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连续采煤机在小窑短壁复采中的应用-2016年第6期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规程解读2016版第十一章

煤矿安全规程解读2016版第十一章

一般规定第四百八十七条所有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解读】本条是关于矿井装备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的规定。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风压、温度、风向、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简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瓦斯、火、冲击地压、煤尘等重特大事故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所有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人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査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等功能,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相比,具有对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的功能,因此,新装备系统的矿井,应装备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不需要井下供电,当井下发生事故时,只要电缆不断、电话不坏,就能通信,其在煤矿安全生产和事故应急救授中发挥着重要作。

因此,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严禁用移动通信系统、IP电话系统、广播通信系统等替代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本条对原《规程》第一百五十八条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第四百八十八条编制采区设计、采据作业规程时,必须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有线调度通信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通信、电源线缆的敷设,安全监控系统的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绘制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并及时更新。

每3个月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測等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介质保存时间应当不少于2年。

巷采采空区综合机械化复采技术实践

巷采采空区综合机械化复采技术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善和发展巷采采空区复采技术 ,为巷采采空区安全高效复采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途径。
关键 词 :巷 采 ;采 空 区;综采 ;掘进 ;复采 工 艺 中图分 类号 :T D 8 2 3 . 8 8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0 9 5 9 ( 2 0 1 4 ) 0 2 - 0 0 4 9 - 0 4
2 . MO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a l Mi n e S a f e t y a n d Hi g h E f f i c i e n c y M i n i n g ,Hu a i n a n 2 3 2 0 0 1 ,C h i n a )
Pr a c t i c e s o n S e c o n da r y Mi ni ng Te c hno l o g y o f Go a f Co a l Pi l l a r s i n Pr e v i o us Ga t e wa y o f Fu l l y Me c ha n i z e d Co a l Mi ni ng Fa c e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及自燃预测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在东荣二矿应用梁树平周西华张宏伟液氮降温防灭火试验研究伟王学兵史波波等开区注液氮防灭火技术在羊场湾煤矿的研究与应用近距离煤层采空区综合防灭火技术煤层自燃多功能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及其应用粉煤灰灌浆防灭火材料性能研究与应用菊董苗苗液氮在煤矿火灾中的应用安全201111上接第51经济效益为最大限源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复采期间5100万元
金声尧 ,华心祝 ,查 文华
( 1 .安徽理工 大学 能源与安全 学院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2 3 2 0 0 1 ) 2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 育部 重点实验室 ,安徽 淮南

晋煤集团2016职业技能鉴定理论题库(综采维修钳工)

晋煤集团2016职业技能鉴定理论题库(综采维修钳工)

1 设备上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A、2~3#B、1~3#C、3~5#D、6~8 答案: B2 设备上螺栓不得弯曲,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连接件的表面。

A、必须低于#B、不得低于#C、不得高出#D、必须高出答案: C3 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不得超过硬化层的()。

A、0.6#B、0.7#C、0.8#D、0.9 答案: C4 齿轮副啮合的接触痕迹面积弧齿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

A、30%-40%#B、30%-50%#C、40%-50%#D、50%-60% 答案: B5 设备上减速器油脂清洁,油量合适。

润滑油面超过大齿轮直径约(),轴承润滑脂占油腔1/2-1/3。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答案: B6 设备上齿轮联轴器齿厚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键和螺栓不松动。

A、0.1#B、0.15#C、0.2#D、0.25 答案: D7 设备上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圈外径磨损后与孔径差不大于(),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A、1毫米#B、2毫米#C、3毫米#D、5毫米答案: C8 采煤机滑靴磨损均匀,磨损量不大于()。

A、5毫米#B、0毫米#C、15毫米#D、20毫米答案: B9 破碎机动作灵活可靠,无严重变形及磨损,应()破碎齿。

A、缺一个#B、缺两个#C、缺三个#D、不缺答案: D10 液压支架活柱和活塞杆无严重变形,用500毫米钢尺靠严测量,其间隙不大于()。

A、0.5毫米#B、1毫米#C、1.5毫米#D、2毫米答案: B11 液压支架安全阀关闭压力不大于()倍额定工作压力。

A、0.7#B、0.75#C、0.8#D、0.85 答案: D12 刮板输送机、转载机不得出现连续缺少()以上刮板现象。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答案: B13 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刮板弯曲变形不大于()。

A、5毫米#B、10毫米#C、15毫米#D、20毫米答案: C14 刮板输送机与带式输送机搭接运输时,搭接长度和机头、机尾高度差均不大于()。

2016山东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等级-山东煤炭学会

2016山东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等级-山东煤炭学会
9
煤矿泡沫粉煤灰快速充填技术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辛忠玉、张源、葛令建、万志军、冯浩、张洪伟、任晓东、周鹏、任草艳、刘泗斐、赵永亮、王涛、薛永利、赵亮、李华
10
山东能源集团冲击地压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翟明华、姜福兴、郭信山、孙翔、刘懿、王蒙、王冠聪、满中峰、杨伟利、刘丽、温经林、王存文、张明
2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在矿井中的应用研究
1、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2、南京北路自动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1、张波2、金勇3、王维维4、刘宁5、庄昆6、邓锋
3
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实时智能监测与报警系统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铄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刘增宝、边红星、王进、孔向军、王公华、徐江、张浩、潘泽栋、刘善良、吴井胜、吴建波
矿井运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枣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
高月奎,王军,崔成宝,代伟,赵强,常俊林,徐建新,雷萌,徐鹏,秦岩,苏士清,鲍乾坤,李西华,晁伟,贾广春
10
大直径静态旋流微泡浮选柱在煤泥浮选中的优化改造及其应用
山东东山王楼煤矿有限公司
吕凤新、龙禄财、王瑞、李志胜、许广财、梁吉军、邵士杰、贾新兵
山东大13瓦斯异常区瓦斯与煤自燃耦合规律及协同预控技术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捷锐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4煤自燃危险区域无线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15综合决策支持型智慧矿山创建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张立涛刘克林16近距离煤层重复开采覆岩破坏与地表移动模型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春慧边长奎17多分布式矿井重大灾害预警平台研究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立井特大型系列罐笼的开发与研制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在矿井中的应用研究1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2南京北路自动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铄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煤流量监测的皮带机自动监控调速系统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西安兖矿科技研发设计吴文明费云河岳洪涛范守俊姚辉国专用铁路内燃机车状态监测诊断及辅修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北矿区铁路运销处北京交通大学煤矿远程运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厂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矿华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徐州宝迪电气有限公司大倾角下运皮带机起动控制研究龙口煤电有限公司梁家煤矿电磁法激振检测矿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厂煤矿井运输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枣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鲍乾坤李西华晁伟贾广春10大直径静态旋流微泡浮选柱在煤泥浮选中的优化改造及其应用山东东山王楼煤矿有限公司梁吉军邵士杰贾新兵11选煤厂原煤系统通风除尘技术研究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2煤系针状焦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甲醇汽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虚李春兰李冰涂万辉14湿法喷浆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大学山东方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技大学15矿山新型泵送湿喷作业系统配套工艺及设备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学文1011刘含东12周刚13邵长启14森15李安国16互联网下的煤矿价值链成本管控体系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矿微星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尹明德王建军吴玉祥苏力周东云17矿用轴流式主通风机流场三维流动研究与应用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曹建文孙文杨18深井低渗透率煤层高压注水防冲技术研究与

32-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研究-2016年第4期

32-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研究-2016年第4期

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研究胡光伟(中煤一建公司山不拉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010499)[摘㊀要]㊀山不拉煤矿3202工作面材料巷采用沿空掘进方式,为得到最优小煤柱尺寸,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小煤柱最优合理尺寸为5m ㊂工业性试验及现场矿压观测表明,小煤柱留设5m 宽度满足需求,保证了巷道安全掘进和回采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㊂此次研究实践成果为山不拉煤矿综放沿空掘巷小煤柱尺寸的合理留设提供了依据,并为类似条件下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尺寸的留设宽度提供了借鉴㊂[关键词]㊀沿空掘巷;小煤柱;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D822.3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6-6225(2016)04-0078-03Small Coal Pillar Layout of Gob-side Entry Driving[收稿日期]2015-12-28[DOI]10.13532/j.cnki.cn11-3677/td.2016.04.020[作者简介]胡光伟(1978-),男,江苏铜山人,高级工程师,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不拉煤矿总工程师㊂[引用格式]胡光伟.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研究[J ].煤矿开采,2016,21(4):78-80,64.㊀㊀近年来,随着矿井产量和开采强度的加大,对煤炭采出率和回采巷道的支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留设较宽区段煤柱护巷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沿空掘巷留设小煤柱护巷,有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和巷道易维护的优点,此项技术近年在我国各大矿区逐渐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1]㊂沿空掘巷小煤柱尺寸的留设是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的关键,若留设尺寸过大,煤柱及巷道将长期处于侧向支承压力升高区,不利于煤柱及巷道的稳定;若留设尺寸过小则煤柱煤体破碎,不能有效地密闭采空区㊂因此,小煤柱的留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巷道位于应力降低区;有利于巷道的稳定;有利于锚杆支护;在满足以上原则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煤柱宽度[2]㊂针对山不拉煤矿接续工作面情况,采用模拟计算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确定沿空掘巷留设小煤柱尺寸㊂1㊀工程背景山不拉煤矿3202综采工作面位于井田西北部,工作面大部位于2-2煤房采区下部㊂工作面标高-329.1~-380.8m㊂南为3203采空区,北至3-2煤回收面,东与井筒保护煤柱相邻㊂所采煤层为3号煤,煤质较硬,f =2~3,内生裂隙发育,阶梯状断口㊂煤层厚度最大1.80m,最小1.65m,平均1.70m㊂煤层倾角1~3ʎ,煤层直接顶为15m 砂质泥岩,基本顶为24m 细砂岩,直接底为24m 砂质泥岩㊂中部含煤段地质柱状图如图1所示,各岩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㊂图1㊀地质柱状表1㊀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岩层容重/(kN㊃m -3)体积模量/GPa 剪切模量/GPa 内摩擦角/(ʎ)黏聚力/MPa 细砂岩26.06.54.5323.6砂质泥岩26.67.85.7354.23-2煤14.32.81.5241.3砂质泥岩26.17.75.6344.02㊀煤柱宽度理论计算通过公式对小煤柱宽度进行理论计算,以初步87第21卷第4期(总第131期)2016年8月煤㊀矿㊀开㊀采COAL MINING TECHNOLOGYVol.21No.4(Series No.131)August㊀2016确定小煤柱最小宽度值㊂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公式计算,合理煤柱的最小宽度为[3]:B =b 1+b 2+b 3(1)b 1=mA3tan φ0ln kγH +C 0tan φ0C 0tan φ0+P XA(2)式中,B 为合理的煤柱最小宽度,m;b 1为上区段工作面开采影响下,沿空掘巷小煤柱中破碎区宽度,根据现场实测情况,取2.2m;b 2为巷道小煤柱帮锚杆有效长度,根据实际锚杆和药卷使用情况,取1.2m;b 3为考虑煤层厚度而增加的煤柱稳定性系数,b 3=0.2(b 1+b 2);m 为上下区段平巷高度,m;A 为侧压系数,A =μ/(1-μ);μ为泊松比,μ=0.33;φ0为煤体的内摩擦角,(ʎ);C 0为煤体的黏聚力,MPa;k 为应力集中系数,k =3.0;γ为岩层平均容重,kN /m 3;H 为巷道埋藏深度,m;P X 为对煤帮的支护阻力,kN㊂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小煤柱宽度,可以用于检验校核其他分析计算结果㊂考虑到3202工作面材料道实际地质条件,通过式(1)计算,得知合理小煤柱最小宽度理论值B 为4.7m㊂3㊀数值模拟分析采用FLAC 3D 数值模拟软件对煤柱宽度合理留设进行数值计算,根据实际条件设定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为:模型侧面限制其水平位移,底部固定,模型上表面设定为应力边界,施加的荷载为10.0MPa,模拟上覆岩体的自重应力;水平方向的侧压系数为1.2,荷载大小为12.0MPa,模型设定为Mohr -Coulomb 模型[4-5]㊂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在不同宽度情况下,煤柱内的竖向应力场和水平位移场的分布情况㊂煤柱的宽度分别取3m,4m,5m,6m,8m,10m㊂3.1㊀垂直应力分布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场分布情况见图2㊂取煤柱中间位置的中部层位研究煤柱内应力场图2㊀小煤柱围岩垂直应力场分布情况㊂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竖向应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煤柱在4~6m 宽度范围内的竖向应力值最小㊂大于6m 以后应力值随煤柱宽度的增加急剧增加,这是因为大于6m 以后煤柱处于侧向支承应力集中区的原因㊂3.2㊀水平位移数值模拟结果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巷道围岩水平位移场分布情况见图3㊂同分析垂直应力场分布情况一样,仍取煤柱高度一半的中部层位研究煤柱内水平位移场分布特征,由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煤柱宽度从3m 到10m 的变化过程中,水平位移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小煤柱宽度为3m 时,煤柱中部位移急剧变化,没有零位移区域,煤柱稳定性极差;当小煤柱宽度为4~6m 时,煤柱中部位移比较稳定,有一定的零位移区域;当煤柱大于8m 后,虽然中部稳定部分较大,但围岩向巷道内的位移量大于4~6m 煤柱时的位移量㊂97胡光伟: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研究2016年第4期图3㊀小煤柱围岩水平位移场3.3㊀模拟结果分析由上述垂直应力场和水平位移场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煤柱宽度在4~6m 范围内时,煤柱内的最大垂直应力和水平位移均较小,煤柱整体稳定性较好,而且煤柱中发生塑性破坏的区域也较小,这样既有利于煤柱本身的稳定性,又有利于巷道围岩的锚杆索支护㊂所以综合考虑安全和经济两方面因素,煤柱宽度取5m 为宜㊂4㊀矿压观测分析为验证3202工作面材料巷5m 煤柱的合理性,在煤巷中设立矿压观测站,监测巷道断面变形和锚杆受力情况,从工作面回采开始观测,直至工作面推进距测站10m 位置停止观测,结果见图4㊂图4㊀矿压观测结果随着工作面回采不断推进,距离测站约50m 超前支撑压力开始显现,巷道逐渐产生较大变形,两帮变形表现尤为明显,两帮变形又以煤柱侧内移变形突出,两帮最大移进量1260mm,说明两帮变形主要来自煤柱一侧的变形㊂随巷道围岩变形应力调整,锚杆受力增大,顶板锚杆受力比两帮大,受超前压力影响,锚杆受力上升显著,顶锚杆测力计读数最大达14MPa;两帮锚杆测力计读数相对稳定说明对应锚杆受力上升较小甚至出现回落,反映出两帮锚杆支护部分失效㊂从整个矿压监测结果来看,3202工作面材料巷采用5m 煤柱巷道断面变形及锚杆受力均符合预期,未出现异常失稳破坏情况,即在当前支护条件下采用5m 煤柱宽度能够满足巷道安全生产的要求㊂5㊀结㊀论(1)根据山不拉矿3202工作面开采条件和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理论计算确定小煤柱宽度为4.7m㊂(2)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情况下巷道围岩的垂直应力和水平位移情况,确定煤柱宽度4~6m 最优,结合理论计算结果综合确定煤柱宽度为5m㊂(3)根据现场工业性实践及矿压观测结果,确定3202材料巷沿空掘巷留设5m 煤柱能够满足巷道安全生产的要求㊂[参考文献][1]侯朝炯,郭励生,勾攀峰,等.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下转64页)8εi =σ-σs ηB t i +σE B +σE K 1-exp(-E K t i ηK )éëùû(15)Q (E K ,ηK ,ηB )=Σni =1εi -εi ()2若使Q 式取得最小值,需满足:∂Q ∂E K =0;∂Q ∂ηK =0;∂Q∂ηB=0根据给定的n 对试验数据(ε,t ),假定一组流变参数(E K ,ηK ,ηB )的初始近似值(E K 0,ηK 0,ηB 0),(2)和(3)式对各个参数求偏导得(ΔE K ,ΔηK ,ΔηB ),从而求得新的一组(E K 1,ηK 1,ηB 1),然后进行新一轮的迭代,反复计算,直到满足精度㊂将所求的流变参数及损伤变量代入(11),(12)式,求出合理的支护时间㊂3㊀应用实例芦岭煤矿某巷道埋深Z =200m,巷道半径R 0=2.0m,围岩容重γd =25kN /m 3,围岩为强风化粉砂岩,围岩应力P =γd Z =5.0MPa ㊂根据设计方案,初次开挖后为 锚网喷 支护,几个月后发现围岩有明显的破坏和变形,且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㊂通过现场观测,围岩稳定蠕变速率μᶄr (t )=0.019mm /h,通过最小二乘法及实验数据得到围岩的流变参数,E B =15GPa,E K =26GPa,ηk =230GPa /h,ηB =720GPa /h㊂因为围岩已经表现出时间损伤所以代入式(13)求得ω¥=0.4,将所得的参数代入(11),(12)式求得t =354.6h,约15d,即二次支护合理时间为初次支护后15d 左右进行㊂实践表明,巷道未发生明显变形破坏,支护时间合理㊂4㊀总㊀结(1)软岩巷道围岩具有明显的流变时效特性,主要表现为蠕变时效特性,蠕变破坏主要是围岩内部新裂隙的产生和连续扩展的结果㊂围岩具有一定的长期强度,当应力水平低于其长期强度时,围岩表现为蠕变效应;当应力水平高于其长期强度时,围岩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变形破坏损伤㊂(2)二次合理支护时间对应于平缓波动蠕变与加速蠕变的交界点,为了确保围岩的稳定性,围岩强度应不低于其长期强度㊂(3)本文采用圆形巷道及西原模型,推导出围岩变形速率方程,通过蠕变试验方法及位移反分析法求得蠕变参数,从而确定软岩巷道二次支护的合理时间,对于地下支护理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参考文献][1]方新秋,何㊀杰,何加省.深部高应力软岩动压巷道加固技术研究[J].岩土力学,2009,30(6):1693-1698.[2]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软岩围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合理支护时间的反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5):793-796.[3]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等.软岩工程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范秋雁,阳克青,王渭明.泥质软岩蠕变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8):1555-1561.[5]彭苏萍,王希良,刘咸卫,等.三软煤层巷道围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1,26(2):149-152.[6]刘㊀高,聂德新,韩文峰.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6):26-30.[7]华心祝,吕凡任,谢广祥.锚注软岩巷道流变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2):297-303.[8]付㊀强,李晓云.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与发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2):70-72.[9]孙㊀钧.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余寿文,冯西桥.损伤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卢红标,钱七虎,许宏发.土层灌浆锚杆的蠕变损伤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1):61-63.[12]杨林德,冯紫良,朱合华,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姜鹏飞]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80页)[2]于㊀洋,柏建彪,陈㊀科,等.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设计及其应用[J].煤炭工程,2010(7):6-9.[3]李学华,姚强岭,丁效雷.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稳定原理与技术[J].煤矿支护,2008(2):1-9.[4]张㊀辉.近距离煤层采区下回采巷道位置优化与控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29(2):157-161.[5]张俊云,柴㊀敬.沿空留巷研究中若干问题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1):38-39.[6]王㊀军.山不拉3202综采工作面合理煤柱留设研究[J].煤炭科技,2013(3):14-15,18.[7]苏海龙.窄煤柱护巷合理宽度探讨[J].矿山机械,2012,40(8):19-24.[8]陈淼明,王㊀永,陈㊀志,等.复合顶板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探讨[J].山西煤炭,2011,31(6):22-24.[9]刘㊀海,冯㊀涛,余伟健,等.沿空巷道小煤柱留设及其支护技术研究[J].采矿技术,2014,14(6):13-17.[10]陈昌云,郑西贵,于宪阳,等.厚层砂岩顶板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11,16(1):7-10,63.[责任编辑:李㊀青]46。

采煤机考试试题2016

采煤机考试试题2016

采煤机考试试题2016采煤机考试试题2016近年来,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煤矿工人的安全和提高采煤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各地煤矿纷纷组织采煤机考试。

本文将以2016年的采煤机考试试题为例,探讨采煤机操作技能的要求和挑战。

一、安全操作1. 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清洁,特别是对于刀盘和刀架的清理要求严格。

请问,采煤机清洁的目的是什么?2. 在采煤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工作环境,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请列举三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并说明应采取的措施。

二、机械知识1. 采煤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刀盘、刀架、传动系统等,请简要介绍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解释采煤机是如何实现对煤矿的采掘和输送的。

三、操作技巧1. 采煤机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请说明如何正确操作采煤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

2. 在采煤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刀盘和刀架的维护和更换。

请简要介绍刀盘和刀架的维护方法和更换时的注意事项。

四、故障排除1. 在采煤机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故障,并说明应采取的排除方法。

2. 采煤机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故障排除能力。

请描述一次你在操作采煤机时遇到的故障,并详细说明你是如何排除这个故障的。

五、安全意识1. 采煤机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请说明在采煤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 请描述一次你在操作采煤机时遇到的危险情况,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

六、知识扩展1. 除了采煤机的操作技能,采煤机操作人员还需要了解煤矿的相关知识。

请简要介绍煤矿的开采过程和煤矿的安全管理措施。

2. 请说明你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对采煤机操作技能的看法。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采煤机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在采煤机操作中做到安全高效。

2016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金属矿集区集约开采关键技术与应用

2016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金属矿集区集约开采关键技术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 有色金属矿集区集约开采关键技术与应用二、推荐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三、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四、项目简介我国金属矿床赋存的最大特点是大矿床少,中小矿床多(约占80%),是我国金属矿业发展的最大约束。

云南个旧矿区是世界着名的锡资源矿集区,矿床呈多、小、散矿群产出。

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可采资源消耗殆尽,2004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严重危机矿山。

为解决生存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果完成单位提出了创建“区域矿山”的新思路,历经10余年持续攻关,突破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集约采矿新技术,成功创建了区域矿山,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了金属矿业的科技进步。

(一)主要科技内容1、创立了区域矿山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1)首创以“集聚资源、空间重构、集约开发、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矿山”建矿模式。

基于个旧矿区资源特点,将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生态学和协同采矿学相结合,完成“区域矿山”建设的顶层设计。

(2)创立了多重约束条件下矿集区三维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主要包括:①矿集区工程设施空间布局蚁群算法优化方法;②多重约束矿区资源配置遗传优化模型;③压气网络最小树优化算法和边缘地带压气机移设动态优化模型;④矿集区内供电网络优化配置模型;⑤通风网络计算机模拟优化配置分析技术;⑥水资源相空间重构耦合神经网络优化配置模型;⑦区域矿山地下运输虚拟仿真模型。

2、变革与创新了区域矿山集约采矿技术(1)发明了缓倾斜厚矿体采矿环境再造连续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创造废石注浆构筑间柱和一步骤回采新工艺,回收率达92%,实现了800吨/日的跨越目标。

(2)创造了缓倾斜多层破碎矿体深孔合采嗣后充填采矿法。

开发旋转切削深孔凿岩和多层矿体合采新技术,提高工效3.3倍,采场生产能力由150吨/日提高到440吨/日。

(3)发明了缓倾斜薄矿体盘区回采机械化连续采矿技术。

取代了沿用半个多世纪的全面采矿法;提高工效1.9倍,采场生产能力由100吨/日提高到400吨/日。

14-05-底板预注浆堵漏技术在瓦斯压力测定中的应用-2016年第3期

14-05-底板预注浆堵漏技术在瓦斯压力测定中的应用-2016年第3期

赵家寨 1 号测压钻孔经过近 1 个月观察其高低 位管均未上压,低位管内不含水,究其原因发现距 离测压孔最近的抽采钻孔见煤点与测压孔见煤点之 间的距离不足 30m,不符合测压地点基本条件指标 相关要求,评价结果为不合格,其余钻孔经评价结 果合格。
4结论
( 1) 通过在赵家寨 1 号、4 号测压钻孔的现场 测压试验效果来看,4 号测压孔内出现含水情况, 但含水量较少,由此可见,全程套管二次高压注浆 堵漏工艺起到不错的防水效果。
矿井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 压原理示意图矿方提供经验 数据,L7 和 L8 灰岩水位标高目前为 + 55 m,表明 含水层岩石含水性、富水性极不均一,为二1 煤层 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振兴二矿将裸孔全孔段分级高压注浆堵漏测试
测压 1 号、5 号钻孔布置在 11131 工作面底抽巷硐
室顶部,低位管比高位管低 2 ~ 3m,高低位测压管 外均安装好压力表,并在低位测压管外接配套的放 水装置或阀门进行水压释放,最后根据高低位测压 管的含水情况和压力表读数确定煤层瓦斯压力。该
m,南部有变薄趋势,煤层厚度平均为 2. 49 m,煤 测压体系能够有效排除钻孔含水、塌孔等现象对测
层最薄处厚度为 0. 6 m,总体属于较稳定煤层。该 压准确性的干扰,以达到准确测压的效果。双管测
2016 年第 3 期
( 4) 二次高压堵漏注浆。待水泥浆液凝固 48h 后,盖上带注浆管的法兰盘,进行二次高压注浆, 注浆压力不低于 7MPa,此时选用水∶ 水泥的比例 为 1. 5∶ 1,此后通过耐压试验对注浆堵漏效果进 行检验。
( 5) 二次 透 孔 穿 煤。待 水 泥 浆 充 分 凝 固 24h 后,局部预注浆堵漏完毕,选取合适的测压方式, 封孔测压。全程套管二次高压注浆堵漏示意图如图 1、图 2 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