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
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后练案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归纳一下 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其各项措施的作用。
目的:富国强兵,增强争霸实力。内容:①废除 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有
利于国富。③奖励军功,增强军队战斗力,有利于
课后练案
8.(2018·菏泽模拟)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
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
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D )
A.加强刑罚
C.推行县制
B.奖励生产
D.奖励军功
9.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 )
A.李冰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
课后练案
10.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
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
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
映了我国历史展的什么趋势?(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
A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课后练案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魏国—李悝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 金,以表明没有欺诈。就这样,商鞅树立政府言出必行的 信用,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得以推行。
随堂训练
【精例】 (2017·庆阳)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
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
反映了商鞅变法( D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B.奴隶社会结束C.舜传位给禹D.禹传位给启2.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出现在()A.前2070年B.前1600年C.前1046年D.前770年3.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4. 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A.黄河下游地区B.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C.今陕西泾水,渭水流域D.今河南洛阳一带5. 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6.商朝的建立者是()A.汤B.禹C.启D.桀7.商朝有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在公元前130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商汤灭夏B.牧野大战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8.西周时期人们经常会提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说明()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能够巩固统治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商朝灭亡,西周建立9.如下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10.公元前1046年决定商朝灭亡的事件是( )A.牧野之战 B.盘庚迁都 C.问鼎中原 D.国人暴动11.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奴隶制12.公元前8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被人们赶走的暴君是( )A.周厉王 B.周幽王 C.周平王 D.周成王13.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丁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术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过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试卷及答案

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A.分封制B.封建社会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宋襄公B.秦穆公C.晋文公D.齐桓公3.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竞相改革的局面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4.“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B.战国C.西周D.商朝5.“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一故事所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春秋》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而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7.《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
”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A.世袭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华夏族的形成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8.阅读报纸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渠道之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与以下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9.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贵贱有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③所示位置是A.楚B.齐C.秦D.燕11.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A.商B.秦C.夏D.周1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盘庚B.吕尚C.周公D.纣王13.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
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测.

第8课百家争鸣01知识管理知识点1老子学派: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________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
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_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知识点2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春秋后期________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______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孔子的学说和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知识点3百家争鸣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代表思想家: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老子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老子 B.庄子C.孔子 D.韩非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墨家 B.道家C.法家 D.儒家知识点2孔子和儒家学说3.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试题含答案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下面遗址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遗迹,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遗址,正确的一项是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2.他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教学中,注重德育和文化教育,发现和总结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指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适者生存C.国家数量减少D.逐渐趋于统一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我国古代人民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A.夏朝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的是A.商朝B.夏朝C.秦朝D.周朝6.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都江堰的修建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C.战争的纷繁D.诸侯争霸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8.在分封制的作用下,新封的诸侯带领人们迁徙到未开垦的地区,这使得人口由文明中心地区扩展到各地,使蛮荒地区得到开发。
材料反映了分封制A.提供官职,笼络人心B.分割土地,提高产量C.传播文化,扩大领土D.产生贵族,形成等级9.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人性本善 B.民贵君轻 C.舍生取义 D.得道者多助10.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1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而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试卷(含答案)(3)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试卷(含答案)(3)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为利簋,簋内有铭文33字,记述了武王伐纣的事迹。
这件青铜器见证了A.夏朝灭亡B.盘庚迁殷C.西周建立D.平王东迁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盘庚B.吕尚C.周公D.纣王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的是A.商朝B.夏朝C.秦朝D.周朝4.在分封制的作用下,新封的诸侯带领人们迁徙到未开垦的地区,这使得人口由文明中心地区扩展到各地,使蛮荒地区得到开发。
材料反映了分封制A.提供官职,笼络人心B.分割土地,提高产量C.传播文化,扩大领土D.产生贵族,形成等级5.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人性本善 B.民贵君轻 C.舍生取义 D.得道者多助6.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下面遗址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遗迹,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遗址,正确的一项是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9.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诸侯是()A.晋文公B.越王勾践C.楚庄王D.齐桓公10.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法、约占40%甲骨文数量的是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字A.象形、形声B.指事、会意C.假借、形声D.象形、假借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测评新人教版20180124254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2.A.桀3.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国力4.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后期统治者昏庸暴虐D.内部发生严重叛乱5.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6.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1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图2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3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7.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9.“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
此外,春秋时期还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A.使用骨耜B.牛耕C.使用木制工具D.使用石制工具10.商朝末年,为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泰伯、仲雍兄弟避居吴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_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2018年单元测试卷(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2018年单元测试卷(1)…………………………………………………………………………………………………………………..2018.10.19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1.“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A.年左右B.年左右C.年左右D.年左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平之战②盘庚迁殷③牧野大战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A.B.C.D.7.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9.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式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B.齐C.楚D.秦10.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C.秦朝统一D.三国鼎立11.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12.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13.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14.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15.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二、组合列举16.臭名昭著的暴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 1.(2018张家界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
A. 黄帝 B. 禹 C. 忽必烈 D. 周武王 2.(2018绥化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2018呼和浩特1.)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时代 代表人物 A. 战国 孔子、屈原 B. 唐朝 李白、白居易 C. 宋元 苏轼、关汉卿 D. 明清 吴承恩、曹雪芹 A. A B. B C. C D. D 4.(2018赤峰1.)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2018滨州1.)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2 2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6.(2018盐城1.)《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7.(2018徐州14.)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右图,可知当时实行( )
A.皇帝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2018临沂1.)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该卫星以战国时期的墨子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的这项成就,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
A.科学家 B. 政治家 C.军事家 D. 教育家 9.(2018临沂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属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的是( )
①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②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追求真理,学习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10.(2018岳阳46.)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大的靑铜酒尊是( ) 3
11.(2018南充1.)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隋大运河 D.元朝运河 12.(2018济宁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A B.B C.C D.D 13.(2018扬州1.)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这件事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4.(2018衡阳1.)“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以”德”化人 15.(2018达州1.)青铜器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不少器物工艺精美,造型独特,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假如你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讲解员,负责给游客介绍具有蜀地特色的青铜器,你会选择( ) 4 4
16.(2018达州2.)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17.(2018镇江1.)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这反映出孟子主张( )
A.“兼爱”“非攻” B.实行“法治” C.“无为而治” D.“仁政”治国 18.(2018凉州1.)《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 )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争霸 D.战国七雄 19.(2018宿迁1.)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0.(2018东营3.)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下列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 21.(2018江西1.)“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5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赤壁之战 22.(2018聊城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A.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编著了《道德经》 C. 修建了都江堰 D. 开凿了大运河 23.(2018成都1.) 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
A. 齐国 B. 赵国 C. 秦国 D. 楚国 24.(2018枣庄1.)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25.(2018安徽1.)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26.(2018白银1.)《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 )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争霸 D.战国七雄 27.(2018长沙1.)周朝分封的齐鲁两个诸候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而山东简称“鲁”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密切( )
A.齐桓公“尊王攘夷”损害了周王的威信 B.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 C.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 D.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8.(2018山东烟台2.)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 6 6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9.(2018福建2.) 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30.(2018福建3.) 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31.(2018菏泽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7
D.民族关系的发展 图1 32.(2018淄博7.)联合国大厦北花园草坪上安放着一件成员国赠送的礼品(如右图)。该礼品代表了(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中华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33.(2018山西1.)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青钢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钢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招
商代酒器鸮卣 (xiāo yǒu ) 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 西周乐器曹侯酥钟 春秋舀水器
34.(2018北京2.)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 8 8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5.(2018北京3.)周灭商以后,封黄帝后代于蓟,蓟城在今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封周王室贵族于燕,燕都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6.(2018青岛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37.(2018青岛3.)纪录片《文明》于2018 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 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38.(2018青岛6.)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39.(2018孝感1.) 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其所创建学派的核心思想。孔子学派的学说,从战国开始,成为天下之品学而发挥重要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基本处于独尊地位。而且,久而久之,这一学派的一些思想观点不断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孔子创建的学派是:( )
A. 儒家学派 B. 墨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40.(2018东营2.)“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