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案分析(语文S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一、单元分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共有5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黄山奇石》、《葡萄沟》、《肥皂泡》和《海洋世界》。

这些课文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民间习俗的介绍,还有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观察,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家乡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笔画、笔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3)朗读与阅读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家乡的美。

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 第1课时:《长城》2. 第2课时:《黄山奇石》3. 第3课时:《葡萄沟》4. 第4课时:《肥皂泡》5. 第5课时:《海洋世界》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自读、齐读、默读等方式,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含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含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
2.对比阅读促思维
本单元还编排了两个“阅读链接”,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猫》、《白公鹅》。教材选编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作品,语言材料非常丰富。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在比较中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发现作家表达的独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6.学习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
7.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揣摩明贬暗褒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说话和习作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2.体会作家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感受语言的趣味。
单元教学
策略
1.增强文体意识
增强文体意识是使用好统编教材的着力点。学习不同的文体,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这一单元都是名家散文,散文内容易懂,因此教学的重点要落在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学习写作方法。教学的策略可以选择有感情朗读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如创设情境读、前后语句对比读、想象画面朗读等,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作家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文字背后蕴藏的美好情感,发现作家表情达意的独特写法。
单元教学
目标
1.会认28个生字,会写45个生字,会写36个词语,读准5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动物的特点。
3.体会作家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感受语言的趣味。
4.有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观察动物的兴趣。
5.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动物,能发现它们各方面的特点。
6.能根据需要,写出动物的特点。
《母鸡》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喜欢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通过对母鸡的看法的改变,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单元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单元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和解释故事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流畅朗读短文•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成语和俗语•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内涵•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俗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成语和俗语•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解释和思考四、教学环节1. 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辅助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故事书•学具:字卡、教学磁带2. 教学过程(一) 热身引入•师生互动,以问题解答的方式引入本单元主题•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关于故事情节的猜测和感想(二) 教学重点呈现•教师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学生模仿朗读,提倡流畅自然•分组学习课文中的成语和俗语,进行解释和讨论(三)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设计等内容•学生就故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四) 拓展延伸•利用图片故事书或实物展示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激发兴趣(五) 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回答问题,对故事情节进行回顾和整理五、教学评估•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流畅朗读•课文复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解释•成语应用:能否正确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俗语•问题回答: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讨论和思考能力六、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学生表现不佳的地方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和单元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XX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范文整理

XX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范文整理

XX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课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学习时间:班级:小组:小主人:课题13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课时2【合作探究】.读节,我知道祖国有,作者运用了的手法。

第2节,诗歌歌颂了的雄伟壮丽,作者运用了手法?读第三节,说说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表达了作者?【拓展延伸】这首诗中,有些句子写得很美,请用波浪线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你也能仿照这些句子,写几句吗?课型学+展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状观、怀抱、深情、宏伟蓝图”等词语读通顺诗歌,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自主学习】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辨字组词。

漠湾健懂摸弯键憧诗句,理解词语: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看五颜六色,都是形象语言。

结合诗句理解“五颜六色”:“形象语言”:我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宏伟蓝图: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学习时间:班级:小组:小主人:课题14陈嘉庚办学课时23、品读句子: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我体会到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我的体会【拓展延伸】还有很多像陈嘉庚一样的名人,你能搜集一些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达标检测】衣钱欺豫范兴在的劳作耐心地的读书声的经营静静地的巷子+展课型学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抓住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习课文,我知道陈嘉庚是一个的人。

【合作探究】小声朗读课文,把描写陈嘉庚的行为、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划出来,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11 永远的白衣战士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端家莉秦宏玲审核人:周明龙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结合语言文字,理解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难点】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能结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默读课文,感知交流,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结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能给课文分段。

【课前预学】1.自学生字词。

2.读熟课文。

3.初步理解并概括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出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语句,并在文中做记号。

3.我觉得她是一个的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描写医护人员的词语,学生朗读。

介绍: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流行。

正是有了医护人员,才挽救了一位位患者的生命。

今天我们也要来认识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这就是——板书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难读的词语的掌握情况。

2.解决难读的句子。

(1)“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运转”红色)指名读读这句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一、教材概述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四个单元,总体内容涉及:故事阅读、课文研究、语文运用等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并培养对于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材结构本单元教材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导读教师将通过简要介绍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语文研究的热情。

2. 故事阅读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学生将通过阅读该故事,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

3. 课文研究教师将对于课文进行逐段解读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词语意义,培养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

4. 语文运用本单元将通过一系列的课堂练和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拓展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主旨和要点。

2. 掌握课文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词语意义,理解课文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3. 培养语文运用能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课堂练和小组活动,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故事理解和情节分析: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主旨和要点。

2. 课文语言表达和意义把握: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词语意义,理解课文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3. 语文知识的运用和拓展: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

五、教学方法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法:通过导读和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走进本单元,你就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的世界。

《田忌赛马》中的孙膑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相同的马只调换了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

《聪明的使者》一文,为我们讲述了使者禄东赞,巧用妙法,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圆满地完成了松赞干布交给他的任务,促成了一桩美好的婚姻。

《鞋匠的儿子》中的林肯,一位卑微鞋匠的儿子,在他当选总统的时候,以自己的智慧和真情,让那些羞辱他的参议员折服。

《生死攸关的烛光》中,普通的法国妇女和她的儿女,面对德国入侵者所表现出的冷静和智慧,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读了这组课文,令你不能不叹服智慧的力量和智者的风范。

教学本单元课文,重点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反复阅读,用心品味、体会,从生动的人物形象及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受到感染。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精选五篇)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精选五篇)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要是三篇记人的文章: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

第12课《“番茄太阳”》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好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音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

明明虽然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可爱,聪明机灵,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

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第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讲了萨沙一家人自学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写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并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4.体会“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5.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6.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7.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分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分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分析一、学生分析:第四单元的学习就进入了运动会的团体操训练阶段,学得有点匆忙,因为得所有孩子都在的时候学新课;没有进行复习,正好上周二两节课学生都在教室里,赶紧就考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案分析(语文S版)四年级语下册第四单元学案分析(语S版)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目标: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时一、激情导入出示中国地图。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图片,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事什么,看完图片后回答问题。

2、板书问题目。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的祖国,今天我们学习《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这篇。

二、出示预习提纲。

1、初读,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要求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3、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依据自学提纲,展示汇报交流。

1、再读,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一小节(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2)我们一起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生:骄傲、自豪)()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3、学习第二小节(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生:高不可攀)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生:美、迷人、多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师:出示(三峡奇景、泰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师:出示:(生填写)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以及()。

师: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4、学习第三小节(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四、检测反馈。

1、听写生字:漠、湾、健、康、峡、泰、懂、宏2、词语听写: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宏伟。

3、比一比,再组词沼()褐()诸()泰()诏()渴()著()秦()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时一、回顾内容,引入新1、通过上节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2、本节,我们继续感受祖国的辽阔与美丽。

板书题。

二、出示预习提纲找出描写祖国秀美川的语句,把你的体会写在有关的语句旁,边读边勾画,要有的放矢地结合内容理解。

三、展示汇报交流1、指名朗读。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

4、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自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

1、学习第一小节(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我们一起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2、学习第二小节(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想象着读一读。

(2)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出示小黑板: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3、学习第三小节(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4、指导背诵第二小节(1)、出示图片(2)、总结背诵的方法,想象画面背诵。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骄傲、自豪自主读书,边读边画高不可攀有感情地朗读美、迷人、多结合实际谈一谈随着老师的图片学生背诵。

学会读中感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这篇写了什么内容?2、学习了这篇你知道了什么?3、练习写生字两遍。

4、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沙漠()的高()的湖泊()的平原()的沼泽()的海湾、连线珠穆朗玛峰望日出五岳撒开珍珠串南沙诸海岛竞雄奇登泰举手能摩天板书设计: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九百六十万祖国宽阔而温暖妈妈的怀抱宏伟的蓝图教学反思:教学时,让学生画出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自己品读,体会它们的美诗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体会省略的内容,从而丰富诗歌的内涵,感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14 陈嘉庚办学教学目标: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导入:读题质疑读题,你想了解什么?(为什么要办学、怎么办的?陈嘉庚是个什么样的人?)二、出示预习提纲1、学习生字2、练习近义词、反义词3、词义解释4、主要讲的是什么?三、依据自学提纲,识记生字1、读,全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

(1)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

(2)根据重点词语,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是“爱国”?)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1、默读,用笔划出陈嘉庚的语言、动作,把读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

2、指导朗读:出示: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对妻子说:“……。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

”(1)对比读读,你读懂了什么?(2)我们一起看看陈嘉庚在南洋的生活,出示资料。

陈嘉庚能够把自己的血汗钱,拿为家乡人民办学,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陈嘉庚在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时,他回到家中又会怎样对妻子说?4、填空::陈嘉庚在海外拼命打工,是为了()。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默写生字:袖、涉、隆、镇、犹、豫、赚、范、欺、侮2、听写词语:领袖、兴办、犹豫、赚钱、欺侮、经营、不断、远涉重洋、3、如果你是集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会对陈嘉庚说些什么?第二时一、预习提纲、引入新1 上节,我们围绕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找出中描写陈嘉庚言行的语句,抓住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所画出的语句,有的放矢理解内容。

二、展示汇报交流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从里知道了些什么?2汇报交流。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①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②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才得的?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9自然段。

①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②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此转自斐斐园FFNet。

③集体交流,指名汇报。

老师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互读互评。

④中的插图是对照的哪部分内容的?看插图,谈谈你看后的感受。

4齐读第10自然段。

出示句子:“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的钱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读一读,认真体会带点的词,用一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说出,与大家交流。

三、朗读全,感受陈嘉庚的爱国之情四、反馈检测1、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2、陈嘉庚做出了哪些贡献?3、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4、陈嘉庚办学辛勤劳作有所积蓄陈嘉庚拼命赚钱办学校热爱家乡诚信经营不断教学反思:围绕”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等问题默读,了解讲述的内容教师本身要始终以情动人,感染学生, 让学生真正体会陈嘉庚先生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1舞动的北京教学目标1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熟读,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本中由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象征意义。

难点: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感受灿烂的中华明。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及多媒体、奥运会会徽图案及有关奥运会的资料生字词卡片。

第一时一、简介奥运,导入新1出示奥运会五环图。

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在什么地方见过?2简介奥运会,议一议奥运会旗帜上五环图案的象征意义。

3展示以往的奥运会会徽。

(结合语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的内容。

)4今天,我们学习《舞动的北京》,你一定能从中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及其象征意义,并为灿烂的中华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板书题。

有激情地齐读题。

二、初读,感知内容1自由读,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了,你知道了什么?三、出示预习提纲识记生字,学习新词1默读,把生字圈出,自由识记。

2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找出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读一读,结合上下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不太理解的词做个记号。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①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②把难读难记的字找出,交流识记办法,比比谁的办法妙。

③把生字带入再读一读,把读通顺,读流利。

④书写“攒、徽、讯、韵”等字。

第二时一、复习引入1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这节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出示预习提纲并展示交流1自由读第1、2自然段。

①你从这两个自然中知道了什么?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人们心情的“激动而急切”?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会徽揭晓仪式的隆重?(结合插图一。

)2默读第3自然段。

①画出表示会徽图案和象征意义的句子读一读,同桌交流。

②看图说说会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取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③讨论:你认为这枚会徽设计得怎样?你是怎样体会到的?(结合插图二。

)④自由读,指名读,边读边想象会徽的样子。

3默读(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

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面世后,产生了怎样的反响?②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明?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③完成后第3题。

三、再读,积累词句,体会的表达特点1自由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后抄到采集本上。

2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交流:是采用什么顺序介绍会徽的图案的?(总——分——总)3默读第4自然段,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