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语文高考语文高考阅卷的收获与反思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试卷研究心得

高考语文试卷研究心得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了高考语文试卷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深入研究,我对高考语文命题的特点、趋势以及学生的答题技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高考语文命题的特点1. 全面性:高考语文试卷覆盖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古诗词、作文等。

这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2. 灵活性:高考语文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试题设计巧妙,灵活多变,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用性:高考语文试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适度性: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既能够选拔出优秀学生,又能够兼顾到广大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高考语文命题趋势1.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对文言文、古诗词、成语等内容的考查。

2. 强化阅读理解能力: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结构、手法等。

3. 突出写作能力: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4.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

三、学生答题技巧1. 重视基础知识:学生要全面复习高中语文课程的所有知识点,打好基础。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要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练习写作:学生要勤于练习写作,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调整心态:学生在面对高考语文试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总之,通过对高考语文试卷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高考语文命题的特点、趋势以及学生的答题技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对待高考语文复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高考。

语文阅卷心得

语文阅卷心得

语文阅卷心得
作为一名语文阅卷老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公正、客观和细致,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审美眼光。

首先,要保持公正和客观。

在语文阅卷过程中,要摒弃个人偏好和情感色彩,以客观的标准去评判学生的答卷。

要根据试卷要求和评分标准来评分,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评分结果。

其次,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审美眼光。

语文是一门韵味十足的学科,阅卷老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扎实的文学修养,才能理解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准确评判其语言运用和文学感悟的水平。

最后,要细致入微地阅卷。

阅卷不只是简单地打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文学意味等方面的细节。

要细致入微地分析学生的答卷,针对性地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说,语文阅卷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阅卷老师具备公正、客观、专业和细致入微的素质才能胜任。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高考语文阅卷心得与反思范文

高考语文阅卷心得与反思范文

高考语文阅卷心得与反思范文一、高考语文阅卷概况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任务,旨在评估考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追求客观、公正和准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整体而言,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 标准化流程: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遵循严格的标准化流程,从试评、培训、正式阅卷到成绩复核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 质量监控:阅卷过程中,设有质量监控环节,对阅卷教师的评分进行实时监督和纠正,确保阅卷质量的稳定和统一。

3. 主观题评价: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主观题部分,需要阅卷教师进行主观评价。

这要求阅卷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评判能力,以及公正、客观的评判态度。

二、典型题目与问题在阅卷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典型题目和问题。

以下选取其中几个进行分享:1. 阅读理解题: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其中涉及到一个观点:“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成为更好的决策者”。

要求考生就这一观点进行评论。

很多考生在回答时,未能准确理解题意,将论述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上,而忽略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的核心问题。

2. 作文题:题目为“信息时代的利与弊”,要求考生就信息时代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进行讨论。

部分考生在论述时,对利与弊的对比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展开论述,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3. 古文翻译题:要求考生翻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

有些考生的翻译虽然字面意思基本正确,但未能传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和语境。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古文翻译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抓住重点进行回答。

三、影响得分因素分析在阅卷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和数据。

通过对这些现象和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影响学生得分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答题规范:许多考生因答题规范不严谨而失分。

例如,作文的标题书写、段落安排不合理,影响阅卷教师的阅读体验和评价。

做语文高考试卷心得

做语文高考试卷心得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一度的语文高考已经结束。

回首这段备考时光,我深感语文高考是一场知识与能力的较量,也是一次心态与意志的考验。

在这场角逐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做语文高考试卷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基础知识是基础。

语文高考中,基础知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包括字词、成语、文学常识等。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我每天坚持背诵课文,积累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

在考试中,我发现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答题目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在阅读理解中,对字词、成语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在古诗文默写中,对古诗词的熟练记忆能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其次,阅读理解是关键。

阅读理解是语文高考的重中之重,它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抓住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如何归纳文章的论点论据。

在考试中,我认真审题,把握文章脉络,准确分析题目要求,从而提高了阅读理解的得分。

再次,作文是重头戏。

作文是语文高考中分值最高的一部分,因此,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我注重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学习它们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审题、立意、构思,以及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在考试中,我保持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力求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此外,答题技巧也不容忽视。

在考试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答题技巧,如:先易后难,把握时间;认真审题,避免粗心大意;合理安排答题顺序,确保每道题都能得到有效解答。

这些技巧在考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我提高了答题效率。

最后,心态调整至关重要。

高考是一场心理战,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自信。

在考试中,我保持冷静,不慌不忙,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总之,通过这次语文高考,我深刻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答题技巧、心态调整等方面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结汇报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结汇报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结汇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作为阅卷工作人员,我深感责任
重大、使命光荣。

在这次阅卷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阅卷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阅卷工作的艰辛与挑战。

在此,我将对这次阅卷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这次阅卷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阅卷,确保公平公正。


们注重对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力求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同时,我们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给予合理的空间和权利,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其次,我们在阅卷过程中,注重与其他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阅
卷质量。

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阅卷水平,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评分标准和方法,提高了评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最后,我们还注重对学生作文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评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给予分数,更重要的是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

我们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勇于创新,鼓励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总的来说,这次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中,我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确保了评卷
工作的公平公正,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评卷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学生们在我们的指导下,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展现自己的风采和才华。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十几天紧张而忙碌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活也已成为过去,回首这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对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就此次高考作文阅卷与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此取消了所谓的“保险分”,即切入分,如此一来,则高考作文成绩差异将由原来的不相上下一变而为天壤之别,高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

用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就是“要利用高考作文阅卷的杠杆,彻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引起学生与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足够重视,让种瓜的得瓜,各豆的得豆,种草的只能收荒草。

”此外今年高考作文均分与往年相比,应该要低到五分左右,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取消切入分,拉开差距的阅卷指导原则之外,便是今年的高考命题“品味时尚”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问题。

虽其导向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应该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时尚生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学生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准,导致大量学生作文偏题,沦入低分区。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以下三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警惕:一、念念不忘经典,玩得走火入魔。

现在有不少学生言必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而根本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素材能否用得上,能否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以为“死人饭”好吃,只要呈现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作文分就一定不会太低,其实大错特错。

用喻旭初老师的话说,“一个屈原摆平六年高考题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

今年高考中吃“死人饭”的作文基本与时尚不粘边,属偏题作文,分数低的可怜,不管语言内容再好,都过不了42分的“杠子线”。

应该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平时阅卷中重语言轻切题,重历史文化轻当今社会生活的弊病。

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扯,不管三七二十一。

应该说此类问题每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

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三点:第一,审题不过关,对命题的概念内涵与结构把握不清,抓不住主次轻重缓急以及命题意图;第二,学生根本不熟悉时尚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哪还谈得上什么“品味”;第三,很多学生作文功底太差,平时训练也不到位,只能靠背点作文素材来敷衍高考,说到底对作文重视程度不够。

高考语文评卷心得体会

高考语文评卷心得体会

高考语文评卷心得体会高考语文评卷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一个需要细致、严谨的任务。

在接触评卷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评卷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

评卷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评分标准是评判标准的重要依据。

在评阅学生的作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判断,不能主观臆断。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次,评卷要注重细节和整体。

评卷的过程中,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个个细节,而忽略作文的整体。

作文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品,需要被全面地把握和理解。

只有在理解了作文的整体之后,才能准确地评判其中的细节部分。

评卷人要做到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作文,不能墨守成规。

再次,评卷要注重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激励。

高考作文是学生长时间学习的结果,评卷时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改进的动力。

评卷人应该切实履行评卷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改进写作能力。

此外,评卷人要有耐心和细致的心态。

评卷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要细致入微地阅读学生的作文,从中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有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相似的作文,但评卷人不能因此而草率从事,而是要耐心细致地对待每篇作文。

最后,评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评卷工作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学到很多东西。

例如,从学生的优秀作文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从学生的不足作文中可以看到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评卷人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提高自身的评卷水平和教学能力。

总之,高考语文评卷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需要评卷人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只有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注重细节和整体,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激励,保持耐心和细致的心态,同时将评卷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完成评卷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发展。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本文共有12099.5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十几天紧张而忙碌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活也已成为过去,回首这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对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就此次高考作文阅卷与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此取消了所谓的“保险分”,即切入分,如此一来,则高考作文成绩差异将由原来的不相上下一变而为天壤之别,高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

用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就是“要利用高考作文阅卷的杠杆,彻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引起学生与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足够重视,让种瓜的得瓜,各豆的得豆,种草的只能收荒草。

”此外今年高考作文均分与往年相比,应该要低到五分左右,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取消切入分,拉开差距的阅卷指导原则之外,便是今年的高考命题“品味时尚”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问题。

虽其导向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应该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时尚生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学生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准,导致大量学生作文偏题,沦入低分区。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以下三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警惕:一、念念不忘经典,玩得走火入魔。

现在有不少学生言必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而根本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素材能否用得上,能否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以为“死人饭”好吃,只要呈现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作文分就一定不会太低,其实大错特错。

用喻旭初老师的话说,“一个屈原摆平六年高考题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

今年高考中吃“死人饭”的作文基本与时尚不粘边,属偏题作文,分数低的可怜,不管语言内容再好,都过不了42分的“杠子线”。

应该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平时阅卷中重语言轻切题,重历史文化轻当今社会生活的弊病。

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扯,不管三七二十一。

应该说此类问题每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

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三点:第一,审题不过关,对命题的概念内涵与结构把握不清,抓不住主次轻重缓急以及命题意图;第二,学生根本不熟悉时尚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哪还谈得上什么“品味”;第三,很多学生作文功底太差,平时训练也不到位,只能靠背点作文素材来敷衍高考,说到底对作文重视程度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参加语文高考阅卷的收获与反思
盛中华
2007年6月12日至6月22日,我有幸赴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了2007年广东省高考阅卷工作。

十余天的高考阅卷下来,我被繁重的任务和单调的生活累得头晕脑胀、腰酸背疼,但是也认识了省内其他学校的一些老师,也更是因为与高考的“亲密接触”,我觉得我平时教学有不少可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今年是广东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采用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之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广东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改革方案之后的第一次高考。

今年的高考较之往年有一些显著的变化:
第一,教材版本多样化(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等等都有使用),选修课程多样化(选修课本有20余种),今年高考是对于各种教材使用效果的检测。

第二,因为课本设置是必修+选修,所以考题设置为必做+选做,不再分第一卷和第二卷。

其中选择题33分,主观题117分。

第三,记分方法回归原始分,卷面得分非常重要。

第四,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55.3826万人,为历年人数之最。

我参加作文阅卷,作文的评分标准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第一,增加考查考生能力的说明。

今年的作文审题难度系数为0。

主要差距会出现在对“传递”的认识的深刻性、丰富性、创新性上。

所以今年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对认识的表达水平。

今年作文评分说明上多了一个考查考生能力的说明: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以及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要求语言表达能准确、鲜明、生动。

第二,今年的作文分基础等级(50分)、发展等级(10分),其中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25分和表达25分,均是按照四个等级来给分,其中发展等级的评分点也由原来的多个改为立意、材料、语言表现力和见解构思4个,操作性更强了。

第三,严抓错别字,但又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广东省考生的具体情况,本次阅卷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扣4分。

作文是话题作文,这对于已经见识过9年话题作文的学生来说,审题可以驾轻就熟,几乎没有难度,更何况作文题中还对于传递的作用、传递的内容有提示。

“传递”这一话题,空间宽阔,一般考生一般容易写出大体上可以的文章。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写。

今年我省考生作文平均分39.62分,这样就比去年高了二分多。

但是好些不等于写好,不少学生不知道大题小做,以致今年的作文总体成绩一般化,大都挤在36-48分之间,48分以上7万多份,占6.81%;54分以上6395份,仅占0.58%;满分卷更是少之又少,只有26份,占0.002%。

今年作文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其一,文体趋同化、单一化。

超过90%的学生选择写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记叙文很少,其他文体比如书信、访谈、童话很少。

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接触网络的学生越来越多,帖子、招聘启示等新的样式被一些学生使用,是形式方面出现的新迹象。

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注意引导和规范。

其二,内容空洞化、俗套化,缺少新意。

年年都讲爱,讲亲情。

俗套了。

——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占到50%以上。

有些文章思维幼儿化、平面化。

不少写家长传递给自己爱就写爸爸妈妈怎么关爱我,给我送牛奶、送雨伞,像是小学生作文《我的一家》,思维幼儿化,没有思维深度。

其实换个角度:父母传递精神进而形成一种家风的传承。

这就是篇好作文。

还有不少文章标语口号成串——我们一定要将这种爱、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却讲不出具体的文化和精神。

其三,材料老套化、碎片化。

阅卷过程中发现,往年“沟通与语言”、“雕刻心中的天使”、“心灵的选择”等话题作文中大家常使用的例子——屈原、孙子、孔子、吕不韦、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以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今年还被广泛、频繁地使用着。

似乎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万家宝。

显得老套、俗套、硬套。

其四,语言表达平庸、矫揉造作。

一些文章盲目追求语言的华丽,不求表达的准确简明,反倒是一味地堆砌词藻,架床叠屋,弄得花里胡哨,使人如坠云里雾里。

而不少学生的文章使用一组与话题牵强联系甚至没有联系的排比句开头、结尾,很明显是平时“刻苦积累”下来的“万能”的开头结尾,临场时略作修改用上去,结果不伦不类。

所以,有阅卷教师说看到排比句就反感,甚至给它们起名“排病句”。

这种不良的文风已引起作文界的警觉,遭到强烈的反对。

它们“看上去很美”,细读起来却是空洞无物,热衷于玩文字游戏、故弄玄虚,体现出华而不实的文风。

这样的文章会被扣很多分。

反之,语言准确、朴实、流畅的文章给人一种亲和力,易加分。

所以端正文风也是应该引起我们平时教学应该注意的。

其五,有些文章投机取巧,把往年的优秀作文或者优秀文段、广东省高考备考资料背下来、抄上去,甚至是在高考试卷前面的阅读题、语用题中抄录整段段落和材料,完全不管适用不适用,毫无创造性。

这是应该杜绝的一种现象,毕竟,高考作文不可能是要考学生的背诵功力和抄录能力。

应试就是要踏踏实实,提高能力,切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和投机取巧的心理。

套作、抄袭总会露出马脚,偷鸡不成反蚀米。

相反,要多读一些联系社会生活的时文和社会新闻评论,并加以积极的换位思考,如我遇到这样的题目该怎么写,我可以写类似的文章吗,要我写会有什么不同,等等,借此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

这些问题折射出我省高中语文教学水平不容乐观,语文教学问题也多多。

我们平时语文教学不妨从几个方面努力:
其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帮学生打牢字词句的基础,这样他们写文章才能表达规范、流畅。

帮学生树立文体意识,是写出的文章符合文体的要求,使他们不至于写得“四不像”、混乱不堪、面目可憎。

其二,增加学生的信心。

让他们相信自己通过思考和积累,可以写出自己的文章,而不用去抄袭别人的和试卷上的。

“穿靴戴帽”的文章因为不能反映出他们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是不可能被评为一类卷的。

其三,训练学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三年甚至是学生读书以来学习的成果,如果能够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这将是真的宝库。

附:2007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各题(除选择题外)的得分情况
主观题总分117分,平均分71.1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