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急症,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出血过多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造成组织缺氧和功能障碍的一种情况,常见于严重外伤、手术或产科并发症等情况。

在发生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快速准确的判断情况,进行有效的院前护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和提高生存率。

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急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急救,患者将面临生命威胁。

院前急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迅速判断伤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控制出血、维护呼吸和循环、保持体温及情绪支持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损伤和痛苦,并提高生存率。

二、院前急救护理的具体步骤1. 保护现场和自身在发生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身安全和现场的保护。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等,应迅速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然后进行急救处理。

急救人员要确保自己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受到伤害。

2. 判断伤者情况在保护好现场和自身之后,急救人员需要对伤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

首先要确认伤者是否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包括出现意识模糊、皮肤苍白、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等情况。

同时还要观察伤者的外伤情况,判断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3. 控制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大量出血导致的循环血容量不足,因此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控制出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急救人员可以通过直接按压伤口、提高伤肢、包扎止血等方法来控制出血,尽量减少血液流失。

4. 维护呼吸和循环在进行出血控制的急救人员还需要注意维护伤者的呼吸和循环。

如果伤者出现呼吸急促、脉搏细弱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呼吸道通畅和心肺复苏护理,维持正常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5. 保持体温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因此急救人员需要在院前护理过程中,及时为伤者进行保暖措施,防止体温过低导致功能障碍。

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早期急救与护理

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早期急救与护理

穿 刺 , 具 有 操 作 简 单 、 液 速 度 快 、 定 牢 靠 、 易 穿 破 血 管 的 其 补 固 不 优 点 , 其 对 躁 动 病 人 、 人 的 转 运 更 加 适 用 。对 穿 刺 困 难 者 , 尤 病
应 果 断 静 脉切 开 , 管 补 液 , 时受 伤 肢 体 的静 脉 不 能 作 为 输 液 置 此
速 , 压 下 降 , 考 虑 创 伤 性 休 克 。腹 部 移 动 性 浊 音 , 腔 穿 刺 血 应 腹 见不 凝血 液 , 示 腹 腔 内 脏 器 损 伤 。 提 2 1 4 中枢 神经 系统 情 况 注 意 观 察 病 人 的意 识 状 态 , . . 瞳孔 大 小 , 光 反 射 , 无 偏 瘫 或 截 瘫 。如 伤 员 意 识 不 清 伴 有 血 性 脑 脊 对 有
裂 8例 , 部 及 其 他 多 处 伤 3例 , 腰 多处 多根 骨 折 2 4例 , 并 尿 道 合 或 膀 胱 破 裂 4例 , 脑 伤 并 骨 折 2 颅 3例 , 伤 原 因 多 为 交 通 事 故 致
休 克 的关 键 措 施 。根 据 血 压 、 量 , 尿 中心 静 脉 压 来 调 节 速 度 。如
剖 部 位 或 脏 器 的创 伤 , 至 少 有 一 处 损 伤 是 危 及 生 命 的 。 因 此 且
在 急 诊 科 早 期 采 取 迅 速 、 确 、 效 的 急 救 措施 是 提 高病 人抢 救 准 有 成 功 率 、 低 致残 率 , 救 严 重 多 发 伤 病人 生 命 的关 键 , 主 动 、 降 抢 而 及 时 、 效 的 护 理 配 合 抢 救 工 作 至 关 重 要 。 现 将 我 院 在 20 有 06
d i 1 . 9 9 jis . 0 9 4 3 2 1 . 7 0 3 o : 0 3 6 /.s n 1 0 —6 9 . 0 1 2 . 3

多发伤

多发伤

多发伤的抢救流程—. 概念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创伤,其中至少一处是危及生命者。

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骨折伴休克、尿道损伤、脊椎骨折伴有神经系统损伤、上肢、下肢。

二.临床特点1.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受伤部位越多,死亡率越高2.伤势严重,休克发生率高3.严重低氧血症4.伤后并发症和感染率高三.多发伤的诊断1.一般观察: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伤口、皮下淤血状态、大小便失禁情况。

2.早期检查3.系统检查四.多发伤的急救程序——vipc方案1.V(ventilation):是指保持通畅的气道及保持正常的通气和给氧。

建立畅通的气道是最紧迫的急救措施。

气管插管是保证肺有效通气最迅速有效的方式。

2.I(infusion):是指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以防止休克的发生和恶化。

实施要“快、足、稀”。

快——要迅速建立至少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其中一条测中心静脉压,一般可在最初抢救10-15分钟内快速输入晶体1000-2000ml,力争1-4小时内使血压回升,及时输入胶体。

足——输入总量要大大超过估计的失量,液体补充总量应达到失血量3倍以上。

稀——血液稀释,血粘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静脉总回流量增加,在血源困难条件下,大量无细胞溶液扩容是可行的,但应使血液稀释控制在安全范围,即红细胞压积在30%左右。

3.P(pulsation):是指对心泵功能的监测。

4.C(control bleeding):是指在多发伤抢救中紧急控制出血。

外出血、内出血。

五.多发伤的监护1.一般护理: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需紧急手术者,应及时做好术前准备,稳定伤员及家属的情绪。

2.循环系统监护(1)临床观察: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流量的直接观察指标。

皮肤色泽——是反应外周循环状态的基础指标。

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即表示组织灌流不足。

多发伤的护理

多发伤的护理

多发伤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受伤原因、部位等;损伤程度及性质。

2、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有无休克表现。

3、呼吸情况,气道是否通畅。

4、有无活动性出血。

5、有无致命性损伤。

6、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

7、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二、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

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

3、建立两条外周静脉通路或中心静脉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合理补液,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4、查找引起休克的原因,控制活动性出血,做好术前准备。

5、各脏器损伤的急救护理:(1)颅脑损伤: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脱水治疗,积极完成术前准备。

(2)血气胸:胸带固定胸壁,配合医生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3)腹部损伤:配合完成 B 超、CT、腹腔穿刺等检查,积极完成术前准备。

(4)骨与关节损伤:妥善包扎固定,做好术前准备。

6、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根据医嘱合理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7、观察伤口及引流管的情况,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观察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8、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尿色。

9、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恐惧感。

三、健康指导要点1、有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深呼吸及腹式呼吸训练,鼓励有效咳痰。

2、向骨折的患者解释保持牵引肢体功能位的必要性。

3、告知留置管道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注意事项1、颈托固定,防止颈髓损伤。

2、病情不稳定时,避免搬动患者。

3、处置脑脊液耳漏、鼻漏时,不能用棉球堵塞。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复苏策略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复苏策略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复苏策略作者:吴卫东李金卫佘恒海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复苏策略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三年来多发伤早期休克27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治疗组138例患者治疗成功135例,占97.83%;对照组138例患者治疗成功115例,占83.33%,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休克;多发伤;复苏;急救多发伤由于损伤重、伤情复杂、出血量多,存在较多处理的困难和矛盾,最初评估时极易出现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危及生命。

因此,降低多发伤的漏诊率,是多发伤救治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1]。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于2009年4月~2012年4月两年间收治了276例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特点与救治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76例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都是经过急诊科进行抢救的,其中男性患者276例,女性患者96例;其中年龄最小患者7岁,最大患者68岁,平均年龄(31±6.4)岁。

多发伤诊断标准:致伤因素相同但多处解剖部位的损伤。

所有患者都具有意识障碍(烦躁、淡漠、嗜睡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休克的一般表现。

1.2 休克原因患者因失血过多、发生急性泵功能衰竭、发生呼吸障碍、出现神经血管功能紊乱而引发休克。

1.3 治疗方法多发伤早期休克初期常规治疗应采取吸氧、补液等方法,但对于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及时进行止血,严重者应采取输血救治,救治成功后,患者出血情况基本得以控制应给予充分液体复苏,对于出血未控制者可以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患者恢复血压达到平均动脉压60~70 mmHg;针对因急性泵功能衰竭而休克的患者,要立即进行检查,确诊,并尽快进行急诊手术;针对因呼吸障碍而休克的患者,要立即采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等措施保证患者呼吸通畅;针对因神经血管功能紊乱而休克的患者,立即给予氯化钠水溶液静脉滴注,以人血白蛋白以及羟基淀粉代血浆类胶体来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积极急诊开颅减压。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急救复苏策略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急救复苏策略
1 8 c s s s f r d by e ry s o k wih mu tp e ta 3 a e u f e a l h c t l i r uma r ol c e n n l ss o ln c lc a a t r ,e s n o h c e r e c r a me ta d e i s we e c le td a d a ay i n c i ia h r c e s r a o sf rs o k, me g n y te t n n c r t e e e t c mp rn o t i l rd me t t d e o e n r c n e r . Re u t MAP o 2 a e s r c v r d u o 6 7 mmHg i u a i f cs, o a i g t he smi o si su y r p r d i e e ty a s v a c t s ls f 1 7 c s s wa e o e e p t 0 ̄ 0 n 0. o 4 h u s b tt e o h r 1 a e o e d i 4 h u s n t e lt r w e 1 2 c s s g te t ey o to a g r wh l h t e a e id o 5 t o r , u h t e 1 c s s g td a n 2 o r .I h a e e k, 2 a e o n i l u fd n e s, ie t e o h r 5 c s s d e f r
MOF Co cu in T e man rao sfre rys o k o ainswi lii ru se o b lsie se c sieyb e dn s vr y fn to . n l so h i e sn o al h c fp t t t mut e ta ma a ecasf da x e sv l le i g,e eed su cin e h p i

多发伤护理措施

多发伤护理措施

多发伤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通常包括骨折、创伤性脑损伤、内脏破裂等。

由于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复杂,且可能存在多个系统的功能受损,因此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帮助护士更好地为多发伤患者提供护理。

1. 快速评估和优先处理多发伤患者通常情况比较危急,因此护士需要迅速进行评估,并根据伤情优先处理。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创伤部位和程度等。

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应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伤情,如创伤性脑损伤、颈椎骨折等,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呼吸支持多发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因此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可以通过引流、吸痰等措施来实现。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气管插管或使用非侵入式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3. 控制出血和休克出血和休克是多发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如外周压迫止血、输注输血制品等。

对于休克的患者,护士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输入液体进行补液治疗。

4. 防止感染和伤口护理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容易感染,因此护士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护士在进行伤口护理时,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

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疼痛管理和镇静多发伤患者常常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因此护士需要及时评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口服镇痛药、静脉镇痛药等。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镇静状态,避免因过度镇静而导致意识状态下降。

6. 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的康复过程漫长,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护理。

护士应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同时,护士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2013年第 33期
165
4.4 脱水 病 人 :脱 水病 人 皮肤 弹 性差 、血 管 充盈 不 良。注射 前 可在 皮 下脂 肪 少 、皮肤 松 弛 、血 管浅 、易 滚 动 、容 易刺 破 、回血 缓 慢 。穿
局部从远心端 向近心端方向反复推揉 、按摩 、或局部 热敷 。待静 刺 时应 选 择易 固定 且 离 开静 脉 辩静 脉 窦 的部 位 ,术 者 用指 压 、揉
2.2 建 立静 脉 通 道
2.5专科护理:疑有空腔脏器损伤 ,需 留置胃管做 胃肠减压,并观
2.2.I选 择 粗 而 直 的静 脉 ,建 立 2— 3条静 脉 通 道 ,穿 刺 有 困 难 时 察 胃液颜色、性质和量 对合并血气胸的患者 ,应及时协助医生行
及早进行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穿刺 ,以满足快速补液的需求。
连 ,透 明敷 帖 密 闭 固定 ,调节 滴数 ll】。
感 ,护士在抢救 的同时安慰患者 ,使其情绪稳定 ,将患者 的病情
2.2.3及 时 抽 取血 标 本 和 交叉 配 血 ,及 时 送检 ,并保 留血 标 本 ,以 变 化抢 救效 果 及 时通 知 患者 家 属 ,使 其 主 动配 合 治疗 。
胸腔 闭式 引流 术 ,严 密 观察 引流液 颜色 及量 日。做好 术前 准备 如备
2.2.2在 液 体 输 入 前从 套 管 针处 留取 血标 本 。常 规消 毒 ,接 注射 皮 、皮 试 、备血 等 ,尽 快实 施手 术 ,减 少并 发症 及后 遗症 的发 生 。
器抽血 。抽血完毕取出注射器将套管针与接有液体的输液器相 2.6 心理 护 理 :多发 伤 合并 失 血 性休 克 患者 往 往会 有 濒 死 的恐 惧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 码:B 文 章编 号 :1006—0979(2013)33—0165—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10-14T16:20:20.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7月第21期供稿作者:刘艳侠
[导读] 探究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

刘艳侠
(安徽宿州市立医院急诊科 2340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多发伤导致出现创伤性早期休克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其临床表现、抢救及护理措施。

结果:经抢救护理后,患者动脉血压在30分钟-4小时内有明显升高,48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6.0%。

结论:对于多发性早期休克患者除了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急诊处理抢救外,还应该注重临床护理措施,如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出现等均是保障抢救顺利的关键。

【关键词】多发伤早期休克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159-01
随着人们户外活动逐渐频繁以及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人们受到外伤和事故等概率正在逐渐增加,而临床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也越来越常见,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有极高的致死率,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1]。

为深入了解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

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18-58岁,其平均年龄为(37.5±3.7)岁。

患者致伤原因如下:23例患者为交通事故、15例患者为尖锐物挫伤、7例患者为机器损伤、5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

患者受伤类型如下:7例患者四肢损伤、9例患者骨盆损伤、11例患者胸外伤、5例患者开发性腹部损伤、8例患者闭合性腹部损伤、6例患者胸内出血、4例患者颅脑损伤。

患者入院时候昏迷程度分别如下:17轻度休克患者例,19中度休克患者例,14重度休克患者例。

1.2临床特点
1.2.1神志表情
患者出现创伤或者失血的早期阶段,其机体的代偿功能还能够保持运行,因此神志一般保持清醒,精神会有紧张或者烦躁的表现;随着休克症状加重,患者机体开始进入失代偿期,其脑组织的供血开始减少,缺氧情况加重,此时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显示出病情恶化。

对患者的神志表情密切观察有重要意义。

1.2.2生命体征
休克患者的体温一般不高,如体温忽然升高则表示患者出现其它感染,需立即报告医生。

大部分休克患者其呼吸频率还有幅度代偿性会有所增加,患者一旦呼吸加深或者变浅不规则的时候,则表示其病情有所恶化,需要进行及时的观察处理。

在抢救过程中,对脉搏还有血压变化的密切观察是关键内容。

休克晚期对患者每间隔5分钟应对其血压测量1次,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为止。

1.3抢救措施
大部分创伤患者是因为大出血而导致出现休克,使用敷料加压包扎达到止血效果,在止血过程中关注受压迫部位的血运状况,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每间隔30-60分钟就松开1次以避免肢体坏死状况出现;止痛。

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患者疼痛过剧时可以给予杜冷丁达到止痛效果,剂量为50-100mg,给药方式为肌内注射,需要注意该药物可能引发的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或者胸部损伤伴随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更应该谨慎使用;闭合性损伤内出血患者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除了要快速扩容纠正休克之后还需要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诸如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

1.4护理措施
1.4.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口腔还有呼吸道的内分泌物以及异物清除干净,让患者头稍微后仰并偏向一侧,给药患者浓度为40%的氧气吸入,流量控制为每分钟2-4升;如患者舌后坠的则使用舌钳夹,如有必要对其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其缺氧的状态[2]。

1.4.2预防早期并发症
严重多发伤休克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DS 、多脏器功能障碍以及DIC等,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所以在围术期的时候需要加强监测还有管理力度,正确处理患者的各种并发症,这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

常规对患者进行无创体征监测之外,如有必要可以对患者进行有创的CVP以及MAP监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尽早发现,以指导液体复苏。

如果尿量每小时不超过20毫升则应该小心会否出现肾功能衰竭。

多发伤休克会导致患者止血不良,液体复苏应该加大以降低机体本身的凝血功能。

如纤维蛋白原保持正常而PLT每升低于65×109的,可能为稀释性减少;如PLT指数每升低于50×109且还在不断下降,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活性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则需要警惕是否出现DIC。

2 结果
经抢救护理后,患者动脉血压在30分钟-4小时内提高到60-70mmHg。

50例患者成功抢救存活共有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1例患者因术中失血严重,1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出现衰竭发生死亡事件。

3 讨论
因多发伤而导致出现休克的病例近年来呈现递增的趋势,其中以严重致伤性休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同时也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此类患者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即使抢救成功,却留下了不可逆的严重后遗症。

一般情况下严重多发伤导致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会在受伤之后的24小时之内引发并发症,因此短时间内做好对应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多发伤休克发病迅速,对患者生命有严重威胁,对多发伤休克患者在其早期时应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急诊处理抢救措施,要提高患者
抢救成功率,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出现等是关键,另护士的观察能力要敏锐,尽快发现患者休克的早期症状,对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有预见性,采取有效措施和护理,保障抢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禹水仙.96例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3 ,13(08):122-123.
[2] 陶泽芳.失血性休克56例急诊护理体会[J]. 临床医学工程,2012 ,15(02):169-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