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除尘装置设计
除尘器烟囱设计规范

除尘器烟囱设计规范
1、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和省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不得新建烟囱。
2、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除尘器设备排气筒,在不影响生产、技术上可行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合并成一个排气筒。
3、有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气筒高度应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或对排放废气进行进一步处理,或对排气筒实施整治。
4、对有破损、漏风的排气筒必须及时修复。
5、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凡有条件的,均应加装引风装置,进行收集、处理,改为有组织排放。
新扩改项目,原则上不得设置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抛煤机炉强制送风1200摘要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任务题目、目的和要求第二节设计依据第三节设计原始资料第二章除尘器的选型及计算第一节燃烧的计算第二节烟气浓度及除尘效率第三节含硫浓度的计算第四节除尘方案的确定及除尘器选型第五节文丘里麻石水膜除尘器的计算第三章参考文献第一节设计任务题目、目的和要求一、设计题目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性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与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脱氮、除硫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锻炼,让学生的绘图能力得以锻炼,为毕业设计及工作积累经验。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三、设计要求方式:作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一项内容,本专业课程设计的选题必须紧紧围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个主题。
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条件,进行恰当选题。
使学生能按照设计任务书,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完成。
时间为两周,可安排在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
《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 袋式+湿式除尘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
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 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 于滤料上。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 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 灰斗中。
粉尘捕集机理:筛分、拦截、惯性 碰撞、静电和扩散等。
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
粉尘初层
粉尘
滤网
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 粉尘初层形成后,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 滤布则主要起着形成粉尘初层和支撑骨架的作用
ΔPp 0~800
1600
500
300
800
Pj
v2
i 2i
减少△Pj的措施包括: (1) 减少局部阻力系数; (2) 改善流态,缩短流程; (3) 降低气体流动速度。
一、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达西(Darcy)方程
P vg
xK
(6-59)
K — 粉尘或滤料的渗透率(permeability),由实验测定
冲 产 生 冲 击 波 , 使滤袋振动,粉尘层脱落。
必须选择适当压力的压缩空气和适当的脉冲
持续时间 ( 通 常 为 0.1~0.2s)。
每清灰一次,叫做一个脉冲,全部滤袋完成
一个清灰循环的时间称为脉冲周期,通常为 60s。
气流喷嘴 气流脉冲
二、袋式除尘器的清灰
脉冲喷吹清灰
脉冲喷吹耗用压缩空气量
一、袋式除尘器的设计
设计流程
除尘器型式 滤料种类 清灰方式 过滤面积 规格尺寸
第四步:计算过滤面积
除尘器的总过滤面积由处理气体流量和速度确定:
袋式除尘装置
6-6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空气过滤器:滤纸、玻璃纤维 袋式除尘器:织物纤维 颗粒层除尘器:砂、焦炭等颗粒物
大气污染处理设计书

XX省XX市***水泥厂锅炉燃煤烟气除尘治理方案设计任务书目录一.工程概况....................................................2 二.设计依据....................................................2 三.设计原那么....................................................3 四.设计废气的根本资料..........................................3 五.设计范围....................................................4 六.工艺流程及说明..............................................5 1.工艺流程图..............................................52.XMC60-3脉喷收尘器技术参数.............................53.工艺流程................................................64.工艺布置................................................6 七.主要设备参数................................................61.构造型式...............................................62.设计依据和原那么..........................................63.应用范围...............................................7附图:工程概况XX省XX市***水泥厂位于XX市某工业区,该厂使用SZL4-13型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烟尘,这些污染物质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

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一、设计题目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二、设计背景和意义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
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也越来越多。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处理这些废气和粉尘,不仅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健康,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设计和优化工厂通风除尘系统对于保障生产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目标1. 分析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效果;2.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废气和粉尘排放的要求;3. 设计一套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厂通风除尘系统;4. 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处理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四、设计内容和步骤1.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运行情况和效果;2. 法律法规分析:了解并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废气和粉尘排放的要求;3. 技术方案设计:根据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不足,设计一套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厂通风除尘系统;4. 系统优化: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提高其处理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5. 系统建设布局:根据实际工厂情况进行系统建设布局,包括设备选择、设备安装和布线等;6. 系统测试和评价:对建设好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价,分析其性能和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 结果分析和总结:对测试和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设计工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1. 研究和分析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效果;2. 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废气和粉尘排放的要求;3. 设计一套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厂通风除尘系统,并进行优化;4. 提出改进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建议,并提高废气和粉尘处理效果。
六、进度安排1. 立项和选题的确定:(时间)2. 调研与文献综述:(时间)3. 技术方案设计与优化:(时间)4. 系统建设布局:(时间)5. 系统测试和评价:(时间)6. 结果分析和总结:(时间)7.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时间)七、主要参考文献1. 《工业废气与粉尘治理技术指南》;2. 《通风与空气净化工程学》;3. 《工业通风与饮食世》;4. 《现代工业废气处理技术》;以上是一份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的初步指导书。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一、背景介绍燃煤锅炉房是一个大型工业锅炉房,锅炉燃烧煤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以及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对烟气进行除尘和脱硫处理。
二、整体设计思路该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先进行除尘处理,然后进行脱硫处理。
除尘设备选择电除尘器,脱硫设备选择湿法脱硫装置。
三、除尘系统设计除尘系统主要由电除尘器和风机组成。
电除尘器采用布袋式电除尘技术,布袋材料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玻璃纤维布袋。
根据锅炉燃烧煤炭产生的烟气量和粉尘浓度,确定了电除尘器的尺寸和数量。
电除尘器内部设置的高压电场通过高压直流电源供电,产生电场力使粉尘被捕集在布袋上,清洁的烟气经过排风管道排出。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电除尘器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
脱硫系统主要由湿法脱硫装置、水泵和储液池组成。
湿法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
石灰石经过破碎、磨细后与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
烟气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湿法脱硫装置,与石灰石浆液进行反应,石膏经过沉淀后收集并处理。
水泵用于输送石灰石浆液和收集石膏产生的废水,储液池用于储存石灰石浆液。
五、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
PLC控制系统用于对整个除尘脱硫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包括设定相关参数、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报警,并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联锁控制。
监控系统用于监测除尘脱硫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各设备的工作状态、流量、压力等,并将数据发送到中央监控室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六、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时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对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限值、噪音和振动控制等方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监测计划。
七、预算和进度计划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进度计划,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投产等工作。
以上是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的设计概述,详细设计需要进行更多的工程计算和技术选择,以及与相关部门和规范的沟通和协商。
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5.1 机械式除尘器(2013版)

© BIPT
第5章 尘粒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
§5.1 机械式除尘器(一) §5.2 机械式除尘器(二) §5.3 过滤式除尘器 §5.4 湿式除尘器 §5.5 静电除尘器
© BIPT
第5章 尘粒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
通常所说的含尘(dust)气体是指悬浮着固体微粒或 液体微粒的气体介质,这种含有微粒的气体介质统称 为颗粒污染物或气溶胶。 一般情况下,由于气体介质的流动作用和扩散作 用(分子扩散和紊流扩散等)以及微小尘粒间的布朗扩散、 静电效应和各种外力作用,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微粒 呈碰撞、凝聚、沉降等状态。
© BIPT
© BIPT
© BIPT
© BIPT
© BIPT
© BIPT
目前,除尘器的种类繁多,可以有各种各样的 分类。最通常是按捕集分离尘粒的机理将各种除尘 器归纳成四大类:
(1)机械式除尘器 Mechanical Dust Collector (2)过滤式除尘器Filter Dust Collector (3)电除尘器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 (4)湿式除尘器 Wet Scrubber
© BIPT
一、重力沉降室
1. 粉尘重力沉降原理
重力沉降室 ( 简称沉降室 ) 是一种最简单的除尘器,其除 尘机理是:在风机的作用下将含尘气体吸入沉降室,由于沉 降室内气流通过的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这样含尘气体在沉降 室内的流速将比输送管道内的流速小得多。 开始时尽管尘粒和气流具有相同的速度,但气流中质量 和粒径较大的尘粒,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获得较大的沉 降速度,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尘粒降落至室底,从气流中分 离出来,从而实现除尘的目的。
© BIPT
除尘系统设计及主要参数选择

对于圆形管道
L2 D 2
对于非圆形管道
L 2 4R 2
其中
R
F L
2、局部阻力损失
2
2
3、管道的总压力损失
总压力损失
2 L m D 2
m=1.15-1.20
四、除尘设备的选择
通风除尘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下:
吸尘罩 风机 管网系统 除尘器 烟囱 输灰装置 电气设备及仪表等
一、排气吸尘罩的设置
(1)应根据生产工艺及排尘特点,对污染源分别采取局部密闭、 整体密闭或其它形式的控制方式。 (2)为了有效的捕集粉尘,应将排气吸尘罩设置在污染源的上方 或附近,而且罩体应具有足够的密闭性,罩内应维持负压。 (3)吸尘罩的结构和形式应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保持一定容积, 而且罩内气流方向与污染物流动方向相一致。 (4)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排气吸尘罩的开口面积尽可能缩小, 罩口处风速一般取0.5~3m/s,以防止物料或系统能量的损失。 (5)排气罩要重量轻,操作灵活,启闭方便,一般要设置调节阀 门和检查孔。为了进行除尘系统的风量调整还应在支、干管上设 测孔。
P Pt 1 TP0 T0 P
其中φ——风机性能波动系数,无样本时取φ=0.1 (3)电动机的选择
P
Q0 H 0 K 102m 3600
P ——电动机功率 Q ——选择风机的计算风量 m3/h H ——选择风机的计算风压 Pa ——全压效率 ——风机的机械效率,与传动方式有关,电动机直联 =1, 联轴器直联 =0.98,三角皮带传动 =0.95。 K——电机容量储备系数
除尘系统设计程序简介 及主要参数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专业 环境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时间 2016/1/15 ……………………………………………………………最新资料推荐…………………………………………………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设计依据2 1.1设计任务书2 1.2煤的工业分析2 第二章 烟气量和烟气浓度的计算2 2.1计算烟气量的产生2 2.2烟气浓度4 第三章 除尘器的选择4 3.1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4 3.2 除尘效率6 3.3 除尘器的选择6 3.4 旋风除尘器7 第四章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8 4.1 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8 4.2 管径的确定8 4.3 烟道的设计计算9 第五章 系统阻力的计算10 5.1 摩擦压力损失10 5.2总阻力损失12 第六章 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12 6.1标准状态下风机风量的计算12 6.2 风机风压的计算12 6.3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13 6.4 风机和电机的选择13 第七章 烟囱的设计14 7.1 烟囱高度的确定14 7.2 烟囱直径的计算14 7.3 烟囱的抽力15 第八章 设计说明书16 8.1 设计工艺流程图16 ……………………………………………………………最新资料推荐…………………………………………………
8.2 网管布局图(见附图)17 8.3 相关附表17 第九章 设计总结19 参考文献19 ……………………………………………………………最新资料推荐…………………………………………………
1 前言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作出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非常多,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将其概括为两大类:气镕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所谓气溶胶,在物理、化学中概括为:几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系。在大气污染中,ISO提出了明确的定义,“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和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1)粉尘;(2)烟;(3)飞灰: (4)黑烟(smoke):(5)液滴(droPlet):(6)轻雾或霓〔mist):(7)雾;(8)降尘;(9)飘尘;(10)总悬浮颗粒
气体状态污染物种类极多,主要有五个方面: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台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废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废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与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废气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废气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废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废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综合运用废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废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2 第一章 设计依据
1.1设计任务书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3台(2.8MW×4)注:该锅炉为抛煤机炉 设计耗煤量:750kg/台 排烟温度:180℃当地大气压力:970hPa 烟气密度:1.50kg/m3;空气含水:0.01293kg/m3 注:标准状况下,假定烟气的其余性质和空气一致
1.2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如下: C:68% H:4% S:1% O:5% N:1% War:6% Aar:15% 注:假定灰分有60%进入到烟气中,锅炉烟气出口处阻力为1000Pa 该锅炉排放污染物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需要达到指标: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有附件给出。
第二章 烟气量和烟气浓度的计算
2.1计算烟气量的产生 以1kg煤燃烧为基础,则:
表2-1 煤的成分分析 质量/g 煤的成分物质的量/mol 理论需氧量/mol
C 680 56.67 56.67 H 40 40.00 10.00 ……………………………………………………………最新资料推荐…………………………………………………
3 S 10 0.31 0.31 O 50 3.13 -1.56 N 10 - - 水分 60 3.33 0.00 灰分 150 - - 理论需氧量:56.67+10.00+0.31-1.56=65.42mol/kg(煤) 理论空气量:65.42×(1+3.78)=312.71 mol/kg(煤) 即312.71×22.4÷1000=7.00 mn3/kg 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mol)为: CO2:56.67,H2O:20+3.33=23.33 SO2:0.31,N2:65.42×3.78=247.29 理论烟气量为:56.67+23.33+0.31+247.29=327.60mol/kg(煤) 即327.60×22.4÷1000=7.34mN3/kg 表2-2 各种锅炉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
锅炉类型 折算项目 过剩空气系数α 燃煤锅炉 烟尘初始排放浓度 1.7 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1.8
燃油、燃气锅炉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1.2 所以选择空气过剩系数α=1.7时,实际烟气量为: 7.34+7.00×0.7=12.24mN3/kg
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以m3/h计, 1台机器实际烟气量Q=12.24×750=9180 m3/h 总产生实际烟气量Q=9180×3=27540 m3/h ……………………………………………………………最新资料推荐…………………………………………………
4 2.2烟气浓度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farshV
AdC)/(3mkg
式中shd——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 arA——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sQ——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m3/kg;
C24.12%15*%60=7.35×10-3(kg/ m3)=7.35×103(mg/m3)
第三章 除尘器的选择 3.1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 选择除尘器时必须全面考虑有关因素,如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一次投资、维修管理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除尘效率。
以下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 1.选用的除尘器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要求对于运行状况不稳定的系统,要注意烟气处理量变化对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如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随处理烟气量增加而增加;但大多数除尘器(如电除尘器)的效率却随处理烟气量的增加而下降。
2.粉尘颗粒的物理性质对除尘器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粘性大的粉尘容易粘结在除尘器表面,不宜采用干法除尘;比电阻过大或过小的粉尘,不宜采用电除尘;纤维性或憎水性粉尘不宜采用湿法除尘。不同的除尘器对不同粒径颗粒的除尘效率是完全不同的,选择除尘器时必须首先了解欲捕集粉尘的粒径分布,再根据除尘器除尘分级效率和除尘要求选择……………………………………………………………最新资料推荐…………………………………………………
5 适当的除尘器。表列出了典型粉尘对不同除尘器进行试验后得出的分级效率,可供参考。试验用的粉尘是二氧化硅尘,密度32.7/Pgcm。
表3-1除尘器的分级效率
3.气体的含尘浓度含尘浓度较高时,在静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前应设置低阻力的预净化设备,去除较大尘粒,以使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降低除尘器人口的含尘浓度,可以提高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防止电除尘器产生电晕闭塞。对湿式除尘器则可减少泥浆处理量,节省投资及减少运转和维修工作量。一般说,为减少喉管磨损及防止喷嘴堵塞,对文丘里、喷淋塔等湿式除尘器,希望含尘浓度在10g/m3以下,袋式除尘器的理想含尘浓度为0.2一10g/m3,电除尘器希望含尘浓度在30g/m3以下。
4.烟气温度和其他性质是选择除尘设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对于高温、高湿气体不宜采用袋式除尘器。如果烟气中同时含有SO:、NO等气态污染物,可以考虑采用湿式除尘器,但是必须注意腐蚀问题。
5.选择除尘器时,需考虑收集粉尘的处理问题有些工厂工艺本身设有泥浆废水处理系统,或采用水力输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湿法除尘,把除尘系统的泥浆和废水纳入工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