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4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混合试题精选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四单元模拟试卷IV卷精编试题

人教版混合试题精选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四单元模拟试卷IV卷精编试题
9.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咬定
竹石
破岩
______
______
______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会迟到的。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11. 看例子,写成语。
例:左邻右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课文《文天祥》选段,回答
元朝统治者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满身的刑(xínɡ)具,关押在一间阴冷的囚(qiú)室中,企图使他屈服。但是,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yē)?”三年牢狱生活的折磨,始终没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见文天祥软硬不吃,又听说不少地方有营救文天祥的举动,恐日久生变,决定要杀他。1283年1月8日,元朝皇帝试图用作最后的努力,亲自劝降,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第二天,文天祥就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了。
4.(4)兴高采烈( )
A .摘取 B .选取 C .神采、神色、精神
5. 写出反义词
商量—______ 接受—______ 排水—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略______ 爆______
路______ 瀑______
7. 读课文《詹天佑》,解释下列词语
①勘测
②勉力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等闲
②清白
人教版混合试题精选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四单元模拟试卷IV卷精编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qHale Waihona Puke ng shuǎngzhēng zhá

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四)(含答案)

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四)(含答案)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六年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4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lu ò tuo k ǒng j ù t àn x ī p ái hu áig é m ìīng cu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铭.记(m ín ɡ) 黄焖.鸡(m ēn )B.演绎.(y ì) 暂.时(zh àn ) C.惆怅.(ch àn ɡ) 头晕目眩.(xu àn ) D.缥缈.(mi ǎo ) 头涔.涔(ch én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腊月 张灯结彩 不可思议B.通霄 翻箱倒柜 五湖四海C.剥削 司空见贯 焉知非福D.远眺 见徽知著 截然不同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挺.了挺身板 挺.好 挺.直B. 顾.惜 顾.客 照顾.C. 异.地 异.议 大同小异.D. 敏捷. 捷.报 捷.足先登 5.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正在为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而津津乐道....。

B.伯乐弹奏的《高山流水》曲高和寡....,能听懂琴声的只有钟子期。

C.司马迁忍气吞声....,奋发图强,终于写成了长篇历史巨著——《史记》。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6.依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B.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C.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D.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___—___学年度第一学期 东城旗峰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要求:认真答题 卷面工整(卷面分3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mù dǔ jùn mǎ chán chán kuàng chǎn jīng yíng ( ) ( ) ( ) ( ) ( )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振耳欲聋( ) 留连忘返( ) 毫无节治( ) 矿物姿源( ) 世外桃园( ) 雄伟状观( ) 三、用“贵”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到句子中。(2分) 贵:( )( )( )( ) 1、大熊猫是我国的( )动物之一。 2、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 )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3、桑娜有着热心助人的( )品质。 4、人参是一种( )药材。 四、选择恰当关联词语填空。(5分) 如果……就…… 因为……所以…… 既……又…… 即使……也…… 不但……还…… 1、电脑( )能当电视机,( )能当收录机、电话机、传真机使用。 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4、这些设想( )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5、( )我们要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5分) 1、西雅图酋长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演说中要美国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并要求他们与自然平等相处,善待自然中的一切。……………………( ) 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身上”意思是说,人们给大地带来伤害,大地就会伤害无辜的儿童。…………………………( ) 3、写建议书,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议书在格式上不讲究太具体的要求………………( ) 4、“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比喻目光短浅,只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利益。故事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 ) 5、“(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既运用了作比较手说明方法,又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六、按要求写句子。(3分)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会灭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九华山寺院僧尼琅琅梵歌,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3)我们(________)没有老百姓的支持,(________)没有今天的局面。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本文中也多次说到“吼”秦腔,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吼”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语言。
(1)“泛滥”一般多比喻不好的事物到处都是,请结合语境,说说第2自然段“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中这一词用得好不好,并说明理由。
毫不犹(________)(________)盆大雨风(_______)雪压
(________)头折节天(_______)日久大显身(________)
(_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_)不舍不容争(_______)(____)灵(____)巧

2024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2024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同音字?A. 鸡B. 鸡C. 鸡D. 鸡答案:C2.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近字?A. 哪B. 哪C. 哪D. 哪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今天去公园玩。

B. 我今天去公园玩。

C. 我今天去公园玩。

D. 我今天去公园玩。

答案:A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跑步C. 跑步D. 跑步答案:A5.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两个苹果。

B.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三个苹果。

C.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四个苹果。

D.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五个苹果。

答案:A1. “哪”和“那”是同音字。

()答案:✓2. “跑步”是动词。

()答案:✓3.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两个苹果。

”这句话是正确的。

()答案:✓4. “哪”和“那”是形近字。

()答案:✓5. “跑步”是名词。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有一个____,你有一个____,我们一共有____个苹果。

答案:苹果、苹果、两2. “哪”和“那”是____字。

答案:同音3. “跑步”是____。

答案:动词4.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____个苹果。

”这句话是正确的。

答案:两5. “哪”和“那”是____字。

答案:形近1. 请简要解释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概念。

答案: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的字。

形近字是指字形相似,但发音和意义不同的字。

2. 请简要解释名词和动词的概念。

答案: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状态的词语。

3. 请简要解释句子的概念。

答案:句子是由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4. 请简要解释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概念。

答案: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的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塌败(tā bài)B. 旖旎(yī nǐ)C. 萌芽(méng yá)D. 咀嚼(jǔ ju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校园里百花齐放,蜂飞蝶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小明喜欢阅读,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里阅读各种书籍。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色帽子,背着书包,匆匆忙忙地向学校走去。

3. 下列诗句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D.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

5.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多此一举B. 事半功倍C. 弄巧成拙D. 画龙点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光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好的。

()3.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出自《论语》。

()5.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和周瑜共同策划的计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__》。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句话出自__的《劝学》。

3. 《少年闰土》这篇文章选自鲁迅的__。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__。

5. 《月光曲》是一首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草原》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读拼音,写词语。

三、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一( )而入目不转( )怒气( )( )喜出( )( )热气( )( )精兵( )政死得其( )( )( )叠叠1.写两个与画横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一词指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3.他_____________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选词填空)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山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B.何当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C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D要留清白在人间(干净)2.下列加点字与“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或缺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D.云霞明灭或可睹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B.“这是我的妻子。

”他指着母亲说。

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

”侦探冷笑着。

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4.人们往往给一些花木赋予某种象征意义。

下列花木与象征义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松树——生命力强B.竹子——有节、谦虚C.荷花——洁身自好D.牡丹——默默奉献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回忆录。

B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开头说阎振三失踪,后来说在军警中间看到了阁振三,这种写法是前后照应。

C.《为人民服务》是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精兵简政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来论证观点的。

D.《金色的鱼钩》主要写了老班长为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牺牲的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五、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悬崖(xuán yá)悬念(xuán niàn)悬殊(xuán shū)B. 气氛(qì fēn)气息(qì xī)气概(qì gài)C. 操场(cāo chǎng)操劳(cāo láo)操纵(cāo zòng)D. 演讲(yǎn jiǎng)演员yǎn yuán)演奏(yǎn zòu)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

B.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等待救援。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湿润(rùn)承诺(nuò)即使(jì)•B、枸杞(qǐ)蔺相如(lìn)浑身解数(xiè)•C、嚷嚷(rǎng)余震(zhèn)燃烧(rán)•D、奖赏(shǎng)攒着(zǎn)伴随(bìng)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春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周末,街上的人流络绎不绝,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琳琅满目的Ihotent 日用品。

•D、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5、(选择题)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琴瑟和鸣(和谐地共鸣)B. 桃之夭夭(美丽的女子)C. 青青子衿(红色的衣领)D. 为有暗香来(因为)6、(填空题)古文中常以“______”来表示同一个意思,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毕业班语文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每个字写端正、匀称。(5+3分)
Zhēng róng méi guī suān jiǎn duàn liàn chōu

二、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22分)
1.用“√”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撇.(piē piě)嘴 养尊处.(chǔ chù)优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词写句子。(4分)
简政 更新 无故
狂风 张灯 见微

3.用“然”组词,分别填在括号里。(3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特点,建筑风格( )不同。
(2)两三百人聚集在一个会议室,秩序( ),毫不混乱。
(3)那一座座碉堡,经历无数次地震撼动和风雨侵蚀而( )无恙。
4.按要求写成语或四字词语。(3分)
(1)描写科学精神的
(2)有“龙”的成语
5.根据《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的内容,用下列关联词造句。(4分)
虽然……但是……
无论……都……
6.把病句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7.把人物直接述说改为间接转述。(2分)
父亲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8.给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原意。(2分)
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三、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8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 。
虽与之俱学,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2.《凡卡》一文中,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
,因为 。
3.“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于
谦 的志向。
4.咬定青山不放松, 。
“ ,又送君归去。”这两句让我体会到诗人
的心情。
5.“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 ,而是 。”
这是泰戈尔《 》里的一句话。
6.我从本册语文课本上认识了许多人物。其中有 的周总理、
的革命先驱李大钊、一心为人民服务的 ,以
及视名利如粪土的 。
四、阅读分析,完成练习。(22分)
(一)课文片段(6分)
《匆匆》(片段)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
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
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这段话选自( )写的《 》一文。(1分)
2.片段中“薄雾”的“薄”的正确读音是 。(1分)
薄:①bó ②báo ③bò
3.读读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再填空。(2分)
这句话把 比作 、 。读了这句
话,我体会到 。
4.“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这句话中“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是指 ;“赤裸裸地回去”
指的是 。(2分)
(二)课外短文。(16分)
忆 父 亲
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
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
件小事。
有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
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
时已正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
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
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
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处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
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
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
土或弄褶皱了。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
劲向我道歉。
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
..

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
母亲面面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
不高兴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瞎,
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
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
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 。

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
时候,不会让你白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
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
光是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
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
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喟叹: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
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__,父亲这种
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____________的神情。(2分)
3.联系上下文,文中括号内应补出的内容是
(2分)
4.这篇短文写出父亲的两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嘴上说阴、脸上作晴”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为什么对父亲赞不绝口?(3分)
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1.口语交际。(5分)
下面是一位导游和外国游客的一段对话,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导游:中国有56个民族, ……这些
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和风土人情。
游客:哇!你们中国哪个民族人数最多?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个民族的特
色风情吗?
导游:

2.写作.(25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六年来,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相处
中,你一定经历过不少快乐,感受到不少幸福。请以“难忘 ”
为题,把你与亲人、老师、同学一起经历过的快乐或感受到的幸福写下
来。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注意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③字数400字
以上。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每个字写端正、匀称。
蒸融 玫瑰 酸碱 锻炼 抽噎
二、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22分)
1.撇.(piě)嘴 养尊处.(chǔ)优

2.精兵简政 万象更新 无缘无故 狂风怒号 张灯结彩 见微知著
3.截然 井然 安然
4.(略)
5.(略)
6.同学们都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7.父亲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他不能离开。
8.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不得不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三.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8分)
1.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弗若之矣;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略)
3.粉骨碎身全不怕;不怕艰险、为人清白正直的志向
4. 立根原在破岩中;才始送春归;依依惜别
5. 锤的打击,水的且歌且舞;《飞鸟集》
6.不辞辛劳……;坚贞不屈……;张思德;玛丽.居里
四、阅读分析,完成练习。(22分)
(一)课文片段
1.朱自清;《匆匆》
2.①.
3.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时间飞逝,作者的无奈与留恋
4.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世界;一事无成地离开这世界
(二)课外短文
1.因感慨而叹气;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明白过来。
2.正襟危坐;恭敬、严肃
3.背台词
4.父亲正襟危坐等任务;父亲认认真真练台词
5.表里不一

6.父亲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做好群众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