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2.4 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2.4 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2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归纳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见代表动物;2、利用猜动物游戏,巩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3、学习利用43页的分支检索表,根据动物的特征来进行归类,填写42表格;能力目标:1、学习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学习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的归纳和记忆。

动物的特征多,差异大,每纲的动物特征多有例外,部分学生容易专牛角尖,不容易总体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

在这一块学生的兴奋点高,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善于控制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游戏、师生互动媒体方式: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学过程: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动物的体内是否有脊椎骨。

现在知道地球上的脊椎动物有4.7万种左右,形态特征各异,要了解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分类,我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上堂课已布置同学去收集信息,现在请准备一下,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介绍。

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够补充。

学生:鱼类介绍、补充;两栖类介绍、补充;爬行类介绍、补充;鸟类介绍、补充;哺乳类介绍、补充;教师:简单归纳各纲的主要特征。

(也可以利用课件)教师:下面我们来做猜动物游戏。

介绍规则要求,可以准备好卡片。

学生:猜动物游戏活动,巩固各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从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脊椎动物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脊椎动物分为五大类。

在发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动物时,同样可以用是或不是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类。

教师:下面一起来看43页的图,学会后,来判断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于哪类动物,并说明理由。

学生:具体判断回答,填写。

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教案

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教案
气囊
5、鸟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6、鸟的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
恒定的体温对鸟类有什么意义?
生:恒定的体温,可使动物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
师:最后一个我们说哺乳类。快速的在书上找出哺乳类动物特征,
生:略
师:
•体表有毛,牙齿分化
•用肺呼吸
•胎生,哺乳(提高存活率)
脊椎动物的进化特点:
从水生到陆生;
从低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
课堂练习:略
小结:
课堂练习:略
板书设计:脊椎动物的5种类型:(代表动物和共同特征)
1.鱼类2.两栖类3.爬行类4.鸟类5.哺乳类
温故知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课,过渡自然,学生也容易接受
从学生最熟悉的鱼类入手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
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体温恒定
哺乳动物的幼体在成体体内,避免了卵生动物孵化条件不允许孵化不出幼体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在没孵化时卵被天敌叼走,幼体直接从母体获得营养,因而存活率高。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表格的形式来整理一下:
刚才同学们的归纳工作做的非常出色,通过大家的介绍,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五大类脊椎动物,它们各具自己的特征。化石证据表明:最早的脊椎动物是距今大约3.5亿年前的鱼;到了距今3.8亿年,地球上出现了两栖动物,它们的祖先就是鱼类;两栖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又演化成了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在距今大约2.2亿年前演化成了哺乳动物;鸟类则是出现最晚的一类脊椎动物,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从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来看,五大类中鱼类出现得最早,从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从水生到陆生,身体结构、生理机能从简单到复杂,如受精方式从水中体外受精到陆上体内受精,生殖方式从卵生到胎生,体温从变温到恒温等等,这些特征正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即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这个顺序也就是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即从鱼类进化到两栖类、由两栖类进化到爬行类、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和哺乳类。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进化来的,而且现在仍在演化着,并且还将不断地演化下去。

(浙教版)最新七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课件:2.4 常见的动物(2)二期分类检索表、无脊椎动物

(浙教版)最新七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课件:2.4 常见的动物(2)二期分类检索表、无脊椎动物
② 形态 昆虫体内没有骨骼,但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 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如:金蝉脱壳)
蜕 皮 现 象
头部:
昆 虫 身
两对翅 胸部
三对足

腹部
触角
口器

③发育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如各种甲虫、蝶、
蛾、蜂类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如蝗虫、蜻蜓、
在玩 “猜你喜爱的脊椎动物”的游戏
中,同学是通过不断提问,得到“是”或
“不是”的信息来推测对方喜爱的动物的
动物
类别,这里实际上就是一种二歧分类
有无脊椎骨
的思想,一类生物,总是可以通过找
到一对或者几对相对性状(特征)进 脊椎动物
行分类,例如:
有无毛皮、卵生
或胎生
无脊椎动物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用母乳哺育幼儿
框架图
呈 现
相互转化
文字检索表
1 原生动物
特点: 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动物
代表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等
变形虫
草履虫
太阳虫
2 腔肠动物
特点: 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 代表动物:海蜇、水螅、海葵、水母、珊瑚虫
海蜇
海葵
水母
水螅
注意: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因此珊瑚不是生物。
3 扁形动物
特点: 有口,无肛门,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代表动物: 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蟋蟀
④与人类关系:根据是否对人类有益分为益虫和害虫。
益虫: 螳螂 蜻蜓 蚕蛾
害虫: 蟑螂 苍蝇 蝗虫
七星瓢虫
蚜虫
蝼蛄
蚊子
3 课堂小结
动物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二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二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到陆生,低级到高级。

开始都是读图,这样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也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教科书罗列了五类脊椎动物出现的时间,意图在于体现一定的进化思想,但并不作重点强调。

教科书设计了“是不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五大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

另外l教科书还要求学生找出“你最喜爱的脊椎动物”本意是让学生在自己认知结构中找到一种情感上喜欢、认知上有比较清晰的新的学习内容。

最后,教科书还要求学生对五种动物进行分类练习,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某种变式练习。

按号入座。

归纳:身子成梭形,体表被鳞片,有侧线,能感知水流。

水生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卵生。

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

2、两栖类
又过了1亿年,动物想见识一下
陆地上的风景,于是出现了水
陆两栖的动物-----两栖类动分,并不答全填表
动物。

播放爬行动物的视频,并介绍
观看各种各样的爬行动物:壁虎、
鳄鱼、龟等。

五方面归纳爬行动物特征。

归纳: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空中)
5、哺乳动物
另一部分爬行类动物仍在陆地上生活,慢慢进化,于是在2亿年前出现了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播放哺乳动物的视频,并介绍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大熊猫,蝙蝠,白鳍豚,鲸
D、体型大小
2、将下列左、右两项与中间相应的动物连线:(课件)
3、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动物分类的依据的是( )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习性特点
C、生殖方式特点
D、以上都可以。

七年级科学上册 2.4 常见动物第二课时《脊椎动物》教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2.4 常见动物第二课时《脊椎动物》教案 浙教版

第一册第2章观察生物第4节常见动物《脊椎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区分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分类特征;能自制和利用简单的检索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游戏活动和检索表的学习,领悟逐级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猜想、推理、交流和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和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想:(一)、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及心理、生理特点。

初一的学生虽对动物世界感兴趣,喜欢表现自我;但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通过前面的学习虽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但要完全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还有一段距离。

(二)、教学方法:自主参与的活动教学为主,鼓励、启发、讲练结合为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模式教学为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达到以“以参与求体验,以体验求感悟”的教学。

(三)、学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给学生快速检索脊椎动物的方法——利用检索表。

并能将此法迁移到后面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习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三、教材分析结构和地位:脊椎动物属于常见动物部分,而常见动物部分的学习需3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的分类思想。

本节课进一步熟悉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相关的简单的检索表。

体会“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的分类策略。

2.4常见的动物(2)

2.4常见的动物(2)

A.触角、眼睛、翅膀
B.头、足、腹
C.头、胸、腹
D.头、胸、翅膀
3.益虫的作用是( D )
A.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或捕食害虫 C.能分解或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料 D.以上都是
4.如果我们决定举办一个无脊椎动物招待会,招待地球上所
有的无脊椎动物物种,应该发出多少份邀请书? ( B )
蚂蚁
体表有外骨骼;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一对触角……
胸:一般两对翅、三对分节的足。
哪些是益虫?
摄食和排泄 同一个开口
无脊椎动物
身体多细胞
身体单细胞
摄食和排泄 分两个开口
原生动物
检索表
身体背 腹扁平
扁形 动物
身体辐 射对称
体型非长或非圆筒型
长或圆筒的体型
腔肠 动物
无贝壳
身体柔软, 有贝壳
体表具 棘皮
长或薄的体型
(蠕虫、蛔虫)


身体有许多体节。
泄 分
环节动物(蚯蚓)


开 非长或薄体型 口
非 无贝壳 长 或 薄 体 型
身体、足分节, 有外骨骼。节 肢动物
(各种昆虫)
体具棘皮 棘皮动物
(海星、海参)
身体柔软,有贝壳 软体动物
(蜗牛、螺、蚌)
软体动物
鲍鱼
墨鱼
章鱼
鱿鱼
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属 于 什 么 动 物 ?
A、带鱼、比目鱼、青鱼 B、娃娃鱼、鲢鱼、美人鱼 C、大黄鱼、鲸、甲鱼 D、鳄鱼、衣鱼、章鱼
A
章 鱼
衣鱼
比目鱼
2、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的身体可分 头
为 胸 、腹

2.4常见的动物第2课时

2.4常见的动物第2课时

青蛙的一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青蛙的发育: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你认识它们吗?
大鲵也叫 “娃娃鱼” 蟾蜍也叫 “癞蛤蟆”
蝾螈
(二) 两 栖 类 的 主 要 特 征 1、 幼体水生 , 有尾无四肢 ,用鳃呼吸; 2、成体水陆两栖,有四肢,用肺呼吸,兼用 皮肤呼吸;
身体两侧有侧线
3、皮肤裸露,卵生,水中(体外)受精;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二课时
复习:
1、常见的动物可以分为哪两类? 依据是什么? 2、什么叫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可以分为哪几类? 鱼类、 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哺乳类
黄鱼 鲨鱼 鹦嘴鱼
带鱼
鱼类有哪些共同特征?
天使鱼
金鳞鱼
蝴蝶鱼
侧线

鳃盖
( 一 ) 鱼 类 主 要 特 征 :
1、 生活在水中; 2、身体梭形 ,体表被鳞片, 能分泌粘液,身体两侧有侧线; 3、用鳃呼吸; 4、用鳍游泳; 身体两侧有侧线 5、卵生,水中(体外)受精 ; 6、体温不恒定; 7、鱼鳔能帮助鱼在不同水层间游动 .
4、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 。

鳄鱼
鳖俗称甲鱼
避役俗称变色龙
( 三 ) 爬 行 动 物 的 主要 特 征
1、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身体贴地爬行;
2、用肺呼吸 ;
3、卵生,体内受精; 4、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 。
阅 读
毒蛇及被毒蛇咬伤后的应急 处理
练习:请你根据动物的特征将鲫鱼、 蜗牛、扬子鳄、蟾蜍、芹菜进行分类:
鲫鱼、蜗牛、扬子鳄、蟾蜍、芹菜
能摄食
无脊椎骨
有脊椎骨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皮肤裸露
不能摄食芹菜Fra bibliotek蜗牛鲫鱼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共29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共29张PPT)

代表动物名称 鲨鱼、黄鳝、泥鳅 蛙类、大鲵(娃娃鱼)、蝾螈
甲鱼、蜥蜴 鸵鸟、企鹅、鸡 海豚、鲸、蝙蝠、人
完成下列列表:
动物
有脊椎骨
无脊椎骨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胎生、哺乳
卵生
哺乳类
体温恒定
体温不恒定
鸟类
逐级分类
表皮干燥 陆地上产卵
皮肤湿润 水中产卵
爬行类
幼体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陆上,用肺呼吸
水中,鳃呼 吸,鳍游泳
脊椎动物——鸟类
丹顶鹤
猫头鹰
企鹅
天鹅
鹦鹉
鸵鸟
返回
鸟类的特征: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 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胸
肌发达 骨骼愈合、薄、中空 直肠短,无膀胱 肺呼吸,气囊协助——双重呼吸 卵生(体内受精)
1、鸟的身体结构中哪些
是与飞行相适应的?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 化为翼;胸肌发达;骨 骼轻且较长,骨中空, 充满气体;用肺呼吸, 且气囊可协助呼吸。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2:07: 5722:0 7:5722: 07Thurs day, August 05,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5 21.8.52 2:07:57 22:07:5 7Augus t 5,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5 日星期 四下午1 0时7分 57秒22 :07:572 1.8.5
小游戏 问:特征;答:是或否
作业
1、作业本A P14 常见动物(二) 2、创新 P29 常见动物(二) 3、预习常见动物——无脊椎动物
小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爬行动物的四肢短小或没有,所以贴地 爬行。因为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再皮肤辅 助,所以用鳞片或甲进行皮肤的保护。
说出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 无毒蛇
头部较大,常呈三角形,颈细体 较粗而短,尾短,自泻殖孔后骤 细,有大而长的毒牙和毒腺。
头小,呈椭圆形,头和颈没有明 显的界限,体较细长,尾长,自 泻殖孔后渐细,无毒牙和毒腺。 常有四行细小而均匀的齿
2a
地上产卵
3a
3b
生活在水中,用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 …… …… …… …… 爬行类 爬行类 呼吸,成体陆上生活 鳃呼吸,无四肢 ?…… …… …… ?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 4 ,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呼吸 两栖类
幼体水中生活,用鳃
,有鳍,有鳞片
鱼类
4a
4b
两栖类 鱼 类
4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 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 …
蝌蚪
无 有
有 无
灰褐色

水中
青蛙
绿色 肺和皮肤 水陆两栖
2、两栖类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
幼体用鳃呼吸 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卵生、变温
3、爬行类 真正的陆生动物
皮肤上有鳞片或甲
呼吸器官——肺
卵生、变温
问 1:为什么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地动物?
因为卵产在陆地。
问2:爬行动物为什么多贴地爬行,体表 覆盖有鳞片或甲?
体外有毛, ? 胎生,哺乳
1a
体外无毛, ? 卵生
1b 2b
1a哺乳类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 …… ……………… …… … 哺乳类 体外有羽毛, 体外无羽毛, ? ?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 ……………… ……………… …… ………2 体温恒定 体温不恒定 4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两 皮肤干燥,呈 鸟类 栖类 皮肤湿润, 鳞片状,在陆 ? ? 在水中产卵 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 …… …鱼类
有 蹄 类
动 物 趾 端 增 厚 形 成 蹄
啮齿类
动物的门牙一辈子都在生长
灵长类
动物的脑高度 发达,与人类 有较近的亲缘 关系
蝙蝠

鸭嘴兽
穿山甲
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
4.5亿年前 3.5亿年前 3亿年前
1.5亿年前
从 水生 从 低等 从 简单
到 到 到
陆生; 高等; 复杂;
2亿年前
鱼类
代表 动物
将图2-42转换成文字形式的检索表如下: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 …… ……………… …… …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 ……………… …… ………2
哺乳类 鸟 类 爬行类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 …… ……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 …… ……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 …… …… …… ……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 …… …… ……4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鲫鱼
鳞片 水生 鳍 鳃 变温
青蛙
皮肤裸露 幼体生长,成体 陆生 四肢 幼体用鳃,成体 用肺,皮肤辅助 变温
蜥蜴
鳞片或甲 陆生 四肢 肺 变温 体外受精,卵 生,卵有壳
鸽子 被羽毛
陆生, 飞行 翼飞行, 后肢行走 肺呼吸, 气囊辅助 恒温 卵生, 有卵壳
家兔
被毛 陆生 四肢 肺发达, 有肺泡 恒温 胎生 ,哺 乳
体外受精,卵 1b 生,卵有壳
生殖 发育
区分
体外受 体外受精,卵 精,卵生 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动物 有脊椎骨 无脊椎骨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 …… …… 鸟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 …… ……3
体表 生活 环境 运动 器官 呼吸 器官 体温
生殖 发育
区分
体外受 体外受精,卵 精,卵生 生
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
分支依据:相对性状
鱼类
代表 动物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鲫鱼
鳞片
青蛙
皮肤裸露
蜥蜴
鳞片或甲 陆生 3a 四肢 肺
鸽子 被羽毛
陆生, 飞行 翼飞行, 后肢行走 肺呼吸, 气囊辅助 恒温 2a 卵生, 有卵壳
家兔
被毛 陆生 四肢 肺发达, 有肺泡 恒温 胎生 1a , 哺 乳
体表 生活 环境 运动 器官 呼吸 器官 体温
幼体生长,成体 水生 陆生 3b 鳍 鳃 4b 变温 四肢 幼体用鳃,成体 4a 用肺,皮肤辅助 变温
2b 变温
鳄鱼
4、鸟类
有羽毛
陆地上生活,用 肺呼吸,适于飞行
身体呈纺锤形
前肢变成翼
骨骼中空
没有牙齿
卵生、恒温
鸟的喙和脚有多种形态
啄木鸟
白鹭
老鹰
麻雀

5、哺乳类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胎生、恒温
呼吸器官——肺
雌性哺乳动物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后代
食 肉 类 ——

狮 狐
猎豹
以 猎 食 其 他 动 物 为 生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1、鱼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尾
体表覆有鳞片,鳞片上有一层粘液,有侧线 运动器官——鳍
呼吸器官——鳃

卵生、变温
两栖类
你认识它们吗?
大 鲵 蝾 螈
青 蛙 小 鲵 蟾蜍
鱼螈
思考:青蛙和蝌蚪在形态上有何差 异
有无四肢 有无尾巴 身体颜色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