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2)
住宅设计说明范文(二篇)

住宅设计说明范文住宅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设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本项目旨在为需要一户独立住宅的客户提供一个功能实用、舒适宜居的设计方案。
这座住宅将会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满足各个家庭成员的需求。
二、设计概念本项目的设计概念是“舒适、现代、绿色”。
通过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注重现代化设计元素的运用,使住宅更加时尚和具有时代感。
此外,设计师也将注重绿色设计理念,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能源,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功能布局1. 客厅:作为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客厅将设计为开敞明亮的空间,提供舒适的坐具和宽敞的活动空间。
同时,设置大型落地窗,以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
2. 厨房:厨房将设计为开放式的,与餐厅和客厅相连,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厨房将配置现代化的厨具和设备,提供充足的储存空间和工作台面。
3. 餐厅:餐厅将设计为宽敞明亮的空间,容纳整个家庭一起享用美食。
餐桌将设计为可伸缩的,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4. 卧室:住宅将设计3个卧室,每个卧室都将配备独立卫生间和储物空间。
卧室将注重私密性和舒适性,配备舒适的床铺和气候控制设备。
5. 卫生间:卫生间将设计为现代化、功能齐全的空间,包括洗手台、淋浴区和马桶。
此外,还将设置通风设备,以保持空气新鲜。
6. 书房:注重学习和办公功能的家庭将配备一个独立的书房。
书房将设计为安静、明亮的空间,提供舒适的书桌和储物空间。
7. 娱乐室:为满足家庭休闲娱乐的需求,住宅还将设计一个独立的娱乐室。
娱乐室将配备电视、音响设备和舒适的沙发,为家庭成员提供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8. 车库:住宅将配备一个宽敞的车库,提供充足的停车和储物空间。
四、材料选择1. 地板:地板将采用环保石材或实木地板,提供舒适的脚感和高耐磨性。
2. 墙面:墙面将采用环保涂料或贴饰面材料,提供平整、美观的表面。
3. 天花板:天花板将采用环保乳胶漆或天然材质,如木材或竹子,提供温馨的氛围。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导语:现代住宅要求厨房、卫生间使用的水、电、气应做到三表计量出户。
“三表出户”的目的是便于计量、减少打扰。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 1、户内设计规范:第条住宅应按套型设计。
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并应设用卧室、厨房、卫生间及贮藏空间。
第条住宅套型应分小套、中套、大套,其中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小套18M2;中套30M2;大第条卧室之间不宜相互串通,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9M2;单套5M2;兼起居的卧室12M2。
第条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当通过走廊等间接采光时,应满足通风,安全和私密性的要求。
第条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面积不宜小于10M2。
第条过厅可以间接采光,其面积不宜小于5M2。
第条厨房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
2、以加工煤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4M2。
3、以原煤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
4、以薪柴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
第条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固定式碗柜等设备或预留其位置。
第条单面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双面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
第条厨房必须采用电能或管道煤气,并应设机械排烟装置,炉灶部分应有防火安全措施,其深度不得小于。
第条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
第条采用原煤或薪柴做燃料的厨房以及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加工煤的厨房必须设置烟囱。
烟囱应防止烟气回流和串烟。
第条厨房炉灶上方应预留排气罩位置。
严寒和寒冷地区厨房内应设通风道或其它通风措施。
第条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
卫生间、厕所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外开门的卫生间。
2、内开门的卫生间2M2。
3、外开门的厕所。
4、内开门的厕所。
第条卫生间内布置洗衣机时,应增加相应的面积,并设给排水设施及单相三孔插座。
第条卫生间、厕所不宜设在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
如必须设置时,其下水管道及存水弯不得在室内外露,并应有可靠的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建筑设计说明(最全)

建筑设计说明总则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由我院负责建设学校项目的初步设计,并编制本工程的初步设计文本。
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建设单位;(2)项目名称:建设学校项目;(3)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4)总建筑面积:66249.41平方米;1新建建筑部分:总建筑面积58844.9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8844.91平方米;占地面积:59978.51平方米;2保留建筑部分:总建筑面积518804.5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56704.50平方米;占地面积:767549.35平方米;(5)设计年限:50年;(6)新建建筑物概况:新建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综合教学楼458896.4851395.5417.45框架结构多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宿舍楼556489.2251023.7611.75框架结构多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发电机房15300.21559.21 4.85框架结构单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主要依据文件﹑法规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图、宗地图、相关审批文件等;2.相关会议纪要,建设方意见及来往文件;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政策批复文件;4.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360-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20G329-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3《建筑隔震构造详图》22G610-1《建筑隔震构造图集》滇20G9-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范》(CECS126:2001)《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ISO22762-1:2005,MOD)《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建筑隔震工程专用标识技术规程》DB53/T-70-2015《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DBJ53/-T-47-2020)《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3/-T-48-2020)《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2018《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44号)《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第202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隔震减震建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建震2017-294号)《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试行)》云建震〔2020〕178号项目区位、地质、气候条件区位九乡,隶属于自治县,地处自治县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向、东南向与相邻,南向与相连,西向与毗邻,北向与接壤。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模板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模板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 引言本设计说明旨在对所提出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本方案旨在满足项目需求,并达到美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项目背景描述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建设地点、用途、规模以及委托方的要求。
3. 设计原则提出本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准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建筑形式与功能解释建筑的整体形式和功能布局,以及如何满足委托方的要求并提供便利与舒适的使用体验。
3.2 空间布局与流线说明建筑空间的布局与流线设计,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关系、交通引导和使用便利性等。
3.3 建筑材料与结构介绍选用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包括选择原因、技术特点、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3.4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性强调设计方案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包括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4. 设计实施具体描述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前期调研与分析介绍设计团队对项目需求进行的前期调研和分析工作,包括现场勘测、规划要求分析等。
4.2 概念设计说明设计团队提出的概念设计思路和方案,包括设计理念、造型特点、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等。
4.3 初步设计及修改介绍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果及其修改过程,包括设计方案的优化、功能布局的调整和材料的进一步筛选等。
4.4 施工图设计描述设计团队完成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施工细节图等。
5. 技术和可行性分析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结构稳定性、施工难度、建筑机电设备的配套等。
6. 艺术和美学考虑介绍设计方案所体现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包括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
7. 结论总结全文内容,重申本设计方案的优势和符合委托方的要求。
8. 后续工作列出设计方案实施后需要进行的后续工作,包括施工监督、效果评估和维护保养等。
以上为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模板,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要求,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调整和修改。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该建筑位于沁心园东北侧转角地块,用地面积约3959平方米,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950平方米,主楼21层,裙房4层。
二、项目标准定位
旨在建设一个“外观现代大方,内在宽敞舒适”的现代建筑,同时,具有独自特色和较强的时代感,营造一个温馨、典雅、宁静、优美的居住生活空间,创造一个集居住、休闲、观赏、酒店于一体的现阶段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三、设计指导思想
㈠设计宗旨
创造高品质的城市居住环境,延续人文历史脉络,追求超前、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意境,在彰显现代性、时尚性的同时,追求一定的前瞻性和建筑个性。
㈡设计原则
在整体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⑴体现居住的舒适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本工程建设成为高品位、高标准、高意境、高档次的一流精品住宅。
⑵尽可能地立体地拓展居住的景观空间。
⑶重视本区块内规划中的地形变化和竖向设计,创造出大气开放、错落有致的建筑效果。
⑷重视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依靠建筑形体变化和色彩配置,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⑸充分考虑地方实际需要和客户空间结合,重视户型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型,同时在顶层空中别墅的设计体现豪华的特点。
⑹环境设计突出大尺度与小尺度相结合的效果,形成绿地景观、街景、园景和建筑之间在空间尺度上的相互呼应,并将大尺度效果与江南特有的灵巧、秀丽有机结合,在规划上按高品位住宅构思。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一、设计背景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建筑设计的新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宜居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求,设计师们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本建筑设计方案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提供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合理、美观实用的建筑空间。
二、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多功能综合建筑,它满足了人们对于办公、居住、娱乐以及文化活动的需求。
同时,该建筑还应该展现出现代城市的特色和创新精神,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三、设计原则1.人性化:建筑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我们将注重营造宜居的氛围,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和友好的室外环境。
2.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材料,致力于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创新性:我们将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法,打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体验。
4.美学:我们将以美学为指导,追求建筑的艺术性,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创造出美丽的城市景观。
四、设计内容本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办公区: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环境,包括开放式办公区、独立办公室、会议室等,满足企业和组织的工作需求。
2.居住区:提供精致舒适的居住空间,包括公寓和住宅。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3.娱乐区: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空间,包括咖啡厅、餐厅、健身房等,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文化区:提供展览和演出空间,支持艺术和文化活动的举办,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5.绿化景观:在建筑周围和屋顶设置绿化植物和景观,提供宜人的室外环境,增加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性。
五、设计特色本设计方案的特色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节能: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弹性空间: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灵活的布局设计,提供多功能的弹性空间,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3.公共活动中心:本设计方案将建筑的中心区域设计为公共活动中心,为居民提供互动和社交的场所。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样板

临海市经济适用房(江南)工程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一、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经济前100强城市,全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辖14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10万。
临海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中低收入职工住房困难的号召,拟在临海市江南街道春和路北侧,临尤公路东侧,临海市灵江中学南侧,开发江南经济适用房。
地块东侧为待开发用地,该地块征地27099平方米,用地面积19825平方米,场地地势平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距临海市崇和门广场约为2000米,是理想的居住用地。
(二)、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3、《临海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临海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文件》临规招备[2011]17号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7、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计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10、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三)、设计理念1、根据所处地块的总体规划与风格,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结合临海经济适用房(江南)工程的要求,完善确定其功能、造型。
2、结合该地块规划设计要求,协调内外环境,合理确定其布局与开发档次,争取土地利用最大化。
3、结合场地周边环境,气候特征,关注小区住宅的阳光和自然通风。
做到每户建筑面积标准虽低,但使用功能不降低,争取建筑面积利用最大化。
4、贯彻“尊重自然、融于自然”的思想,以建设环保、绿色生态型居住环境为第一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环保性、生态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居住小区。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本方案是一套以舒适生活为核心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以及注重细节的设计,致力于为家庭提供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一、整体设计理念本方案以人为本,通过充分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精心设计每一个房间的功能和布局。
同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使住宅在舒适性和环保性方面都达到最佳效果。
二、空间布局本方案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利用大面积的落地窗和通高的层高,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同时营造宽敞明亮的感觉。
客厅与餐厅相连,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空间,增加亲友聚会的交流性和家庭的融合感。
三、功能划分本方案充分考虑了不同房间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了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使每一个房间都具备明确的功能,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
起居室:起居室是家庭娱乐、休闲、接待来宾的重要场所。
本方案将起居室设计成一个舒适的休闲区,提供柔软的沙发、独特的厚实地毯和大型电视,使居住者能够放松身心,享受美好时光。
卧室:卧室是私密的休息场所。
本方案将卧室设计成简约舒适的风格,采用柔软的床垫、舒适的布艺和大窗户,保证了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为居住者提供温馨的安眠环境。
厨房:厨房是家庭烹饪的重要场所。
本方案将厨房设计成开放式的,与餐厅相连,方便家庭成员的交流与互动。
同时,配备高品质的厨具和充足的储物空间,满足不同居住者的烹饪需求。
卫生间:卫生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能区域。
本方案将卫生间设计成简洁、实用的风格,配备高品质的洁具和人性化的设施,提供舒适和方便的生活体验。
四、细节设计本方案注重细节设计,通过精心挑选高品质的建材和装饰品,提升住宅的整体品质和舒适性。
从灯光的选择到家具的摆放,从墙面的装饰到地板的铺设,都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能与整体风格相呼应,营造出和谐而美观的居住环境。
五、环保设计本方案注重环保设计,采用可持续性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江民族风情城建筑设计方案说明第一章总说明第二章规划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第五章道路交通设计第六章结构设计第七章给排水设计第八章电气设计第九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第十章消防设计专篇第十一章防雷设计专篇第十二章建筑节能第十三章防灾减灾第十四章人防设计第十五章环境保护第十六章环境,景观,灯饰工程及绿化第十七章投资估算第一章总说明一、前言黔江区民族风情城项目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新城区,距离重庆主城区约300公里左右,距离黔江老城区约20公里。
地块呈不规则长条形状,规划用地面积121506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08034。
地块西高南低。
用地北侧、东侧和西侧均为城市主干道,北侧为学府三路,西侧为正舟路,东侧为正阳路,交通条件非常好,地理位置绝佳,场地地形较为平坦。
该项目地处地区中心区重要地段,在设计总充分考虑建筑造型,高度,色彩及与周边环境相适宜的空间关系,使建筑成为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项目规划设计内容为以购物中心和高层住宅为主。
二、规划依据(一)甲方设计要求;(二)甲方提供1:500红线地形图(三)国家政策、法规1、《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年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年11月版)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渝建发2011)88号9、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 50-054-2013三、规划指导思想通过理性的分析、推导和规划设计,营造一个风格独特、环境优美、和谐共生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在项目商业及住宅的品质最大化、景观价值最大化、提升商业价值、提供公共开放空间以及塑造城市空间形象上做到“和谐共生”。
四、规划设计目标1、商业部分延续历史街区城市机理,创造尺度怡人、空间丰富的步行街区结合自然景观,发挥阳朔最具魅力的山、水、街的城市特色,使本地的街区与阳朔自然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
发扬地方建筑的特色,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木格窗、马头墙、青石板,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及构造方法,创造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又方便现代生活使用的地方建筑。
发展多元化社区和阳朔独有的文化特色,营造休闲式的商业步行街,为市民及旅游者提供体验地方文化、自然山水风光以及现代生活的理想场所。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创造性地发挥用地的商业价值。
2、住宅部分1、以人为本和景观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为居民打造高品质的、优美的环境空间和居住空间。
2、体现公共利益的原则,通过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为区域提供公共开敞空间、配套服务设施和体现时代特征的建筑空间,提升城市空间形象并充分挖掘片区商业价值。
五、规划编制原则1、坚持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2、坚持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3、坚持城市建设的高标准原则。
4、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5、坚持优化资源和节约用地的原则。
6、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7、坚持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设计一、规划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黔江民族风情城2、项目地点:重庆市黔江区新城区3.投资建设单位:重庆蜀陵实业有限公司4. 规划总用地:121506㎡5. 建设用地面积:108034㎡6. 拟建规模:㎡7. 建设功能:住宅、购物中心及配套设施二、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新城区。
三、用地现状和资源分析地块北侧和东侧均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正舟路,北侧为学府三路,东侧为正阳路,交通条件非常好,地理位置绝佳。
四、规划区规模与功能定位1、规划用地面积:121506㎡,建设用地面积:108034㎡。
2、规划定位:处理好区内关系,配套设施齐全的住宅及商业体态。
3、经济技术指标如下:4、建筑面积明细表如下:一期建筑面积明细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主要功能层高层数标准层建筑面积(m2)标准层计容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总计容建筑面积(m2)备注A区商业塔楼1层商业门面1 2层商业门面1 3层商业门面1小计3B区商业塔楼1层商业门面~1 2层商业门面1 3层商业门面1 4层商业门面1小计4五、规划思路1、以原生态的概念,打造生态建筑群落,体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整个建筑群依路而建,规划为低密度高层组团以及开放空间。
精心设计建筑群落布局及体量。
建筑将隐于绿化中,干道两旁将保留原生态景观,维持原城市干道的原生态的状态。
体现对自然,对当地城市环境的尊重。
2、各建筑围绕原生态娱乐区展开布置,通过小区内的绿化道路串联各建筑,形成一个大而有机的系统,同时各建筑相对独立,各建筑均有独立的出入口,便于管理。
3、通过新颖,独创的构思,创造符合生态环境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生态健康休闲小区及休闲娱乐融一体的风情趣味街。
4、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六、规划布局1、设计理念本案主旨在于发掘基地的特点,做到布局美观,功能合理,力求打造黔江区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及商业体态。
2、总平设计通过对地块的详细分析,结合地形,交通以对城市景观的考虑,为保证城市空间关系与建筑空间形态统一,规划建筑界面与地块控制线相协调的平面形态,保证各界面的简洁,干净。
我们将地块从功能上分为了两大块。
一期设计为风情趣味街,分别有四个商业体系组成;二期设计为高层住宅小区,小区外围设置商业风情街及大型商业综合体。
3、竖向设计由于地势较平坦,规划设计在延续现有地势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布置建筑物,给排水管网也按照地势走势相应布置。
4、交通组织该地块的主要交通分为商业人流、货流、商业停车和住宅人流、车流的综合交通体系。
我们在地块学府三路和正阳路分别设置了住宅和商业的单独出入口,保证了住宅与商业的独立性。
为了考虑商业人流大以及提高其便捷安全到达,我们设置了多个人流集中广场,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尽可能做到人车自然分流,使用便捷,并与小区景观设计和消防要求相融合。
停车方式采用地下车库停车方式,设置多个车库出入口,保证了车流通畅。
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提高舒适性,不仅使人感到自然轻松,且做到步移异景,无论开车或散步均可欣赏到不断变化的景色。
本项目住宅片区的车行道路为7M。
商业街为20M的市政道路。
5、配套设施本项目设有公用配套设施:商业用房、地下车库、垃圾收集点、设备用房、社区活动用房、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主要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结构及建筑等因素进行规划。
七、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1、环境、景观设计意象以黔江区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景观设计原则为出发点,保持绿化空间的完整性,绿化是景观中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空间的软节点。
创造出林木葱郁、鸟鸣虫噪、充满生机的城市生态绿色环境。
2、绿地设计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保持绿化空间的完整性。
见缝插针,创造出绿树成荫、林木葱郁、鸟鸣虫噪、江水盈盈充满生机的城市立体生态绿色环境。
建筑之间布置的休闲停留区、座椅,与绿化庭院紧密相连,形成可以供人停留的空间场所,达到自然、安全的效果。
第三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本专业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条例、规定和标准:2、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规范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5、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 50-054-2013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0、《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 50353-2005二、设计构思1、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建筑使用者的感受越来越被重视。
设计时,力求在空间、尺度、色彩上考虑人们的感受,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并创造一个怡人的人居环境。
2、运用环境分析的原则,探求符合该环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体系。
以城市环境及基地环境为中心进行建筑的设计布置,尽量创造良好地视线环境,使建筑在地形复杂的用地上也能获得较好地景观及视线,体现原生态的设计理念。
三、建筑单体设计1、设计原则:整个建筑依路而建,与现状场地充分融合,规划为高层住宅组团、风情趣味街及大型商业综合体。
精心设计建筑群落布局及体量。
建筑将隐于绿化中,维持原城市干道的原生态的状态。
2、平面设计:住宅户型选型:根据不同的景观资源和通风日照条件分别布置设计不同面积的住宅单位,形成覆盖面宽阔的产品线,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住宅户型特点:合理功能分区:干湿、脏净、动静分区;平面布局有序,在秩序中求变化,争取良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景观视线效果。
在住宅庭院设置入户电梯大堂,提升了住宅公共空间的品质,有利于增进住户之间的交流。
基本做到了“明厨、明卫、明卧、明厅”的“四明”格局。
每户居住空间和客厅朝向主要景观。
卧室设置低窗台大玻璃窗(内加防护栏杆),客厅至阳台为落地玻璃门,从而扩展了厅内景观视野,提高了舒适度。
四、建筑立面造型本方案商业部分设计为主流的混搭风格;住宅部分设计为新中式风格,立面处理上强调整体关系及颜色搭配,配合结构形成竖线条构图,顶部结构结合核心筒,设置轻盈的构架,同时将住宅的阳台、凸窗等元素加以抽象、提炼并进行演绎,以现代的灰色和白色为主调,辅以橘红色的线条,配以裙楼大理石和玻璃幕墙,创造出“高雅、挺立、简练”的立面风格。
五、剖面设计剖面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结构尺度、并结合地形高差综合考虑。
住宅层高均为米,商业层高为~米,地下负一层车库层高为~米,地下负二层车库层高为米,详见个楼剖面图。
六、建筑物无障碍设计1、建筑入口(含室外地面坡度、轮椅坡道和扶手、平台、入口门厅、走道、门宽等)均按无障碍设计;2、楼梯、台阶、扶手等均按无障碍设计;第四章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1、环境、景观设计意象以黔江区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景观设计原则为出发点,保持绿化空间的完整性,绿化是景观中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空间的软节点。
创造出林木葱郁、鸟鸣虫噪、充满生机的城市生态绿色环境。
2、绿地设计以黔江区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景观设计原则为出发点,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保持绿化空间的完整性。
见缝插针,创造出绿树成荫、林木葱郁、鸟鸣虫噪、江水盈盈充满生机的城市立体生态绿色环境。
建筑之间布置的儿童游戏场、座椅,与绿化庭院紧密相连,形成可以供人停留的空间场所,达到自然、安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