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

路基路面工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

路基路面工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路基路面工程心得体会篇1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项涉及广泛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工程,涵盖了土力学、建筑材料、道路设计等多个方面。

我在参与路基路面工程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路基路面工程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土力学中的应力、应变和强度理论,以及建筑材料学中的各种材料性质和特性,都是我在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我们才能在实践中合理地选择材料和设计工程。

其次,实践经验对于路基路面工程至关重要。

无论设计多么完美的方案,如果没有实践的检验,都不能保证其正确性。

我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和修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同时,我也深刻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发现在路基路面工程中,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

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我们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这需要我们具备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出新颖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我在路基路面工程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路基路面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路基路面工程心得体会篇2路基路面工程心得体会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度过了三年的时间。

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也深刻地理解了路基路面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本科阶段,我学习了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力学、材料科学、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数学、力学等基础知识,也加深了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积极参加实验室实验、课程设计和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基路面认识实习报告

路基路面认识实习报告

路基路面认识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日益繁荣,道路建设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

作为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路面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地了解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路基路面认识实习。

通过实习,我对路基路面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路基工程路基是道路的基础,承担着传递行车荷载、保证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任务。

实习期间,我了解了路基工程的构成、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基土质的选择:根据道路等级、地形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土质作为路基材料。

(2)路基结构设计: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年限,确定路基的结构层次,包括路基底基层、基层和面层。

(3)路基施工:掌握路基施工的基本工艺,如填土、压实、排水、防渗等,并了解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 路面工程路面是道路的表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行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实习期间,我了解了路面工程的构成、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结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路面结构,如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路面等。

(2)路面设计:根据道路等级、交通荷载、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参数,如厚度、材料组成等。

(3)路面施工:掌握路面施工的基本工艺,如摊铺、压实、接缝处理等,并了解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对路基路面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如下:1. 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技术应用:了解了路基路面工程中常用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工程管理: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工程项目的管理,学会了与施工队伍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4. 职业素养: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尊重施工人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有幸深入了解了道路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基础工程设计、路面材料选用、施工流程等等,而在课程结束后,我们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实践操作。

下面就此课程设计和个人心得进行一下总结。

首先,我们所设计的路段是一条连接两个城镇的省道,其长度约6km,穿越着一些山区和农村地带。

在此之前,我们先组织了一次实地勘测,来了解道路的详细情况,如地形起伏、路面状况、管线走向等等。

在勘测结束后,我们就开始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基本上,路基路面工程设计的工作可以分成三个方面: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和排水系统设计。

针对我们所勘测的道路,我们最终设计出了三个方案,分别为C1、C2和C3。

其中,C1方案的设计思路比较传统,路基选用了10cm的碎石垫层,路面则为4cm的压实沥青混凝土层,排水系统是通过沟渠和防护墙控制雨水流向;C2方案则在C1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射层;C3方案选用了更先进的材料,致力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实践操作时,我们所选取的是C3方案。

从整个过程来看,设计方案是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之间最为关键的桥梁。

在我们设计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等。

设计完成后,我们还要进行技术评审,以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异地实践操作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对所选材料的质量把控、施工人员技术要求等等。

我们通过与当地的建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多次交流,和实地示范,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数据和因素实验,以最终得以完成预期的路基路面工程任务。

总的来说,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我所体会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重视标准化、质量化的要求,以保证工程效益和长效运行。

建筑业作为一个规模巨大、涵盖性广的行业,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安全系数,理还应该面对各种网络安全需要和环境保护需要等技术要求,使建筑成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产物。

在这个进程中,建筑工业就必须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构建方式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读书报告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读书报告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读书报告——道路冻胀翻浆的原理及预防措施姓名:李立恒学号:20104476年级:2010级专业:土木工程指导老师:王正君道路冻胀翻浆的原理及其防治道路翻浆是季节性冻土区特有的现象,是公路最大的危害病害。

在水、土、温度、路面、行车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

每年5、6月份是翻浆暴露期,轻则产生“弹簧”现象,降低车速;重则破坏路基和路面,造成汽车运输能耗高、成本高,给公路养护部门带来麻烦。

为了保护路基稳定,使道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通行能力,以现有的养护条件下有效地将翻浆消灭或降低到最小程度,翻浆机理的提出和各种治理方法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翻浆的定义公路翻浆是在寒冷地区当公路处于不良条件或地下水较高及排水不良等情况下,特别是路基填土使用粉质土时,由于路基在冻结过程中,土基内形成温度坡度,在负温区内土中的毛细水先凝结成冰晶体,在正温区内,水在毛细管和水分子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上层负温区补充和迁移。

春融期间,路基上部开始融化,而下部尚未融化,形成不透水层,上部土层中过多的水无法排除,造成路基过湿软弱,强度急剧下降,在车辆载荷作用下路面发生了“弹簧”现象、裂缝、断裂、鼓包、软化或冒泥而形成翻浆。

二、道路翻浆的机理路基翻浆是在一定路段上和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影响翻浆的因素很多,如冻胀、气候、水、交通荷载等。

三、冻胀原因冻胀是发生翻浆的主要原因。

土层发生翻浆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水分冻结成冰时其体积要增大9%的缘由,而主要由于当大气温度降低至负温,土层中湿度也随之降低,土空隙中的自由水在0℃时首先结成冰晶体。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弱结合水最外层开始凝结,使冰晶体逐渐扩大,这使冰晶体周围土粒结合水膜减薄,土里就产生了渗透压力,一旦水分被吸引到了冻结区后,因为负温作用,水即冻结,使冰晶体增大,不平衡引力继续存在,因为负温区存在水源及适当补给通道(毛细水通道)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结合水,使冰晶体不断增大,周围未冻结区土层的水分因向冻结区迁移积聚,使冻结区土层中水分增加,冻结后的冰晶体不断增加,土体积也随之发生膨胀隆起,致使柔性路面鼓包开裂,刚性路面开裂。

关于路面路基实习报告3篇

关于路面路基实习报告3篇

关于路面路基实习报告3篇关于路面路基实习报告3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路面路基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路面路基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地点:唐津高速公路(津塘公路-荣乌高速)、京台高速公路(河北段)二、实习时间:20xx年6月9日-20xx年6月10日三、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是道路桥梁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为这个专业实践性非常强。

通过现场实习,观察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流程,认识施工机械,掌握施工方法,自我检验课堂学习效果,将理论与联系实际,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施工现场,以加深我们对《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加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在施工现场我们可以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有关个人今后发展方面的问题,通过询问现场指导老师或者施工技术人员,解决自己的疑惑,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实习,激发学生对道路桥梁专业的热爱,为将来投身到路桥建设的浪潮中做好准备。

四、实习地点简介1. 20xx年6月9日,津塘公路-荣乌高速路段。

唐津高速(津塘公路-荣乌高速)改扩建工程于20xx年正式开工,采用“边运营、边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

该路段起于唐津高速公路与津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引路南侧,终于荣乌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东侧,路线全长43.946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34.5米。

路基采用“两侧拼接为主,局部分离”的方式进行扩建,旧路路基部分采用路肩削坡、加设排水垫层、注浆加固等处理方案。

加宽部分路面结构:4cm沥青马蹄脂碎石(SMA-13)+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SUP-20)+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12cm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或沥青碎石(ATB-30)+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20cm石灰粉煤灰土,总厚度86cm。

路基路面实习心得

路基路面实习心得

班级:06201姓名:张文金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指导老师:武心婷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系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一)目的公路施工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专门安排了施工现场实习。

通过公路施工现场的感性认识,增进对公路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理解;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新技、新工艺、新材料的认识,补充丰富课堂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施工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实习,激发学生对公路桥梁工程专业的热爱,为将来投身到路桥建设的浪潮中做好准备。

(二)任务实习过程中要求认真听施工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地提出疑问,主动地向现场施工人员请教,及时记录和整理当天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要求每一位学生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极其自己对实习的思考和体会,并整理成实习报告。

要求实习报告的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并能明确地反映本次实习的收获。

英达热再生公司—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特点、施工工艺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级技术,采用就地加热、翻松、搅拌、摊铺、压实等连续作业,一次成型新路面。

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出现裂缝、泛油、磨损、车辙、坑槽等病害或路用性能下降,路面的损坏程度还没有波及到基层时,都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法,使用先进的现场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增加适当的新拌沥青混合料、再生剂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辗压,即可快速开放交通,是一种连续式的现场热再生作业方式。

根据英达公司提供的资料,其“修路王”现场热再生修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修补时间可节省5/6,作业人员节省1/2,旧路用材料完全利用,新沥青混合料用量可节省1/2。

因此,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方法在近几年的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了相对更为广泛的应用。

路基路面实习报告体会

路基路面实习报告体会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近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路基路面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路基路面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实习的一些体会。

二、实习内容1. 路基工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路基施工现场,了解了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是路基工程的基础,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填筑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

(2)路基压实:路基压实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我们学习了不同压实机械的使用、压实工艺和压实度检测方法。

(3)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保证路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我们学习了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排水设施的维护。

2.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参观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不同类型的路面施工现场,了解了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基层施工:路面基层是路面结构的基础,我们学习了基层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2)路面面层施工:路面面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部分,我们学习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3)路面病害处理:路面病害是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学习了路面病害的成因、分类和治理方法。

三、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路基路面工程的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团队合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现场施工,每个小组都需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这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安全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时刻关注施工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这使我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安全意识。

路基路面实习报告2篇

路基路面实习报告2篇

路基路面实习报告 (2)路基路面实习报告 (2)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路基路面实习一、实习概况在路基路面实习期间,我进入了XX公路工程项目,参与了该项目的路基路面施工工作。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新建一条公路,包括线路布置、路基、路面等工程施工。

二、实习内容1. 路基施工:我参与了基坑开挖、土方整平、路基填筑等工作。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基坑,并且需要考虑排水、支护等问题。

土方整平是为了保证路基的平整度,提高路基的承载力;路基填筑则是将底基层夯实,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2. 路面施工:路面施工一般包括底基层处理、面层施工等工序。

我参与了底基层的碾压和面层的铺设工作。

在底基层处理中,我了解到需要将基底清理干净,并且进行夯实,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

面层施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

3. 路面维护: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路面的维护工作。

我主要参与了路面的定期检查和养护工作,包括检查路面的平整度、损坏情况等,及时修补并清理路面上的杂物。

三、实习收获通过路基路面实习,我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协作工作、与他人沟通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还了解到公路工程中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如地质条件、排水等问题,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实习感想路基路面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亲身参与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技术水平。

我在实习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沟通和协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也认识到公路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毅力。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的锻炼,我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总结路基路面实习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次宝贵经历,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我将会更加努力学习和实践,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方案一:(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1 三菱T653B 29.3 48 1 双轮组20002 日野KB222 50.2 104.3 1 双轮组1000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20004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10005 黄河JN163 58.6 114 1 双轮组1000设计年限12 车道系数 1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1 5 6 %2 4 5 %3 34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60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745796E+07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717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811967E+07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8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 .21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8 .34 天然砂砾(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4标准轴载: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最小厚度: 10 (c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20℃) (15℃)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1.2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0 .8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900 900 .44 天然砂砾? 250 2505 土基32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 21.5 (0.01mm)H( 4 )= 80 cm LS= 22.2 (0.01mm)H( 4 )= 85 cm LS= 21.5 (0.01mm)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85 cm(第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85 cm(第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85 cm(第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H( 4 )= 8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验算路面防冻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cm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cm天然砂砾85 cm土基(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4标准轴载: BZZ-100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20℃) (15℃)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计算应力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0 计算应力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900 900 计算应力4 天然砂砾8 250 250 不算应力5 土基32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49.7 (0.01mm)第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56.9 (0.01mm)第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78.8 (0.01mm)第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403.1 (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LS= 291.1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第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1 )=-.359 (MPa)第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2 )=-.033 (MPa)第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3 )= .235 (MPa)方案二:(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1 三菱T653B 29.3 48 1 双轮组20002 日野KB222 50.2 104.3 1 双轮组1000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20004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10005 黄河JN163 58.6 114 1 双轮组1000设计年限12 车道系数 1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1 5 6 %2 4 5 %3 34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60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745796E+07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717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811967E+07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8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 .233 粗粒式沥青碎石4 水泥稳定碎石.6 .295 水泥石灰砂砾土.25 .09(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5标准轴载: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最小厚度: 15 (c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20℃) (15℃)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5 1500 1600 .8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50 1380 .73 粗粒式沥青碎石 5 1200 14004 水泥稳定碎石? 1700 1700 .145 水泥石灰砂砾土20 1500 1500 .086 土基32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 21.5 (0.01mm)H( 4 )= 25 cm LS= 23.9 (0.01mm)H( 4 )= 30 cm LS= 21.2 (0.01mm)H( 4 )= 29.4 c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H( 4 )= 29.4 cm(第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29.4 cm(第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29.4 cm(第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49.4 cm σ( 5 )= .09 MPaH( 4 )= 54.4 cm σ( 5 )= .08 MPaH( 4 )= 54.3 cm(第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H( 4 )= 29.4 cm(仅考虑弯沉)H( 4 )= 54.3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验算路面防冻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5标准轴载: BZZ-100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20℃) (15℃)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5 1500 1600 计算应力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50 1380 计算应力3 粗粒式沥青碎石 5 1200 1400 不算应力4 水泥稳定碎石20 1700 1700 计算应力5 水泥石灰砂砾土20 1500 1500 计算应力6 土基32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7.2 (0.01mm)第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9.2 (0.01mm)第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2.5 (0.01mm)第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7.1 (0.01mm)第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99.8 (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LS= 291.1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第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1 )=-.239 (MPa)第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2 )=-.142 (MPa)第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4 )= .061 (MPa)第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5 )= .206 (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一:(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内容: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变异水平的等级: 中级可靠度系数: 1.12面层类型: 普通混凝土面层序路面行驶单轴单轮轴载单轴双轮轴载双轴双轮轴载三轴双轮轴载交通量号车辆名称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kN) (kN) (kN) (kN)1 单后轴货车0 02 77.3 0 0 0 0 20002 单后轴货车0 0 2 154.3 0 0 0 0 10003 单后轴货车0 0 2 92.9 0 0 0 0 20004 单后轴货车0 0 2 80.25 0 0 0 0 10005 单后轴货车0 0 2 172.6 0 0 0 0 1000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1 车道分配系数 1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4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33000 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6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Ⅱ面层最大温度梯度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87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土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180 13002 石灰粉煤灰土150 6003 土基30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 165.5 MPaHB= 220 r= .691 SPS= 1.27 SPR= 5.52BX= .7 STM= 2.23 KT= .55 STR= 1.22SCR= 6.74 GSCR= 7.55 RE= 51 %HB= 289 r= .907 SPS= .87 SPR= 3.77BX= .51 STM= 2.13 KT= .53 STR= 1.13SCR= 4.9 GSCR= 5.49 RE= 9.8 %HB= 307 r= .964 SPS= .8 SPR= 3.46BX= .46 STM= 2.06 KT= .52 STR= 1.08SCR= 4.54 GSCR= 5.08 RE= 1.6 %HB= 310 r= .973 SPS= .79 SPR= 3.42BX= .46 STM= 2.08 KT= .53 STR= 1.09SCR= 4.51 GSCR= 5.05 RE= 1 %HB= 312 r= .979 SPS= .78 SPR= 3.38BX= .44 STM= 2.01 KT= .51 STR= 1.03SCR= 4.41 GSCR= 4.94 RE=-1.2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1.447365E+07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20 年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6.987341E+10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特重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165.5 MPa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312 mm(2)新建基(垫)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2标准轴载: BZZ-100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240 16002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180 13003 土基32第1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6.4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42.4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第2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122.1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170.1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91.1 (0.01mm)(根据“路基路面测试规程”公式计算)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方案二:(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内容: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变异水平的等级: 中级可靠度系数: 1.13面层类型: 普通混凝土面层序路面行驶单轴单轮轴载单轴双轮轴载双轴双轮轴载三轴双轮轴载交通量号车辆名称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组的个数总重(kN) (kN) (kN) (kN)1 单后轴货车0 02 77.3 0 0 0 0 20002 单后轴货车0 0 2 154.3 0 0 0 0 10003 单后轴货车0 0 2 92.9 0 0 0 0 20004 单后轴货车0 0 2 80.25 0 0 0 0 10005 单后轴货车0 0 2 172.6 0 0 0 0 1000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1 车道分配系数 1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39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33000 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6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Ⅱ面层最大温度梯度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87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土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160 13002 石灰粉煤灰土180 6003 填隙碎石150 5004 土基3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 212.4 MPaHB= 220 r= .636 SPS= 1.21 SPR= 5.25BX= .69 STM= 2.21 KT= .54 STR= 1.2SCR= 6.45 GSCR= 7.29 RE= 45.8 %HB= 282 r= .815 SPS= .86 SPR= 3.71BX= .52 STM= 2.12 KT= .53 STR= 1.13SCR= 4.84 GSCR= 5.47 RE= 9.4 %HB= 298 r= .861 SPS= .79 SPR= 3.43BX= .49 STM= 2.12 KT= .53 STR= 1.13SCR= 4.56 GSCR= 5.15 RE= 3 %HB= 304 r= .878 SPS= .77 SPR= 3.33BX= .47 STM= 2.07 KT= .52 STR= 1.08SCR= 4.41 GSCR= 4.98 RE=-.4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1.447365E+07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20 年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6.812657E+10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特重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212.4 MPa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304 mm(2)新建基(垫)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3标准轴载: BZZ-100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回弹模量(MPa)1 水泥稳定粒料160 13002 石灰土180 6003 填隙碎石150 5004 土基32第1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43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51.4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第2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84.7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111.7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第3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19.5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333.4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91.1 (0.01mm)(根据“路基路面测试规程”公式计算)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课程设计心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终于在紧张的节奏中接近尾声,两周的时间,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它是繁忙的,但更是充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