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节选)
围城精彩片段摘抄

围城精彩片段摘抄《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下面是关于围城精彩片段摘抄的内容,欢迎阅读!1. 韩学愈撒他的谎,并非跟自己同谋,但有了他,似乎自己的欺骗减轻了罪名。
当然新添上一种不快意,可是这种不快意是透风的,见得天日的,不比买文凭的事像谋杀迹灭的尸首,对自己都要遮掩得一丝不露。
撒谎骗人该像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
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真是大傻瓜。
假如索性大胆老脸,至少高松年的欺负就可以避免。
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
2. 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
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拜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3. 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
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
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
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年龄看上去有二十五六,不过新派女人的年龄好比旧式女人婚帖上的年庚,需要考订学家所谓外证据来断定真确性,本身是看不出的。
那男孩子的母亲已有三十开外,穿件半旧的黑纱旗袍,满面劳碌困倦,加上天生的倒挂眉毛,愈觉愁苦可怜。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
他刚会走路,一刻不停地要乱跑;母亲怕热,拉得手累心烦,又惦记着丈夫在下面的输赢,不住骂这孩子讨厌。
这孩子跑不到哪里去便改变宗旨,扑向看书的女人身上。
4. 也许因为战事中死人太多了,枉死者没消磨掉的生命力都迸作春天的生意。
那年春天,所候特别好。
这春所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
钱钟书《围城(节选)》阅读理解(三)

钱钟书《围城(节选)》阅读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围城(节选)钱锺书他丈人丈母见他,欢喜得了不得。
他送丈人一根在锡兰买的象牙柄藤手杖,送爱打牌而信佛的丈母一只法国货女人手提袋和两张锡兰的贝叶,送他十五六岁的小舅子一支德国货自来水笔。
丈母又想到死去五年的女儿,伤心落泪道:“淑英假如活着,你今天留洋博士回来,她才高兴呢!”周经理哽着嗓子说他太太老糊涂了,怎么今天快乐日子讲那些话。
鸿渐脸上严肃沉郁,可是满心惭愧,因为这四年里他从未想起那位未婚妻,出洋时丈人给他做纪念的那张未婚妻大照相,也搁在箱子底,不知退了颜色没有。
周太太领他去看今晚睡的屋子,就是淑英生前的房。
梳妆桌子上并放两张照相:一张是淑英的遗容,一张是自己的博士照。
方鸿渐看着发呆,觉得也陪淑英双双死了,萧条黯淡,不胜身后魂归之感。
吃晚饭时,丈人知道鸿渐下半年职业沿尚无着落,安慰他说:“这不成问题。
你回家两个礼拜,就出来住在我这儿,我银行里为你挂个名,你白天去走走,晚上教教我儿子,一面找机会。
好不好?”鸿渐真心感激,谢了丈人。
丈母提起他婚事,问他有女朋友没有。
他忙说没有。
丈人说:“我知道你不会有。
你老太爷家教好,你做人规矩,不会闹什么自由恋爱,自由恋爱没有一个好结果的。
”丈母道:“鸿渐这样老实,是找不到女人的。
让我为他留心做个媒罢。
”丈人道:“你又来了!他老太爷、老太太怕不会作主。
咱们管不着。
”丈母道:“鸿渐出洋花的是咱们的钱,他娶媳妇,当然不能撇开咱们周家。
鸿渐,对不对?你将来新太太,一定要做我的干女儿。
不要有了新亲,把旧亲忘个干净!这种没良心的人我见得多了。
”鸿渐只好苦笑道:“放心,决不会。
”心里对苏小姐影子说:“听听!你肯拜这位太太做干妈么?亏得我不要娶你。
”他小舅子好像接着他心上的话说:“鸿渐哥,有个姓苏的女留学生,你认识她么?”方鸿渐惊骇得几乎饭碗脱手。
他还没有回答,丈人说:“是啊!我忘了——效成,你去拿那张报来——我收到你的照相,就文书科王主任起个稿子去登报。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原话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原话是什么?原话是“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出自《围城》,文章节选:几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起聚会,聊到哲学,既而谈到哲学家的婚姻。
发现,哲学家的婚姻大都不幸,要么孤老终生,结了婚的也总是很快离异。
于是褚慎明引了一句英国的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苏文纨接话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作品主题《围城》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
一是社会批判层面。
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
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
《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
方鸿渐是“新儒林”中尚有正义感的人物,他的出国留洋,目的是“光耀门楣”,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
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剧的结局,正是传统文化所致。
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琐、无聊、虚荣、争斗等劣根性,也是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
封建遗老方遯翁不用说了,就是于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在她的身上仍然可以看到旧式女性的面孔。
作品通过这些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第三个层面则是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诸如对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对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的探讨。
钱钟书《《围城》第八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围城》第八章(节选)钱钟书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
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自从辛楣一走,鸿渐对于升级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想暑假以后另找出路。
他只准备聘约送来的时候,原物退还,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评校政一下,算是临别赠言,借此发泄这一年来的气愤。
这封信的措词,他还没有详细决定,因为他不知道校长室送给他怎样的聘约。
有时他希望聘约依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气壮,责备高松年失信。
有时他希望聘约升他做教授,这么一来,他的信可以更漂亮了,表示他的不满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为了公事。
①不料高松年省他起稿子写信的麻烦,干脆不送聘约给他。
孙小姐倒有聘约的,薪水还升了一级。
有人说这是高松年开的玩笑,存心拆开他们俩。
高松年自己说,这是他的秉公办理,决不为未婚夫而使未婚妻牵累——“别说他们还没有结婚,就是结了婚生了小孩子,丈夫的思想有问题,也不能“罪及妻拏”,在二十世纪中华民国办高等教育,这一点民主作风应该具备。
”鸿渐知道孙小姐收到聘书,忙仔细打听其他同事,才发现下学期聘约已经普遍发出,连韩学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尾巴的狐狸。
这气得他头脑发烧,身体发冷。
计划好的行动和说话,全用不着,闷在心里发酵。
这比学生念熟了书,到时忽然考试延期,更不痛快。
高松年见了面,总是笑容可掬,若无其事。
②办行政的人有他们的社交方式。
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高松年的工夫还没到家,他的笑容和客气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绽百出,一望而知是假的。
鸿渐几次想质问他,一转念又忍住了。
围城(选段)

容, 亏得 阿 丑 阿凶 两人 抢 到红 毯 上 去跪 拜 , 险些 打 架 , 转 移 了大 家 的注 意 。 方 老 太太满 以为 他们 俩拜 完 了祖 先 , 会 向 自己跟逐 翁 正式 行跪 见礼 的。 鸿渐 全 不知道 这些 仪 节 , 他想 ~进 门已经算 见 面了 , 不必 多事 。 所 以这 顿饭 吃得 并不 融 洽 。 阿丑硬 要坐 在柔 嘉
天是 彼此 认识 一下 , 毫无 礼节 ,三奶奶偷偷做个鄙薄
的眼色 。逐 翁 听柔嘉 要 做事 ,就 说 : “ 我 有 句话 劝
要他们对祖宗行个礼。 柔嘉撒娇道 : “ 算你们方
有祖宗 , 我们 是 天上 掉下来 的 , 没有 祖 宗 !你 为
子 主 义 心 态表 露 无 遗 。所 以 ,骨 子
里 . 方 父 仍 然 是 一 个 封 建 思 想 的 护
卫 者 。 方母 算 是封 建 老 太 中的 通 情
达 理 者 ,但 由 于 受 教 育 程 度 有 限 和 生 活 空 间 封 闭 性 。她 的 旧 思 维 来 得
不肯 下椅 子 。 他们 希望鸿 渐夫 妇会 说 句好话 , 替儿 子 留面子 。 谁 知道 鸿渐 只关 切地 问柔 嘉 : “ 酒 渍 洗得 掉 么? 亏得 他夹 的 肉丸 子 没滚 在 你 的衣 服 上 , 险 得 很 !” 二奶 奶 板着 脸 , 一把 拉 住 阿 丑 上 楼, 大家 劝 都来 不 及 , 只听 到 阿丑 半楼 梯 就 尖声 嚷 痛 , 厉 而 长 像 特 别快 车经 过小 站不停 时 的汽笛 ,跟 着号 啕 大哭 。鹏 图 听 了心 痛, 咬牙切 齿道 : “ 这孩 子 是该 打 , 回头 我上 去也 要 打他 呢 。” 下午 柔嘉 临 走 , 二奶奶 还 满脸 堆笑 说 : “ 别走 了 , 今 天 就住 这 儿 吧— — 三妹 妹 , 咱们 把 她扣 下 来— — 大 哥 , 只有 你 , 还 会 送 她
围城好段摘抄赏析

钱钟书《围城》经典段落1.韩学愈撒他的谎,并非跟自己同谋,但有了他,似乎自己的欺骗减轻了罪名。
当然新添上一种不快意,可是这种不快意是透风的见得天日的,不比文凭的事像谋杀迹灭的尸首,对自己都要遮掩得一丝不露。
撒谎骗人该像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
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真是大傻瓜。
假如索性大胆老脸,至少高松年的欺负就可以避免。
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
2.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
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拜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3天下有两种人,警如一第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地;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这笔误的很有道理,你想想为什么一讲句简单的话,这话在我心中已经复习了几千遍,我深恨不能发明一个新鲜飘忽的说法,只有我可以说,只有你可以听,我听过我说过这说法就飞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第二个男人好对第二个女人这样说。
抱歉的很,对绝世无双的你,我只能用几千年轻人滥用的话来表达我的情感。
你允许我说这句话么?我真不敢冒味,你不知道我怎样怕你生气5、有人叫她“熟食铺子”(charcuterie),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6、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
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墨了,有些白帐自悔穿,7、“你嘴凑上来,我对你说,这话就一直钻到你心里,省得走远路,拐了弯从耳朵里进去。
围城(节选)

围城(节选)作者:钱钟书来源:《作文·初中版》2013年第05期……鸿渐道:“外国菜里从来没有鸡鸭肫肝,我在伦敦看见成箱的鸡鸭肫肝贱得一文不值,人家买了给猫吃。
”辛楣道:“英国人吃东西远比不上美国人花色多。
不过,外国人的吃胆总是太小,不敢冒险,不像我们中国人什么肉都敢吃。
并且他们的烧菜原则是‘调’,我们是‘烹’,所以他们的汤菜尤其不够味道。
他们白煮鸡,烧了一滚,把汤丢了,只吃鸡肉,真是笑话。
”鸿渐道:“这还不算冤呢!茶叶初到外国,那些外国人常把整磅的茶叶放在一锅子水里,到水烧开,泼了水,加上胡椒和盐,专吃那叶子。
”大家都笑。
斜川道:“这跟樊樊山把鸡汤来沏龙井茶的笑话相同。
我们这老世伯光绪初年做京官的时候,有人外国回来送给他一罐咖啡,他以为是鼻烟,把鼻孔里的皮都擦破了。
他集子里有首诗讲这件事。
”鸿渐道:“董先生不愧系出名门!今天听到不少掌故。
”……鸿渐说:“philophilosophers这个字很妙,是不是先生用自己头脑想出来的?”“这个字是有人在什么书上看见了告诉Bertie,Bertie告诉我的。
”“谁是Bertie?”“就是罗素了。
”世界有名的哲学家,新袭勋爵,而褚慎明跟他亲狎得叫他乳名,连董斜川都羡服了,便说:“你跟罗素很熟?”“还够得上朋友,承他瞧得起,请我帮他解答许多问题。
”天知道褚慎明并没吹牛,罗素确问过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要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先生,你对数理逻辑用过功没有?”“我知道这东西太难了,从没学过。
”“这话有语病,你没学过,怎会‘知道’它难呢?你的意思是:‘听说这东西太难了。
’”辛楣正要说“鸿渐兄输了,罚一杯”,苏小姐为鸿渐不服气道:“褚先生可真精明厉害哪!吓得我口都不敢开了。
”慎明说:“不开口没有用,心里的思想照样的混乱不合逻辑,这病根还没有去掉。
”苏小姐噘嘴道:“你太可怕了!我们心里的自由你都要剥夺了。
我瞧你就没本领钻到人心里去。
【名师讲题】钱钟书《《围城》第八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围城》第八章(节选)钱钟书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
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方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自从辛楣一走,鸿渐对于升级这胡萝卜,眼睛也看饱了,嘴忽然不馋了,想暑假以后另找出路。
他只准备聘约送来的时候,原物退还,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评校政一下,算是临别赠言,借此发泄这一年来的气愤。
这封信的措词,他还没有详细决定,因为他不知道校长室送给他怎样的聘约。
有时他希望聘约依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气壮,责备高松年失信。
有时他希望聘约升他做教授,这么一来,他的信可以更漂亮了,表示他的不满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为了公事。
①不料高松年省他起稿子写信的麻烦,干脆不送聘约给他。
孙小姐倒有聘约的,薪水还升了一级。
有人说这是高松年开的玩笑,存心拆开他们俩。
高松年自己说,这是他的秉公办理,决不为未婚夫而使未婚妻牵累——别说他们还没有结婚,就是结了婚生了小孩子,丈夫的思想有问题,也不能“罪及妻孥”,在二十世纪中华民国办高等教育,这一点民主作风应该具备。
鸿渐知道孙小姐收到聘书,忙仔细打听其他同事,才发现下学期聘约已经普遍发出,连韩学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尾巴的狐狸。
这气得他头脑发烧,身体发冷。
计划好的行动和说话,全用不着,闷在心里发酵。
这比学生念熟了书,到时忽然考试延期,更不痛快。
高松年见了面,总是笑容可掬,若无其事。
②办行政的人有他们的社交方式。
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高松年的工夫还没到家,他的笑容和客气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绽百出,一望而知是假的。
鸿渐几次想质问他,一转念又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