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浅议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索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索摘要: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注重高效课堂的实施。
本文探讨了这一主题,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首先,教师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框架。
其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此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是关键,教师可以引入现实情境和文化背景来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同时,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持续进行专业发展。
最后,教学评估和反思是必要的,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思考和实施这些策略,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并提供更有质量的英语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一、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推出,教育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了教师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思索和探讨。
通过探究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明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有效的反馈与指导、学生思维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探索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教学策略。
通过这些思考和实践,我们有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动力。
二、目标设定与明确1、确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应该具体而明确,涵盖语言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各个方面。
例如,阅读理解、听力技能、口语表达和语法应用等。
2、分解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确保每个小目标都是可量化和可操作的,便于教师和学生追踪进度。
3、根据学生需求个性化设定目标: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设定个性化的目标。
这可以增加学生的投入感和学习成就感。
4、设定挑战性目标: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过于超出学生能力范围。
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学共同研讨 , 组际相互交流 , 也更便 于师生之 间的交 流 , 而 从
在课 堂教 学 中实 现 多 向 交 流 , 多维 互 动 , 到 培 养 学 生 运 用 英 达
语进 行 交 际的 能 力 的 目的 。
一
求 异 思 维是 创新 思维 的 主要 组 成 部 分 , 一 种 开 拓 思路 , 是 不依 常规 , 求变 异 , 寻 多方 面思 考 问 题 , 方 面 探 索 解 决 问 题 多 的一 种 思 维 方 式 。 高 中英 语 教 学 中 , 用 求 异 思 维也 是 培 养 在 运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 有效 途 径 。如 , 英 汉 求 异 和求 同 比较 。 对 ( ) 养 发 散 思 维和 聚合 思 维 五 培 发 散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 , 突破 定 势 , 多 角 度 、 方 面 从 多
“ 创新教学 ” 亦称为“ 探究 教学 ” 由 2 , 0世纪 5 年代美 国的 0 教育家布鲁纳首先 提出 , 其基本教学模式是 : 提出问题——激
发 学 生 探 究 问 题 — — 指 导 学 生 分 析 推 理 问 题— — 协 助 学 生 收
含着创新和真理 的发现 。所以 , 在创新课堂教学 中, 常规考 按
科 研 课 题 。 种 模 式 是 z  ̄ gop) 式 进 行 学 习 , 有 利 于 同 这 JH( u s x r 形 它
的品质之一 。人类对大 自然奥秘 的探索 , 对客观环境 的改造 , 需要丰富的想象 力。 想象力在人类发明和创造 中, 在人类进步
中起 了极 为 重要 的作 用 。
篓
蔓
浅议新课标下高 中英语课 堂教学模 式
娄 凤 丽
新课标理念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议新课标理念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而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进行的是教育观念的革命。
教师应突破框架,抛弃落后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传统理念,尽快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现代教育观。
由此,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优化学习氛围,营造教学环境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建立在学习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用他们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的模式辅助教学。
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因为笔者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 所以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导入含活式,学生热情高,进入角色快。
以九年级(上)unit 2 topic 2为例:课文是大家都熟悉的“pollution”,在学课文之前,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why is air pollution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②what should students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问题很简单,主题也很熟悉,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高涨起来,并纷纷展开各自的联想。
笔者把他们的联想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中,便于总结,如表所示:problem 1. problem 2.large population, cut down too many trees, land change into desert, cause sandstorms, forest gone, wash the earth away, traffic pollution, factory pollution, the ozone larger, more carbon dioxideleave rubbish, spit somewhere in public, walk on grass or pick flowers, care for wild animals, plant more trees,become a greener person , reduce the waste, reduce, reuse,recycle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联想是丰富的,几乎人人参与,且无重复。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非常理想的。
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标这根指挥棒去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笔者根据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就该问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优化英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非常理想的。
但许多研究表明,课程改革成功有赖于切实有效的实施,而课程实施过程不是简单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
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教师们如何利用新课标这根指挥棒去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一、转变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在教学中力争做到: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探讨愈演愈烈,小学英语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改革浪潮中首当其冲。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无疑为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型指明了方向。
基于此,现紧扣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单元整体设计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三方面内容,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策略展开分析。
以期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实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回答了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基本问题,推动英语课程正式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新阶段,为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新启发。
在此背景下,小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探寻学科育人能效的最优解,为学生英语素养的长远、深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细致研读新课标内容,从中抽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打造小学英语教学新样态。
一、以核心素养拓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统领教学活动的风向标,制定综合、多维、精准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英语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022年版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板块诠释了核心素养内涵,教师以此为导向,整合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认知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而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以My week为例,教师整合核心知识制定螺旋上升的层次化教学目标。
首先,以夯实基础知识为起点。
引导学生掌握描述课程安排及周末活动的单词以及常见句型,丰富英语语言积累,发展语言能力。
其次,以深化内涵理解为关键。
紧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设计听说读写各项活动,突破重难点,探究英语知识规律,提升理解深度,以此淬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最后,以迁移运用为落脚点。
通过搭建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交际训练。
体会英语的表达特点,能够根据语境选择契合的方式表达自我观点或内心情感,落实学以致用,促进多元文化意识的形成。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成为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新课标的实施意味着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调整,这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们会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匹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有效性评估指标、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提升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思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评估和完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深入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对于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
2. 正文2.1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Its Impact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Additionally, the new standards promote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incorporate multimedia resources, interactive games, and online platforms into their lessons to make learning mor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for students.2.2 有效性评估指标有效性评估指标是评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成效的重要标准。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核心素养。
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新课标的目标指导下,小学英语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及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新课标理念相符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标要求注重语言功能和实用性,要求教师把学生带入英语的世界,让学生通过参与感官体验,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培养其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学内容方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注重与中国生活和文化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拓展视野和增强理解力。
此外,小学英语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新课标注重在教学中体现“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也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同时,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强调了情感教育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歌曲、游戏、小组合作等。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和体验,增强其记忆力和交际能力。
新课标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兴趣高涨,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使其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推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以下是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和建议。
一、评价目标明确评价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在评价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将评价目标与之相对应。
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基本词汇、语法结构和语音语调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在交流中理解和表达意思,并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因此,在评价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二、评价工具多样化评价工具的多样性是有效评价的前提之一。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工具可以包括测试、观察、问答、讨论等多种形式。
例如,在测试中,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配对题等方式,检测孩子们的词汇掌握情况;在观察中,可以观察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表现,了解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问答和讨论中,可以考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三、评价内容具体细致评价内容的具体细致程度直接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内容可以包括词汇、语法、发音、表达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可以评价孩子们的词汇量、词汇掌握程度、语法结构使用情况、语音语调表现、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全面了解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进展。
四、评价方式及时反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及时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方式进行评价反馈。
例如,针对孩子们不懂的词汇或语法结构,可以采用示范性讲解,帮助他们消除困惑;对于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可以及时肯定和鼓励。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评价结果通过家长会等渠道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们的语言学习状况。
五、评价模式灵活多样评价模式的灵活多样性是评价的另一重要环节。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也重视对孩子们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浅议
Ξ
□崔 洁
(容县六王镇第二中学,广西容县537505)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教学应摒弃旧思想,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为主讲
为师生互动,尽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 633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8)S -0047-02
随着近几年来新教材的更换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在发生一些变化,面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新挑战,老师必须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角色转换,大胆开拓创新。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摒弃旧思想,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主讲为师生互动,尽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作为英语教师,特别是身处农村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师,创设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氛围和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好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为存贮前人留下来的知识的“容器”。
这种方法既不科学也存在许多弊端。
新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言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顶目的旧套路,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经常变换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
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以教为学。
二、课堂教学中,采用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英语单词的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英语课堂上采用了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我在要求学生背诵单词时,采用“单词接力赛”的形式,即先让一个学生或由我说出任何一个单词,然后就让班上的其他同学说出以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为开头的单词。
如:bi rd 22duck 22key 22yellow 22woman 22nurse 22eye 22earright 22t hem 22mud 22dad …接力背单词游戏,既能调节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又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此外,游戏还有更深远的一面,即在教学中引进了竞争机制,提供了人人参与竞争的机会,教师在给学生建立适当的期望时,通过区分优劣,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竞争,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Ξ[收稿日期]
5[作者简介] 崔 洁(65),容县六王镇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2008年7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2008第29卷专刊 Journal o f G uangxi T ea cher s Educa tion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
Vol.29Suppl.
2008-0-10
19-
三、把课文编成对话形式,让学生
表演,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这种方法的实施中,我把学习上处在不同程度的学生组编成一组,难度较大的角色由学习较优秀的学生表演,没有难度或难度较小的角色由差生表演。
这样,促使学生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快乐体验之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采用分组教学法
在农村初中,大多数班级都是大班额的班级,一般在60~70人左右。
在如此人数众多的班级里单靠集体一起来学是不能见效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有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
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
据此,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
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只当作课内的任务,而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
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
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各自又都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
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的有序进行。
笔者在教学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把一个班的学生按前后四个学生分为一组,把全班分为十几个小组,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一名小组长(或由学生自己推荐)。
英语组成立后,教师召集小组长开会,定期向小组长布置任务。
如一节课需要做角色表演,则让各小组长去组织本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做好准备。
上课老师再抽查。
又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方面,每次全班学生的作业都要教师亲自过目,批改任务很大,这时
就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了。
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教师抽改小组长的作业,然后指定出小组长的错误所在,再由小组长去批改自己组内的其他三位同学的作业。
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锻炼了小组长并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在听写单词时,我有时全改,有时让小组成员互改。
因此,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同时,在小组长的作用下,全班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五、创设情景,激起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的问题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以适度的提问和恰当的坡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冲突,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更浓。
例如:在我上新课前,根据当前中国的“神州五号”与“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来提出问题:D o you know Y ang Liwei,Nie Hai sheng and Fei J unlong?Can you tell me somet hing about them?当提出这个问题时,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都纷纷动起来了。
我知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此基础上,我把话题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提出了本课学习的目标。
这样整堂课的气氛很活跃,学生兴趣很高,收获甚大。
新课程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以往的“专制型”教学形式已经悄然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型”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课堂上的“被动型”学习已逐步转变为“自主型”学习,课堂教学也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针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才能真正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
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又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责任编辑 劳玉灵]
48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