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时间划分方式,它将一年分为24个小节气,每个小节气代表着一种气候变化或自然现象。
中医养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医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时节,中医养生强调传统清明、谷雨两个节气。
清明时节,春雨润物,宜选择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营养,滋润肌肤。
谷雨时节,气温回升,阳气渐旺,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二、夏季养生夏季是炎热高温的季节,中医养生注重夏至节气。
夏至时节,阳气达到最旺,阴气最衰,此时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伤害脾胃。
同时,多吃清凉食物,如西瓜、薏米等,帮助消暑清热。
三、秋季养生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中医养生强调白露、秋分两个节气。
白露时节,天气逐渐凉爽,应注意加强保暖,避免受凉。
秋分时节,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加大,要适时增减衣物,保持体温平衡。
此时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
四、冬季养生冬季是万物休眠、阴寒凝结的季节,中医养生注重冬至、小寒两个节气。
冬至时节,阳气日益衰退,应注意保暖,多吃温补食物,如羊肉、鸡肉等,以补充体内的阳气。
小寒时节,寒冷更为严寒,宜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
五、节气养生食谱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养生食谱。
如立夏时宜多吃绿色蔬菜和海鲜,帮助祛火解暑;白露时宜多吃梨、柿子等润肺生津的水果;大寒时宜多食韭菜、羊肉等温暖身体的食物。
根据不同的节气选择相应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身体,增强免疫力。
六、节气养生运动除了饮食调理,中医养生还注重节气养生运动。
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养生运动方式。
如春季适宜散步、打太极拳等缓和的运动;夏季适宜游泳、太极剑等消暑降温的运动;秋季适宜散步、打羽毛球等锻炼身体的运动;冬季适宜冬泳、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的运动。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

(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的全部内容。
“二十四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它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指导着我们养生!来看看中医药专家们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吧!小雪-大雪(2016。
11.22~2016。
12。
21)养生关键词:萝卜加梨养藏精气平时大家都习惯熟吃萝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过来.因为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
中医认为生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生吃效果更好。
但脾胃虚寒者不要生吃萝卜。
大雪节气时寒冷干燥的天气让人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之后更要注意“养藏”。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在大雪时节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
莲藕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
冬至-小寒(2016。
12。
21~2017。
1。
20)养生关键词:防寒保暖冬至是养生的重要时间点,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如果注意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甚至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
饺子最初是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把驱寒活血的药搅拌在肉馅里,给冻伤的百姓。
24节气养生日历

24节气养生日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
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24节气养生日历,希望对你有用!24节气养生一月:养肾防寒养生原则:秋冬养阴、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多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忌: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多吃羊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
当然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24节气养生日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养生原则:春夏养阳、适当春捂。
起居:“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饮食宜忌: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
忌辛辣之物。
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
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24节气养生三月:晚睡早起,食甜养肝养生原则:春夏养阳、春养肝。
起居: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这样可以使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饮食宜忌:多食甜,如大枣、锅巴、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
少食酸,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
春季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
24节气养生四月:调节阴阳养生原则:补肾、调节阴阳。
养生关键: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
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暴饮暴食。
饮食宜忌:多食菠菜、荠菜、葱、水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24节气养生五月:关注心脏养生原则: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则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为基础,以我国东经120度为准,划分为24个等分时段。
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天文现象,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养生法则。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1.积极运动:春季阳气生发,天地间万物回春,是进行各种有氧运动的好时机。
适宜选择慢跑、跳绳、太极拳等活动,增强体质。
2.注重饮食:春季气候湿润,脾胃易受伤。
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少食生冷食物,增加食物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
3.调理肝脏:春季为肝脏活动最旺盛的时候,要合理调理肝脏。
可以食用一些具有调理肝脏功能的食物,如山楂、苦瓜、薏米、甜瓜等,避免饮酒过度。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1.饮食清淡: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汗过多,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
适当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虾等,多饮白开水和粥类。
2.避免暴晒:夏季阳光直射强烈,容易导致中暑。
外出时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3.多吃瓜果:夏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富含维生素和水分,有利于清热解渴。
适量多吃西瓜、苦瓜、黄瓜等瓜果,补充水分和营养。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运动锻炼:秋季天气凉爽,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登山、徒步、打球等。
适当增加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2.锻炼呼吸系统: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可进行深呼吸、呼吸操等锻炼,增加肺活量,保护呼吸系统健康。
3.调理肺脏:秋季是肺脏最旺盛的季节,可以食用一些滋润肺部的食物,如橙子、百合、银耳等,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保持温暖:冬季气温低,人体易受寒冷侵袭。
应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温暖,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受寒感冒。
2.合理饮食:冬季是人体需求热量较高的季节,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进食高热量的食物。
二十四节气养生常识与注意事项

二十四节气养生常识与注意事项立春:春季阳气开始生发,要适当阳养阴,养肝保护肝脏。
雨水: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加免疫力,预防感冒。
惊蛰:春雷开始唤醒大地,要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多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春分:昼夜平分,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清明: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护肺部健康。
谷雨:多吃一些糙米、全麦等谷类食物,加强肠胃功能,保持健康的消化系统。
立夏:夏季阳气开始旺盛,要注意清凉降火,多吃蔬菜水果。
小满:气温升高,要特别注重防暑降温,适当减少辛辣食物。
芒种:夏季气温最高,要加强皮肤保养,多吃含胶质的食物。
夏至:阳气达到极点,要注意室内外温差,适当调节体温。
小暑:注意防晒,避免日晒过度,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大暑:炎热的天气容易引发中暑,要多喝水,适当增加盐分摄入。
立秋:秋季的气候渐凉,要注意保护脾胃,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处暑:仍需注意防暑,增加免疫力和体力,预防秋季感冒。
白露:秋高气爽,要保持心情舒畅,预防心理压力。
秋分:昼夜平分,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避免情绪波动。
寒露:气温渐冷,要增加锻炼强度,增强抵抗力。
霜降:寒冷的季节,要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侵袭。
立冬:冬季阳气开始衰退,要保暖防寒,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
小雪:气温明显下降,要注意保护皮肤,增加补水工作。
大雪:天气寒冷,要加强锻炼,增加身体热量,保持身体健康。
冬至:阳气达到极点,要增加营养摄入,保持体力。
小寒:严寒季节,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热量摄入。
大寒:寒冷天气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和防寒。
总的来说,遵循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常识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在每个节气中,都要有相应的调养方法,从饮食调理、养生运动到生活习惯的细微调整,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平衡的体态和心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环境都不同,因此具体调养措施还需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点总结

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点总结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时间划分方法,它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代表着不同的天气和自然现象。
这些节气不仅与气候变化有关,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通过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习惯,利用各个节气的特点,来养生保健。
下面是一些关于二十四节气养生的知识点总结。
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开始。
此时气温渐暖,人们应该注意保护肝脏,多食用具有利肝作用的食物,如柠檬、苦瓜等。
雨水:雨水时节,气温回升,降雨增多。
人们应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体液,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惊蛰:惊蛰标志着春雷初鸣,气温明显回升。
这个时期,人们要多运动,增加体力消耗,但也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劳累。
春分: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此时昼夜平分。
人们应该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疾病。
清明:清明时节,大地回春。
人们应该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还要注意增添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
谷雨:谷雨时节,田间农作物进入最关键的生长阶段。
人们应该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
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
此时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应该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
小满:小满标志着麦类作物进入灌浆期。
人们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芒种:芒种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容易感到疲倦。
此时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提神作用的食物,如大枣、核桃等。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人们应该避免暴晒,注意防晒和补水。
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防止中暑。
小暑:小暑时气温达到一年中最高峰。
人们要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并适当增加食盐的摄入,预防中暑。
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人们要注意避免暴晒,多吃清热降火的食物,如绿豆、芹菜等。
立秋: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及养生(超详细)

二十四节气及养生(超详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 日21日下半年在8 日23 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立春养生篇2月3-5 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我国的台湾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农民节这是冬三月农闲后的最后一天休息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神妙的春意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可选择首乌肝片[配料] 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做法] 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蒜洗净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余油锅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末略煸出香味下猪肝水发木耳暴炒数分钟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八成熟时倒入滋汁炒拌均匀出锅前把葱丝下锅翻炒即下起锅即成[功效] 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首乌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压木耳有通利血脉之效无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寿虾仁韭菜[配料] 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做法] 虾仁洗净水发涨约20分钟后捞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淋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功效] 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蠕动故这道菜益可作习惯性便秘患者之膳食珍珠三鲜汤[配料] 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做法] 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功效] 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食物禁忌猪肝忌与黄豆豆腐同食同食易发痼疾忌与鱼肉同食同食令人伤神雨水养生篇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一个好字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及时雨的人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欢这样的好雨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篇中我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春天之肝木何以与脾土相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鲜地黄150克捣汁备用粳米50克洗净冰糖适量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文火煮20分钟即好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三曰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惊蛰养生篇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所谓斗即斗纲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颗星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在阳历中斗指丁时太阳黄经为345度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主好年景有些地区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并总结出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气象规律由此可知节气的转换对农民朋友的重要除此之外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论你是从商的生意人还是医生或是其他的职业积累一定的物候知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的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129公元200年在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曾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性情急噪动作迅猛的胆汁质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型性情沉稳动作迟缓的黏液质型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型近代著名科学家巴普洛夫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脆弱型等四种类型与盖伦的分类基本相当上述四分法在西方医学界颇具影响而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燥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又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灵枢所称的阴阳二十五人虽说中西医学对人的体质都有分类但迄今为止西方医学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学可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这里我要说的是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是可以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养生方法一阴虚体质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2环境调摄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山区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3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4体育锻炼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二阳虚体质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2环境调摄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3体育锻炼阳虚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4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三血瘀体质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养生方法1体育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交谊舞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的是有助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2精神调养血瘀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证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变反之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倾向3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芎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褒汤饮用四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养生方法1环境调摄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2饮食调节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3体育锻炼痰湿之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舞蹈球类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总之无论你属于何种体质的人只要坚持有目的的保健养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健康长寿的人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饮食调养一阴虚体质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二阳虚体质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三血瘀体质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芎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褒汤饮用四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春分养生篇3月20-21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各地农谚对春分有不同的说法山东有谚语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
二十四节气养生历

二十四节气养生历金鸡踏雪辞旧岁,玉狗呈瑞迎新年。
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从健康养生开始。
二十四节气与重视天人相应的中医养生密切相关,古圣先贤早已为我们总结出了节气养生的要点。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按照节气养生事半功倍,快来看看这份二十四节气养生历吧。
壹月立春雨水降火春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
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要重视养肝,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
从雨水开始,气温回升,降水增多,但也容易出现“倒春寒”。
1/ 7要适当“春捂”,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的督脉,减少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贰月惊蛰春分清热润燥防虫咬有句谚语叫“春雷响,万物长”。
“九九”艳阳天正好在惊蛰节气,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春雷惊百虫”,外出踏青要防被昆虫咬伤,如果发现有虫叮咬或皮肤有红斑,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正是“春困”的高发时段,但也是人们调整阴阳平衡的保健时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健康也是如此。
在春分时节的餐桌上,不妨多点香菇、香椿和香麦菜,叁月清明谷雨排毒控血压清明前后的荠莱最养人。
农历三月初三,不少地区都有吃荠菜煮鸡蛋的风俗。
荠莱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可宽肠通便,便溏者慎食,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
初春好发高血压,而荠莱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莱才鲜嫩。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前后要注意祛湿排毒。
此时是竹笋破土之际,而竹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入莱可通便护肠,有助于排毒养颜?2/ 7肆月立夏小滿拿五经养阳祛湿立夏后,温度攀升会使人烦躁易上火,食欲、睡眠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养生2013年二十四节气时间:1月5日小寒;1月20日大寒;2月4日立春;2月18日雨水;3月5日惊蛰;3月20日春分;4月4日清明;4月20日谷雨;5月5日立夏;5月21日小满;6月5日芒种;6月21日夏至;7月7日小暑;7月23日大暑;8月7日立秋;8月23日处暑;9月7日白露;9月23日秋分;10月8日寒露;10月23日霜降;11月7日立冬;11月22日小雪;12月7日大雪;12月21日冬至。
1.立春:the Beginning of Spring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助养生发,护肝防春困,激发生命源动力,气候特点:气温变暖,仍多风寒,人体气血外显(毛孔由闭合转向开放)。
易患高血压、心脑血管及头痛病。
养生原则:养肝护阳,养肝重在疏泄。
立春饮食:1)宜辛甘发散,忌酸收之味;2)适当多吃补肝养肝的食物;3)多吃青绿色蔬菜;4)、常吃芽菜;5)、萝卜是常见的生发食物。
起居养生:晚睡早起,睡前睡后要按摩,春捂防寒,宜散步,室内除尘通风,做做消除冬季积食的运动。
经络穴位调养:1)按摩阳池穴缓解手脚冰冷。
2)打嗝、头晕目眩就按中渚穴。
3)按摩天井穴可调节心情。
2.雨水:Rain Water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民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谨防寒湿,养肝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气候特点:春雨纷飞,润物无声。
人体容易疲劳,抵抗力减弱。
易患风湿关节病、春困(老年人犯春困是中风的前兆,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更加注意血压、血脂等)。
养生原则:护脾胃,固本培元,防湿邪,不伤脾胃,疏肝解郁,慎脱衣,避湿寒。
雨水食补:以汤粥为主,少吃油腻,多吃蔬菜瓜果,补充水分。
起居养生:保暖调神,平和心气。
经络调养:按摩三焦经,十指干梳头。
3.惊蛰:the Waking of Insects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气候特点:大地回春,气温上升,春耕开始。
人体肝火旺盛,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容易被病毒感染。
易患流行性病毒感染病、肋间神经痛。
养生原则:调和阴阳,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饮食原则:温热健脾,多甘少酸,易清淡饮食,适当多吃温热食物。
药补原则(宜用健脾润肺、清热解毒的中药):1)野菊花茶;2)金银花粥。
起居养生:养眠忌怒,重在保暖,放风筝最适宜,做有氧运动。
经络调养:按摩大肠经,拔合谷穴。
4.春分:the Spring Equinox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气候特点:雨多春暖,莺飞草长。
人体气血旺,情绪大,肝气盛,关节炎进入多发期。
易患精神类疾病,老年人易患五更泻。
养生原则: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加强有氧气功运动。
食补原则:健脾祛湿,多食用温补阳气的食物,保持寒热均衡。
药补原则(宜润肺为主,兼顾脾胃)天冬萝卜汤;起居养生:注意温差,消除不良情绪,多做有氧气功消除抑郁,房事应有度。
经络调养:按摩大肠经,刮痧治失眠、多梦。
5.清明:Pure Brightness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踏青越野,与自然同气相求,气候特点:雨水增多,气候温暖。
人体过敏性疾病多,情绪波动大,疾病多发。
易患过敏性哮喘病、过敏性鼻炎。
养生原则:呼吸新鲜空气,警惕过敏。
食补原则:多食新鲜蔬果,清补养肝。
药补原则:(养肝舒筋最重要)推荐保健药膳:1)决明子饮。
可用于治疗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等症。
2)山药决明荷叶饮,可以益肝肾,滋润血脉,降血压。
3)苦菊拌苋菜。
补肝清心。
起居养生:睡眠足,多备衣,莫伤悲。
经络调养:按摩小肠经,拔罐治肩周炎,按摩养老穴。
6.谷雨:Grain Rain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调畅情志,健脾祛湿喜迎夏,气候特点:断霜,雨量大增。
人体神经系统反应较强烈,脉相如游鱼。
易患桃花癣、胃病等。
养生原则:除湿防胃病,调神防过敏。
食补原则:可多吃疏肝清热、宜肺补肾之品,使用清淡养阳之品,吃香椿正当时。
药补原则:宜用清热去湿的糖粥药膳。
1)谷雨养生汤:2)冰糖百合怀菊粥;3)扁豆薏米粥。
起居养生:注意天气,早晚添衣,起居有常。
经络调养:针刺治疗胁见、坐骨、三叉神经痛,浴足温经通穴。
7.立夏:the Beginning of Summer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养护心脏,多养淌水防心火,气候特点: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南北雨量变化差异大。
天干物燥,人体易失水和上火,能量消耗大,容易心烦气躁。
易患心脏病、肠胃炎等疾病。
养生原则:养护心脏,保持平和心态,做慢运动。
饮食原则:宜多吃清热生津的食物。
药补原则:宜用补而不燥的药材。
1)五花茶; 2)茯神百合茶; 3)麦冬西洋参饮;4)百麦安神饮。
起居养生:多通风,坚持午睡习惯,多做养心功。
经络调养:按摩内关穴及足底涌泉穴等脚底穴位。
8.小满:Lesser Fullness of Grain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未病先防,清热除湿正当时,气候特点:炎热夏季的开始,降雨南北差异大。
人体皮肤病多发,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出汗。
易患湿疹、风疹等疾病。
养生原则:防皮肤病,强正气,养心脏。
食补原则:多吃健胃食物,清淡饮食可防皮肤病,清热、凉血、解毒就选苦菜。
药补原则:宜用清热利湿的中草药。
1)清热去暑汤;2)清热利湿瘦肉汤;3)清热去湿茶; 4)车前瓜皮薏米粥;5)养心安眠粥; 6)冬瓜薏米汤。
起居养生:注意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经络调养:保护心脏的手厥阴心包经,按摩劳宫穴可缓解心慌气短,中冲穴去热清心火。
9.芒种:Grain in Beard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天气炎热,清淡饮食是关键,气候特点:梅雨天气,异常湿热。
人体代谢旺盛,元气消耗大,容易疲倦。
易患口舌益生疮、易得妇科病。
养生原则:勿受寒,平情绪,常游泳。
饮食原则: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辛热。
药补原则:凉血去湿须靠药浴和茶饮。
1)凉血祛湿五枝汤;2)山楂甘草茶;3)绿豆土茯苓茶;4)银花解毒饮。
起居养生:勿露脊梁,练毛孔调息功。
经络调养:按摩极泉穴,午睡护心经。
10.夏至:the Summer Solstice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春夏养阳”,调养身心,睡好午觉精神足,气候特点:太阳照射最猛但不是最热。
人体易患疾病,但冬病极少发作。
易患暑热痱子、“夏打盹”等。
养生原则:调神养心脑,降压补水多运动。
饮食原则:适当多吃酸味和咸味食物,不宜多吃过寒食物。
夏至药补:宜用滋阴养阴的中草药。
1)荷叶灰方。
2)清暑利湿茶。
3)荷叶扁豆茶。
4)冬瓜荷叶汤。
起居养生:协调作息,温浴强身。
经络养生:老年人找神门穴和少府穴,冬病夏治来艾灸。
11.小暑:Lesser Heat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清心除烦,自我调理度苦夏,气候特点:天气较热,多有暴雨。
人体易的胃肠病,也易中暑。
易患疾病:中暑、苦夏等疾病。
养生原则:防暑邪,戒烟酒,调神静心。
食补原则:清凉消暑,多吃含钾和酸味食物。
小暑药补:养心安神,清热去暑。
1)宁神养心茶。
2)清络饮。
起居养生:晨练不宜过早,应正确使用空调,夏不坐木。
经络调养:养护肺经,喉咙痛找少商穴。
12.大暑:Greater Heat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谨防湿热,三伏天远离中暑,气候特点:常有雷雨,全国多高温。
人体气血运行和心脏功能都旺盛,易中暑。
易患疾病:脚癣、冬病夏治最好时候。
养生原则:戒躁戒怒,运动适量,防中暑。
饮食原则: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物,益气养阴的食物,蛋白质供给要充足。
大暑药补:以清热补气药为主。
1)益气养阴生脉汤。
2)莲梗薏米扁豆粥。
起居养生:寡言养气,在家练八段锦等健身气功。
经络调养:按揉中府穴和太渊穴。
13.立秋:the Beginning of Autumn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宜肺生津,养收顺天地秋气,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但“秋老虎”肆虐。
呼吸道疾病增多,情绪低落,易出现干燥症。
易患肺燥、便秘等疾病。
养生原则:滋阴养肺,内心应平和宁静,减少房事。
立秋食补:适当多吃酸味食物,饮食不要过于生冷,适当多吃生津润燥食物,应忌过燥的食物。
立秋药补:多食用补气养阴之品。
1)黄芪红茶。
2)润肺生津杏仁粥。
3)清热润肺生津茶。
4)润肺雪梨膏。
起居养生:增加睡眠时间,应早起,着衣不宜多,选择清幽之地晨练,立秋过后易登山。
经络调养:敲胆经,按摩阳陵泉穴利胆舒筋,刮痧去阴暑。
14.处暑:the End of Heat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调理作息,润燥慎防“秋老虎”,气候特点:暑气下降,早晚温差大。
人体易秋乏,早晚温差大,人体不适应,情绪稳定。
易患秋乏、鼻出血等。
养生原则:调和阴阳,作息规律。
处暑食补:多食寒凉食品,多喝水。
处暑药补:宜用滋阴润肺的药物。
1)滋阴润肺雪莉川贝汤。
2)养阴清肺汤。
3)麦冬汤。
4)黑芝麻茶。
5)人参旱连草粥。
6)旱莲草红枣汤。
起居养生:早睡早起,多跑步,正确理解“秋冻”。
经络养生:降压找阳陵泉穴和风池穴,妙用风池穴治疗多种疾病,膝关节痛拔罐疗法。
15.白露:White Dew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养阴为先,早晚穿暖勿露身,气候特点:温差大,秋雨多,各地强度不一。
人体易干燥,人容易发胖。
易患疾病:皮肤干燥、糖尿病等疾病。
养生原则:防呼吸道疾病,秋补好时机,防感冒。
白露食补:勿太咸,补维生素,养阴润燥。
白露药补:宜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
1)芝麻桂圆膏。
2)宣肺化痰茶。
3)葛根五味子饮。
4)鲜蒸百合。
5)石桷茶。
起居养生:多做运动,睡前应关窗,穿长衣长裤,常做呼吸操。
经络调养:按摩足三里穴养护胃经,长灸足三里活过九十九,按摩足三里、梁丘减轻腹痛。
16.秋分:the Autumn Equinox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地门闭合,补益肺气最重要,气候特点:一场秋雨一场寒,降雨次数增加。
人体易秋燥,胃肠不适。
易患枯草过敏、肺结核病。
养生原则:调神防燥,勿乱进补,预防胃肠疾病复发。
秋分食补:食粥润肠,滋润生津,多吃百合和菊花。
秋分药补:益气健脾,润肺生津。
1)冰糖银耳。
2)凉血止血五样饮。
3)益气健脾茶。
起居养生:宽松着装,适宜出游和锻炼,头朝西睡,注意精神调摄。
经络调养:按摩胃经的承泣穴和四白穴。
按摩胃经治疗中风、偏瘫,按摩胃经穴位可防治视疲劳,急性腰扭伤按承泣穴。
17.寒露:Cold Dew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天凉露重,防寒清咽避燥邪,气候特点:寒气增长,降温加快。
人体易感冒,汗液蒸发快,阴气盛。
易患肩周炎、老年性支气管炎、脑血栓、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养生原则:润燥防病,保湿补水,寒露养生贵在和,保持乐观情绪。
寒露食补:多吃甘淡滋润的食物,润肺生津。
寒露药补:宜用防寒润肺的药材。
1)银耳梨饮。
2)无花果白菜干猪汤。
3)菊花粥。
起居养生:分时调养,室内通风。
经络调养:养护膀胱经,找委中穴。
18.霜降:Frost's Descent禅香康舍节气温馨提示:“女子伤春,男子悲秋。