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
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0B. 1C. 2D. 3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到原点的距离,那么|-5|的值是:A. 5B. -5C. 0D. 104.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不是整数?A. 4 ÷ 2B. 6 ÷ 3C. 5 ÷ 2D. 7 ÷ 2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__。
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这个数是______。
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______。
9. 一个数的倒数是2,这个数是______。
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2) × (5 - 3)12.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4) × (-3) - 121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6 + √914.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3 + 4 × 3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
16.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7厘米,求它的面积。
17.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求班级中男生的人数。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C5. A二、填空题6. 47. 278. 59. 0.510. ±5三、计算题11. 512. 013. 514. -14四、解答题15. 周长= 2 × (长 + 宽) = 2 × (10 + 5) = 30厘米16. 面积= π × 半径² = π × 7² ≈ 153.94平方厘米17. 男生人数 = 总人数× 男生比例= 40 × 60% = 24人结束语:本测试题涵盖了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第三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3(解析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3语文(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9题,共27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菜畦.(qí)啄食(zhuó)收敛.(liǎn)风流倜傥(tì)B.脑髓.(suí)捡起(jiǎn)曲肱(ɡōnɡ)人声鼎沸(dǐnɡ)C.蝉蜕(tuì)锡箔(bé)论.语(lún)人迹罕至(hǎn)D.竹筛(shāi)书塾(shú)云霄(xiāo)不舍昼夜(zòu)【答案】A【解析】A.脑髓.(suí)—suǐ;B.锡箔(bé)—bó;D.不舍昼夜(zòu)—zhòu;故选A。
2.(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启盼盔甲机关荡寇志 B.云宵戎尺怪哉金银花C.倘若绅土和蔼覆盆子 D.譬如轻捷消释荆川纸【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A.有误,启盼--企盼;B.有误,云宵--云宵,戎尺--戒尺;C.有误,绅土--绅士;D.正确。
故选D。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近年来发生多起背包客被困野山的事件,这说明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风险很大。
C.阳春三月,公园里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美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D.这道题在老师指导之后,我忽然恍然大悟....。
【答案】D【解析】D. 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含有“忽然”之意。
语义重复,故选D。
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10袋水泥重1吨,一袋水泥重()。
A.1千克B.10千克C.100千克D.1000克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千米、米、毫米、厘米B.米、千米、厘米、毫米C.千米、米、厘米、毫米3.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A.1厘米B.1分米C.1毫米4.一头大象重5()A.千克B.吨C.克5.学校教学楼的高大约是12()A.分米B.米C.千米6.爸爸周日去奶奶家,使用的交通工具每小时行80千米,这种交通工具可能是().A.自行车B.小轿车C.飞机7.一车白菜重200千克,()车白菜恰好重1吨.A.4B.5C.108.下面表示重量的数中,最重的是()。
A.5千克B.5吨C.5005千克D.5500克9.1米和60毫米加在一起是()。
A.160毫米B.1060毫米C.1600毫米10.400米+600米=()千米。
A.1B.100C.1000二、填空题11.49厘米____5分米12.9千米=(________)米。
想:9千米是(________)个(________)米。
13.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同样的5段,每段长(______)厘米。
14.3千米=(____)米50毫米=(____)厘米3分=(____)秒6000千克=(____)吨15.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________单位;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_______).17.52厘米=________米40克=________千克18.在计量较重的物品时,通常用单位来表示.19.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 千克,大约是吨.20.15米=分米厘米毫米.三、判断题21.一支粉笔长75分米(__________)22.1米3厘米和130厘米一样长(______)23.1600克﹣600克=1吨(______)24.把1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分米(________)25.哥哥长得很高,比爸爸高10米(________)四、解答题26.一根钢管的长是6米,用去了3米,还剩多少米?27.工厂有堆原料重800千克,另一堆原料重900千克,如果用一辆载重为2吨的小型货车一次装运完,能装下吗?28.菲菲买了5本书,连包装盒一起厚5厘米,其中包装盒总共约厚1厘米,平均每本书大约厚多少毫米?29.动物园里的一头蓝鲸一天要吃4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7吨食物,够蓝鲸吃20天吗?30.一辆货车限载1吨。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迸溅(bèng)B. 应接不暇(yīng)蹒跚(pán)C. 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D. 恣意(zì)缄默(jiān)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这个问题的难点。
C.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B. 他的脸色苍白,像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D.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领导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B. 他跑得飞快,仿佛一阵风。
C. 他的成绩好得惊人,几乎无人能及。
D. 这个计划的实施,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7. “________”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表达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
8. “________”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9. “________”是《孟子》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0.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句诗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单元测试-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集体的作用才是万能的②借助集体的力量,我们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③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集体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④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小静在排练“班班有歌声”时因站位问题与同学发生争执,生气退出排练。
事后在班主任劝解下,她又重新参加排练。
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小静不懂得尊重他人,不善于合作B.小静运用合法的方式捍卫人格尊严C.小静能够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和教育D.小静缺乏集体意识,只顾个人利益3.南昌大学有这样一个“学霸宿舍”,宿舍中的4位女生不仅是生活中亲密的挚友,更是学业上并肩的伙伴。
她们毕业时,分别被保研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
下列对“学霸宿舍”认识正确的有()①积极向上的小群体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②集体中的小群体都能够相互接纳、相互欣赏③小群体成员往往把交往限制在一个有限空间④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更容易把小群体凝聚起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当我们身边出现了沾染上江湖义气的小团体时,我们应该()①视而不见,远离他们②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③我们需要明辨是非④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143班李露露所在宿舍的六名同学全部考上了研究生。
考研期间,六个人一直相互打气,相互鼓励,相约卸载了浪费时间的APP,把宿舍群名字改成了“学习督察组”。
这说明( )A.有良好的集体就一定能成功B.良好的集体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C.只要生活在优秀的集体中,个人的成功就会唾手可得D.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6.上学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上学非要穿那么丑的校服,但迫于学校老师的管理,不得不穿校服,总盼着双休日可以不穿校服。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擦燃.(rán)蜡烛.(zhú)火焰.(yàn)斧子(hǔ)B.缩.小(suō)拆.了(chāi)根茎.(jīn)划.出(huá)C.锯.子(jù)努.力(nǔ)稍.息(shào)禁.令(jìn)D.跺.脚(duò)处.罚(chǔ)诱.人(yòu)稍.息(shāo)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摇蓝赤脚硬币冻僵B.奇异裂缝已经厨窗C.圣诞烤鹅慈受微笑D.翠绿闪烁精致眨眼3.下面四组词语中,既含有近义词,又含有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乐—痛苦兴奋—高兴B.焦急—焦虑满意—满足C.悲哀—悲伤凌乱—杂乱D.凌乱—整齐增添—减少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B.“这真难受。
”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C.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它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D.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共四次擦燃火柴。
B.《那一定会很好》告诉我们只要能为他人服务,不管干什么都很好。
C.《在牛肚子里旅行》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珍惜友谊。
D.《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是一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
二、填空题6.照样子,写生字,再组词。
例:伸——(申)(申请)招——( )( )忆——( )( )踪——( )( )界——( )( )极——( )( )睁——( )( ) 7.背一背,填一填。
(1),理不辩不明。
(2),无理寸步难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等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A. 3 ÷ 6 = 2
B. 6 ÷ 3 = 2
C. 6 ÷ 2 = 3
答案:B. 6 ÷ 3 = 2
2. 用适当的数字填空,使等式成立:12 ÷ 4 = ()。
答案:3
3. 若 a ÷ 2 = 9,求 a 的值。
答案:18
4. 单项式 a × b = 12,若 a = 3,求 b 的值。
答案:4
5. 若 a ÷ 2 = 6,求 a 的值。
答案:12
二、计算题
1. 12 ÷ 4 + 1 = ?
答案:4
2. 24 ÷ 8 + 10 ÷ 2 = ?
答案:10
3. 27 ÷ 3 - 9 = ?
答案:0
4. 15 ÷ 5 × 2 = ?
答案:6
5. 16 ÷ 4 + 5 ÷ 5 = ?
答案:5
三、解答题
1. 小明用一个数除以 8,商是 5,余数是多少?
答案:3
2. 有一行人,分成4 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等,共有20 人,求每个组有几个人?
答案:5
3. 小华用一个数除以 9,商是 7,余数是 6,求这个数。
答案:69
4. 两个数相除,商是 45,余数是 3,求这两个数的和。
答案:204
5. 小明用一个数除以 7,商是 24,余数是 6,求这个数。
答案:174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以实际情况为准。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1.在① ;② ;③ ;④ 中,等式有_______,方程有_______.(填入式子的序号)2.如果,那么a=,其根据是.3.方程的解是 _______.4.当x=时,代数式的值是 .5.已知等式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___.6.当x=时,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相等.7.根据“ 的倍与的和比的小”,可列方程为______ _.8.若与有相同的解,那么 _______.9.关于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11.代数式与互为相反数,则 .12.已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则中间的那个数是_______.13.某工厂引进了一批设备,使今年单位成品的成本较去年降低了 .已知今年单位成品的成本为元,则去年单位成品的成本为_______元.14.小李在解方程 (x为未知数)时,误将看作,解得方程的解,则原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假定每人的工作效率都相同,如果个人天做个玩具熊,那么个人做个玩具熊需要______天.16.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小时,水速为2千米/时,则A港和B港相距______千米.二、解答题(共68分)17.解下列方程(每题2分,共8分)(1) ;Com](2)(3)(4)18.(6分)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解方程的题,小明马上举手,要求到黑板上做,他是这样做的:…………………①………………………②………………………③…………………………………④…………………………………⑤老师说:小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都知道却没有掌握好,因此解题时有一步出现了错误,请你指出他错在_________(填编号);然后,你自己细心地解下面的方程:(1) (2)19.(3分)如果方程的解是,求的值.20. (3分)已知等式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即未知),求这个方程的解.21.(4分)初一学生王马虎同学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只能看到: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千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解答.22.( 4分)某人共收集邮票若干张,其中是2000年以前的国内外发行的邮票,是2001年国内发行的,是2002年国内发行的,此外尚有不足100张的国外邮票.求该人共有多少张邮票.23.(4分)某商场在元旦期间,开展商品促销活动.将某型号的电视机按进价提高后,打折另送元路费的方式销售,结果每台电视机仍获利元,问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多少元?24.(6分)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出票款6920元,且每张成人票8元,学生票5元.(1)问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2)若票价不变,仍售出1000张票,所得的票款可能是7290元吗?为什么?25.(6分)你坐过出租车吗?请你帮小明算一算.杭州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 千米以内) 元,超过千米的部分每千米元,小明乘坐了千米的路程.(1)请写出他应该去付费用的表达式;(2)若他支付的费用是元,你能算出他乘坐的路程吗?26.(6分)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购票张数 1~50张 51~100张 100张以上每张票的价格 13元 11元 9元某校初一(1)、(2)两个班共104人去游公园,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足5 0人.]经估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问:(1)两班各有多少学生?(2)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3)如果初一(1)班单独组织去游公园,作为组织者的你将如何购票才最省钱?27.(9分)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要粉刷,一天3傅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m2墙面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间内5名徒弟粉刷了9个房间的墙面.每傅比徒弟一天多刷30m2的墙面.(1)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2)张老板现有36个这样的房间需要粉刷,若请1傅带2名徒弟去,需要几天完成?(3)已知每傅,徒弟每天的工资分别是85元,65元,张老板要求在3天内完成,问如何在这8个人中雇用人员,才合算呢?28.(9分)某原料供应商对购买其原料的顾客实行如下优惠办法:(1)一次购买金额不超过1万元,不予优惠;(2)一次购买金额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3万元,全部9折优惠;(3)一次购买的超过3万元,其中3万元9折优惠,超过3万元的部分8折优惠.某人因库容原因,第一次在供应商处购买原料付7800元,第二次购买付款26100元,如果他是一次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则应付款多少元?可少付款多少元?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②③④,②④2.,等号两边同时加3,等式仍然成立3.4.25.6.7.8.9.或10.11.12.1713.9.614.15.16.21二、解答题17.(1);(2);(3);(4)18.①,(1);(2)19.720.21.略22.152张23.1200元24.(1)成人票640张,学生票360张;(2)不可能25.(1);(2)13千米26:(1):初一(1)班48人,初一(2)班56人;(2):304元;(3):多买3张27.(1)50平方米;(2)5天;(3)师傅2人,徒弟6人28.应付32440元,少付146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姓名:班别:座号:成绩: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勉强(qiánɡqiǎnɡ)魁梧(wúwǔ)着迷(zháo zhāo)瘦削(xuēxiāo)荒唐(tánɡtānɡ)劝阻(zǔzhǔ)2、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内。
顷听()慌唐()芒然()流连忘反()绻缩()撇见()水曹()摄手摄脚()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心()肉()流连()()()之大()()指连心自()自()兴()采()()目圆()大吃()惊4、选词填空。
判断推断断定决断①遇到大事后,我们要冷静地()是非好坏。
②天阴沉沉的,我敢()下午准会下一场大雪。
③事实证明科学家对火星表面没有生命的()是正确的。
5、整理乱文,在句子前面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序号。
()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连太阳都看不起了。
()虹不相信,还是很骄傲。
()人们都称赞虹很美丽。
()白云对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你了。
”()一会儿,白云遮住太阳,虹就不见了。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6、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缩写句子)②在我简直白痴一个音乐方面是(把词语连成一个通顺的句子)③难道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死了吗?(改为陈述句)7、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
马路边,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拉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8、有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作为一个人,就要将诚信,不能撒谎;而有的人说,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构成了人生的另一种风景。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请把你的观点和同学交流一下吧?二、课内阅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
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请在文中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①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②“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A安全;B安装;C安定。
在文中应取()。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自食其果()心神不宁()4、用“”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原因是5、“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的“这样做”指的是。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的原因是:。
从中你体会到。
6、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请你发挥想象,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三、课外阅读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个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你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个来自小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马上直奔病房。
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个“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当账单送到她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
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的高尚品德。
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
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手法的地方吗?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①②4、请用文中的词语给短文换个题目,或根据中心拟个题目。
四、作文人间自有真情在,请以“真情”或“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姓名:班别:座号:成绩: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
ɡē bǎn bào yuàn kuí wǔdǎo méi()()()()yí shìbào qiànɡē shěsī pî()()()()2、比一比,再组词。
撕()歉()溜()填()裹()嘶()谦()遛()镇()哀()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宁静()认真()淳朴()沮丧()羞愧()难过()珍藏()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中。
无论……都……虽然……但是……宁可……也……与其……不如……①孩子们没有鞋穿,()冬夏()光着脚跑来跑去。
②()我屡遭失败,()我从不气馁。
③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④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5、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E、动作描写①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③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④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⑤“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6、判断省略号的作用,把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A、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B、表示人物沉浸在某种感情中。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话还未说完。
①“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②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③“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④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7、修改病句。
①秋天的北京是个迷人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被他的事迹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写出两句有关诚信的格言。
①②二、课内阅读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
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
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1、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2、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3、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4、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秘密”指什么?5、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三、课外阅读欣赏是一种善良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
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
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