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15

合集下载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A.福建、广东B.江苏、浙江C.浙江、福建D.广东、江苏2.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3.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

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

这种评价理论是()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4.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5.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A.《熹平石经》B.《五经正义》C.《开成石经》D.《三经新义》6.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的观点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8.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

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A.成就动机B.认知动机C.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9.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0.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程度上,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成熟论D.相互作用论11.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调查研究)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调查研究)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调查研究)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A.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B.访谈法不需要做准备工作C.访谈法对于不适于书面语言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和恰当D.访谈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查受测者做过哪些事情B.问卷调查的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最好C.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D.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3.德尔菲法是对()进行的访谈、调查。

A.官员B.群众C.专家D.外国人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4.仅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问卷属于()A.封闭式问卷B.开放式问卷C.非结构问卷D.综合性问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5.访谈对象应当以()人为宜。

A.6~12B.10~15C.1~5D.30以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结果的整理D.被访问者的合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7.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8.测量被调查者的气质、兴趣、态度、价值观等的测量调查是() A.人格测量调查B.能力倾向测量调查C.智力测量调查D.学业成就测量调查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9.一项研究能够实现其目的的程度称为()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0.测量的最高层次是()A.比率测量B.定距测量C.定序测量D.定名测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1.测量的最简单的形式是()A.定序测量B.定名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2.对同样的试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差悬殊,这表明测验的() A.可信度低B.效度不确定C.难度低D.区分度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3.当试题的难度系数为1时,表明试题的难度()A.高B.低C.适中D.不确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4.当试题的区分度指数系数为1时,表明试题的区分度()A.大B.小C.适中D.不确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调查研究15.当试题的难度为()时,其区分度最好。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制度教育学的根本教育目的是( )。

A.让个体接受社会制度B.进行理想的社会变迁C.进行社会规范D.分析社会制度正确答案:B2.19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图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正确答案:A3.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 )。

A.生产力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模式D.科技水平正确答案:B4.遗传因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 )。

A.现实性B.可能性C.自然性D.内因正确答案:B5.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的标志是( )。

A.1951年学制颁布B.1958年学制改革C.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D.199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正确答案:A6.主张课程不是预先决定的目的,而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B.杜威C.布迪厄D.弗莱雷正确答案:B7.下列表述是分科课程优点的是( )。

A.增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B.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C.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D.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正确答案:D8.教学中的最基本的矛盾是( )。

A.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B.课本知识和学生知识水平的矛盾C.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的矛盾D.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的矛盾正确答案:A9.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德育措施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正确答案:D10.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这体现出教师工作的特点是( )。

A.繁重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正确答案:D11.“六艺”教育是( )教育的内容和标志。

A.商代B.西周C.春秋D.战国正确答案:B12.下面不符合稷下学宫“不治而议论”的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的“三中心”分别是A.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B.教师中心、学校中心、活动中心C.学生中心、课堂中心、活动中心D.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和杜威核心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与课堂中心。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概述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 )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德国教育学家()将教育理论分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实践教育理论。

A.布雷岑卡B.谢弗勒C.凯洛夫D.拉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不属于教育本质讨论的实践价值的表述是( )A.革除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B.消除教育的“目中无人”C.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都是需要认真理解的。

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是指从理论上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他三项都是具体实际的,属于实践价值。

知识模块: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5.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中,支持内发论观点的是A.白板说B.性善论C.环境决定论D.行为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各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以及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行为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外铄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在的环境和行为训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属于外铄论。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0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0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00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尼德兰B.夸美纽斯C.斯图谟D.福禄培尔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时期主要著作思想的掌握。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第一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因此,本题选B。

第2题: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起源的理解。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因此,本题选D。

第3题: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A.相对的独立性B.一定的超前性C.一定的滞后性D.绝对的超前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这一知识点。

教育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说明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滞后的。

因此,本题选A。

第4题: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 )。

A.传递B.批判C.创新D.交流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因此,本题选C。

第5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观点反映了( )因素对人的影响。

A.遗传B.教育C.环境D.社会舆论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

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本题反映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因此,本题选C。

第6题: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大辞典》中解释的“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指的是A.国家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教育制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大辞典》中把教育制度解释为“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2.某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任何考试不得舞弊,否则开除学籍。

这体现了教育制度的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题目叙述的情境反映的是教育制度的强制性,该校所有大学生都需要遵守此制度,否则会被开除学籍。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3.教育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适,不断地进行改革。

这体现了教育制度的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题目叙述的情境反映的是教育制度的历史性。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4.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规定义务教育6年;几年后因国内缺乏劳动力,又规定义务教育4年。

这体现的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是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5.下列不属于教育形式的构成的是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业余学校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教育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制度教育学B.改造主义教育学C.存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C.教育口号D.教育隐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 )。

A.《学记》B.《大学》C.《中庸》D.《孟子》正确答案:C解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出自古代儒家经典《中庸》。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4.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5.主张“教育的根本功能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品质,与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的理论是( )。

A.人力资本理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教育万能论正确答案:C解析:这是筛选假设理论的观点。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6.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科技水平B.文化背景C.社会制度D.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确答案:D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7.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8.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者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遗传B.教育C.环境D.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C解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即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

该典故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2.“个人之间的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得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这句话表明A.遗传素质是人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根本原因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是分工造成了人们之间才能的不同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本题这句话是亚当.斯密的著名论断,旨在说明人的先天的遗传差别并不大,是后天从事不同的工作,即分工造成了人们的才能的差别。

因此,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3.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下列不支持内发论的人物是A.高尔顿B.卢梭C.格塞尔D.桑代克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掌握程度。

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可以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分为内发论和外铄论。

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以及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代表人物有高尔顿、格塞尔、卢梭重视人的自然发展顺序,属性善论者,因此也属于内发论。

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行为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外铄论,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者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都支持外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15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第1题: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教学理论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存在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二条“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教学理论流派所主张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关于教学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程序教学法,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倡导意义学习。

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2题:
经常使用测验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暗示教育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四条“教学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把握程度。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需要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辅助,所以需要经常使用测验。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下列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特征的是
A.教师和学生固定
B.时间和场所固定
C.方法和手段固定
D.内容和教材固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六条“教学组织形式”,旨在考查考生对班级授课制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选项A、B、D是班级授课制的特征,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可以灵活多样。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4题: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讨论法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七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本题指的是练习法,即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5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说服教育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九部分“德育”之第五条“德育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

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完成德育任务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台法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法主要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B。

第6题:
根据班杜拉创立的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
A.设身处地
B.亲身体验
C.观察学习
D.证明规则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九部分“德育”之第七条“德育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德育模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模式强调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改变道德行为。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7题: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的是
A.为人师表的义务
B.关心、爱护学生的义务
C.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义务
D.不断学习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十部分“教师与学生”之第一条“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义务的了解程度。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该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学生、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8题:
反对“教育是为了人们完满的生活作准备”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论教育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

1861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在这部著作中,斯宾塞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把人类生活分为五部分,每一部分设置相应的课程。

1916年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在此书中,杜威批判了斯宾塞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提出教育不是为了人们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的观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9题: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

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的开篇就提出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10题:
下列属于教育的隐性功能的是
A.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C.传承文化,促进文化延续发展的功能
D.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