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软件跨平台的一种实现
WorldWind与OSG对比

World Wind与OSG对比1.简介WorldWind是由NASA和开源社区共同开发的开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World Wind 可以利用Landsat 7、SRTM、MODIS、GLOBE、Landmark、Set等多颗卫星的数据,将Landsat卫星的图像和航天飞机雷达遥感数据结合在一起,让用户体验三维地球遨游的感觉。
还提供了月球数据,可以对月球进行虚拟的巡航,用户可在所观察的行星上随意地旋转、放天、缩小, 同时可以看到地名和行政区划。
OSG 是OpenSceneGraph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码、跨平台的图形开发包。
它为诸如飞行器仿真,游戏,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这样的高性能图形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
它基于场景图的概念,它提供一个在 OpenGL 之上的面向对象的框架,从而能把开发者从实现和优化底层图形的调用中解脱出来,并且它为图形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提供很多附加的实用工具。
2.底层World Wind目前分为.NET版和Java版本。
开发语言分别为C#和Java。
.NET版渲染方式为D3D,Java版本为OpenGL。
OSG:它完全是由标准 C++程序和OpenGL写的,充分利用STL和设计模式,发挥开源开发模型的优势提供的免费开发库。
3.操作系统Word Wind:.net最新为1.4版,已经停止更新,支持Windows 平台;java最新版为2.0,可跨平台。
World Wind是个开放软件,允许用户修改w0rld Wind软件本身。
OSG:跨平台。
osgViewer库提供自带窗口支持,可支持 Windows (Win32),Unix (X11)和OSX (Carbon)。
osgViewer库也可以轻松的和你的窗口开发包集成起来,作为OpenSceneGraph-2.0发布版本的一部分,有例子演示了如何在Qt, GLUT, FLTK, SDL, WxWidget, Cocoa and MFC 中的使用。
激光雷达SCADA跨平台嵌入式软件设计

基 于框 架的 S A A嵌入 式软件 不仅提 高了软件 的可靠性和可扩展 性,而且 实现 了软件 向其它平 台扩展 的能力 ,达到 了设 CD
计 重 用和 代 码 重 用 目的 。
关键词 :跨 平台;框 架;组件 ;嵌 入式软件 ;激光 雷达 ;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 中图法分类号 : P 1 文献标识号 : T 31 A 文章编号 : 0 07 2 (0 2 10 1—6 1 0—0 4 2 1)0—1 很好的稳定性 ,能够 提升 软件 的整体性能 。 目前已有的跨平 台方法 有虚 拟机 、类库 、操 作 系统抽
象层等l] _ 。受限于嵌入式处理器 的内存 资源 ,虚拟机 、类 3
库方法不适用于嵌入 式系 统 ,而操作 系统抽 象层方 法实 现
复杂 ,不适用于 S A A软件 的应用需求 。结合 S CD C
21 0 2年 1 月
计 算机 工程与设计
COM P UTE E R NGI NEERI NG AND SI DE GN
Jn 2 1 a. 0 2
V0 . 3 No 1 13 .
第3 3卷
第1 期
激光雷达 S A A跨平台嵌人式软件设计 C D
郭树 强 ,张珂 殊 (. 中 国科 学 院光 电研 究 院,北京 10 9 ;2 中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院 ,北京 104 ) 1 00 4 . 009
框架技术作为 一种 软件重 用技 术 ,最初 是在 通用 计算 机 领域 出现 的[ ,后来 有 研 究 者 将 其 应 用 到 了嵌 入 式 领 5 ] 域 _ 。关于什么是框 架 , 目前 尚无统 一 的定 义 ,但框 架具 6 ] 有 一致 的特征_ 。框 架是 一个 可重用 的 、半 成 品的应 用程 7 ]
可定制、跨平台通用雷达终端软件的设计

某些供 出口的雷达 , 根据地域 的不同 , 国文字 的布局及显示方式 各 也 不相同 , 如果 软件设计之初不考 虑这个 因素 , 开发人员 可能会必须重 写 整 个 u , 浪 费 时 间 。 而 且 对 于 开 发 人 员 不 懂 的语 言 , 开 发 和 调 试 I很 给 将带 来极大 的困难 , 所以必须寻求 一种 方法 , 使得软件界 面语言与软件 自身 的开发是松耦 合的 , 么开发 人员可更多致力于软 件算 法的实现 , 那 语言 就交给翻译去做吧 ! 客户有 时需要不 同 的操 作平 台或操作 系统 , 如某个大 系统中需 例 要 配备一 部雷达 , 并且整 个系统 内的计算机 全部采 用 L u 操作 系统 , ix n 那 么现有 的 Wi3 操作 系统 的已定 型软 件必须 进行移植 , n2 软件 移植是 需 要大量时 间和精力的 , 并且移植 过程 中将 出现很 多不可预知的错误 , 使 得 已经定 型的软件还要经 过重新测试等很 多麻烦 。如果能在不更改 源 代码 的 条件下 , 只更改 几个编译 指令 , 在新 的操作 系统下 重新 编 并 译, 那么 以上所 提到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 2设 计 思 想 . 21 .可定制性 可定制性是 指操作手可 以依据 自己的好恶灵 活定制软件 。终端软 件 的可定制 主要 是保持总体设计风格 的前提下对 u 的定 制 , I 包括 : () 1软件 皮肤 的定制 , 操作人 员可 以修 改配置文 件 , 而加载不 同 从 的皮肤文件 达到定 制皮肤的 目的。 . () 2 软件 色彩 的定制 , 作人员可 以在线 的修 改诸如 P I 操 P 显示 的背 景 颜色 , 跟踪轨 迹的颜色等等 。 () 3 软件语 言 的定制 , 在编写 软件 的时候 对于使 用到 uI 字符 串 由 语 言 配置文件 中读取 相应 的字符 串, 软件会依据 不 同的语 言配置文 件 将 相 应 的语 言 呈 现 。 22 平 台 性 .跨 跨平 台性 是指在 软件源代码 不需要 修改或 只需要很少 的修改 , 在 不 同的编译 环境下重新编译就 可以运行在相应平 台的特性 。 当今各大 软件开发 商都 开发 自己的操作系 统 , 操作 系统在 市场所 占份 额的竞争 也愈演 愈烈 , 平 台性 在终端 软件开发乃 至整个 软件行 跨 业 中都至关 重要 , 开发人员 必须在 开发软件 之初考虑这 个问题 。另外 硬件迅 猛的发展也需 要跨平 台性 的支持 , 比如 3 bt 2 i架构 的 C U向 6 bt P 4i 架构 的升级 , MD和 I T L平 台下算法 的兼 容性等。 A NE
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雷达系统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来侦测和测量物体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的仪器。
它在军事、民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航空导航、气象预报、交通控制等。
本文将介绍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雷达技术。
一、雷达系统的组成雷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发射器:发射器用于产生并发射电磁波,它通常包括一个高频振荡器和一个天线。
1.2 天线:天线是雷达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负责辐射出电磁波并接收返回的信号。
1.3 接收器:接收器接收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需要的电信号。
1.4 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数据。
二、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2.1 信号发射:发射器产生高频电磁波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这些电磁波被称为“探测信号”。
2.2 接收信号:当探测信号遇到物体时,部分能量被物体吸收、反射或散射。
这些反射信号被物体周围的空间介质(如大气)传输到雷达系统所在地点。
2.3 接收信号的处理:接收器接收并放大传回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交给处理器进行处理。
2.4 数据处理和显示: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得到物体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并将结果显示在监视器上。
三、雷达测量物体位置的原理雷达系统通过测量从目标物体返回的信号的时间延迟来确定物体的距离。
当探测信号遇到目标物体时,一部分信号会被目标物体反射并返回雷达系统。
雷达系统通过计算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可以推算出目标物体与雷达系统的距离。
四、雷达测量物体速度的原理雷达系统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当探测信号遇到运动物体时,反射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是由于物体的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
雷达系统通过测量反射信号的频率变化来推算目标物体的速度。
五、雷达系统应用案例雷达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以航空导航和气象预报为例,介绍雷达系统的应用。
5.1 航空导航:雷达系统在航空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LAM经典入门教程

SLAM经典入门教程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指机器人或移动设备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实现自身定位和环境地图构建的技术。
SLAM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经典的SLAM入门教程,帮助初学者了解SLAM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一、SLAM的基本概念1. 定位(Localization):机器人或移动设备在地图中确定自身位置的过程。
2. 地图构建(Mapping):机器人或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构建环境地图的过程。
3. 同步(Simultaneous):指机器人或移动设备在进行定位和地图构建时同时进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4. 自身定位误差(Self-localization error):机器人或移动设备定位的准确性,影响其整体性能。
5. 地图构建误差(Mapping error):机器人或移动设备构建环境地图的准确性,影响其对环境的理解能力。
二、SLAM的实现方法1.基于视觉的SLAM:利用摄像头或激光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匹配等算法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
2.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利用激光传感器扫描环境,通过计算得出物体的距离和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
3.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SLAM:利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获取机器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通过积分计算位姿,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
4.基于里程计的SLAM:利用机器人的里程计测量轮子转动的距离,通过计算位姿变化来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
三、经典SLAM算法1. EKF-SLAM(Extended Kalman Filter SLAM):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SLAM算法,利用状态估计和协方差矩阵来实现定位和地图构建。
2. FastSLAM:基于粒子滤波器的SLAM算法,将地图分解为多个粒子,每个粒子都有自己的状态和权重,通过多次重采样来更新地图。
雷达系统工作原理详解

雷达系统工作原理详解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的技术。
雷达系统由发射器、接收器、天线系统以及信号处理器组成,它能够探测、跟踪和识别远距离目标,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的特性和相对论的时差测量原理。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一束脉冲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波束,通过计算往返时间和电磁波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距离。
1. 发射器雷达系统的发射器负责产生高频率的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脉冲信号。
发射器通常采用放大器和脉冲发生器的组合,通过调节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可以控制雷达系统的探测范围和分辨率。
2. 天线系统雷达系统的天线系统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发射时,天线将电磁波以指定的方向发送出去;接收时,天线会捕捉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器。
天线的设计和构造很重要,它决定了雷达系统的发射功率、辐射方向以及接收信号的灵敏度。
3. 接收器雷达系统的接收器负责接收和放大由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
接收器通常包括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检波器等组件,用于提取和放大目标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与目标距离成正比的电压或距离相关的数字信号。
4. 信号处理器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器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会对信号进行滤波、降噪、时域和频域分析等操作,以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
信号处理器还可以将目标信号与之前的雷达图像进行比对,从而实现目标的识别和跟踪。
二、雷达系统的探测原理雷达系统利用电磁波与目标的相互作用实现目标的探测和测距。
雷达发送的电磁波遇到目标时,会被目标反射、散射或折射。
根据反射的特点,可以得到以下几种雷达探测原理。
1. 相干雷达相干雷达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反射特性进行探测。
当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时,会引起电磁波的散射,目标散射回来的波束会被接收器接收到。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波束,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以及形状等信息。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雷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雷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金骥【摘要】研究分析了雷达设备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明确了本地控制模式在设备监控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Web技术核心业务与显示处理分离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雷达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本系统的软件架构及所采用的软件技术和方法.实践证明,本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需求.【期刊名称】《信息记录材料》【年(卷),期】2016(017)002【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Web技术;雷达监控;Ajax;MySQL【作者】金骥【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88;孔径阵列与空间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88;智能情报处理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4雷达监控系统担负着对全系统运行状态监视、性能参数采集及对整机实时控制的重要职责,是雷达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现有的各式雷达产品多采用本地控制模式[1],即雷达各分机系统将采集到的性能数据及告警信息实时上报到运行监控软件的各台计算机,然后由监控软件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和图形界面显示。
这种软件架构虽能满足用户的一般需求,但是随着雷达系统功能不断增加、业务逻辑复杂性不断提升,使得这种“强耦合”的软件架构愈加难以开发和维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技术人员越来越倾向于采用Web技术来开发本行业的软件产品。
主要原因是Web的B/S模式(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2]采用浏览器作为用户终端界面,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部署在服务器上,从而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本文基于Web技术的诸多优点的考虑,提出一种新型雷达监控系统设计,实现中采用了JavaScript、Ajax、PHP以及MySQL等主流的Web技术。
基于Web的雷达监控系统由客户端(浏览器)和服务器(服务器和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
基于android的船舶雷达实时显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积累和发展,各种智能移动设备不断出现,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利用各种移动软件和智能网络我们可以轻松的处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移动技术的冲击也势必会影响到传统的船舶行业。
随着网络和软硬件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促使传统的船舶行业向着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向快速发。
为解决传统船舶显控系统存在体积大,造价高,维护难的问题[1],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船舶雷达实时显控系统。
首先,根据平台特征和功能需求,通过运用合理方法实现了传统显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其次对系统中存在的图像漏点,目标快速定向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利用智能移动平台固有的互联交互特性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扩展。
本文围绕以上内容主要展开了以下工作:1.研究了船舶行业的发展,介绍显控系统研发过程中所需的理论基础,对于船舶实时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ndroid的船舶雷达实时显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2. 系统中通过合理的优化方案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了基本功能并进行了功能扩展。
界面显示中采用合理的绘图策略和算法,使得显示效果更佳的流畅和友好。
为了满足多屏扩展的功能需求,引入了IP 多播传输机制。
制定了对应多播地址并定义了报文的数据结构,并通过网络编程实现了相应功能。
另外,依托移动设备的交互特性,引入了用户管理和资讯管理功能,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扩展。
3. 研究了系统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图像漏点,目标快速定向等。
针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对于图像漏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查找表的图像补点方法,利用较少的内存空间实现了图像补全,解决了Android 系统中经常存在的OOM问题,增强了图像显示效果。
在快速测向问题上,提出了基于辅助角转换的目标快速测向方法,方法中优化了搜索特征函数,压缩了搜索范围,减少了目标测向估计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 能 力 的 多 功 能 相 控 阵 雷 达 不 断 发 展 , 达 系 雷
1 引 言
随 着现 代 雷 达 技 术 的发 展 , 别 是 近 年 来 多 特
功 能相 控阵雷 达 的广 泛 应 用 , 雷达 控 制 、 据处 对 数
统 的需 求 大 幅 提 高 , 雷 达 系 统 软 件 的 要 求 也 越 对
s por uli l tor f a a ys e s t a e de eopm e , i r a i he efce y o m p t nta plc up tm tp a f m orr d r s t m ofw r v l nt nc e sng t f iinc fi or a p ia
An I p e e a i n o u tp a f r f r Ra a y t m o t r m l m nt to f M li l to m o d r S s e S f wa e
NISh a id o.IICh a u n.SHENG n Yu
t na d d ce s g t ep oe t e eo me t i . i n e ra i h rj c d v lp n me o n t
Ke r s r d r p r tn y t m ;a s r c in l y r p r t g s s e e e so y wo d : a a ;o e a i g s s e b t a t a e ;o e a i y tm xtn i n o n
Hale Waihona Puke ( CETC o 3 s ar h I s iu e,He N . 8 Re e c n tt t
203 3 0 1,Chi a) n
Ab ta t I hs p p r h e e st fo e a ig s s e a s r ci n ly rf r r d rs s e s f wa ei s r c : n t i a e ,t en c s iyo p r tn y t m b ta to e o a a y t m o t r s a d s u s d i ea l An t e in a d i lme t t n a e p e e t d Op r t n s s e ic s e n d t i . d i d s g n mp e n a i r r s n e . s o e a i y t m e t n i n( o x e so OSE) t c n lg s u e o i lme ti d p n e c f a p ia i n s fwa e f o p a f r ,b e e i i g,o t i e h o o y i s d t mp e n n e e d n e o p l t o t r r m l to m c o y rd f n n pi — m zn n n a s ltn f t e d fe e to e a i n s s e . A e fc mmo p lc t n i t ra e i g v n t i g a d e c p u a i g o h i r n p r t y t ms f o s to o n a p ia i n e f c s i e o o
倪 世道 , 李 川 ,盛 匀
( 国 电 子 科技 集 团 公 司第 三 十 八 研 究 所 , 徽 合 肥 2 0 3 ) 中 安 3 0 1 摘 要 :论 述 了 雷达 系 统 软件 中操 作 系统 抽 象 层 存 在 的 必 要 性 , 给 出其 在 雷 达 系统 中的 实 现 , 采 并 即 用操 作 系统 扩展 ( E 技 术 来 实现 应 用 软件 的 平 台无 关 , 过 对 不 同操 作 系统 的核 心 功 能 的 重 新 定 义 、 化 OS ) 通 优 和 封 装 , 出一 个 共 用 的 面 向 应 用 开 发 的 屏 蔽 平 台差 异 的 操 作 系统 抽 象 层 , 时 在 这 个 抽 象层 中 结 合 雷 达 得 同 系 统软 件 的 特 点提 供 了适 用 于 雷达 系 统 软 件 的 底 层 功 能 , 以 支 持 雷 达 系 统 软 件 跨 平 台, 高 关 键 应 用 的 用 提
维普资讯
第 5期
20 0 6年 1 O月
雷 达 科 学 与 技 术
Ra dar Sci ce an echn ogY en d T ol
Vo . . 1 4 No 5 Oc o e 0 6 tb r2 0
雷 达 系统 软 件 跨 平 台 的一 种 实现
来越 高 。相 应 地 , 雷 达 系 统 软 件 所 依 托 的 操 作 对
系统 平 台 的要求 也不 断 提高 。 首 先 , 雷 达 控 制 软 件 的实 时 性 要 求 不 断 提 对 高, 特别 是 在 多 功能 相 控 阵雷 达 中要 求 阵 列 天 线 具 有波 束 捷 变 能 力 , 对 多个 目标 快 速 交 替 进 行 应
理 软件 及其所 在 平 台 的要 求 越来 越 高 。传 统 的单
效 率 , 短 项 目的 开 发 时 间 。 缩
关 键 词 :雷 达 ;操 作 系统 ; 象 层 ; 作 系统 扩展 抽 操
中 图分 类 号 : 3 1 N9 TP 1 ;T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2 3 ( 0 6 0—3 30 1 7—3 7 2 0 ) 50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