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____(功能是________,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分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2.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________,这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精卵结合的场所是______。

胎儿通过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________和______;而且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______,也是通过____经母体排出的。

大约经过____天分娩。

母体内人发育的过程:受精卵→____→胎儿→____。

3.婴儿期____,幼儿期____,童年期____,青春期____,青年期____,中年期____,老年期____。

4.青春期性发育包括: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的八大系统是__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____系统和____系统。

6.骨的成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无机物主要是________,使骨____;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使骨____。

骨的特性包括____和____两方面。

运动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

7.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

其中,主要供能物质是____;构成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的是蛋白质;能够________的脂肪;需要量很少,但能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的是______。

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_,缺乏维生素D会患______。

富含淀粉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富含脂肪的食物_______________,富含蛋白质的食物___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食物________。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女:长腋毛和阴毛、声音变细、声调较高、乳房增大等。
4.什么叫做遗精?什么叫做月经?
第八章第三节
1.人体的八个系统名称和功能.
2.骨的成分包括和。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使骨柔韧。
4.与共同组成运动系统。
5.“骨的煅烧”实验中,煅烧后成为了灰白色的灰,是什么物质?无机物(无机盐)
6.煅烧过程中骨的颜色如何变化?先变黑然后变为灰白色。
3.胰腺和小肠内壁的肠腺都分别能分泌胰液和肠液,这两种消化液都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胰液和肠液是含有消化酶最多的两种消化液
4.胃内壁的胃腺能够分泌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
哪种酶就分解哪种物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淀粉酶分解淀粉,脂肪酶分解脂肪,麦芽糖酶使麦芽糖分解迅速,肽酶把多肽(氨基酸长链)水解成氨基酸。
肾小囊的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接着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集合管,并与肾盂相连。
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周围。
沼气发酵产生的物质
1.沼气,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能源。2.沼液,含可溶性N、P、K,是优质肥料。3.沼渣,主要是菌体、尚未分解的有机残渣和无机物也是优良的有机肥,有改良土壤的功效。
第十二章第二节
小脑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运动。
脑干是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管理着人的心跳、呼吸和血液循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什么叫做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雨的危害。4.如何评价温室效应?5.环境问题有哪些?
第十三章第二节
1.人类完全依赖于生物圈的时期是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过度开发的时期是工业革命时期。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提纲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提纲

第八章人生殖与发育1、人生殖〔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过程,也是种族延续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构造与功能,及精子成熟后排出路径:睾丸〔产生精子与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输精管〔前列腺〕阴茎〔尿道〕〔3〕女性生殖系统构造与功能,及卵子成熟后排出路径:卵巢〔产生卵子与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2、睾丸与卵巢分别是男女主要生殖器.......官.。

3、睾丸分泌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生殖器官发育与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卵巢分泌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生殖器官发育与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4、胚胎发育与营养:分娩:胎儿发育成熟后,通过母体阴道产出过程。

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发育所需要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5、睾丸产生精子与卵巢产生卵子都是人生殖细胞。

6、卵子与精子结合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由卵子与精子结合细胞叫做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场所是输卵管。

7、人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场,直到个体发育成熟。

8、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心脏构造、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发育:性发育与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突出特征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与性激素调节第二性征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男女性各自所特有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调节,男性如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如乳房发育、声音变细、声调较高等。

青春期形态发育显著特点是身高与体重迅速增长,代谢速度比拟旺盛青春期发育突出特征是性发育与性成熟9、青春期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与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子宫出血现象。

遗精与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只要注意卫生就行,不必惊慌。

10、青春期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生长发育与第二性征发育。

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刺激下表现出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最新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最新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最新复习提纲
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1. 生物的分类:
- 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的概念和特征;
- 常见生物的分类。

2. 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 原生动物、珊瑚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 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3. 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 高等植物的分类;
- 线形植物、韧皮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4. 生物的伴侣关系:
- 共生、蜘蛛和蜜蜂的关系、牛群中的鸟的关系。

5. 生物的生殖方式:
-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 常见生物的繁殖方式。

6.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运动:
- 研究动物运动的方法;
- 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7. 环境问题对生物的影响:
- 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 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现象。

8. 生物的进化:
- 进化的原因和证据;
- 人类的进化。

9. 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调节;
- 动物的呼吸、排泄和调节。

10. 遗传与变异:
- 物种的变异和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DNA结构与功能。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8章、人的生殖和发育1、男性生殖系统:输精管---输送精子2、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3、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能刺激男性、女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特征。

4、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5、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

6、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胎盘。

胎儿 胎盘 母体7、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

8、常用的节育方式是节扎,结扎输精管和输卵管的目的是阻止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9、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约280天。

没有十个月,所以十月怀胎说法错误。

10、青春期发育特点:⑴身高突增(显著特点);⑵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⑶性器官迅速发育。

11、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12、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13、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取决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

14、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15、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1、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2、蛋白质、糖类、脂肪,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体内供能物质。

3、体育运动要补充糖类,伤病员要补充蛋白质。

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 3、糖类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4、缺少维生素C ,会患坏血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缺乏维生素D ,会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会患夜盲病;多吃胡萝卜 缺少维生素B 1,会患脚气病;多吃粗粮缺碘的食物,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吃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 缺钙,老人患骨质疏松症,儿童佝偻病 缺铁,会得贫血病5、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占体重的60%——70%6、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由钙和磷组成。

7、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8、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是咽,基本没有吸收功能的是食道。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系统的组成: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构成;具有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能促进男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和把精子输送到女性生殖器官中去。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具有产生卵子(有周期性)、分泌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关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特征和性周期)、接受精子以及为受精卵和胚胎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等功能。

2、精子与卵子统称为生殖细胞;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作用(在输卵管中完成,并开始经行细胞分裂);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的细胞称为受精卵;结扎输软管或输精管是常用的节育方法。

3、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收氧气和养料,排除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胎儿在子宫当中发育需要280天。

胎儿发育成熟后,通过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生长发育:通常主要是指从出生后的婴儿发育为成年人这一阶段。

包括婴儿期(0~1岁)、幼儿期(2~6岁)、童年期(7~11岁)、青春期(12~23岁)和成年期。

成年期最长,40岁之前为壮年,之后进入中年,60岁以后进入老年阶段。

5、青春期发育分为身体发育和性发育。

其中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生殖器官发育指的是男女生殖器官由幼稚型变成成人型,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

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男性第二性征包括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等。

6、青春期应该正确认识遗精与月经,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理防护。

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理想。

7、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是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各种组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各种器官。

具有相关功能的器官又组成人体的系统。

8、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接、骨骼肌组成,具有运动功能;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具有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4)循环系统由心脏、静脉和动脉组成,具有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的作用;5)泌尿系统由肾、速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可以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6)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构成,可以协调各个系统器官,适应能外环境的变化;7)内分泌系统由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卵巢)组成,能够分泌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调节作用;8)生殖系统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和孕育后代。

【直接打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直接打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一、人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系统的组成男性: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主要器官:睾丸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把精子输送到女性生殖器官等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主要器官: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为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提供场所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开始细胞分裂,胚胎在子宫中发育约需280天。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2)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3)第二性征的发育(4)人体器官功能发育显著,肌肉力量突增,心脏收缩能力大大提高,肺活量显著增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和发展,其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青春期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3、人体概述(1)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成分:有机物(蛋白质)→柔韧无机物(钙盐)→脆硬特性: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鉴定方法:有机物:骨的脱钙实验(盐酸浸泡)无机物:骨的煅烧实验(2)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2.无机盐缺乏症:缺钙—佝偻病;缺铁—贫血;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3.维生素缺乏症: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三、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胃腺.肠腺.胰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消化在口腔中进行。

(2) 咽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3) 蛋白质的消化从【⑥】胃开始,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

(完整word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1.受精卵形成和开始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人的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

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这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的八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3.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骨的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方面。

运动系统由骨胳和肌肉组成。

4.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以及纤维素等。

其中,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的是蛋白质;能够贮存能量的脂肪;需要量很少,但能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的是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

5.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部分,其中,最膨大的部分是胃,最长的部分是小肠,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是小肠,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口腔中的牙齿。

消化腺主要包括唾液腺、肝、胰、胃腺和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的液体叫消化液,消化液中一般含有能分解食物的消化酶,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肝分泌的胆汁。

6.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前者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后者是指食物在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最终消化部位都是小肠,它们的最终消化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7.小肠之所以是主要的消化场所,原因有二:(1)小肠最长,食物停留的时间最长,有利于充分彻底消化;(2)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小肠之所以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原因有二:(1)小肠最长,而且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因此小肠的吸收面积非常大;(2)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且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提纲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精卵结孕育新的生命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要靠生殖系统来完成。

2、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组成,女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3、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所以它们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输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输精管和输卵管。

4、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卵是一个细胞。

胚胎和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5、人体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

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

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胎,移动到子宫,这就是怀孕。

6、胚胎二个月(第8周)直到出生前,叫做胎儿。

胚胎开始发育到成熟(形成婴儿)大约需要40周(280天)。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胎儿出生后称为婴儿。

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7、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另外,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8、进入青春期,男性会出现喉结突出、声调变粗等变化,属于第二性征,这是由于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引起。

9、人进入青春期后,除外形的变化外,生理上,男性开始出现遗精,女生开始出现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叫做月经,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0、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优生。

婴儿期(0~1岁)幼儿期(2~6岁)一、人的生长发育童年期(7~11岁)青春期(12~23岁)青年期(24~39岁)成年期(24岁以上)中年期(40~59岁)老年期(60岁以上)二、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

(除性别以外的差异)三、青春期卫生第三节人体概述一、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进氧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人体系统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内分泌系统:具调节功能生殖系统:生殖神经系统:具调节功能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能够煅烧)骨的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

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它们还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

12、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淀粉)的分解,与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关的物质是蛋白质。

备用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13、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是水,它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60%—70%),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水。

14、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无机盐是钙和磷,缺钙会使人出现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无机盐,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碘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应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是因为缺少含锌的无机盐。

15、维生素A能预防夜盲症,维生素B1能预防脚气病和神经炎,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16、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17、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被人体吸收的过程叫做消化,主要通过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

18、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它一般有5—6米长,它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成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

19、食物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依次是淀粉、蛋白质、脂肪。

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20、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其中不含消化酶),并储存在胆囊中,可以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

胰液和肠液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21、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胆汁分泌不足。

22、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淀粉遇碘变蓝色。

23、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腺)是唾液(唾液腺)、胰液(胰腺)、肠液(肠腺)。

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腺)是胃液(胃腺)、胰液(胰腺)、肠液(肠腺)。

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腺)是胆汁(肝脏)、胰液(胰腺)、肠液(肠腺)。

口腔食道胃(吸收水,酒精)消化道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1、消化系统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肛门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分泌胆汁)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肠腺(分泌肠液)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淀粉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小肠酶葡萄糖蛋白质胃多肽酶小肠氨基酸脂肪酶小肠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24、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

25、“平衡膳食宝塔”中从塔基到塔顶依次是糖类、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脂肪。

26、绿色食品是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可分为A级和AA级两类。

前一类是指允许限量使用化学物质,后一类是指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

一、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二、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谷类(每天300克~500克)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 50克)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三、食品安全: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血液和血型40、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很薄,呈白色)。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浆中90%的成分是水。

4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形成它必不可少的物质是铁。

贫血患者应补充蛋白质和铁。

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2、血细胞中,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是红细胞,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白细胞,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

43、成年人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会有生命危险。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44、血型的发现者是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ABO血型系统包括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输血时,若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所以输血时,应同型输血。

45、成年人心率值是75次/分,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

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测量部位是上臂肱动脉。

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

46、与心室相连,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

与心房相连,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是毛细血管。

动脉出血时,应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应在远心端止血。

47、红细胞(RBC)的正常范围是男(4—5.5)×1012 个/升,女(3.5—5.0)×1012个/升;白细胞(WBC)的正常范围是(4—10)×1012个/升;血小板(PLT)的正常范围是(100—300)×1012 个/升。

血红蛋白(Hb)的正常范围是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

48、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前臂隆起的血管是静脉,使血管隆起的结构是静脉瓣。

静脉瓣存在于四肢血管的内表面,防止血液倒流。

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2、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第二节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是英国医生哈维。

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心脏的位置:胸腔形状:倒置的梨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心脏的四个腔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静脉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

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心脏的功能:象一台水泵,使血液在提内不听地循环二、心率和脉搏: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2、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三人体的血液循环:1、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静脉血)—→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3、动脉血: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4、静脉血:含氧气少,颜色暗红5、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6、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12~18.7kPa)7、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8~12kPa)8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27、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道有骨和软骨作支架。

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肋间肌收缩,胸廓前后径扩大;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28、鼻腔内有鼻毛,可阻挡灰尘细菌,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分泌黏液,可粘住灰尘细菌,黏膜中还分布着毛细血管,可加热凉空气,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29、肺内有许多肺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里需透过二层细胞。

30、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咽。

吃饭时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危险。

31、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生有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把灰尘、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其中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一起送到咽部,经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