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器与致动器 (Sensors and Actuators)感测器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ensors)
第一章感测器与致动器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20
線性馬達
致動器 (續)
所謂線性馬達乃是將迴轉式馬達之轉子、定子及空隙作直 線的展開,將電能直接變換成直線性動能之一種裝置。
可動子速度與輸入定子電壓之關係
s
K f V s sL R f s sM sL R Ke K f
光度感測器
最射常光用之之能光量度成感正測比元,件而為入光射電光晶之體能,量輸又出可電以L流EIDC與之入光 電流IP來表示,量測IC即可求出光之照度。
光電晶體等效電路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14
內容大綱(我們在哪裡?)
緒論 感測器
位置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力量感測器、光度感測器
感測器 (續) 位置感測器
◇ 電位計
轉動式電位計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7
感測器 (續) 位置感測器
◇ 編碼器
直線式編碼器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8
感測器 (續) 位置感測器
◇ 編碼器
轉動式編碼器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9
致動器
步進馬達、DC馬達、線性馬達、壓電致動器、電磁閥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15
致動器
步進馬達
步進馬達一般用來驅動低負載物體進行微細運動,其作 動原理是藉由不同定子之激能將轉子步進至特定位置。
著作權所有 © 2004 王國禎、楊烽正、余文俊 16
致動器 (續)
內容大綱(我們在哪裡?)
緒論 感測器
位置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力量感測器、光度感測器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可识别信号的装置。
它可以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化为电信号、光信号、声信号等形式,从而实现对被测量的检测、测量、控制和监测。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原理、转换原理和输出原理三个方面。
感知原理是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感知原理,常见的感知原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压阻、光电、声波等。
以电阻传感器为例,它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感知被测量的物理量。
当被测量物理量发生变化时,电阻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传感器通过检测电阻值的变化来感知被测量物理量的变化。
转换原理是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识别信号的关键。
传感器通过内部的转换元件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光信号、声信号等形式。
以压力传感器为例,它通过感知被测介质的压力,利用内部的压阻元件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转换原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输出原理是传感器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的关键。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一般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它可以直接用于模拟电路中;数字信号一般是离散变化的信号,它需要经过A/D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才能用于数字电路中。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需要符合外部设备的输入要求,以便外部设备能够准确、稳定地接收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息。
综上所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原理、转换原理和输出原理三个方面。
感知原理是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的基础,转换原理是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识别信号的关键,输出原理是传感器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的关键。
只有这三个原理协同工作,传感器才能准确、稳定地感知外部环境并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可识别信号,从而实现对被测量的检测、测量、控制和监测。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和监测温度,广泛应用于气象、 工业、医疗等领域。
湿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和监测空气中的湿度,常见于气 象、农业、建筑等领域。
压力传感器
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广泛应用于 汽车、工业控制、生物医学等领域。
光敏传感器
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光照强度,常见于照明、 安防、消费电子等领域。
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声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1
压电传感器
利用压电效应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声音采集、噪音控制等领域。
2
麦克风
将声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常见于通信、音频设备、语音识别等领域。
3
声呐
利用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进行距离测量和物体探测,常用于声纳、雷达 等领域。
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1
转换信号
2
传感器将感应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
号,通常使用电阻、电容、霍尔效
应等技术。
3
输出结果
4
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可以以模拟电压、 数字信号或其他形式呈现,供系统
进行进一步处理或控制。
感应原理
传感器利用物理特性或化学反应来 感应环境变化。
信号处理
传感器通过内置或外部电路对输出 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以便与其他 设备进行通信。
氧气传感器
利用氧化反应测量氧气浓度,用于呼吸设备、气体分析等领域。
电导率传感器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测量离子浓度和溶液浓度,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化学分析等领域。
光敏电阻
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导致电阻值变化,广泛 用于自动亮度调节、光控开关等领域。
光电二极管
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可用于光电检测、通 信、遥感等领域。
简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它通过感知外部环境的改变,将感知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以实现各种控制操作。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步骤:感知、转换和输出。
感知是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它通过吸收外部环境中的能量来感知物理量的变化。
传感器根据要感知的物理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感知原理。
例如,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变化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热敏性质;光电传感器感知光线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吸收和反射等。
通过感知,传感器获得了输入信号。
转换是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传感器内部通常包含感受器和转换器两个部分。
感受器接收到外部环境的能量后,将其转换为与之对应的物理量信号。
转换器则将这个物理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转换原理。
例如,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加速度传感器将加速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等。
输出是传感器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的过程。
传感器的输出形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模拟信号输出和数字信号输出。
模拟信号输出是指传感器将转换后的电信号直接输出,其数值连续变化,通常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表现;数字信号输出是指传感器将转换后的电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数字信号输出可以更容易地与数字系统进行连接和处理。
总结起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转换和输出三个步骤将外部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感知是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转换是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是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根据不同的物理量感知原理和转换原理,实现了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控制领域,传感器用于监测和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农业领域,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帮助农民合理调控灌溉和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某种特定物理量的设备,它能将所测量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便进行处理、传输和控制。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等。
一、传感器的分类根据测量的物理量类型,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或者物体的温度,常见的有热电偶、热敏电阻等。
2.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或者液体的压力,常见的有压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
3. 光学传感器:用于测量光的强度、颜色等,常见的有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等。
4.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常见的有压电式传感器、微机械式传感器等。
5.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或者物体的湿度,常见的有电容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等。
6. 气体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的浓度或者成份,常见的有电化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下面以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为例进行介绍:1.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常用的工作原理有热电偶和热敏电阻。
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产生电流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当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时,会产生热电势差,通过测量这个热电势差的大小,可以推算出温度的值。
热敏电阻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常见的热敏电阻材料有铂、镍、铜等。
当温度升高时,材料的电阻值会随之增大,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温度的值。
2. 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力传感器常用的工作原理有压阻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受力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来测量压力的。
常见的压阻式传感器材料有硅、硅酸盐等。
当受到压力作用时,传感器内部的材料会发生应变,从而改变电阻值,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推算出压力的值。
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电容随受力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来测量压力的。
sensor的原理

sensor的原理
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感知和测量环境中各种物理量的装置。
它通过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使得这些物理量能够被电子设备识别和处理。
传感器的原理通常基于一定的物理效应或现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原理:
1. 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对某种物质(如金属或硅)的形变产生的变化来测量压力。
例如,压力导致物质的形变,进而改变其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参数,从而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2. 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温度与某种物理性质(如电阻、电压或热电效应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这些物理性质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即可得到温度信息。
3. 光传感器:利用光电效应来测量光的强度、颜色或波长等。
具体原理可分为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导、光敏电阻等,通过对光信号的敏感材料的光电特性的变化来实现对光信号的测量。
4. 位置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位置或运动状态来获取位置信息。
常见的位置传感器有电感、激光测距、声波测距、磁场测距等。
这些传感器依赖于不同的物理效应,如电感变化、激光或声波的反射时间等。
5. 加速度传感器:利用物理量加速度与物体位置或速度的变化
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加速度传感器通常使用压电效应或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来实现,其中压电传感器通过测量压电陶瓷或晶片的压电效应来检测加速度。
这些传感器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
通过传感器的精确测量,我们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提供基础数据用于各种应用和系统的构建。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标题:传感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其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传感器的感知原理1.1 传感器的感知原理是基于物理量或化学量与传感器内部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传感器通过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温度、压力、湿度等,来实现对物理量或化学量的测量。
1.3 传感器的感知原理主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等多种类型。
二、传感器的转换原理2.1 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称为转换原理。
2.2 传感器通过内部的电路和元件将感知到的信号转换为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形式的输出信号。
2.3 转换原理的实现主要依靠传感器内部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转换器。
三、传感器的输出原理3.1 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2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通常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处理。
3.3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四、传感器的应用原理4.1 传感器的应用原理是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或监测系统中。
4.2 传感器可以通过信号输出来实现对环境的监测、对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4.3 传感器的应用原理是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监测等技术的基础。
五、传感器的性能原理5.1 传感器的性能原理包括灵敏度、精度、分辨率、响应时间等指标。
5.2 传感器的性能原理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5.3 传感器的性能原理是评价传感器质量和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
结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转换、输出、应用和性能等多个方面的原理相互作用,实现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
传感器的原理

传感器的原理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检测并转换物理量或化学量等非电能量为电能量的装置或设备。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医疗仪器等。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一些物理效应或现象,通过感知目标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
光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光电器件上时,光子被光电器件吸收,激发出光电子,从而产生电流或电压输出。
利用这个原理,光传感器可以感知光照的强度、颜色等。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热敏效应,即物体的温度变化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
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热敏电阻或热敏电偶作为感温元件,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温元件的电阻值会相应改变,从而输出与温度相关的电信号。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和谐振式等。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金属薄膜受力变形引起电阻的变化,从而测量压力大小;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则利用机械结构的变化造成电容值的改变,通过测量电容变化来判断压力的大小。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传感器,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它们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物理效应或现象,将被测量的非电能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这些传感器的应用,不仅在工业领域具有
重要作用,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9. ¡¯´Á¤¦Ò«á ´ú¾¹»P-P°Ê¾¹ µû¤À 覡 G 1. 2. 3. 4. ´Á¤¦Ò
¡F -×
·P
: 30% ´Á¥½¦Ò : 30% ±MÃD³ø§i : 30% ¥X®u : 10%
NKFUST - Dep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 – Sensors and Actuators Yung-Tien Liu - Ver.2003
NKFUST - Dep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 – Sensors and Actuators Yung-Tien Liu - Ver.2003
¡A
SA91-Ch00 Syllabus -2/2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vice (RTD) Thermistors 2) Thermocouples 3) Solid-state temperature sensors 4) Commercial IC temperature-measurement sensors 5. Position, Displacement, and Proximity Sensors (Text and Reference) 1) Potentiometer position 2) Laser sensor 3) Eddy current sensor 4) Fiber optic sensor 5) Capacitance sensor 6. Force and Acceleration Sensors (Text and Reference) 1) Sensing force 2) Linear difபைடு நூலகம்erential variable transformer (LVDT) 3) Laser sensor 4) Eddy current sensor 5) Fiber optic sensor 6) Capacitance sensor Electro-Optical Sensors (Text) 1) Photoemissive sensors 2) Photovoltaic cells 3) Photoconductive cells 4) Photodiodes and phototransistors Piezoelectric actuator (Referenc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2) Applications Precision stages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Report and Term Project ¡A -× ·P ´ú ¾¹ -ì ²z ªÌµÛ-«©ó¡§·L¹q¸£·P´ú¹êÅç¸Ëm¡¨¤§¹ê²ß»P³ø§i ªÌµÛ-«©óP°Ê¾¹¤§Á¿¸Ñ»P±MÃD³ø§i¡C
SA91-Ch00 Syllabus -1/2
·P´ú¾¹»P-P°Ê¾¹ ·P´ú¾¹-ì²z
(Sensors and Actuators) (The principles of sensors) 2001/9/18
Text: Joseph J. Carr, “Sensors and Circuits”, Prentice Hall ¡]°ª¥ß¹Ï®ÑA¥x«n¡^ References: Alan S. Morris, “Principles of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Prentice Hall Thomas L. Floyd, “Electronic Devices”, Prentice Hall ¿c©ú´¼µ¥½sµÛ ¡A ·P´ú¾¹À³¥Î»P½u¸ô¤ÀªR¡v ¡u ¡A ¥þµØ¬ì§Þ¹Ï®Ñ¤½q ¦L¦æÁé°ê®aµ¥½sµÛ ¡u·P´ú¾¹-ì²z»PÀ³¥Î¹ê²ß¡v ¡A¥þµØ¬ì§Þ¹Ï®Ñ¤½q ¦L¦æ Advanced Sensor Handbook"(¤é¤å ) Practical Actuators Handbook” (¤å¤é ) Content: 1. Introduction (Text and Reference) 1) The meanings of sensor 2) Sensing System (What the role it plays) 3) Instrumentation classification 4) Standard 5) Static dynamic of instrumentation 6)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ation 2. Signal Processing and Manipulation (Text and Referenc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stor 2) Signal amplification 3) Signal attenuation 4) Signal linearization 5) Bias removal 6) Signal filtration 7) Signal manipulation 3. Basic electrical phenomena (Text and Reference) 1) Resistance Strain-gauge circuitry Bridge circuit 2) Inductors and Inductance 3) Capacitors and Capacitance 4) LC resonant circuits 4. Temperature Sensors (Text and Reference) 1) Thermal resis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