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精品文档第一课:生物和非生物一、填空题1、(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

2、(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

3、生物的共同点是:(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4、(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的特点是:(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5、毛绒玩具是(人类制造的),石子是(天然的)。

二、问答题1、寻找你家周围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答:生物有:鸡、狗、猪、猫、牛、树木、花草、人等;非生物有:玩具、椅子、桌子、房屋、石子等。

2、机器人是生物吗?为什么?它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吗?答:机器人不是生物;机器人虽然能活动,但它不具备生物的特点,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不需要水和营养;机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因为它的行为判断都在一定的程序下进行,是一种运算模式。

物质的东西永远决策不了意识。

第二课:树与草1、填空题1、树和草都是(植物),他们都有(根)、(茎)、(叶)、(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2、草的茎很柔软,叫(草质茎);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木质茎)。

二、名词解释蒸馏水———是指自来水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纯净的水。

三、问答题1、比较蟋蟀草和桃树根、茎、叶等器官的主要特征。

答:蟋蟀草:根比较细、比较多;叶片平展,细长条形;茎秆丛生,茎的顶端有2-7个指花穗。

桃树:主干不太高,茎比较硬;叶子为长椭圆形;通常花瓣为5片,也有很多桃树品种为重瓣花,果实里有硬核。

2、说一说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答:(1)采集漂亮的叶子与花;2)找一本厚厚的书;3)将叶片与花展平后夹在书中;4)每隔一天将标本翻个面;5)将标本牢固在硬纸板上;6)将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数据记录在上面。

第三课植物与我们的生活一、填空题1、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佳构文档等丰富的物质资本。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汇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汇

冀三科下知识点一、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 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 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 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 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

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

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1.减少使用塑料袋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3.塑料与棉花相比较,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 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含答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有的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如石油、木头、棉花、沙、丝、土等,它们被称为(天然材料)。

3、我们穿的衣服是用(布)制成的。

4、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5、玻璃是怎样加工的?答:玻璃是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中融化,经过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6、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7、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等优点。

8、我们身边用塑料制成的物品有(水桶)、(尺子)、(自动笔)、(计算器)、(饮料瓶)、(电话机)等。

9、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

11、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13、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14、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15、减少对“白色污染”建议:(①减少使用塑料袋。

②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③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16、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7、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18、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答:像玻璃、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不能取代天然材料,因为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为原料加工成的。

冀教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冀教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填空第14课1.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湖面被风吹起了波浪……这都是由于(风)的存在。

2.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空气变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第15课1.表示空气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作气温,(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

2.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3.在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气温计的(量程)与(刻度)。

4.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一样)的。

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米。

5.观测气温的活动步骤为:制订计划,确定(观测地点)、(开始时间)、观测时间间隔、(观测人)。

6.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较高,(早晨和夜晚)气温较低。

第16课1.我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气象符号)。

2.由于(气温)、(云量)、(风)、(雨)、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

通常,我们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天气状态。

3.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4.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划分为:晴、多云、阴。

5.根据24小时(降水量)的多少,将天气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包括(北风)、(东北风)、东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

比如,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

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18)级。

7.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第17课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方面描述天气。

2.降水有多种形式,包括(降雨)、(降雪)等。

3.我国不同地区季节变化有很大(不同)。

4.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知识点填空题第19课1.(天气)和(气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预知(未来天气情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气象站)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天气预报)。

3.(测风塔)用于记录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雨量器)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百叶箱里放有(温度计)、(湿度计)等多种仪器,可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4.除了(地面观测),气象观测站还要通过(高空气象观测)、气象卫星测)等手段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

5.气象站应建在校园中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

6.风向仪的指向代表(风吹来的方向)。

例如,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则指向(北方)。

第20课1.实施计划包括(观测和记录)、(分析和预测)2.观测天气可以从天气(阴晴)、(温度)、(风力)、动植物的活动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观测)并(记录),并将自己的(观测计划)与大家分享。

3.根据观测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

制订可实施的(观测计划),将观测结果用(不同形式)记录下来。

(连续观测)两周并坚持(长期观测),以便获得更多的数据。

课本习题解答第19课1.如何制作雨量器?雨量器如何使用?答:制作雨量器所需要的材料:塑料瓶、胶带、剪刀、直尺。

步骤:①剪下塑料瓶上部的三分之一。

②将剪下的部分倒着放入下半部分,瓶体交接处用胶带固定。

③向瓶内加适量的水,在瓶底形成清晰可见的液面。

④用防水记号笔在瓶身外沿水面画一条线,标记为雨量器刻度的起始位置。

⑤下雨前将雨量器放置在室外无遮挡的平整地面。

两停后用直尺量出从起始刻度线到瓶中水面的高度,就可以计算出本次降水量。

2.如何制作风向仪?答:制作风向仪所需要的材料: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步骤:①将纸片剪成三角形。

②将三角形沿横线水平剪成两部分。

吸管两端剪开口,一端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端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支“箭”。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二单元知识点填空第六课1.地球上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生活习性(多种多样),深不可测的(海底)高入云的山,干旱贫瘠的(沙漠),冰天雪地的(两极)……到处都有(动物)的足迹。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早高温的沙漠)中,莲生活在(水)中。

3.仙人掌有很多(刺),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装。

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

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5.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6.观察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看外观:(颜色)、(形状)等;(2)手感:(软硬)、(粗糙程度)等;(3)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7.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如莲、芦苇等。

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称为(陆生植物),如仙人掌、柳树等。

8.自然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所依赖的(环境),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第七课1、春天,鸟类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2.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3.有迁徒习性的鸟类被称为(候鸟),如(大雁)、(燕子)、(天鹅)等:没有迁徒的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麻雀)、(喜)、(雷鸟)等。

4.古人说:“(动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我国人民对于鸟类的爱护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八课1、冬去春来,气温上升,很多动物纷纷脱下旧的“衣服”换上了“(新装)”。

隆冬季节,寒风刺骨,许多动物又换上了“(棉衣)”。

2.针毛硬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1、动物、植物与人都就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与营养。

毛绒玩具与石子都就是非生物。

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与营养。

非生物有些就是人类制造的有些就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就是生物。

3、小草与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与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就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就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就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就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就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

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与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

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

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品种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是植物发展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酿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

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坚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一、身边的材料1.我们将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成品成为物品。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 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 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 有的材料不是从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而是由天然材料加工或合成得到材料叫人造材料。

如塑料(石油)、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都是人造材料。

5. 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

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腈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8.玻璃是怎样加工成的?玻璃是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中熔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9.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行为。

在观察事物前,要清楚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10.比较是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相同和差异的思维过程。

11.分析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并找出各个部分关系的思维过程。

12.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

二、塑料1.废旧塑料制品废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

怎样减少白色污染?○1减少使用塑料袋○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3.塑料与棉花相比较,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防弹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 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3.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14. 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但是不能完全代替钢铁。

15.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米的十亿分之一,一米等于10亿纳米。

二、列举题:请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给家中的物品分类。

(每类至少写三个)金属:钥匙、铁柜子、铁窗塑料:尺子、电话、饭盒木头:筷子、桌子、椅子纸:书、报纸、日历陶瓷:瓷碗、瓷花瓶、瓷杯子三、问答题1.塑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1)正面影响:带来好处与方便。

(2)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使资源贫乏。

2.(实验题)玻璃和塑料相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1)玻璃的优点: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

缺点:易破碎。

(2)塑料的优点: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等优点。

塑料的缺点: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电线电缆的内部和外层为什么分别使用金属和塑料等材料制成?因为电线电缆是金属能够导电;塑料是绝缘材料,可以防止漏电更安全。

4. 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1)像玻璃、陶瓷、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2)人造材料不能取代天然材料,(3)因为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5. (实验题)塑料和木头相比,塑料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塑料具有轻便、透明、防水等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6.(实验题)比较塑料手套和棉布手套的不同。

塑料手套:透气性能差,防水性好。

棉布手套:透气性能好,防水性差。

7.(实验题)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1)不一样(2)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8.儿童玩具大部分是用什么做的?用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1)大部分是用塑料做的.(2)好处:防水轻便又透明,易塑造成型。

保温耐腐有弹性,色彩鲜艳不导电。

9.白色污染的危害: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需数百年才能分解。

因此,会造成环境污染。

①破坏市容环境。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影响农作物生长。

④危及动物安全。

10.写一写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自觉少用或不用塑料袋(2)利用高科技,使制造出可降解的塑料,使塑料既能保留原来的优点,又能降解腐烂(3)“变废为宝”,让塑料制品重复利用(4)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11.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是不是所有塑料都有这种现象?答:塑料制品遇热有的会变软,有的没有明显变化,有的不发生变化。

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12.建筑上塑料完全能代替钢铁吗?为什么?答:(1)不能(2)虽然新型塑料也能有很大的硬度可以代替一部分钢铁用,但它的硬度比钢铁还差得多,还有塑料的好多性能和钢铁不同。

13.不同的材料其性质不同。

现在给你粗细相同的一根钢筋、一根塑料棒,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硬度?设计实验方案并自己动手试一试。

方法一:用互相划的方法。

方法二:用弯曲的方法实验结论:钢筋的硬度大,塑料的硬度小。

三、倾听声音1.声音是人的耳膜能感觉到(空气振动),也就是物体振动引起空气压张的变化。

2.(实验题)鼓锤敲鼓,鼓面(振动),鼓面上的豆子(振动)。

豆粒跳动(越高),鼓声(越大)。

物体出声时的共同现象: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实验题)物体停止发声时共同现象:振动也停止。

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4.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来回运动,这种往复运动可以用“振动”来表示。

只要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5.使物体停止发生的方法是:停止振动。

6.(实验题)演奏者如何使锣鼓停止发声呢?答:用手按在乐器上使它停止振动。

7.钢琴弹完一区,停止演奏后还能听到琴声,为什么?答:钢琴虽然不弹了,但琴弦仍在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琴声还能持续一会儿。

8.风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9.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10.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11.我们周围的声音不是单调的,而是各种各样的。

四、物体传声1.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也叫媒体、媒介。

木头、水、空气等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可以透过固体、液体、气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2. 固体传声效果最快最好,气体传声效果最慢最差。

钢铁中:5000m∕s; 水中:1440 m∕s;空气中:340 m∕s3.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水波是向(水平)方向传播的。

4.游泳时头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答:能,水能传播声音。

5.在月球上声音能传播吗?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怎样通话?答:不能,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用无线电话互相通信。

6. 为什么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答:地球上有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里。

7. 为什么在古代,人趴到地上听一会儿就知道远方有人来了没有?答:因为土地能够传声,而且比空气传播声音要快,远处脚步声通过土地传过来,使我们听到声音。

8. 当你走到小河边,水面的小鱼便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声音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通过大地和水传给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便游开了。

9.(实验题)把书卷成筒,对着筒喊话,为什么声音传得远?答:这是因为它能使声波集中向前方,不让它向四面分散,因此传得远。

10.把闹钟放在玻璃罩里,抽去空气,听不到铃声,为什么?答:是因为玻璃罩里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所以只能看见铃锤在敲铃,听不到铃声。

11.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是通过固体(听诊器)传声到医生耳朵里的。

12. 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断定是否有火车要来,这说明火车的声音是通过固体铁轨传声的,并且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而且快。

13.(实验题)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个同学在桌面上的另一端轻轻挠桌面,能听到挠桌面的声音吗?为什么站在旁边的同学听不见,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听见?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答:(1)能(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