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住ICU呼吸衰竭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74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7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为97.1%,对照组为87.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 0.05)。
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于ICU呼吸衰竭且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患者治疗的舒适性,提高护理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机械通气治疗;人文关怀护理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临床往往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而入住ICU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ICU相对封闭的住院环境和无陪护管理制度,及身体舒适度的改变,不能有效表达自身需求,导致患者心情烦躁,不配合治疗,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疾病的恢复。
因此,在治疗期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推动治疗的顺利进行【1】。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住ICU呼吸衰竭且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274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ICU呼吸衰竭且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选取采用随机方案分为2组,并对274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53例和121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32岁,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49.6±4.5)岁。
ic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I. 概述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
而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我在ICU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时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II. 观察1. 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患者依赖于呼吸机来提供正常的呼吸功能。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参数,包括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通气支持。
2. 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护士需要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及时发现临床异常并及时处理。
3. 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识改变的情况。
4. 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者易于产生呼吸道分泌物,护士需要定期清理呼吸道,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III. 护理1. 呼吸道管理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定期吸痰、拍背等手段,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2. 皮肤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护士需要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皮肤的健康。
3.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往往需要持续进食,但又不能口服,护士需要通过管饲等方式,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患者身处ICU环境,往往感到孤独、焦虑,护士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怀。
IV. 经验总结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等方面的全面观察,并进行呼吸道、皮肤、营养、心理护理等全面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V. 结语在ICU工作中,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一项重要但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全面观察和细致护理,我们能够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探究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躁动、非计划拔管、皮肤损伤、人机对抗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非计划拔管、皮肤损伤、人机对抗、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2%、6%、2%、2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2%、10%、58%、12%,患者满意度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标签:人性化护理;ICU;清醒气管插管;应用人性化护理作为目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在为患者服务时除了提供优质的诊疗技术以外,还关注患者精神层面与心理层面的诸多需求,让患者享受优质到位的全面服务,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1]。
气管插管作为ICU危急重症患者的常见治疗举措,患者由于处于特殊治疗环境且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身心都承受较大压力,且容易出现心理与生理层面的诸多不适,尤其是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还备受病痛困扰,在护理方面就更需要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介入。
为探究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笔者所在医院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所有患者插管通气期间均神志清醒、无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除机械通气期间应用镇静剂、意识障碍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
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65~90岁,平均(70.2±5.1)岁,鼻气管插管37例,口气管插管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人性化护理在有刨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监护中的作用

斟
20 09年 2月 第4卷 莹 l 期
l7 2
本 以备 查 。
2 6 提 高护 理 书 写 质 量 在 抢 救 过 程 中要 及 时 、 确 地 记 录 . 准 调 整 出诊 队 伍 结 构 , 强 加
2 2 加 强组 织 管 理 , 高急 救 意 识 . 提
时间、 用药, 采取 的护理措施、 病情变 化、 发展经过等 , 做到记录
. 认 提 急诊 科 , 诊 出诊 护 士 必 须 工 作 5年 以 上 , 在 急 诊 科 经 过 急 2 7 加 强 护 理 质 量控 制 , 真 分 析 护 理 过 程 , 高 全程 服 务 急 且
质量。急诊科救护车接 回来的病人 大多需住 院治疗。因此 , 从
院前 急 救 到 院 内急 救 和 护 送 检 查 住 院 的 全 过 程 均 要 按 照 整 体 重病 员 , 人 家 属 心 情 多 较 急 躁 。 因此 , 急 救 人 员 的服 务 质 病 对 量、 服务 态 度 要 求 很 高 , 救 人 员 的语 言 或 抢 救 过 程稍 有 不 慎 , 急 就 易 引发 纠 纷 J 。
及 时 处理 。
[ ] 孟晓萍 , 4 刘春花. 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常见的护理隐患分析[ ] J.
护 理 研究 。06,0 3 8 1—82 20 2 ( ):3 3.
[ ] 杨小琼 , 5 李丽英. 院外 接诊安全 问题 与防范措施 [ ] 护理学杂 J.
志 ,0 5 2 ( )4 . 2 0 ,0 7 :7
谢素 红 ( 西河池市 第一人 民医院 I U, 广 C 宜州 市 5 6 0 ) 4 3 0
[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 有创机械通气 ; 清醒患者; 监护 [ 中图法分类号 ] R 7 . 35 4 [ 文献标识码 ] B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对方表达情感需求, 患者可 以通过辅助工具如图片 、 画板 、 手势等和护士交流。⑤根据患者需要适 当安 排亲人陪护。⑥环境安静, 日间噪音低于 4 5 d B , 夜间 噪 音低 于 2 0 d B , 当病情 平 稳 后将 血 压测 量 的 时 间 间 隔延 长, 特别 在 晚上保 证病 人有 安静 的睡眠环 境 。 ⑦ 及 时应 用镇 静 、 镇痛 药 物, 如 术后 病人 切 口疼 痛 引起 的烦躁 , 应 立 即给 予镇 痛 药 。夜 间入 睡 困难 的病 人 , 应根据病情给予镇静药改善睡眠, 用药后严密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⑧有针对性实施护理, 如吸痰时应严 格 掌握 吸痰 指针 , 吸痰前 后应 给 2 m i n纯 氧 , 避免 患 者 应缺氧引起烦躁 。⑨放置有各种管道 的患者应 向患 1 资料 与方 法 者讲解应用各种管道的必要性及可能 出现的不适 。 操作 及 翻 身 时应 保 持 管道 和 身 体 1 . 1 临 床 资 料 选 取 2 0 1 1年 1  ̄ 6月 和 2 0 1 2年 护士 做各 种 治 疗 、 1 - 6月 人 住 I C U清 醒 患 者 共 1 0 2例 , 男 6 4例 , 女3 8 同步 , 妥善固定 , 防止 由于管道牵拉 、 扭曲和刺激伤 例, 年龄 l 8 ~ 6 0 岁, 平均年 龄 3 2 . 5± 1 2 _ 3 岁, 其 中全 口, 加重患者不适。⑩注意事项 :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 麻已醒 2 8 例, 药物中毒 1 8 例, 多发伤 1 4例, 重症胰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避免出现意识障碍躁动引起拔 腺炎 3 例, C O P D患者 2 2 例, 肠梗阻患者 2例, 感 染 管坠床等护理不 良事件的发生。 性休克 1 例, 重症肌无力 3 例, 冠心病 1 1 例。人选患 2 结 果 者为带气管插管患者或轻度躁 动患者或管道 滑脱 观察组 5 1 例患者 , 使用约束措施有 1 2 例, 而对 照组 5 1 例患者中有 4 2 例使用 了约束措施 , 两组患 危 险 因 素 评 分 ≥1 3分 患 者 。2 0 1 1年 1  ̄ 6月 收 住 I C U 5 1 例患者为对照组, 2 0 1 2 年1 - 6月收住 I C U 5 l 者约束率见表 1 , 有显著差异。 非计划性拔管和约束 例患者为实验组, 两组 患者在年龄 、 病情 、 社会背景 导致的不 良事件见表 2 。 等方面 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 表1 两 组患者 约束 情况 比较
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t r o l r g o u p( P< 0 . 0 5 ) .C o n c l u s i o n H u m a n e c a r e c a n e s t a b l i s h a g o o d n u r s e —p a t i e n t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a n d i m p r o v e he t s a t i s f a c -
t i o n o f t h e n u si r n g c a r e q u a l i t y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 4 5例 。两组患者均行 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 上,美化住院环境 ,并采取不 同措
施加强护患沟通 ,同时注重心理疏导。评价 两组 患者护患沟通效果及对 护理质量 的满意度 。结 果 观察组 患者的护患
沟通效果及对护 理质 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Di s t r i c t P e o p l e s l t o s p i t a l ,S h e n z h e n 5 1 8 1 7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e c a r e t o a w a k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
r e c e i v e d r e g u l a r n u r s i n g C re a wh i l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 8 8 r e c e i v e d h u ma n e c re a i n a d d i t i o n s u c h a s b e a u t i f y i n g he t h o s p i t a l e n v i - r o n me n t ,s t r e n g he t n i n g he t n u r s e—p a t i e n t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f o c u s i n g o n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l a c o u n s e l i n g .T h e n u r s e—p a t i e n t c o m-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38人性化护理在ICU 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刘 琼(西安交大一附院,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目的:研究讨论给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人性化护理对病人的治疗有何作用价值。
方法:我们将会从我院的病人数据资料库中随机筛选110位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
并且为了突出本次的实验目的,我们需对这些病人进行适当的分组,一半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一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
为了便于区分叙述,我们赋予前者“对照组”的名称,赋予后者“观察组”的名称。
之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使其以数据形式得以展现。
结果:观察组病人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相比较之下,对照组病人的配合情况就有些不如人意了。
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行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减少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使病人对护理人员及其工作有一个好的印象,具有极高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气管插管;护患纠纷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刘琼,西安交大一附院。
一旦病人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命安全正在危险的边缘徘徊,仅靠他们自身的机能很难维持身体的平稳,因此通常这些病人都要借助外在条件(即气管插管的方式)的帮助,这种方式能够使得病人在呼吸功能出现异常时也能保持正常的氧气供应。
虽然这种方式对病人有所帮助,但面对异常的呼吸方式、不同一般的治疗环境,会造成病人出现身体与心理上的不适。
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还好一些,对于那些处于清醒状态的病人来说,他们受到的打击更大。
这些因素积累在一块很容易滋生负面情绪,进而妨碍病人的恢复速度。
为此,我院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以探究人性化护理的辅助价值希望能够对病人的康复有所贡献[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为了彻底搞清人性化护理方式的医学价值,特地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小组,并经过医院及病人、家属的同意后选出了11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协助我们完成此次探究。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征得病人同意,并签订纸质的合作意向书,接着我们会从医院的病人资料信息库中调取所抽选患者的病例资料,以作为实验的前期准备资料。
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

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目的:探讨对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科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标签: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人性化护理干预急诊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普遍采用機械通气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1]。
但是由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普遍较为严重,其发展较快,因此在实施机械通气的同时对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显得十分必要[2]。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为探讨对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本科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92例,分别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和临床常规护理,并对二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科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共计46例,2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分布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4.2±3.9岁;包括17例颅脑外伤,包括17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5例,吸入性肺炎3例,气胸3例,1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3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观察组共计46例,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分布为22~73岁,平均年龄为43.7±4.2岁;包括19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6例,吸入性肺炎2例,气胸2例,1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谢美华作者单位:51817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90例意识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美化住院环境,并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同时注重心理疏导。
评价两组患者护患沟通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效果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建立良好的护患互动沟通,使患者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护理;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 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296(2013)01-0123-02Observation in Application of Humane Care to Awak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XIE Mei -hua.Longgang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172,Chian【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humane care to awak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thods 90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5)and control group (45)randomly.Both groups were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care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humane care in addition such as beautifying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focu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The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care quality were measured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care qua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Humane care can establish a good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care quality.【Key words 】Nursing ca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outcome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一定创伤性,对昏迷患者来说是生理上的创伤,对清醒患者同时还有心理上的创伤。
人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隐私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护理服务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生活、生存质量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研究对清醒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有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2年9月本院机械通气患者90例。
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24 78岁,平均(49.2ʃ6.1)岁。
全部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意识清醒。
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环境舒适护理(1)保持整洁、温馨的环境及空气流通,设置适当的温、湿度。
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把环境布置得家庭化,如在床头放置绿色植物,增加生活气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合理安排患者,设置屏风或拉帘遮挡,避免患者受其他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影响。
(2)减少各种噪声:合理设置报警上下限,调低各种仪器及呼吸机的音量,暂时不用的设备应关掉。
医护人员应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操作均应该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噪音,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1.2.2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操作前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机械通气使患者不能用言语交流,因此要改变常规沟通模式[1]:(1)语言表达: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对意识清晰的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执行护理操作前与患者进行单方面的语言说明,可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能取得良好的配合。
也可以边操作边解释,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但要注意针对患者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语速及谈话的内容。
(2)非语言沟通:对一些配合要求高的操作,可设定一些肢体语言,如点头为肯定,摇头为否定,大拇指为大便,小拇指为小便,手摸头为头痛,手摸腹为腹痛。
也可以制作一些可识别的卡片、选择易懂的图文,教患者用眨·321·临床合理用药2013年1月第6卷第1C 期眼的方式来表达各种需求,这些简单的表达方式使护患沟通更为便利。
1.2.3心理疏导由于患者行机械通气后,对无菌的要求提高了,家属无法进入陪伴,患者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清醒的患者,尤其是初上呼吸机的患者处于不能交谈、活动受限的陌生环境,每天面对的除了医护人员以外,就是和自己一样的各种危重患者,会使患者产生一种被封闭、被控制的感觉,心情变得沉重甚至压抑。
加上清醒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人机对抗,呼吸机频频出现报警,让患者更加烦躁不安。
有调查显示90% 98%的机械通气患者会对病情、呼吸机应用的危险性产生焦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2]:(1)护士应面带微笑,用和蔼的态度,诚挚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机械通气的目的及需要配合的方面,周围各种仪器是为了监测病情使用,并非意味着病危,插管只是暂时的,情况稳定会立即拔管,端正对待插管的态度。
(2)除患者心理难以承受的信息外,一般信息应如实告诉患者,使其对诊疗情况心中有数,减少不必要的猜疑和忧虑。
(3)向患者说明病房环境,耐心认真向患者解释由于医疗方面原因,家属是不能进入陪护的,并不是家属要遗弃患者。
同时主动关心患者感受,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的舒适,降低心理上不愉快的程度,使具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缩短住院时问。
1.3评价指标患者撤机后,按朱文芳等[3]评价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对护患沟通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1.3.1护患者沟通效果显效:能在1min内有效地反映患者的需求与病痛,并准确传达护理要求。
有效:能在1 5min内反映患者的需求与病痛及传达护理要求。
无效:5min以上仍不能有效、及时反映患者的需求与病痛,或不能及时传达护理要求。
1.3.2护理质量满意度分为非常不满意、少部分满意、基本满意、大部分满意及非常满意5个级别。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护患沟通效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0例;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6例。
两组护患沟通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25例,大部分满意15例,基本满意3例,少部分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大部分满意13例,基本满意2例,少部分满意8例,非常不满意2例。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机械通气在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昏迷患者没有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及诉求,对护理人员来,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相对简单。
与昏迷患者不同,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的压迫刺激、躯体活动受限、人机对抗等因素会产生生理上的不适,会有一些关于痛、痒、躯体不适等诉求,加上言语沟通障碍、仪器的报警及长明灯的照明影响睡眠等会使其产生焦虑、孤独、抑郁、恐惧等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因此护理这类患者的难度相对较大,这不仅要求护士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沟通技巧[4]。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5]。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6]。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策略来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了通畅的非语言式的沟通渠道,及时满足了患者的各种护理需求,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通过美化住院环境,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对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其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一种满足状态。
对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互动沟通,使患者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李晓霞,陈锦萍,陈秀桃.有效沟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2):1515-1518.2周冬蕊.心理干预在意识清楚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30-31.3朱文芳,张秋敏,蔡慧,等.护理需求提示板在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1):2876-2877.4金贤兰.浅谈人性化护理在RICU病房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3):115.5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6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517.(收稿日期:2012-10-21)·421·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2013,Vol.6No.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