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 人口统计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专题(113张PPT)

我国:①20世纪60年代有组织地 移民支援边疆省区;②70年代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③80 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政 治
政治 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 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 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 争
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 正常环境与秩序,导致 叙利亚内战爆发时大量人口外迁 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
区 人口 域密 性 集区
欧洲西部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北美东部 (五大湖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分布区
原因
区 人口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 域 稀 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 性 疏区 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大陆区
纬度 世界上大部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表现
气候
过于_寒__冷__、干旱、湿热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人口主要分布在_气__候__适__宜__的中、低纬度地区
地形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_低__平__地区
水源
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_河__流__、_湖__泊__沿岸人口密 集
能力1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 力”两个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迫使移 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 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人文因素。
因素
经济 因素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可根据图示信息直 接找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三个距海岸200千米范围 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南美洲 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第(2)题,世界人口分布具 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向性。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教案1鲁教版必修2

学用地理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口地理统计图的种类,学会判读各种人口统计图;学会根据不同的地理数据,选择适当的表述方法,并运用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常见人口统计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和统计图的判读,提高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培养搜集整理信息,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和读图分析能力,激发探究兴趣,加深对人口地理统计图和有关人口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各类地理统计图的阅读、分析、应用。
【教学难点】平面正三角坐标和正方形坐标统计图的阅读、分析、绘制、应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探索发现【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口与地理环境》这单元,在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地理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以人口统计图为例,学用地理统计图。
一、认识人口统计图1、柱状图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大柱状图”思考:图示各大洲中,哪个大洲人口最多,有多少人?哪个大洲人口最少,有多少人?2、折线图展示“非洲人口增长折线图”思考:1950-2000年非洲总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50-1960年与1990-2000年人口增长幅度有何差异?3、曲线图展示“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思考:曲线最后一部分为什么要用虚线呢?4、玫瑰图展示“某国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和“我国某城市风频玫瑰图”思考:丁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丁时期人口增长属于哪一种模式?思考:这四幅图有什么共同特征?5、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展示“某地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6、正方形坐标图展示“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7、多纵坐标图展示“人口增长模式图”发现:这个图的纵坐标有何特征?8、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发现:这个统计图看上去像什么呢?9、扇形图10、饼状图发现:这两幅统计图有何共同特征,又有何不同点?课堂小结:二、人口统计图判读步骤第一步:读“图名”通过图名了解统计图反映的内容第二步:读“图例”和“坐标”通过坐标、图例了解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大小第三步:读“数据”一要读准确,特别要注意单位;二要注意数据变化趋势第四步:分析推理通过分析数据准确地从中把握事物联系发展变化特征,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例1: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2019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学案:第1章 附1 人口分布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2019.4附1人口分布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重点) 2.结合案例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重点)3.结合胡焕庸线探究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人口分布及其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具有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①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②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③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区;④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1)自然因素: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以及宗教和地方习俗等。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其它:历史因素。
(1)位置:从黑龙江瑗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
(2)人口分布状况:①此线东南部地区:人口占全国96%,土地面积占全国36%;②此线西北部地区:人口占全国4%,土地面积占全国64%。
[自主诊断](1)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非洲等,都是人口稠密区。
()(2)大河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等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社会经济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提示】(1)×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是人口稠密区。
(2)√距海较近的地区人口稠密。
拥有良好港口条件的工商业发达地区,以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等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提高。
(4)√我国的人口分布以“胡焕庸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合作探究·攻重难]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
描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影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不同因素对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二节主要运用相关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在学习这两节时,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是比较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人口分布、民工潮、民工荒、移民就业等现实问题,分析英影响因素。
第三节,注意对比区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掌握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项目专业或髙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淸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Yl ZHANG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
〜60°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四部和北美东部。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而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学用地理

稳定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将是稳定趋势。
收缩型:上宽下窄的形状,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将是缩减趋势。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1、三角坐标图
读出图中A点0~14岁人口比重
2、四个坐标轴的统计图
B、两个纵坐标均表示出生率的大小
C、上面横坐标表示自然增长率大小,右面的纵坐标表示出生率大小
D、上面的横坐标、右面的纵坐标均表示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5、在1950-195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
课堂
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统计图及其解读方法,为平时的做题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新学了几个平时不常见的三角形三维图,四角形三维图,开阔了眼界。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27-P28教材内容,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5分钟)
1、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一般表示方法是?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与人口增长特征之间的关系?
3、思考并讨论28页问题3
5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
检查自学效果
1、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意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代表各年龄组中的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
年级
组别
高一地理组
审阅
(备课组长)
审阅
(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2课时
课型
新编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新编精品地理资料2019.4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2.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B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
第2题,由乙图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图完成3~5题。
3.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4.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5.“全面二孩”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3.B 4.B 5.C解析第3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1.1节人口分布-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学案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全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原因是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此纬度带气候适宜(2)海拔: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原因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人口稠密。
(3)距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二、人口分布不平衡世界人口稠密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85%。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2018年底)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②过于寒冷、干早的地区和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如华北平原、恒河平原。
(3)水源①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
一般说来,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在干早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②(案例)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和城镇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因为此处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形成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绿洲,有利于人们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人文因素(1)生产力水平①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②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
(4)其他因素:政治、文化、军事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该国人口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统计图,这些统计 图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进入 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尤其是人口地理,涉及到很多人口统计方面的 知识,因此,学习人口统计图很有必要。 【问题】 : 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统计图吗?这些不同类型统计图各有哪些优 点和缺点?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判读。 【学习难点】 :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 1.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有 2.人口金字塔图表示 、 、 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 、 关
1
系。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 、 构成的统计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 分为两栏,再按一定的 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 各 , 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 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人口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塔的底座越宽,顶 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反映人口 的特征;塔身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 ,反映 的人口增长特征。
3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三、解读复杂的人口统计图 『探究活动四』 分别读出图中①②③④点的坐标,观察每一组数值之间有何内在 联系?
【方法点拨】 (1)画出各条边的正方向 (2)过图中的点作三条边的平行线,寻找这条线与各边的交点,读出 数值 (3)将每个点在三条边上的数值相加,观察是否等于 100﹪
『探究活动五』 阅读教材第 29 页材料和图 1-4-1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纵坐标、横坐标各表示什么?
课题:学用地理统计图(第 1 课时)
授课人: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常见地理统计图、 并能运用图中所提供的信息、 描述地理事 物与现象的分布、变化规律。 2.运用资料,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绘制比较简单的统计图。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人口统计图分析某地区人口的特点。 2.初步学会运用资料,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绘制比较简单的统计 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地理统计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释、 解决地理 问题的能力。 时间: 学习笔记
3.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的是 ( ) A.A 国 B.B 国 C.C 国 D.D 国 4.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是 ( ) A.A 国 B.B 国 C.C 国 D.D 国 5.可能因大批移民流入、导致男女性别构成不平衡的国家是 ( A.A 国 B.B 国 C.C 国 D.D 国 6.最近可能有战争发生过的国家是 ( ) A.A 国 B.学习感悟
6
7
(2)这幅统计图与你以往常见的地理统计图相比,主要有哪些特点?
(3)以亚洲和另一大洲为例,对比两大洲 50 年来人口增长特点并分 析其主要原因。
■及时训练(巩固学习) 1.读下图分析,相对于印度,中国的优势产业是 ( )
4
A.畜牧业 C.服务业 2.下图中的点表示 (
B.制造业 D.种植业 )
A.0—14 岁年龄段占 30%左右 B.0—14 岁年龄段占 23%左右 C.15—64 岁年龄段占 55%左右 D.65 岁以上年龄段占 30%左右 下图是四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 3~6 题。
■诱思讨论(合作学习) 一、常见的人口统计图 『探究活动一』 如何选择合适的地理统计图? 完成下表的比较项目。 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绝对数 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分配 规律 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 关系 地理统计图的类型 举例说明
2
地理事物的绝对值及局部与 整体的比例 『探究活动二』 学会阅读地理统计图:读课本“世界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死亡率 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1995—2000) ” ,完成表中各项要求。 图名 横坐标 读坐标 纵坐标 读图例 亚洲 出生率 死亡率 读数据 自然增长率 北美洲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项目关系 信息提取及原因分析 二、探究人口金字塔图 『探究活动三』 读图 1-4-7,总结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规律: 1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 、 构成的统计图。一般将总人口按 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 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 ,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男、 女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2.塔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反映人口特征为高 、高 。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 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 ,反映人口增长特征为 低 、低 、低 。 ■重点点拨(方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