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预防工作场所急性中毒事故工作指引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处置方案一、引言在现代化工、冶金、医药等行业中,急性职业中毒现象逐年增多。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置中毒事故,避免产生更大的伤害和损失,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现场处置方案,以保障生产安全。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防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相关知识,并提供现场处置方案。
二、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应根据化学品的毒性和危害程度,执行一定的安全工作措施。
包括:1. 现场交底,明确化学品的毒性和防范措施。
工人应该熟悉化学品的毒性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穿戴防护衣物,佩戴透气的防毒面具。
对于易挥发物质,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并配备带呼吸阀的防毒面具。
3. 安全操作。
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4. 严格环境监控,安全检查。
随时对现场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三、急性职业中毒的治疗方法1. 外部污染:除污手术或给予解毒剂。
如果是皮肤接触污染,则应尽快将沾染化学药物的皮肤洗净。
2. 呼吸道污染:应迅速脱离病原区域,用湿毛巾覆盖口鼻,紧急送医院进行抢救。
3. 消化道中毒:尽快洗胃,大量冷水漱口。
若是强酸碱中毒,则不可洗胃,应口含大量清水,呼吸道中毒则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四、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处置方案1. 中毒者迅速移动至安全区域。
2.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确定中毒原因,并了解中毒程度。
3. 进行相关急救处理,包括呼吸道畅通、心肺复苏等。
4. 对现场空气污染浓度进行监控,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通风换气等。
5. 通知当地相关部门,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处理。
6. 按照事故情况和污染程度,尽快排除事故,避免扩大事故范围。
五、总结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危害极大,事故处置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工人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应定期检查检测工作环境的安全指数,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防备火灾、触电、冻结及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订立本安全规定。
二、管理标准2.1 防火安全管理1.企业必需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明确消防工作责任,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安全员。
2.每个部门负责人要定期检查火灾隐患,并订立整改措施,确保及时除去隐患。
3.职工必需参加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4.严禁在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场合吸烟,并设立指定吸烟区域供应员工使用。
5.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企业办公区域、生产车间等场合。
6.每个办公区域、生产车间等场合必需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
7.定期检查企业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及时除去隐患。
2.2 防触电安全管理1.企业必需依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电气线路布置和安装,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使用电气设备和电气工具的职工必需持有相关证书或资质,并按规定进行操作。
3.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禁止操作没有绝缘保护措施的电气设备。
4.定期对电气线路、插座、电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在进行维护和修理、清洁电气设备时,必需先切断电源并采用可靠的断电保护措施。
2.3 防冻安全管理1.企业必需保证工作场合温度实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2.在寒冷季节,必需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如加装暖气设备、供应保暖衣物等。
3.在低温天气下,必需对水管、水表等设备进行维护保护,防止冻裂现象的发生。
4.企业必需订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供暖系统故障或供水停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安全。
2.4 防煤气中毒安全管理1.企业必需确保燃气设备的安全可靠,依照规定进行安装、使用和维护和修理。
2.燃气设备必需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合格,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禁止在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场合使用不合格的燃气设备。
4.职工必需接受煤气中毒防备知识的培训,了解急救措施和逃命方法。
低温寒冷天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低温寒冷天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在低温寒冷天气下进行作业时的安全与健康,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在低温寒冷天气下从事户外作业、室内无供暖环境作业的员工。
第三条低温寒冷天气的界定:气温低于0摄氏度的天气。
第四条低温寒冷天气下的作业风险主要包括:冻伤、滑倒、跌落、冰雪坠落、低温中毒等。
第五条企业必须配备必要的低温防护装备和设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六条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七条在低温寒冷天气下进行作业前,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低温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地点、内容等。
2.合理安排作业人员,保证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3.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提供必要的低温防护装备和设施,如防寒服、防寒手套、防滑鞋等。
5.组织低温作业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方法。
第三章作业中的安全操作第八条在低温寒冷天气下进行作业时,必须遵循以下安全操作规则:1.穿戴防寒服、防寒手套、防寒帽等低温防护装备。
2.确保作业场所干燥、通风,防止积雪、冰块等因素危害作业人员安全。
3.避免在结冰或结冰的地面上行走,必要时使用防滑鞋。
4.严禁单独作业,必须有同事相互照应,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紧急情况。
5.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适时进行休息和热身活动。
6.遵守作业时间和作业范围,严禁随意超范围或超时作业。
7.严禁滥用酒精等物品,以免引发意外事故。
8.及时上报任何事故、伤害或异常情况,协助企业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第四章作业后的安全措施第九条在低温寒冷天气下进行作业后,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及时更换干燥的衣服,以保持身体干燥和温暖。
2.清理作业场所,避免残留的冰雪或其他物品造成安全隐患。
3.检查和维护防护设施和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进行安全回顾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细节和安全措施。
低温寒冷天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低温寒冷天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前言低温寒冷天气对于各类作业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低温寒冷天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作业人员在寒冷天气下的安全。
二、安全防护措施1.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在低温寒冷天气下进行作业前,必须做好全身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体温正常。
建议穿戴厚实、透气性好的防寒服装,携带保暖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同时配备保温饮水等工具,保证员工身体健康。
2.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在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特别是对于冰雪覆盖的场所,需进行除冰除雪,排除隐患,保证作业区域的平整稳固。
3.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在低温寒冷天气下进行作业的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寒冷天气下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
培训内容包括防寒保暖知识、作业区域安全知识、急救常识等,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4.严格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反规定的操作行为。
特别是在低温寒冷天气下,必须保持冷静、谨慎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三、低温寒冷天气下的作业操作规程1.设立作业范围警戒线:在低温寒冷天气下,作业人员必须设立作业范围警戒线,明确作业区域,并确保周围人员不进入作业区域。
警戒线应明显、醒目,使用明亮的颜色标志,以避免人员误入作业区域造成意外。
2.定时休息,注意防寒保暖:在低温寒冷天气下,作业人员必须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休息时间应合理安排,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热身运动,保持身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防寒保暖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慎重处理冰雪结冻:低温寒冷天气下,冰雪结冻是一大安全隐患,作业人员在处理冰雪结冻时需格外谨慎。
遇到冰雪结冻时,应用专业工具进行除冰除雪,切勿使用不当方法,以免引发滑倒、坠落等意外情况。
防中毒应急预案

防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中毒事件,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中毒事件的定义。
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场所或生活环境中,由于误食、误吸、误接触或其他途径导致人员中毒的情况。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中毒防范意识。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和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3. 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
4. 制定有关中毒防范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四、应急响应。
1. 发现中毒事件后,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启动应急预案。
2. 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3. 对中毒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避免事件扩大。
4. 对中毒事件进行记录和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汇报。
五、应急处置。
1. 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2. 确认中毒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中毒事件继续发生。
3. 对中毒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4. 对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六、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中毒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七、其他事项。
1. 建立中毒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2.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以上就是防中毒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能够为员工在面对中毒
事件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一、防火安全规定1、禁止在非指定区域吸烟和使用明火。
在指定的吸烟区域,要确保烟头完全熄灭后再丢弃。
2、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如发现老化、破损或短路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避免过载引发火灾。
4、厨房内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油污和易燃杂物。
使用炉灶时,要有人看守,防止火焰熄灭导致燃气泄漏。
5、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存放,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标识。
6、灭火器和消防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8、参加消防培训和演练,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技能。
二、防触电安全规定1、不要触摸或靠近带电设备和线路,尤其是在设备运行时。
2、湿手不得接触电器开关和插座,避免触电事故。
3、电器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和绝缘保护,定期进行检测。
4、维修电器设备时,要先切断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的标识牌。
5、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电器设备,如必须使用,要安装避雷装置。
6、教育儿童不要玩弄电器,避免发生危险。
7、电线和插座不得超负荷使用,发现发热、冒烟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
三、防冻安全规定1、在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穿戴足够的衣物,防止冻伤。
2、室外的水管、水表等设施要采取保暖措施,如包裹保温材料,防止冻裂。
3、车辆要添加防冻液,定期检查发动机和水箱的状况。
4、对于易受冻的设备和物品,要存放在温暖干燥的地方。
5、门窗要密封良好,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
6、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要适当安排休息和取暖时间。
四、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1、使用煤气设备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关闭门窗。
2、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阀门,如有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通知专业人员维修。
3、不得私自改装煤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睡觉前要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闭,防止煤气泄漏。
5、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拨打急救电话。
急性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导则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急性中毒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导则。
二、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各类单位、企业、公共场所、学校等,在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三、应急预案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事故发生前,加强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事故损失。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行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3.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在应急救援和处置过程中,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4. 科学合理,规范有序。
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和处置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应急预案编制内容1. 总则(1)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标准规范。
(2)编制目的: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3)编制原则: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
2. 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响应(1)报警与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3)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急性中毒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 应急救援(1)人员疏散:确保事故现场周边人员安全撤离。
(2)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3)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散,消除隐患。
6. 后期处置(1)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2)善后处理:对受伤人员、受影响人员进行救助和赔偿。
冬季工地防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冬季气温较低,工地施工环境复杂,容易发生中毒事故。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冬季工地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工地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冬季防中毒安全管理。
2. 建立健全冬季防中毒应急预案体系,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 减少冬季工地中毒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冬季工地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中毒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一氧化碳中毒、有机溶剂中毒、慢性职业中毒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冬季工地防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封锁、交通管制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分发等工作。
(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责任追究、恢复重建等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培训:定期开展冬季防中毒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符合安全要求,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3.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泄漏事故。
4. 保持通风良好: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通风,确保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5. 佩戴防护用品: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六、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应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 警戒保卫:警戒保卫组应立即封锁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故扩大。
4. 信息宣传:信息宣传组应迅速收集事故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5.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应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及时调拨、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冷天气预防工作场所急性中毒事故工作指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寒冷天气预防工作场所急性中毒事故工作指引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我省大部分地区寒冷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为预防职业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卫生监督部门提醒使用含苯、硫化氢、二甲基甲酰胺等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化学品及工作场所有密闭空间作业的工业企业用人单位要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1.受寒冷天气影响,部分用人单位为御寒,关停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导致工作场所通风不良,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事故。
使用含苯、硫化氢、二甲基甲酰胺等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化学品的用人单位要保证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正常运作,使工作场所有足够的新风量,有毒气体能及时排出。
必须为劳动者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2.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
具体措施包括:
(1)设置密闭空间警示标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2)进入密闭空间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3)制定和实施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须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劳动者能够正确使用;
(4)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期间至少要安排一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指定专人按要求培训作业者、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
(5)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呼叫程序,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急救;制定和实施许可进入程序;
(6)如果有多个用人单位同时进入同一密闭空间作业,应制定和实施协调作业程序,保证一方用人单位作业者的作业不会对另一用人单位的作业者造成威胁;
(7)制定和实施进入终止程序;
(8)当按照密闭空间计划所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保护劳动者时,应对进入密闭空间作业进行重新评估,并且要修订控制计划;
(9)进入作业结束后,许可文件或记录至少存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