池组件的I —V特性随日照强度S(kW/m2)和电池温度t(℃)而变化。 即I=f(V,S,t)。根据电子学理论,当负载为纯电阻时,太阳 电池的实际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卜uLi川 ‘
—_●
---■P ·--_.
的特定时间,存在电网向直流端回馈电流的情况,回馈电流 频率为两倍工频。回馈电流的存在对直流端电压和电流传 感器的干扰将导致MPPT控制失效。因此通过在电池和逆 变桥之间加前级抗干扰环节和在控制算法中利用数字滤波 算法以去除干扰。主电路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
图6前级抗干扰逆变桥和升压滤波模块 由于电池电压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而电网电压保持恒
对应的I—V函数如下:
,:=,,LL一一,,oo((e。1『訾一-1)一半手 (1) 儿止
其中厶=,o(e节一1)为二极管结电流(A),厶为光
生电流(A),厶为反向饱和电流(对于光伏单元而言,其数量 级为10-4A[31),g为电子电荷1.6斗10。9C,K为玻耳兹曼常 数(1.38·10瑙J/K),T为绝对温度,A为二极管品质因子 (当T=330K时,约为2.80-I-0据
列工作点将偏离最大功率点,导致功率损失。MPPT是通过 实时改变系统的工作状态,跟踪阵列的最大工作点,实现系 统的最大功率输出,但是不同的MPPT算法具有不同的动态 性能和稳定性。本文即采用改进的MPPT算法来实现较好 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4功率主电路模块 仿真显示,由于电网电流存在回馈现象,即在一个周期
定性上的不足,文中改进了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电路拓扑和适用于此拓扑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并通过在Madab Simulink
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在外部光照发生变化时的输出特性并对其进行验证和研究。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高精
度地实现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的跟踪(MPlrr),高效地通过逆变器将有功功率送入电网。且输入电网的无功功率可调。
关键词: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并网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仿真模型
中图分类号:TM 92
文献标识码:A
Simulation Analysis of Single——Stage Grid Connected Solar Inverter System
FENG Hai—fen91,MA De一1in2,XU Liang—junl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07-01—22修回日期:2007—02—15
万方数据
·--——245---——
。‘7PI L.I 3’wH I.-|并暇与无磕
控翻暑l l囊生曩l。I功事茬倒量
::H鼍:H墨H箸H::H=善H:
图1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3基于物理的光伏电池模块 光伏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制成的,所谓光
Iolar
l—l
ltI
I
I
一
图2光伏电池等效电路
图3光伏电池仿真框图
3.1 光照变化时的光伏电池输出特性 当日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也将发生变
化,因此在仿真中改变Et照强度可以模拟此时光伏电池的输 出特性。图4和图5给出了当光照变化时光伏电池输出电压 电流特性曲线,自上到下分别为光照强度1kW/m2,0. 8kW/m2,0.6 kW/m2;环境温度298K,器件温度330K,取R8 =2.25Q,R.b=500011时的特性曲线。
—d—connected photovohaie system has obvious drawbacks with respect to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A novel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work status of the PV cells and inverter using normal modules offered by the MATLAB software
(1.Automation School of BUPT,Beijing 100876,China;2.Xiamen Milestone Electronic Co.Ltd,Xiamen Fujian 361009,China)
ABSTRACT:In photovoltaie technique.high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肿main problems to be solved.Two—level
定,因此为了向电网供电,就必须将电压提高到大于电网电 压,所以在逆变器输出端加装升压变压器以达到此目的。同 时,通过电感,电容和变压器组成滤波环节,滤去输出波形中 的高次谐波,达到并网所需的要求。
枷瑚。瑚枷枷删。瑚枷
图7各级电压(V)波形
5控制模块 5.1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MPPT)
根据上面部分的分析,当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时。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和电流呈非线性关系变化,其输出功率也 随之改变。而且当光伏电池应用于不同的负载时,由于光伏 电池输出阻抗与负载阻抗不匹配,也使得光伏系统输出功率 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光伏电池输出端与负
1 引言 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是新能源领域最近十多年发展起来
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将光伏发电系统直接与电网相连,省掉 了体积大,易损耗的蓄电池;在城市中安装,光伏阵列可以实 现与建筑的一体化,节省安装成本;分散发电,就地使用,避 免了输配电损失,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太阳能光 伏发电技术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已经成 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受控电流源厶模拟光生电流(A): 屯=2·5.46·S{(1+O.001宰(r一死))M1 S为瞬间光 照强度(kW/m2),T为环境温度,Ta为光伏电池器件温度。 Id模拟二极管结电流(A): L=2木8·10。4·(exp(C}U)一1)C=A,为常量,由 光伏阵列决定。在组件模式中考虑个光伏单元的连接和等效
小,且能很好地防止对工作点的误判,在微处理器上实现也
较为简单。本文即采用了这一控制策略。
5.2前馈控制的变步长MPPT控制算法
根据光伏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在最大功率点处,必定有
dP/dU=0,其中P为光伏输出功率,u为输出电压。而作为电
源,其输出功率P=J。U,其中,为输出电流。通过推导可以
认为,在最大功率点处,式(4)成立。
相比之下,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只有一个能量变 换环节。因此系统具有简单的结构,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但控制时既要考虑跟踪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也要同时保 证对电网输出电流符合电网要求,使得相应的控制系统变的 比较复杂。
2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为了克服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了
一种无直流稳压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电路拓扑,以及适用于此 拓扑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系统采用前馈与反馈控制相 结合的方式…。SPWM发生器一方面要接受MPFT控制器 的信号,实现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另一方面则要 接受来自并网与无功功率控制器的信号,实现输出的SPWM 与电网电压波形相位的同步。分别控制组成逆变桥的4个 开关元件的通断。
...——247...——
万方数据
酉嚣
危害的扰动,让系统重新寻找最大功率点。 该算法利用Matlab Simulink中自带的Embedded 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